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看到有这么多的实践队去各个地方支教,心里自然是很开心的。大学生支教活动近年来争议颇多,不过争议再多,也不能否认其实实在在的公益价值。这段时间网上似乎掀起了一股批判大学生支教的浪潮,发篇日志表达一下对大学生支教种种弊端的愤怒,以高高在上,看穿一切的姿态为支教地区孩子们发发所谓的“心声”,好像就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悲天悯人,而众多大学生支教者都成了投机取巧,心怀叵测的小人。同时还为自己的公益不作为找到了非常好的借口,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支教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体会其中滋味。大学生支教有没有问题?有,当然有。可是若某些“智者”因噎废食,那我只能深表遗憾。
我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批驳什么或辩解什么,前面说这么些话,仅仅是想告诉所有已经或将要去参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志愿者们,你们做的绝对是一件可以无愧于天地的好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可以”无愧于心,所谓“可以”,仅仅代表一种可能性。我们无法否认如今很多支教队伍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知道有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去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去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反对或维护。一味反对,表现出的是一叶障目的狭隘,一味袒护,表现出的是目中无人的狂妄。
在这里,我提出一些现在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所有有志于大学生支教事业的同学以帮助。
准备阶段
一、队伍组建匆匆而就,对“支教”一知半解
个人认为这是部分大学生支教实践队的最严重问题。很多大学对于学生社会实践都有一定的规定,而支教作为社会实践的传统形式之一,成为很多同学完成自己实践计划的途径,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似乎是受到社会功利化的影响,部分同学会为支教而支教,为实践而实践。一个支教活动在其心中,只是一次并无太多含义的旅程,他们对公益并无热爱,对支教并无向往,他们的所谓“支教”只是匆忙的他们在匆忙的大学中做的一个匆忙的决定。匆匆开始,注定只能草草收尾。
支教是一项需要爱心、热情、信念、智慧的活动,她绝不是如很多人眼中所见那般简单。有人说大学生支教往往流于作秀,可我要说,一次真正的支教,绝不是谁都秀得起来的。一次成功的支教,前提是必须有一群对“支教”有深刻理解的志愿者。
二、支教目的不明晰,自我定位偏差
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说大不大,说下不小。舟车劳顿,翻山越岭,到了当地,那到底在当地要干什么?此行的意义何在?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是迷茫的。没有目的,也就没有前行的动力,支教活动的质量就会打折扣。队伍、队员,在一次支教过程中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能在那里做什么?我想去那里做什么?我想得到一个怎样的效果?这种定位与队伍特色和个人性格有关,会有千差万别,谈不上什么绝对准确的自我定位。我在这里提出“自我定位的偏差”,指的是一些绝不可取的思想状态:一种是对支教没有投入太多的热情,对活动若即若离,这种情况参见第一条。我重点要说的是另一种极端——即是对支教投入了太多的热情和期待,以至于觉得自己若不能改变世界就是失败。有人可能会觉得支教很伟大,然后就用一个伟大的要求去要求实在很难伟大的自己,这本身是一个让人惋惜的悲哀。作为一个大学生支教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是什么刺破黑暗的光明,我们仅仅是一群怀有爱心的普通人。我们做我们想做的,做我们能做的,我们只是平等的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支教者,绝不能自视过高。
怀涌泉之盼,施滴水之恩。有两种情况,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致目中无人;一种发现现实与理想落差巨大,致怅然若失。我想,对于支教而言,两者都是必须杜绝的。
三、前期策划想当然,活动安排不合理
大学生支教为人们所诟病,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到了当地的大学生不仅没帮忙,反而给地方添乱。例如上课日程和当地的冲突,生活习惯和当地的差异等等。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只需要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务实的活动策划。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支教地点的了解多一些,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事与愿违,很多支教队都缺乏对当地客观情况的调查。 客观的说,前期调查并不容易,地区资料的搜集,和当地的实时沟通,都是对志愿者的素质考验。这也应证了我前文所述:一次真正的支教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地的实际情况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大学生支教经常会在当地开设一些拓展型的课程,然而具体要开什么课,开了课以后要怎么上,有些志愿者常常会根据脑中的定势做出一些想当然的判断。志愿者应时刻记住:我们的趣味,不一定是孩子们的趣味;身边孩子的趣味,不一定是山那边孩子的趣味;我们的给予不一定是孩子们的需要,也可能是对孩子们的伤害;孩子们的需要不一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可能我们无法给予。 支教进行阶段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顾及他人
这里的“他人”,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括当地的孩子、居民、老师以及自己的队友。
