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结业式讲话

各位校长: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松原市第二批专家型校长(人选)培训班和第三批中小学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即将结业了。今天,全体学员会聚在这里,举行结业典礼,我代表市教育局对各位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对我市校长培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对这两个班学员的课题研究给予多次指导的省干训办林森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这两个班付出辛勤耕耘的授课教师和组织者道一声辛苦。

为了办好这两个培训班,学院的有关领导和干训部的同志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和我市校长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组织大家围绕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干训部组织大家到北京学习、到江苏省的名校考察,把省内外的名师、名校长请到学院来为大家上课,还组织大家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林森主任给予了很多指导。可以说,培训班的培训内容设计新颖,培训专题贴近校长实际,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两年多的学习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能够克服工学矛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以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做到了学与思、学与研、学与用相统一,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性。通过学习培训,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更新了教育观念,丰富了管理理论,提高了综合素质,激发了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了依法治教、以德治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可以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丰收”。

这一期专家型校长培训和后备干部培训将要划上句号了,但这不是终点,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新起点。我们将把培训所启动起来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改革创新意识,新的教育管理艺术,加载到各自学校发展前进的工作中,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已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各位校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校长的智慧。为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教育的发展,做一个素质高,业务精,懂教育,善管理的新型学校管理者。在培训班即将结业之际,我想提出几点意见与全体学员共勉。

一、坚守一种习惯——善于学习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为校长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用心,学习贵在得法,学习贵在创新。坚持学习,虚心学习,长期不懈地学习。在学习中,明确“五条原则”:过程比结果重要;深度比广度重要;质量比数量重要;思考比浏览重要;终身比一时重要。建立学习型学校,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加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是一次机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问题,关键还是靠大家平日里自觉加强学习,带动教师学习,注重学用结合,做到每天读一点,每天讲一点,每天写一点,形成长期学习的良好习惯。校长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善于研究,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学习能够提高高度,拓展角度。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把这句话借用到学校管理上,同样适用。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方向,校长必须使自己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跳出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素养,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才会有开阔的视野,才能从“庐山之外”看清自己学校的真实情况,才能不断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只有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使学校和谐发展。一是要站在国家政策和学校发展的全局考虑问题。确定大政方针,必须把握大的方向,符合党和国家政策,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明确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二是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教职工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作出任何决策都要考虑教职工的具体情况、素质、认识等等,思考有关决策的可行性、操作性,是否损害教师的利益,教职工的接受能力能否达到等。三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教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心理需求等。四是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家长尽可能多的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学校开放日等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工作措施、追求目标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五是要站在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遵循教育法规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鼓励,并努力办出特色。

各位校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号召校长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研修的目的和价值,还有待于你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应用和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拓展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希望大家乘势前进,为把所在的学校办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新型学校而努力,为振兴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设计好一张名片——德才兼备

校长的言传身教能够引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甚至可以影响到家长和社会。应该具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魄,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全体教师信任、爱戴、同甘共苦的“首席教师”。

竺可桢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位校长身材消瘦,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这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啊。”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陶醉的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新生背着大包小包办各种入学手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这个新生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办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过去了近一个小时,新生才回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新生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两位校长无疑成为名校长最美的名片。

如今的学生在校读了几年书,校长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甚至是那么些许的良好印象?有没有因为一言一行一事而对学生产生久远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校长应该对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广泛涉猎,熟悉教育理论,了解中外教育历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多点书卷气、知识分子的傲骨和刚正不阿、处事公正的凛然正气。这是名校长最亮丽的名片。

三、把握一个永恒的主题——以教学为中心

2008年5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一篇调查文章,题目是《现在的校长们在忙什么》,记者手记中写道:现在的校长大都很忙,不少校长经常在外开会、培训、参观考察,“遥控指挥”学校工作,很少身在学校。即使在学校,也是种种事务缠身,没有多少时间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更没有走进课堂与老师们听课评课。结果造成了以下几种不良影响:一是校长长期不深入教师中间,不与教师沟通交流,二者的心灵距离越拉越远,关系逐渐疏远,甚至走向对立;二是校长长期不深入课堂,不懂得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逐渐失去了教学的指挥权、主动权、发言权,甚至成为老师们“看不起”的“门外汉”;三是校长在校外听得多,在校内实践得少,不能解决校本问题,教学业务和管理素养欠缺,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进取,表现为“守摊子”,不是怨天尤人就是碌碌无为,学校面貌数年如一日,学校发展停滞不前。

