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化学论文

城市大气污染及控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速,大气污染问题集中在各大城市,且愈演愈烈。大气污染集中在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认清当前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如何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得出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污染 概念 现状 防治措施

正文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圈是一个约有5*10^18立方米空气的大贮存库, 各种大气成分包含其中。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 但并不是一个无限的贮存库,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大气中的废物不断增加, 超出大气的自净力后, 就造成了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 )。简言之, 大气成分的质和(或) 量的改变, 即大气污染。

二、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1、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了10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浓度限值, 这10项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 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氟化物(F)。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 大气污染近几年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具体地说,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呈现以下特点:

(1)悬浮物含量高。

北方内陆城市的大气中除有害气体外, 街道空气污染物中飘尘、降尘和铅尘量大。据监测表明, 呼和浩特市区每年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尘约7.7万t, 大气总悬浮颗粒年日平均浓度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1.43倍; 郑州市自1991年来, 大气污染情况严重, 直至1998年才转为中度污染, 大气主要污染物除1991年和1992年为NOX 居首位外, 其他各年均是TSP 居首位, 多数情况下污染物由主到次的顺序为TSP>NOx>SO2。据对我国87个城市的监测发现,1995年TSP 年日均值北方城市平均为392μg/m3,南方城市平均为242μg/m3;据84个城市监测,1995年降尘年月均值北方城市为24.73t/km2,南方城市为10.16 t/km2。

(2)冬季比夏季污染更为严重。

沈阳市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SO2. 就TSP 而言, 春季、夏季均接近国家二级标准, 秋季略超过二级标

准, 冬季为二级标准的1.7倍左右; 就SO2而言, 春、夏、秋季不超过二级标准, 冬季为二级标准的2.0倍以上.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TSP 和SO2年日平均浓度分别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1.43和1.65倍, 冬季居民区最高达到3倍以上, 直接对人体健康、动植物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3)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这些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粗放经营, 浪费资源, 污染严重. 据88个城市监测,1995年空气中的SO2年日均值北方城市为81μg/m3,南方城市为80μg/m3,超标城市占监测城市总数的54.9%.另据统计, 我国目前62.3%的重点城市SO2超标, 许多城市酸雨频繁出现。

(4)含菌量大。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 人口密集, 大气中细菌含量高. 个别城市街道空气中含菌量每立方米达到数十万个, 商场中含菌量每立方米达到数百万个。

(5)部分大城市污染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NOx 已成为广州和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 这表明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 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开始转型, 由煤烟型污染转为汽车尾气型污染. 上海市在1995年6月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市区中在户外活动或行走的人健康受到影响。

2、城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城市大气污染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人为

因素所占比重更大。

(1)自然因素。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因素、植物的季节变化等都将影响到城市大气环境。

新疆克拉玛依市地处沙漠边缘, 多为平坦的戈壁荒滩, 地表植被稀少, 绿化覆盖率低, 气候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 外来沙尘和地面扬尘是市区大气环境的自然污染源;郑州市受天然黄河沉积的尘沙影响, 加重了TSP 的污染程度; 兰州市由于干旱的气候背景和特殊的山谷盆地地形以及小气候特点, 使其环境容量降低, 大气污染物向外迁移能力减弱;沈阳市冬季严重的煤烟型污染除了人为排放外, 也与其气象因素有很大关系, 冬季静风, 逆温频率高, 逆温强度大,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从而加重污染. 北方由于季节变化明显多数绿地植物在冬季落叶, 植物吸烟滞尘和有害气体的能力迅速降低. 缺失天然的净化器, 城市大气环境也随之恶化。

(2)人为因素。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人为造成的, 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引起的. 主要人为污染源有三类: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 。

工业企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工业燃料, 燃烧后排放出有害物质进入大气。这些有害物质包括烟尘、二氧化硫、烃类、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重金属粉尘等。另一方面,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烟尘废气, 其有毒成分随工业企业性质不同而不同, 如氯化物、氟化物、飞絮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6月3日发布的《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我国空气污染仍以煤烟