先说和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想若是在童年的时候有一群不速之客突然闯进你的生活,然后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多么美好,你的世界是多么多么无趣,你一定会想用块砖头把他们砸出去。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快乐的定义。作为支教者,我们不能试图把自己理解的快乐强加到其他人头上,这是一个公益人的原则。很多支教者认为的支教,就是带很多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去送给孩子们,然后大家哈哈一笑,支教结束,结束后还自以为做了天大的好事,以为让那些孩子体会到了一起没有过的快乐。我只能说,这是对支教一种极端狭隘、自私以及无耻的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己之所欲,又何尝能随意施于人。支教者与当地孩子们自然需要交流,但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我有我的快乐,你也有你的快乐,我们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了两种快乐,或许这才是支教交流应该达到的目的。一句话告诫支教者,你拥有的并不比那些孩子多多少,所以你做不了天使,做到最好,你也只是一个朋友。
然后说和当地居民的交流或相处。志愿者接触得比较多的当地居民大多是孩子家长。我对其他支教队的情况不太了解,但就我所在的支教队伍而言,“家访“是我们在当地的重要活动。挨家挨户,翻山越岭,沿着孩子们上学走过无数遍的山路,去到他们家里和他们的家长促膝相谈,这成了我们很多队员难以忘怀的回忆。然而,如何与家长们相处和交流,是很多新志愿者无法把握的问题。支教地大多贫困,贫困能锻炼人的心性,孩子们的家长一般都很勤劳、坚强。志愿者走进学生的家,一定要举止得体,礼貌谦逊,拒绝老乡的赠品是要里面温和,绝对禁止在当地人面前流露出愤怒情绪。我想作为大学生,这点起码的素养,不必我过多赘述。
接下来说和当地老师的交流。一些支教队在成行前不沟通,不调查,到了当地以后不仅没帮忙,反而打乱了当地学校的教学秩序。这样的支教队,实在让人爱不起来。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是无法代替孩子们原来的老师的,这一点人所共知。可某些志愿者不知道从哪儿获得的优越感,竟会在支教过程中流露出对当地教师的轻视,我该如何去苛责这样一群所谓的“志愿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说到底,大学生也是学生,我们担得起“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么?我们实在算不上任何人的老师,所以,请对那些老师保持尊敬。
二、上课质量低下 活动含金量低
这其实算是大学生支教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学经验缺乏,课堂效率低下,一次支教过后,孩子们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这是大学生支教的先天不足,我在这里也谈不上什么纠正。只是教学经验诚然缺乏,但这不妨碍我们上好在支教地为数不多的几节课。支教课程可以不专业,但必须紧凑充实逻辑清晰。课前的备课要认真完成,这里说的备课并非指那种按部就班,
分门别类的笔记,而是指一个完整而明晰的教学计划。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这是对一个支教者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大学生志愿者应得到更多的专业培训,而不是在踏上讲台前临阵磨枪。不过让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却是连临阵磨枪都懒得去做,一次支教,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当真是潇洒!
关于课程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课程设立本身的偏差,这个问题在之前“活动安排”一块有所提及,在这我补充一点,其实某些课程我们不好界定它适不适合这些孩子,我们只能在课堂中去把握其效果,随时改进或补充。归根到底,课堂的形式并不重要,真正关键的是学生是否能从中学有所得。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触动,哪怕只是如星光般微弱的启迪,有我们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些改变,课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在支教地形象不规范,浪费炫耀
这一条我不想说太多。一个大学生支教者,应该乐观向上、待人友好、不打遮阳伞、不化浓妆、装扮不花哨、与学生同吃同住、生活独立、不怕吃苦等等。这不是号召,不是建议,是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算一个支教者,仅是一个旅行者而已 。
四、支教中感情“失控” 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目前的情况,还要考虑支教结束后事情的发展。真心去支教的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以一颗爱心作为出发点,然而奉献爱心自然没错,可凡事过犹不及,志愿者若与当地孩子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当支教结束,分别在即,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年幼的孩子去体会可能一生不会再见的悲伤。悲伤总是会有的,但我们有必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多日的相处,感情总是会有的,但我们必须理智。实际上,我所在支教队是严禁队员在当地留下具体的联系方式的,与其牵牵扯扯,不如一刀两断,从此以后,我们彼此都是对方一段美好的回忆。还是回到一句话,我们不能太高估计自己在支教地的价值,我们只应尽力去做并期待改变,同时避免给当地造成超过一定限度的破坏或损伤。
写到这,本文也算告一段落,但不是结束,一次支教需要留心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我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补充,我会在之后酌情进行修改,这不应该是我个人的文字,我更愿意把它写成一份大学生支教的行动指南,这需要更多人和我一起完成。
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以及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关注!
