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事业的垫脚石:核心是基于责权利的对等

有效分配的核心是基于责权利的对等,是老板做强做大事业的垫脚石

文/陈正华 心境领导力创始人

秦国长期以来疲弱不振,诸侯轻秦;新上台的秦孝公欲图一番作为,决心复兴秦献公时代的“甚光美”,故而下诏令征求各国的贤才以佐秦。

秦国老板孝公发出《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卫鞅评说: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无能,开旷古先河;其二,求霸业而不求吏治,身处穷弱,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其三,胸襟开阔,敢与权臣分享秦国,公器之心可昭日月。只此三点,堪称真心求贤。

秦老板明确宣示重赏功臣的政策——“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尊官分土是什么?就是与强秦功臣分治秦国,使这个功臣,达到事实上拥有土地与民众的诸侯地位。这一重赏政策,在此前近三千年的历史上,是空前未见的。到了后世,“分土”于功臣更是一种明确的政治禁忌。

就是这则求贤令,将商鞅从魏国招到秦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变法运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后来,商鞅晋升为商君爵位,封地大到商於十余县。位于今陕西省南部商洛市(因出土有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的封邑)。后人在陕西省商洛市建立“商鞅广场”,以彰显商鞅的卓越功绩和鼓舞人们创新变革、发奋图强的历史责任感。

……杀害商鞅的秦惠文王和他的后继者,顺应时代的潮流,仍然忠实地贯彻执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项基本政策。

可以说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社会与2300多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有关,而《求贤令》催化了老板秦孝公的事业,其核心是基于责权利对等的分配机制,所以基于责权利对等的分配机制是老板做强做大事业的垫脚石。

现在企业内部责权利失衡的表现是经常可见的,下面我们具体探讨责权利失衡的三种情况。

1、责任与权力配置的失衡

责重权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难想象,责任大于权力,不仅意味着责任者无法履行其责任,而且预示着充当替罪羊或牺牲品的结局。没有有对人力物力的领导权,空泛的责任如何谈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企业的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如何能够达成企业的长远目标,责权之间的不相称,肯定不公平。尤其在团体内部,此处的责任大于权力往往以彼处的责小于权为前提。这样的配置对于领导者个人或者团队的积极性都是一种挫伤。

权重责轻——站着说话不腰疼

权力大于责任,使责任者易于滥用权力,有损他人。有一条最古老的法则说:凡是有行为能力的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能履行本职位的责任,也就没有任何理由掌握权力。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权力观念,即责任是它第一重要的品质,权力是有责任的权力。这里所说的责任不是对上级领导所负的责任,而首先是权力对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承担后果。冲动、不负责任的权力在我们社会已是太多。一切事情都强调“关键在领导”,它不是加强了责任,而是加强了权力,只有权利没有责任便会滥用权力。难怪有人说缺乏责任约束的权力是一股祸水,流到哪里,哪里遭殃。

2、责任与利益配置的失衡

利寡责重——丧失动力之源

责任利益,对于责任者承担责任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打击。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同事之间,做同样的事情却非同等的待遇,员工内心的不平衡,同样的事情做好或者做不好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待遇,员工就没有工作的动力。除非管理者希望看到成员纷纷逃避责任,否则就不应容忍这种现象。

利丰责轻——资源配置错位

责任大于利益,仍然是对责任者积极性的一种打击,直接打击的承受者是其左邻右舍,左邻右舍的怨恨甚至不当行为是对直接打击的反作用,这势必成为对过度受利者的间接打击。 因为在团体内部责、利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此处的责任大于利益与彼处的责任小于利益互为前提。因此,除非管理者希望大家都投机取巧,偷懒耍滑,否则也决不能容忍责小于利的现象长期存在。

3、责权利不清

越大的企业,老板越累

在中小企业里,我们听到过很多老板的抱怨,而最大的抱怨除了老板自己喊累之外,在任何企业里,老板越能干,越喜欢单打独斗,拍脑袋决策,能干的员工离开公司的时间也就越快。这时候,老板觉得企业没有能干的人才,只有自己单干,而单干的结果就是无以伦比的累,老板一旦事必躬亲,那么“累”也势必紧随其身。

很多企业里,大小事务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可以说在工作中是没有规章制度可言,做事也没有流程,人员不稳定,员工不敢担责任,“各扫门前雪”现象严重,管理一盘散沙,一派混乱,可见这样的企业,员工又怎么会有执行力可言呢?