型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1997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2346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的为1852万吨, 占78. 94%;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为1565万吨, 占83. 56%。华中、西南酸雨严重, 华南酸雨污染有上升趋势, 北方的图门、青岛等地酸雨污染较严重。

交通运输排出的废气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近几年, 我国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出租车、私车尤其是摩托车成几何增长, 数量达到了过饱和程度, 导致交通拥挤, 车辆尾气排放量剧增。由于车辆尾气排放高度距人们呼吸带近(离地面1. 5M左右), 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所以虽其排放量占空气中废气的比例很小, 但其危害程度不可低估。车辆尾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铅化物等, 在城市交通频繁地段, 常常因紫外线参与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 增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毒性。

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第三个来源。炉灶和采暖锅炉数量多而分散, 燃烧不完全, 烟囱低或者就没有烟囱, 排放的废气不易稀释扩散。这些污染源又十分接近居民, 对居民的危害程度也不容忽视。1997年, 我国生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494万吨, 占排放总量2346万吨的21. 06%,烟尘排放量为308万吨, 占总排放量1873万吨的16. 44%。上述这些城市大气污染源, 在城市大气中增加了大量的非正常成分, 而且也改变了城市大气的正常成分之间的比例。烟尘增多、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调, 毒气超标,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例如:城市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

高, 使氧气的含量比例下降, 造成人们呼吸困难, 另一方面还造成“温室效应”, 导致城市气温升高; 细小的烟尘能长期悬浮在大气中, 形成一种“微尘云”, 一方面既反射阳光, 另一方面阻隔热量向外散发, 烟尘大量存在又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三、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在目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国情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状况,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控制污染源, 在旧城改建和新建城市规划时,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控制大气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合理工业布局重在防, 而生物措施,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结合。

1、从政策法规层面来说

(1)修订《大气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大气法对防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颗粒物控制PM10基础上将加强PM2.5控制,《大气法》中的一些条款不适应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目标,操作性不强,实施难度很大,尤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条款需要修订。建议在立法目标、行为规范、法律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丰富大气法内容,加强其可操作性。

(2)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健全颗粒物监控体系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PM2.5的污染已非常严重,其污染水平之高令人吃惊。我国目前仍没有PM2.5的参考限制指标。建议尽快启动我国PM2.5标准的制订工作,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法规依据。根据我国区域污染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十二五”期间,以现有SO2、NO2、PM10三项指标为基础,逐步增加O3、PM2.5、CO 监测。建议制订相应的监测规划,健全颗粒物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全国细颗粒物监测网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PM2.5是“霾”的重要贡献者。建议修订PM10标准,制定PM2.5标准,分阶段实施。PM10实施WHO 第二阶段目标:日均值0.1 mg/m3,年均值0.05 mg/m3;PM2.5标准按照WHO 第 一阶段目标:日均值(0.075 mg/m3)作为我国第一阶段二级标准日均值目标,年均值(0.035 mg/m3)作为我国第二阶段二级标准年均值目标。

(3)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和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环境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包括颗粒物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不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建议加强大气污染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完善大气污染控制的经济政策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以行政命令型为主,这导致大气污染控制成本高、效率低。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应把这种经济行为中所伴随的污染物的排放-外部成本,合理纳入企业的损

益平衡,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使企业控制排污成为一种自觉的经济行为。建议建立我国排污权有偿取得与排污交易市场机制。

(5)尽快颁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从完善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入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强化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议国家尽快颁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2、从技术实施层面来说

(1)控制污染源

加强大气监测, 大众媒体监督。在控制污染源方面, 首先应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进行公众舆论监督。城市的空气质量应象天气预报一样, 天天预报, 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 另一方面, 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 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 坚决实行关、停、转, 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 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气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 杜绝或减少滴、冒、跑、漏, 能进行密封生产的要进行

