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期比较晚,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比较客观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际上发展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究阶段,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近些年来,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高校纷纷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模式,进行自主创业。然而,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成功的几率不高,也未能完全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商业孵化器功能。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内涵

1.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加大适应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毕业生的培养力度,才能为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与技术支持。同时,高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的融合度等情况,共同决定

了高等院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程度。

2.有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以每年五六十万的人次递增[1]。然而国家一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再加上频繁发生摩擦的国家贸易,对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协同创新具有的价值内涵

1.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各项创业教育活动的导向,而创业教育的创业文化本质上即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协同创新体系为创业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高校摆脱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孤立、分散的局面,构建出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的发展模式。在各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如何将校内、外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为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协同创新体系能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

3.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在协同创新发展中,要求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封闭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

学校、跨区域的协同发展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转变充分符合创业团队的协作需求。因此,协同创新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2]。

三、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创业教育对策

(一)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产业资源为主、以校园服务为辅,以社会实践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的,师生进行协同创业的教育模式。在转变教育模式后,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将面向学生文化知识及能力培养充分转变为校内、校外资源的协同创业实践,通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将高校师生的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二)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

其一,加强高校对师生协同创业的保障。在创业教育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技能及热情,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创业项目。虽然学校教育及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仅由毕业生组成的创业团体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而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中,要求各院校教师及相关科研团队必须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此外,高校还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大量引进多能型、多梯度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在高校内部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型教师人员。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调整方面,设置社会与环境专业、人机互动

专业、网络商业和网络市场专业等新兴专业。在促进校内资源汇聚以及师生创业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二,加强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将创业教育归为教育部门的职责范畴,而缺少其他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从而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直封闭的发展困境中。在此种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将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大对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大力的支持,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覆盖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部门的保障,促进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

其三,建立多层次的企业环境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及本科院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创业园等实践基地,但是这种以学校为主体的孤立发展模式对创新创业的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各企业的服务体系与职能地位也难以充分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实践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企业功能区与高校创业实践载体联动的多层次创业实践环境,进一步形成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企业创业孵化、企业创业成长发展的多层次、多阶段的产业环境。

四、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期比较晚,经过近些年的

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比较客观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际上发展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究阶段,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在此种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并做好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促进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创业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礼杭.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1):210-211.

[2]彭云飞.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3):101-103.

[3]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

[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07):326-327.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期比较晚,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比较客观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际上发展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究阶段,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近些年来,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高校纷纷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模式,进行自主创业。然而,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成功的几率不高,也未能完全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商业孵化器功能。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内涵

1.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加大适应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毕业生的培养力度,才能为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与技术支持。同时,高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的融合度等情况,共同决定

了高等院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程度。

2.有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以每年五六十万的人次递增[1]。然而国家一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再加上频繁发生摩擦的国家贸易,对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协同创新具有的价值内涵

1.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各项创业教育活动的导向,而创业教育的创业文化本质上即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协同创新体系为创业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高校摆脱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孤立、分散的局面,构建出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的发展模式。在各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如何将校内、外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为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协同创新体系能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

3.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在协同创新发展中,要求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封闭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

学校、跨区域的协同发展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转变充分符合创业团队的协作需求。因此,协同创新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2]。

三、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创业教育对策

(一)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产业资源为主、以校园服务为辅,以社会实践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的,师生进行协同创业的教育模式。在转变教育模式后,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将面向学生文化知识及能力培养充分转变为校内、校外资源的协同创业实践,通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将高校师生的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二)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

其一,加强高校对师生协同创业的保障。在创业教育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技能及热情,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创业项目。虽然学校教育及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仅由毕业生组成的创业团体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而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中,要求各院校教师及相关科研团队必须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此外,高校还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大量引进多能型、多梯度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在高校内部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型教师人员。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调整方面,设置社会与环境专业、人机互动

专业、网络商业和网络市场专业等新兴专业。在促进校内资源汇聚以及师生创业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二,加强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将创业教育归为教育部门的职责范畴,而缺少其他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从而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直封闭的发展困境中。在此种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将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大对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大力的支持,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覆盖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部门的保障,促进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

其三,建立多层次的企业环境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及本科院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创业园等实践基地,但是这种以学校为主体的孤立发展模式对创新创业的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各企业的服务体系与职能地位也难以充分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实践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企业功能区与高校创业实践载体联动的多层次创业实践环境,进一步形成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企业创业孵化、企业创业成长发展的多层次、多阶段的产业环境。

四、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期比较晚,经过近些年的

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比较客观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际上发展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究阶段,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在此种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并做好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促进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创业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礼杭.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1):210-211.

[2]彭云飞.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3):101-103.

[3]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

[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07):326-327.


相关文章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
  •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5759.htm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 ...查看


  • 形式政策作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推进高校创新教育 名字 (学校) 摘要: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大众创业时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 ...查看


  • 同济大学2014-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 --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五年十月 前言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制定并发布< ...查看


  •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摘要: 全面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前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查看


  • 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第3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月 Vol.3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6 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石 瑾 (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 ...查看


  •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
  • 摘 要:现在我国目前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这不但能够使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同时,还能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动力以及活力.本文将针对"大众创业,万 ...查看


  •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现状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现状论文选题题目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 ...查看


  • 东华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华大学 2014.12 目录 序言 ...................................................................................... ...查看


  • 泰州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素材
  • 泰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941年诞生于抗日烽火硝烟中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建立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0年在泰州师范和泰兴师范的基础上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4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