老板越累,员工越没有执行力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明确落实的工作中的责权利、没有相互链接的流程管理,那么优秀的员工想在企业中做成事,做好事那是不可能的。再优秀的员工在一个做事没有准则、评价没有标准、奖惩没有依据、收入与贡献不挂钩、多干与少干一个月的企业里,员工又怎么会有动力去完成企业目标呢?

其实老板之所以累,就在于不会授权,不授权,员工就没有自主权,效率自然就低,员工做事效率低,老板就会更加累。老板累和员工没有执行力关键在于企业没有管理系统,没有好

的管理系统,就一定不会有好的执行力。

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般都说责权利要对等,才能调动积极性。也就是说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权利,同时应该取得相对称的利益。没有权力的管理是空泛的,没有管理的权力是虚构的,权力与管理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责任既是权力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利益既是权力的实现,也是管理的实现。不应该有没有责任的权力,也不应该有没有权力的责任;同样,不应该有没有权力与责任的利益,也不应该有没有利益的权力和责任。

责权利三者之间,责任是传导层次,也是关键环节。离开了责任,权力就会落空,当然,利益也会丧失。因而,现代管理理论强调“责任绝对性”,高层管理者分权也好,授权也好,都要对分权与授权的结果负最终责任。

健康的企业必定需要责权利对等的系统来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按流程高效运行,其核心就是基于岗位责权利的对等!

有效分配的核心是基于责权利的对等,是老板做强做大事业的垫脚石

文/陈正华 心境领导力创始人

秦国长期以来疲弱不振,诸侯轻秦;新上台的秦孝公欲图一番作为,决心复兴秦献公时代的“甚光美”,故而下诏令征求各国的贤才以佐秦。

秦国老板孝公发出《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卫鞅评说: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无能,开旷古先河;其二,求霸业而不求吏治,身处穷弱,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其三,胸襟开阔,敢与权臣分享秦国,公器之心可昭日月。只此三点,堪称真心求贤。

秦老板明确宣示重赏功臣的政策——“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尊官分土是什么?就是与强秦功臣分治秦国,使这个功臣,达到事实上拥有土地与民众的诸侯地位。这一重赏政策,在此前近三千年的历史上,是空前未见的。到了后世,“分土”于功臣更是一种明确的政治禁忌。

就是这则求贤令,将商鞅从魏国招到秦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变法运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后来,商鞅晋升为商君爵位,封地大到商於十余县。位于今陕西省南部商洛市(因出土有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的封邑)。后人在陕西省商洛市建立“商鞅广场”,以彰显商鞅的卓越功绩和鼓舞人们创新变革、发奋图强的历史责任感。

……杀害商鞅的秦惠文王和他的后继者,顺应时代的潮流,仍然忠实地贯彻执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项基本政策。

可以说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社会与2300多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有关,而《求贤令》催化了老板秦孝公的事业,其核心是基于责权利对等的分配机制,所以基于责权利对等的分配机制是老板做强做大事业的垫脚石。

现在企业内部责权利失衡的表现是经常可见的,下面我们具体探讨责权利失衡的三种情况。

1、责任与权力配置的失衡

责重权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难想象,责任大于权力,不仅意味着责任者无法履行其责任,而且预示着充当替罪羊或牺牲品的结局。没有有对人力物力的领导权,空泛的责任如何谈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企业的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如何能够达成企业的长远目标,责权之间的不相称,肯定不公平。尤其在团体内部,此处的责任大于权力往往以彼处的责小于权为前提。这样的配置对于领导者个人或者团队的积极性都是一种挫伤。

权重责轻——站着说话不腰疼

权力大于责任,使责任者易于滥用权力,有损他人。有一条最古老的法则说:凡是有行为能力的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能履行本职位的责任,也就没有任何理由掌握权力。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权力观念,即责任是它第一重要的品质,权力是有责任的权力。这里所说的责任不是对上级领导所负的责任,而首先是权力对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承担后果。冲动、不负责任的权力在我们社会已是太多。一切事情都强调“关键在领导”,它不是加强了责任,而是加强了权力,只有权利没有责任便会滥用权力。难怪有人说缺乏责任约束的权力是一股祸水,流到哪里,哪里遭殃。

2、责任与利益配置的失衡

利寡责重——丧失动力之源

责任利益,对于责任者承担责任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打击。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同事之间,做同样的事情却非同等的待遇,员工内心的不平衡,同样的事情做好或者做不好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待遇,员工就没有工作的动力。除非管理者希望看到成员纷纷逃避责任,否则就不应容忍这种现象。