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新建工业企业应坚持“三同步”。新建工业企业时, 要坚持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同步预算, 同步施工, 同步运作的“三同步”方针。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一些工业企业开建时, “三同步”只是设计同步, 这等于“纸上谈兵”。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应在开建资金上给予保证, 如果只有生产设施投建资金, 环保设施资金缺额或根本没有, 有关部门应坚决不予审批投建。

控制大气的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交通污染首先要确定城市规模, 控制人口数量。第二要控制车辆数量, 尤其是要把摩托车及出租车数量控制在适量水平, 不应任其发展。第三要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从目前来看, 推广无铅汽油和推广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具有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 要开发和生产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辆, 如太阳能、电能车辆等, 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污染问题。控制生活污染源有一定困难, 但如果措施得力, 办法可行, 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像北方城市冬季的取暖问题, 应采取全市集中供热的办法, 不准私建锅炉, 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 降低电费, 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厨房革命, 以减轻生活煤灶对大气的污染。

(2)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即使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 其气体排放物仍对大气有一定的污染。所以, 在旧城改建和新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包括主导风向和地理环境。在工业企业选址时, 从大气影响方面考虑, 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 厂址应

选在下风向; 第二, 厂址应选在空气流通, 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 第三, 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的大小,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如氮肥生产企业属于一级防护企业, 应与居住区有1000米距离, 这之间应种植卫生防护林带。

(3)搞好城市绿化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等特性, 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首先,搞好城市绿地规划。我国地域辽阔, 各市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的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充分注意点(如公园) 、线(道路) 、面(居住区) 绿化相结合, 使整个城市绿地成为一个相互连结的系统, 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其次,选好树种,搞好卫生防护林的营造与管护。树种的选择应以选用对大气污染抗性强的本地树种为主, 北方城市应考虑适当扩大常绿树种的比例。街道绿化也应考虑选配杀菌力强的树种配合主干树种种植。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营造卫生防护林, 对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防护林带可起到过滤作用, 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还可以部分吸收有毒气体。主林带可以由平行营造的1—4条林带组成, 并适当布置垂直的副林带。卫生防护林由多种抗性强的乔灌木组成混交林, 实行负责制, 加强管理与看护, 不得随意砍伐, 确保卫生防护林安全。

最后,保证绿地。目前, 各市占用侵占绿地现象比较严重, 或者虽

留有绿地但没有充分利用, 成为荒地。为此各市必须立即制止对绿地的侵占; 新建项目时, 在留足绿地面积的同时, 必须留足绿化资金。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调器, 义务卫生防护员。各市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法规, 搞好城市绿化工作。

四、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认识比较全面,找到了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情况愈演愈烈的原因,以及从各个方面来治理污染的措施。当前城市大气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污染主要的污染源,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尚不能有效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 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具体应抓好以下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从政策法规层面看,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应从单一的目标管理转向综合目标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精神,提高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加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达标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应制订《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城

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从技术实施层面看,应先从根源抓起,控制污染源,合理城市工业布局,搞好城市绿化。

最重要的是,应唤醒沉睡在城市中最强大的力量, 环保及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 大力宣传大气污染对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环境宣传。唤起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 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形成人人保护环境, 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毕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我们努力, 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将指日可待,城市与自然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将不仅仅是奢望, 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姜志勇, 赵利民等.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4).

[2]姜罡丞.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27~28.

[3]环境保护部.《2008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 ].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边红枫, 刘静玲.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1).

[5]王鲜先, 韦玉良.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3.

城市大气污染及控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速,大气污染问题集中在各大城市,且愈演愈烈。大气污染集中在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认清当前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如何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得出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污染 概念 现状 防治措施

正文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圈是一个约有5*10^18立方米空气的大贮存库, 各种大气成分包含其中。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 但并不是一个无限的贮存库,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大气中的废物不断增加, 超出大气的自净力后, 就造成了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 )。简言之, 大气成分的质和(或) 量的改变, 即大气污染。

二、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1、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了10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浓度限值, 这10项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 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氟化物(F)。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 大气污染近几年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具体地说,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呈现以下特点:

