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笔算。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二、新课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 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 。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 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4.教学例2。(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 比有什么变化? 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 ”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6.小结。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 ”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三、巩固练习做练

习二十六的第1—2题。1.做第l 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 ”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笔算。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二、新课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 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 。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 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4.教学例2。(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 比有什么变化? 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 ”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6.小结。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 ”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三、巩固练习做练

习二十六的第1—2题。1.做第l 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 ”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相关文章

  • 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_数的运算知识点
  • 数的运算知识点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已知( ...查看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之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5月27日我上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这样一节课,我将课堂上的一些环节记录如下:(其中加重字体为我课后的一些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 ...查看


  • 数与代数概念
  •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叫做减法.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 ...查看


  • 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DOC
  • 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 ...查看


  •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2.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本课内容为学习小 ...查看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的整理与复习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的整理与复习 一.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读写等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运算进行解决.(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谈话:今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 ...查看


  •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
  •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1 教学内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p121-p123例1-例3p124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同分母分数 ...查看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6页-87页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熟悉的大自然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开始,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情境图 ...查看


  • 小学四年级下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