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必须把握好“以教学为中心”这个主旋律,让其他一切工作的音符都围绕这个主旋律跳动。要不断强化“一种意识,一个不忘”。一种意识,就是务本意识。务本,就是校长要坚定不移地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务本,就要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根本任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实现育人的功能。一个不忘,就是不能忘记深入课堂。2008年6月17日中国教育报刊登黑体醒目标题:《当校长,就不能忘了课堂》,文章指出,校长抓教学需深入的方面很多,而深入课堂是最重要的工作。文章引用苏霍姆林斯基话说:“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建设好学校。”学校校长通过听课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是对教学工作最具体的检查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管理。校长只有沉入课堂,才能清楚地知道新课程的教育理想和实际操作的落差到底有多少;只有沉入课堂,才能及时获取来自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最鲜活的案例;只有沉入课堂,才能体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甘苦;只有沉入课堂,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校长真正了解教师发展的需要,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成长的需要。也只有满足了这两个需要,学校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发展。

同志们,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校长的思想理念、领导能力和管理方式决定着学校的荣辱兴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向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让我们以此次研修班的学习为动力,以今天的结业典礼为起点,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坚守学习的习惯,打造美丽的名片,唱响恒久的主旋律,为松原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同志们新春佳节愉快。

谢谢大家。

各位校长: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松原市第二批专家型校长(人选)培训班和第三批中小学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即将结业了。今天,全体学员会聚在这里,举行结业典礼,我代表市教育局对各位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对我市校长培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对这两个班学员的课题研究给予多次指导的省干训办林森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这两个班付出辛勤耕耘的授课教师和组织者道一声辛苦。

为了办好这两个培训班,学院的有关领导和干训部的同志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和我市校长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组织大家围绕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干训部组织大家到北京学习、到江苏省的名校考察,把省内外的名师、名校长请到学院来为大家上课,还组织大家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林森主任给予了很多指导。可以说,培训班的培训内容设计新颖,培训专题贴近校长实际,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两年多的学习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能够克服工学矛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以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做到了学与思、学与研、学与用相统一,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性。通过学习培训,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更新了教育观念,丰富了管理理论,提高了综合素质,激发了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了依法治教、以德治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可以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丰收”。

这一期专家型校长培训和后备干部培训将要划上句号了,但这不是终点,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新起点。我们将把培训所启动起来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改革创新意识,新的教育管理艺术,加载到各自学校发展前进的工作中,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已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各位校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校长的智慧。为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教育的发展,做一个素质高,业务精,懂教育,善管理的新型学校管理者。在培训班即将结业之际,我想提出几点意见与全体学员共勉。

一、坚守一种习惯——善于学习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为校长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用心,学习贵在得法,学习贵在创新。坚持学习,虚心学习,长期不懈地学习。在学习中,明确“五条原则”:过程比结果重要;深度比广度重要;质量比数量重要;思考比浏览重要;终身比一时重要。建立学习型学校,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加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是一次机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问题,关键还是靠大家平日里自觉加强学习,带动教师学习,注重学用结合,做到每天读一点,每天讲一点,每天写一点,形成长期学习的良好习惯。校长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善于研究,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学习能够提高高度,拓展角度。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把这句话借用到学校管理上,同样适用。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方向,校长必须使自己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跳出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素养,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才会有开阔的视野,才能从“庐山之外”看清自己学校的真实情况,才能不断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只有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使学校和谐发展。一是要站在国家政策和学校发展的全局考虑问题。确定大政方针,必须把握大的方向,符合党和国家政策,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明确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二是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教职工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作出任何决策都要考虑教职工的具体情况、素质、认识等等,思考有关决策的可行性、操作性,是否损害教师的利益,教职工的接受能力能否达到等。三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教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心理需求等。四是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家长尽可能多的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学校开放日等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工作措施、追求目标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五是要站在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遵循教育法规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鼓励,并努力办出特色。

各位校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号召校长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研修的目的和价值,还有待于你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应用和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拓展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希望大家乘势前进,为把所在的学校办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新型学校而努力,为振兴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设计好一张名片——德才兼备

校长的言传身教能够引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甚至可以影响到家长和社会。应该具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魄,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全体教师信任、爱戴、同甘共苦的“首席教师”。

竺可桢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位校长身材消瘦,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这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啊。”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陶醉的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新生背着大包小包办各种入学手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这个新生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办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过去了近一个小时,新生才回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新生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两位校长无疑成为名校长最美的名片。

如今的学生在校读了几年书,校长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甚至是那么些许的良好印象?有没有因为一言一行一事而对学生产生久远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校长应该对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广泛涉猎,熟悉教育理论,了解中外教育历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多点书卷气、知识分子的傲骨和刚正不阿、处事公正的凛然正气。这是名校长最亮丽的名片。