(1)悬浮物含量高。

北方内陆城市的大气中除有害气体外, 街道空气污染物中飘尘、降尘和铅尘量大。据监测表明, 呼和浩特市区每年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尘约7.7万t, 大气总悬浮颗粒年日平均浓度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1.43倍; 郑州市自1991年来, 大气污染情况严重, 直至1998年才转为中度污染, 大气主要污染物除1991年和1992年为NOX 居首位外, 其他各年均是TSP 居首位, 多数情况下污染物由主到次的顺序为TSP>NOx>SO2。据对我国87个城市的监测发现,1995年TSP 年日均值北方城市平均为392μg/m3,南方城市平均为242μg/m3;据84个城市监测,1995年降尘年月均值北方城市为24.73t/km2,南方城市为10.16 t/km2。

(2)冬季比夏季污染更为严重。

沈阳市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SO2. 就TSP 而言, 春季、夏季均接近国家二级标准, 秋季略超过二级标

准, 冬季为二级标准的1.7倍左右; 就SO2而言, 春、夏、秋季不超过二级标准, 冬季为二级标准的2.0倍以上.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TSP 和SO2年日平均浓度分别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1.43和1.65倍, 冬季居民区最高达到3倍以上, 直接对人体健康、动植物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3)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这些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粗放经营, 浪费资源, 污染严重. 据88个城市监测,1995年空气中的SO2年日均值北方城市为81μg/m3,南方城市为80μg/m3,超标城市占监测城市总数的54.9%.另据统计, 我国目前62.3%的重点城市SO2超标, 许多城市酸雨频繁出现。

(4)含菌量大。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 人口密集, 大气中细菌含量高. 个别城市街道空气中含菌量每立方米达到数十万个, 商场中含菌量每立方米达到数百万个。

(5)部分大城市污染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NOx 已成为广州和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 这表明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 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开始转型, 由煤烟型污染转为汽车尾气型污染. 上海市在1995年6月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市区中在户外活动或行走的人健康受到影响。

2、城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城市大气污染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人为

因素所占比重更大。

(1)自然因素。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因素、植物的季节变化等都将影响到城市大气环境。

新疆克拉玛依市地处沙漠边缘, 多为平坦的戈壁荒滩, 地表植被稀少, 绿化覆盖率低, 气候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 外来沙尘和地面扬尘是市区大气环境的自然污染源;郑州市受天然黄河沉积的尘沙影响, 加重了TSP 的污染程度; 兰州市由于干旱的气候背景和特殊的山谷盆地地形以及小气候特点, 使其环境容量降低, 大气污染物向外迁移能力减弱;沈阳市冬季严重的煤烟型污染除了人为排放外, 也与其气象因素有很大关系, 冬季静风, 逆温频率高, 逆温强度大,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从而加重污染. 北方由于季节变化明显多数绿地植物在冬季落叶, 植物吸烟滞尘和有害气体的能力迅速降低. 缺失天然的净化器, 城市大气环境也随之恶化。

(2)人为因素。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人为造成的, 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引起的. 主要人为污染源有三类: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 。

工业企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工业燃料, 燃烧后排放出有害物质进入大气。这些有害物质包括烟尘、二氧化硫、烃类、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重金属粉尘等。另一方面,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烟尘废气, 其有毒成分随工业企业性质不同而不同, 如氯化物、氟化物、飞絮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6月3日发布的《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我国空气污染仍以煤烟

型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1997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2346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的为1852万吨, 占78. 94%;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为1565万吨, 占83. 56%。华中、西南酸雨严重, 华南酸雨污染有上升趋势, 北方的图门、青岛等地酸雨污染较严重。

交通运输排出的废气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近几年, 我国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出租车、私车尤其是摩托车成几何增长, 数量达到了过饱和程度, 导致交通拥挤, 车辆尾气排放量剧增。由于车辆尾气排放高度距人们呼吸带近(离地面1. 5M左右), 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所以虽其排放量占空气中废气的比例很小, 但其危害程度不可低估。车辆尾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铅化物等, 在城市交通频繁地段, 常常因紫外线参与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 增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毒性。