作为一个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看到有这么多的实践队去各个地方支教,心里自然是很开心的。大学生支教活动近年来争议颇多,不过争议再多,也不能否认其实实在在的公益价值。这段时间网上似乎掀起了一股批判大学生支教的浪潮,发篇日志表达一下对大学生支教种种弊端的愤怒,以高高在上,看穿一切的姿态为支教地区孩子们发发所谓的“心声”,好像就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悲天悯人,而众多大学生支教者都成了投机取巧,心怀叵测的小人。同时还为自己的公益不作为找到了非常好的借口,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支教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体会其中滋味。大学生支教有没有问题?有,当然有。可是若某些“智者”因噎废食,那我只能深表遗憾。
我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批驳什么或辩解什么,前面说这么些话,仅仅是想告诉所有已经或将要去参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志愿者们,你们做的绝对是一件可以无愧于天地的好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可以”无愧于心,所谓“可以”,仅仅代表一种可能性。我们无法否认如今很多支教队伍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知道有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去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去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反对或维护。一味反对,表现出的是一叶障目的狭隘,一味袒护,表现出的是目中无人的狂妄。
在这里,我提出一些现在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所有有志于大学生支教事业的同学以帮助。
准备阶段
一、队伍组建匆匆而就,对“支教”一知半解
个人认为这是部分大学生支教实践队的最严重问题。很多大学对于学生社会实践都有一定的规定,而支教作为社会实践的传统形式之一,成为很多同学完成自己实践计划的途径,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似乎是受到社会功利化的影响,部分同学会为支教而支教,为实践而实践。一个支教活动在其心中,只是一次并无太多含义的旅程,他们对公益并无热爱,对支教并无向往,他们的所谓“支教”只是匆忙的他们在匆忙的大学中做的一个匆忙的决定。匆匆开始,注定只能草草收尾。
支教是一项需要爱心、热情、信念、智慧的活动,她绝不是如很多人眼中所见那般简单。有人说大学生支教往往流于作秀,可我要说,一次真正的支教,绝不是谁都秀得起来的。一次成功的支教,前提是必须有一群对“支教”有深刻理解的志愿者。
二、支教目的不明晰,自我定位偏差
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说大不大,说下不小。舟车劳顿,翻山越岭,到了当地,那到底在当地要干什么?此行的意义何在?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是迷茫的。没有目的,也就没有前行的动力,支教活动的质量就会打折扣。队伍、队员,在一次支教过程中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能在那里做什么?我想去那里做什么?我想得到一个怎样的效果?这种定位与队伍特色和个人性格有关,会有千差万别,谈不上什么绝对准确的自我定位。我在这里提出“自我定位的偏差”,指的是一些绝不可取的思想状态:一种是对支教没有投入太多的热情,对活动若即若离,这种情况参见第一条。我重点要说的是另一种极端——即是对支教投入了太多的热情和期待,以至于觉得自己若不能改变世界就是失败。有人可能会觉得支教很伟大,然后就用一个伟大的要求去要求实在很难伟大的自己,这本身是一个让人惋惜的悲哀。作为一个大学生支教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是什么刺破黑暗的光明,我们仅仅是一群怀有爱心的普通人。我们做我们想做的,做我们能做的,我们只是平等的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支教者,绝不能自视过高。
怀涌泉之盼,施滴水之恩。有两种情况,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致目中无人;一种发现现实与理想落差巨大,致怅然若失。我想,对于支教而言,两者都是必须杜绝的。
三、前期策划想当然,活动安排不合理
大学生支教为人们所诟病,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到了当地的大学生不仅没帮忙,反而给地方添乱。例如上课日程和当地的冲突,生活习惯和当地的差异等等。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只需要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务实的活动策划。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支教地点的了解多一些,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事与愿违,很多支教队都缺乏对当地客观情况的调查。 客观的说,前期调查并不容易,地区资料的搜集,和当地的实时沟通,都是对志愿者的素质考验。这也应证了我前文所述:一次真正的支教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地的实际情况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大学生支教经常会在当地开设一些拓展型的课程,然而具体要开什么课,开了课以后要怎么上,有些志愿者常常会根据脑中的定势做出一些想当然的判断。志愿者应时刻记住:我们的趣味,不一定是孩子们的趣味;身边孩子的趣味,不一定是山那边孩子的趣味;我们的给予不一定是孩子们的需要,也可能是对孩子们的伤害;孩子们的需要不一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可能我们无法给予。 支教进行阶段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顾及他人
这里的“他人”,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括当地的孩子、居民、老师以及自己的队友。