三、把握一个永恒的主题——以教学为中心

2008年5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一篇调查文章,题目是《现在的校长们在忙什么》,记者手记中写道:现在的校长大都很忙,不少校长经常在外开会、培训、参观考察,“遥控指挥”学校工作,很少身在学校。即使在学校,也是种种事务缠身,没有多少时间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更没有走进课堂与老师们听课评课。结果造成了以下几种不良影响:一是校长长期不深入教师中间,不与教师沟通交流,二者的心灵距离越拉越远,关系逐渐疏远,甚至走向对立;二是校长长期不深入课堂,不懂得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逐渐失去了教学的指挥权、主动权、发言权,甚至成为老师们“看不起”的“门外汉”;三是校长在校外听得多,在校内实践得少,不能解决校本问题,教学业务和管理素养欠缺,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进取,表现为“守摊子”,不是怨天尤人就是碌碌无为,学校面貌数年如一日,学校发展停滞不前。

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必须把握好“以教学为中心”这个主旋律,让其他一切工作的音符都围绕这个主旋律跳动。要不断强化“一种意识,一个不忘”。一种意识,就是务本意识。务本,就是校长要坚定不移地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务本,就要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根本任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实现育人的功能。一个不忘,就是不能忘记深入课堂。2008年6月17日中国教育报刊登黑体醒目标题:《当校长,就不能忘了课堂》,文章指出,校长抓教学需深入的方面很多,而深入课堂是最重要的工作。文章引用苏霍姆林斯基话说:“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建设好学校。”学校校长通过听课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是对教学工作最具体的检查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管理。校长只有沉入课堂,才能清楚地知道新课程的教育理想和实际操作的落差到底有多少;只有沉入课堂,才能及时获取来自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最鲜活的案例;只有沉入课堂,才能体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甘苦;只有沉入课堂,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校长真正了解教师发展的需要,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成长的需要。也只有满足了这两个需要,学校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发展。

同志们,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校长的思想理念、领导能力和管理方式决定着学校的荣辱兴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向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让我们以此次研修班的学习为动力,以今天的结业典礼为起点,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坚守学习的习惯,打造美丽的名片,唱响恒久的主旋律,为松原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同志们新春佳节愉快。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小学生结业典礼校长讲话3篇
  • 小学生结业典礼校长讲话3篇 结业,读音jiéyè,是指学籍管理中对已注册学生在校完成学习训练任务而又达不到毕业要求所颁发的证书.但有些学习或训练任务只有发的结业证书,比如:入党培训等.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结业典礼的校长讲话,仅供参考 ...查看


  • 在2009年上学期肄业班结业典礼暨毕业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在2009年上学期肄业班结业典礼 暨毕业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西长街小学在这里举行2009年上学期肄业班结业典礼暨六年级毕业典礼.回顾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学习,我们全体老师感到非常地欣慰,因为在这个学 ...查看


  • 在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总结会上的讲话
  • 在**县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和**学院合作举办的全县中小学校长及物理.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查看


  • 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北师大培训
  •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 北师大培训方案(修改稿) 培训方案编制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6-01-05 "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北师大培训方案 目 录 浙 江 省 教 ...查看


  • 结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 柳林小学寒假安全教育暨颁奖大会校长讲话稿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忙碌的一学期挥手而去,回味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工作,我们奋斗了,我们思索了,我们收获了,我们的成长了!我提议: 首先,让我们怀着感恩之 ...查看


  • 美国的毕业典礼
  • 刘雪华,重庆籍旅美华人,现居芝加哥.女儿小倩和瑜�,中学和小学分别于日前毕业. 自己的毕业典礼 自己小学的毕业典礼太遥远,我印象不是很深刻.只记得领了一个文房四宝的墨绿提盒.中学呢?上台领了不少礼物,还不小心掉了满地,但是到底有什么?唉,我 ...查看


  •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
  •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 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把思想行动更好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上来 李克强贺国强出席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4日下午在省部级主要 ...查看


  • 12.6暑假安排
  • 泉湖学区文件 泉学字[2013]25号 关于放暑假的通知 中学.各小学.幼儿园: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为了做好放假前的各项工作,现将学区放暑假及放暑假前的几项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暑假时间安排:本学期各校园于2013年7月14日结 ...查看


  • 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 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及学习要求 为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如下管理规章制度: 一.面授.考察.总结阶段的安全管理. 1.接受安全教育,每名学员必须签订<安全承诺书>,严格按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