生活炉灶包括采暖锅炉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第三个来源。炉灶和采暖锅炉数量多而分散, 燃烧不完全, 烟囱低或者就没有烟囱, 排放的废气不易稀释扩散。这些污染源又十分接近居民, 对居民的危害程度也不容忽视。1997年, 我国生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494万吨, 占排放总量2346万吨的21. 06%,烟尘排放量为308万吨, 占总排放量1873万吨的16. 44%。上述这些城市大气污染源, 在城市大气中增加了大量的非正常成分, 而且也改变了城市大气的正常成分之间的比例。烟尘增多、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调, 毒气超标,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例如:城市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

高, 使氧气的含量比例下降, 造成人们呼吸困难, 另一方面还造成“温室效应”, 导致城市气温升高; 细小的烟尘能长期悬浮在大气中, 形成一种“微尘云”, 一方面既反射阳光, 另一方面阻隔热量向外散发, 烟尘大量存在又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三、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在目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国情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状况,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控制污染源, 在旧城改建和新建城市规划时,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控制大气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合理工业布局重在防, 而生物措施,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结合。

1、从政策法规层面来说

(1)修订《大气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大气法对防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颗粒物控制PM10基础上将加强PM2.5控制,《大气法》中的一些条款不适应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目标,操作性不强,实施难度很大,尤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条款需要修订。建议在立法目标、行为规范、法律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丰富大气法内容,加强其可操作性。

(2)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健全颗粒物监控体系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PM2.5的污染已非常严重,其污染水平之高令人吃惊。我国目前仍没有PM2.5的参考限制指标。建议尽快启动我国PM2.5标准的制订工作,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法规依据。根据我国区域污染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十二五”期间,以现有SO2、NO2、PM10三项指标为基础,逐步增加O3、PM2.5、CO 监测。建议制订相应的监测规划,健全颗粒物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全国细颗粒物监测网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PM2.5是“霾”的重要贡献者。建议修订PM10标准,制定PM2.5标准,分阶段实施。PM10实施WHO 第二阶段目标:日均值0.1 mg/m3,年均值0.05 mg/m3;PM2.5标准按照WHO 第 一阶段目标:日均值(0.075 mg/m3)作为我国第一阶段二级标准日均值目标,年均值(0.035 mg/m3)作为我国第二阶段二级标准年均值目标。

(3)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和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环境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包括颗粒物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不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建议加强大气污染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完善大气污染控制的经济政策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以行政命令型为主,这导致大气污染控制成本高、效率低。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应把这种经济行为中所伴随的污染物的排放-外部成本,合理纳入企业的损

益平衡,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使企业控制排污成为一种自觉的经济行为。建议建立我国排污权有偿取得与排污交易市场机制。

(5)尽快颁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从完善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入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强化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议国家尽快颁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2、从技术实施层面来说

(1)控制污染源

加强大气监测, 大众媒体监督。在控制污染源方面, 首先应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进行公众舆论监督。城市的空气质量应象天气预报一样, 天天预报, 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 另一方面, 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 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 坚决实行关、停、转, 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 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气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 杜绝或减少滴、冒、跑、漏, 能进行密封生产的要进行

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新建工业企业应坚持“三同步”。新建工业企业时, 要坚持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同步预算, 同步施工, 同步运作的“三同步”方针。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一些工业企业开建时, “三同步”只是设计同步, 这等于“纸上谈兵”。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应在开建资金上给予保证, 如果只有生产设施投建资金, 环保设施资金缺额或根本没有, 有关部门应坚决不予审批投建。

控制大气的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交通污染首先要确定城市规模, 控制人口数量。第二要控制车辆数量, 尤其是要把摩托车及出租车数量控制在适量水平, 不应任其发展。第三要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从目前来看, 推广无铅汽油和推广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具有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 要开发和生产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辆, 如太阳能、电能车辆等, 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污染问题。控制生活污染源有一定困难, 但如果措施得力, 办法可行, 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像北方城市冬季的取暖问题, 应采取全市集中供热的办法, 不准私建锅炉, 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 降低电费, 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厨房革命, 以减轻生活煤灶对大气的污染。