先说和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想若是在童年的时候有一群不速之客突然闯进你的生活,然后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多么美好,你的世界是多么多么无趣,你一定会想用块砖头把他们砸出去。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快乐的定义。作为支教者,我们不能试图把自己理解的快乐强加到其他人头上,这是一个公益人的原则。很多支教者认为的支教,就是带很多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去送给孩子们,然后大家哈哈一笑,支教结束,结束后还自以为做了天大的好事,以为让那些孩子体会到了一起没有过的快乐。我只能说,这是对支教一种极端狭隘、自私以及无耻的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己之所欲,又何尝能随意施于人。支教者与当地孩子们自然需要交流,但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我有我的快乐,你也有你的快乐,我们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了两种快乐,或许这才是支教交流应该达到的目的。一句话告诫支教者,你拥有的并不比那些孩子多多少,所以你做不了天使,做到最好,你也只是一个朋友。
然后说和当地居民的交流或相处。志愿者接触得比较多的当地居民大多是孩子家长。我对其他支教队的情况不太了解,但就我所在的支教队伍而言,“家访“是我们在当地的重要活动。挨家挨户,翻山越岭,沿着孩子们上学走过无数遍的山路,去到他们家里和他们的家长促膝相谈,这成了我们很多队员难以忘怀的回忆。然而,如何与家长们相处和交流,是很多新志愿者无法把握的问题。支教地大多贫困,贫困能锻炼人的心性,孩子们的家长一般都很勤劳、坚强。志愿者走进学生的家,一定要举止得体,礼貌谦逊,拒绝老乡的赠品是要里面温和,绝对禁止在当地人面前流露出愤怒情绪。我想作为大学生,这点起码的素养,不必我过多赘述。
接下来说和当地老师的交流。一些支教队在成行前不沟通,不调查,到了当地以后不仅没帮忙,反而打乱了当地学校的教学秩序。这样的支教队,实在让人爱不起来。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是无法代替孩子们原来的老师的,这一点人所共知。可某些志愿者不知道从哪儿获得的优越感,竟会在支教过程中流露出对当地教师的轻视,我该如何去苛责这样一群所谓的“志愿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说到底,大学生也是学生,我们担得起“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么?我们实在算不上任何人的老师,所以,请对那些老师保持尊敬。
二、上课质量低下 活动含金量低
这其实算是大学生支教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学经验缺乏,课堂效率低下,一次支教过后,孩子们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这是大学生支教的先天不足,我在这里也谈不上什么纠正。只是教学经验诚然缺乏,但这不妨碍我们上好在支教地为数不多的几节课。支教课程可以不专业,但必须紧凑充实逻辑清晰。课前的备课要认真完成,这里说的备课并非指那种按部就班,
分门别类的笔记,而是指一个完整而明晰的教学计划。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这是对一个支教者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大学生志愿者应得到更多的专业培训,而不是在踏上讲台前临阵磨枪。不过让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却是连临阵磨枪都懒得去做,一次支教,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当真是潇洒!
关于课程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课程设立本身的偏差,这个问题在之前“活动安排”一块有所提及,在这我补充一点,其实某些课程我们不好界定它适不适合这些孩子,我们只能在课堂中去把握其效果,随时改进或补充。归根到底,课堂的形式并不重要,真正关键的是学生是否能从中学有所得。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触动,哪怕只是如星光般微弱的启迪,有我们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些改变,课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在支教地形象不规范,浪费炫耀
这一条我不想说太多。一个大学生支教者,应该乐观向上、待人友好、不打遮阳伞、不化浓妆、装扮不花哨、与学生同吃同住、生活独立、不怕吃苦等等。这不是号召,不是建议,是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算一个支教者,仅是一个旅行者而已 。
四、支教中感情“失控” 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目前的情况,还要考虑支教结束后事情的发展。真心去支教的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以一颗爱心作为出发点,然而奉献爱心自然没错,可凡事过犹不及,志愿者若与当地孩子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当支教结束,分别在即,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年幼的孩子去体会可能一生不会再见的悲伤。悲伤总是会有的,但我们有必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多日的相处,感情总是会有的,但我们必须理智。实际上,我所在支教队是严禁队员在当地留下具体的联系方式的,与其牵牵扯扯,不如一刀两断,从此以后,我们彼此都是对方一段美好的回忆。还是回到一句话,我们不能太高估计自己在支教地的价值,我们只应尽力去做并期待改变,同时避免给当地造成超过一定限度的破坏或损伤。
写到这,本文也算告一段落,但不是结束,一次支教需要留心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我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补充,我会在之后酌情进行修改,这不应该是我个人的文字,我更愿意把它写成一份大学生支教的行动指南,这需要更多人和我一起完成。
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以及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