利丰责轻——资源配置错位

责任大于利益,仍然是对责任者积极性的一种打击,直接打击的承受者是其左邻右舍,左邻右舍的怨恨甚至不当行为是对直接打击的反作用,这势必成为对过度受利者的间接打击。 因为在团体内部责、利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此处的责任大于利益与彼处的责任小于利益互为前提。因此,除非管理者希望大家都投机取巧,偷懒耍滑,否则也决不能容忍责小于利的现象长期存在。

3、责权利不清

越大的企业,老板越累

在中小企业里,我们听到过很多老板的抱怨,而最大的抱怨除了老板自己喊累之外,在任何企业里,老板越能干,越喜欢单打独斗,拍脑袋决策,能干的员工离开公司的时间也就越快。这时候,老板觉得企业没有能干的人才,只有自己单干,而单干的结果就是无以伦比的累,老板一旦事必躬亲,那么“累”也势必紧随其身。

很多企业里,大小事务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可以说在工作中是没有规章制度可言,做事也没有流程,人员不稳定,员工不敢担责任,“各扫门前雪”现象严重,管理一盘散沙,一派混乱,可见这样的企业,员工又怎么会有执行力可言呢?

老板越累,员工越没有执行力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明确落实的工作中的责权利、没有相互链接的流程管理,那么优秀的员工想在企业中做成事,做好事那是不可能的。再优秀的员工在一个做事没有准则、评价没有标准、奖惩没有依据、收入与贡献不挂钩、多干与少干一个月的企业里,员工又怎么会有动力去完成企业目标呢?

其实老板之所以累,就在于不会授权,不授权,员工就没有自主权,效率自然就低,员工做事效率低,老板就会更加累。老板累和员工没有执行力关键在于企业没有管理系统,没有好

的管理系统,就一定不会有好的执行力。

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般都说责权利要对等,才能调动积极性。也就是说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权利,同时应该取得相对称的利益。没有权力的管理是空泛的,没有管理的权力是虚构的,权力与管理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责任既是权力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利益既是权力的实现,也是管理的实现。不应该有没有责任的权力,也不应该有没有权力的责任;同样,不应该有没有权力与责任的利益,也不应该有没有利益的权力和责任。

责权利三者之间,责任是传导层次,也是关键环节。离开了责任,权力就会落空,当然,利益也会丧失。因而,现代管理理论强调“责任绝对性”,高层管理者分权也好,授权也好,都要对分权与授权的结果负最终责任。

健康的企业必定需要责权利对等的系统来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按流程高效运行,其核心就是基于岗位责权利的对等!


相关文章

  • 浅论作为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平等原则
  • 来源:法律论文网 www.lunwenlm.com 摘 要:平等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行政法平等原则的首要内容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平等之下的对应.不对等"的关系.行政法平等原则的其他内容包括:行政参与;行政公 ...查看


  • 论档案立法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作者:刘东斌 档案管理 2009年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增强了人们的档案法律意识,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部法律制定于上世纪 ...查看


  • 如何正确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发展
  • 如何正确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发展 对于新员工培训,又称岗前培训.职前教育.入厂教育,是一个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的成员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 ...查看


  • 控权法作为行政法第一属性之浅析2.0
  • 控权法作为行政法第一属性之浅析 余可丰 摘要:对于行政法功能的经典阐述有管理论.控权论.在制度建设实践中,我国有代表性新提法有平衡论.平衡论,尽管要成为独立.系统的理论尚有距离,但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在平衡论中,核心的概念仍然是控权. ...查看


  • 深刻认识发达国家名义开放与实际开放的差别
  •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开放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特点.一方面,对本国市场的开放,往往利用法律传统.市场力量,通过技术性的要求.程序化的规定等,实行一系列可解释性的限制措施,从而形成了"大门开放,小门不开"的格局 ...查看


  • 网络实名制的论文
  • [摘要]"网络实名制"的产生源于一定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但其自产生伊始即遭到各方批评与抵制,此值得在法学领域内做一番深入的探讨:"网络实名制"涉及宪法与行政法领域诸如言论自由.隐私权保 ...查看


  • 基于代建机制的大型项目组织机构设计研究
  • 2011年7月第9卷第7期 项目管理技术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Vol. 9No. 7 Jul. 2011 基于代建机制的大型项目组织机构设计研究 王雪青 宋研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 ...查看


  • 企业执行力低下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企业执行力低下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每个高层管理者都有一个愿望:自己仅扮演战略制定者的角色,把执行工作交给下属团队.然而,真正能达成这个愿望的本土企业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企业都以如下结果收场:无论战略如何制定,执行团队都是"你讲你的, ...查看


  • 大学毛概答案
  • 1.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