(2)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即使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 其气体排放物仍对大气有一定的污染。所以, 在旧城改建和新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包括主导风向和地理环境。在工业企业选址时, 从大气影响方面考虑, 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 厂址应

选在下风向; 第二, 厂址应选在空气流通, 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 第三, 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的大小,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如氮肥生产企业属于一级防护企业, 应与居住区有1000米距离, 这之间应种植卫生防护林带。

(3)搞好城市绿化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等特性, 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首先,搞好城市绿地规划。我国地域辽阔, 各市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的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充分注意点(如公园) 、线(道路) 、面(居住区) 绿化相结合, 使整个城市绿地成为一个相互连结的系统, 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其次,选好树种,搞好卫生防护林的营造与管护。树种的选择应以选用对大气污染抗性强的本地树种为主, 北方城市应考虑适当扩大常绿树种的比例。街道绿化也应考虑选配杀菌力强的树种配合主干树种种植。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营造卫生防护林, 对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防护林带可起到过滤作用, 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还可以部分吸收有毒气体。主林带可以由平行营造的1—4条林带组成, 并适当布置垂直的副林带。卫生防护林由多种抗性强的乔灌木组成混交林, 实行负责制, 加强管理与看护, 不得随意砍伐, 确保卫生防护林安全。

最后,保证绿地。目前, 各市占用侵占绿地现象比较严重, 或者虽

留有绿地但没有充分利用, 成为荒地。为此各市必须立即制止对绿地的侵占; 新建项目时, 在留足绿地面积的同时, 必须留足绿化资金。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调器, 义务卫生防护员。各市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法规, 搞好城市绿化工作。

四、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认识比较全面,找到了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情况愈演愈烈的原因,以及从各个方面来治理污染的措施。当前城市大气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污染主要的污染源,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尚不能有效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 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具体应抓好以下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从政策法规层面看,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应从单一的目标管理转向综合目标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精神,提高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加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达标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应制订《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城

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从技术实施层面看,应先从根源抓起,控制污染源,合理城市工业布局,搞好城市绿化。

最重要的是,应唤醒沉睡在城市中最强大的力量, 环保及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 大力宣传大气污染对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环境宣传。唤起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 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形成人人保护环境, 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毕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我们努力, 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将指日可待,城市与自然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将不仅仅是奢望, 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姜志勇, 赵利民等.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4).

[2]姜罡丞.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27~28.

[3]环境保护部.《2008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 ].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边红枫, 刘静玲.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1).

[5]王鲜先, 韦玉良.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3.


相关文章

  •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 ...查看


  • 英文地学期刊
  • Publish: Annual Reviews Inc. Introduction: <地球与行星科学年评>综论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562B0067/IP ISSN:0084-6597 创刊年:1973年 访问 ...查看


  •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排名
  •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排名 http://edu.QQ.com 2003年11月14日 12:10 来源:自定义来源 1----哈佛大学 (8: 数学, 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神经科学 及行为学, 免疫学, 精神病 ...查看


  • 职称论文发表认定刊物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 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各市 (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 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按照国家人事部和一 ...查看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甘职改办[2004]7号 各市 (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 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查看


  • 化学化工催化期刊
  • 中文化学化工核心期刊 一.化学类核心期刊: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 ...查看


  • 化学工程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 ...查看


  • 高一化学论文
  • 长春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英文摘要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高一化学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院系名称 长春师范学院 班 级 08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 解雯静 学号 0811140109 指导教师 肖巍 评阅教师 时 间 2012 ...查看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学科分类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学科分类 一. 数学: 1.基础数学 2.计算数学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应用数学 5.运筹学与控制论 二.物理学: 1.理论物理 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3.原子与分子物理 4.等离子体物理 ...查看


  •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