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特点

晨昏线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且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O;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二至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O/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总是在极圈内摆动,摆动的角度是与地轴的夹角为0O—23O26/之间。 晨昏线的应用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确定东西经度: 确定地方时: 确定日期和季节: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昼夜长短: 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重点是如何确定? 光照图的判读内容—找出方法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2.确定晨昏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4.时间的确定 5.季节或节气的确定 6.太阳高度的确定 7.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8.确定昼夜长短

9.确定日出(落)时刻。 10.确定日期分界线 11.确定方向

规律方法——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把握日照图分析的三大技巧:

根据自转方向和已知经纬线(或特殊信息提示)判断出图中各经纬线的经纬度;

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

找出晨线和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并判定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然后依据这些有效信息来推算不同经度的时间或全球日期的分

割。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从自转方向上看,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自转;

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晨昏线

2.确定晨昏线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昏线。 时间法:

3.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A. 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B.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C.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D.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E.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点所在的经线); F. 直射纬线的确定

G.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I. 利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 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 4.时间的确定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与极夜圈的切点处地方时为12时。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差l小时,越往东走,钟点数越大。5.季节或节气的确定

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

则是北半球的夏半

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北极圈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6. 太阳高度的确定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7. 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其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以纬线为界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

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8. 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 弧长15’为l小时。 昼长+夜长=24小时。 9. 确定日出(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点的时刻。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各地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 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南北极圈以内地区,在极昼极夜期,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上或者地平线以下,因而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10.确定日期分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 °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时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当太阳直射东经度时,地球上早一天的范围占多于一半;当太阳直射西经度时,地 11.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易错点提醒:

(1)180°经线的西侧是东经,东侧是西经;0°经线和0°纬线长度不相等,0°经线是0°纬线长度的一半;热带与低纬的范围不同,热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0°-30°之间是低纬,高纬与寒带范围也不同。 (2)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但不能说地球不自转就不昼夜更替,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则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

(3)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能观测到;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周围的星座,其运动方向是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4)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是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

(5)一般年份,2月有28天,但闰年(除以4能除尽的年,如2000年、2004年)2月份有29天。

(6)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相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刻相同。

晨昏线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且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O;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二至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O/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总是在极圈内摆动,摆动的角度是与地轴的夹角为0O—23O26/之间。 晨昏线的应用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确定东西经度: 确定地方时: 确定日期和季节: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昼夜长短: 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重点是如何确定? 光照图的判读内容—找出方法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2.确定晨昏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4.时间的确定 5.季节或节气的确定 6.太阳高度的确定 7.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8.确定昼夜长短

9.确定日出(落)时刻。 10.确定日期分界线 11.确定方向

规律方法——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把握日照图分析的三大技巧:

根据自转方向和已知经纬线(或特殊信息提示)判断出图中各经纬线的经纬度;

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

找出晨线和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并判定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然后依据这些有效信息来推算不同经度的时间或全球日期的分

割。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从自转方向上看,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自转;

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晨昏线

2.确定晨昏线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昏线。 时间法:

3.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A. 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B.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C.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D.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E.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点所在的经线); F. 直射纬线的确定

G.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I. 利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 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 4.时间的确定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与极夜圈的切点处地方时为12时。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差l小时,越往东走,钟点数越大。5.季节或节气的确定

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

则是北半球的夏半

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北极圈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6. 太阳高度的确定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7. 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其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以纬线为界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

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8. 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 弧长15’为l小时。 昼长+夜长=24小时。 9. 确定日出(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点的时刻。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各地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 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南北极圈以内地区,在极昼极夜期,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上或者地平线以下,因而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10.确定日期分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 °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时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当太阳直射东经度时,地球上早一天的范围占多于一半;当太阳直射西经度时,地 11.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易错点提醒:

(1)180°经线的西侧是东经,东侧是西经;0°经线和0°纬线长度不相等,0°经线是0°纬线长度的一半;热带与低纬的范围不同,热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0°-30°之间是低纬,高纬与寒带范围也不同。 (2)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但不能说地球不自转就不昼夜更替,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则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

(3)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能观测到;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周围的星座,其运动方向是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4)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是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

(5)一般年份,2月有28天,但闰年(除以4能除尽的年,如2000年、2004年)2月份有29天。

(6)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相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刻相同。


相关文章

  • 晨昏线的特征和判读
  • 晨昏线的特征和判读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刘苹 ●教学班级:高一六班 ●教学时间: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下午第四节) ●教学题目:晨昏线的特征和判读 ●课型:新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昏线产生的原因.周期. ...查看


  • 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复习提纲) (1)
  • 第一章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行星地球 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2.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 ...查看


  • 晨昏线与日期变更
  • 晨昏线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上-----日出 昏线上-----日落 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 ④晨昏圈除了 ...查看


  • 高考地理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
  • 2010高考地理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第十三讲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 基础知识再现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分为晨线和昏线 晨 A C D N 概念 昏 线 特点 B 晨昏线(圈)特点 N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 ...查看


  • 高中地理学习素材:晨昏线.日照图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巧用晨昏线 解读日照图 李慧 闫玉忠 在地理的图表知识中,日照图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日照图集地理基础知识于一图,集地理学科思维特色于一图,集地理学科基本技能训练于一 ...查看


  • 晨昏线图上判读时间de方法
  • 晨昏线图上判读时间de方法 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 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 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查看


  • [晨昏诺日朗]教案1
  • <晨昏诺日朗>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2.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对自然景物美有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 ...查看


  •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 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 ...查看


  • 对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一些意见
  • 对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一些意见 作者:叶水姣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 摘要:为了帮助教师克服.解决在新课程教学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工作地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制订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