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走进法律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进法律

一、设计意图: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

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

爱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

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教学过程: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课时:1课时

二、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事例“奥运会趣事”)第2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日本运动员富田把竹杆

垂直竖立在横杆边,然后迅速地顺着撑竿两手交替地爬上竿顶,轻松地越过了横杆。裁判员

宣布此跳无效,原因是他没有进行助跑。当富田了解到什么是助跑以后,就持竿慢跑了几步,

把撑竿竖好后再一次重复了上述的动作……

教师:这样的比赛成绩还算不算?假如体育比赛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此,体育比赛要有体育比赛的规则,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那么,如果在要道或

十字路口,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交通

秩序对比插图“,并思考:

1、 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2、 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3、 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多媒体展示“交通秩序对比插图”)

学生回答: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

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人们不遵

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也

不能顺利通过。交通规则在这里起了维护畅通的作用。

教师:这幅插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

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

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规则。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学生活动:“七嘴八舌”)请同学们以“我的一天”题,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

的规则。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规则。那么,同

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所说的规则进行归类呢?

学生回答:规则可以分为纪律、道德、法律。

教师: (学生活动:“对号入座”)试做比较,并将下面的备选内容填入空格内。

1、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2、在校学生 3、舆论、习惯、信念

4、自然形成 5、教育、行政力量 6、全国适用

7、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8、普遍适用 9、国家强制力

教师:因此,我们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那么,它的特殊性体现在那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生回答:因为和纪律、道德相比,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创制形式)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丛实施来看)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从适用对象和范围看)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纪律、法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生活动:“请你断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 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 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 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 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1、不对,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的侵权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它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 法律的规范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

(多媒体展示法律条文)《刑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卫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保护作用。

2、 法律的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课后延伸:

(创意天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一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提示:可以是宣传语、广告词、漫画、歌曲、诗歌等)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进法律

一、设计意图: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

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

爱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

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教学过程: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课时:1课时

二、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事例“奥运会趣事”)第2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日本运动员富田把竹杆

垂直竖立在横杆边,然后迅速地顺着撑竿两手交替地爬上竿顶,轻松地越过了横杆。裁判员

宣布此跳无效,原因是他没有进行助跑。当富田了解到什么是助跑以后,就持竿慢跑了几步,

把撑竿竖好后再一次重复了上述的动作……

教师:这样的比赛成绩还算不算?假如体育比赛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此,体育比赛要有体育比赛的规则,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那么,如果在要道或

十字路口,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交通

秩序对比插图“,并思考:

1、 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2、 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3、 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多媒体展示“交通秩序对比插图”)

学生回答: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

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人们不遵

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也

不能顺利通过。交通规则在这里起了维护畅通的作用。

教师:这幅插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

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

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规则。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学生活动:“七嘴八舌”)请同学们以“我的一天”题,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

的规则。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规则。那么,同

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所说的规则进行归类呢?

学生回答:规则可以分为纪律、道德、法律。

教师: (学生活动:“对号入座”)试做比较,并将下面的备选内容填入空格内。

1、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2、在校学生 3、舆论、习惯、信念

4、自然形成 5、教育、行政力量 6、全国适用

7、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8、普遍适用 9、国家强制力

教师:因此,我们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那么,它的特殊性体现在那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生回答:因为和纪律、道德相比,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创制形式)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丛实施来看)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从适用对象和范围看)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纪律、法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生活动:“请你断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 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 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 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 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1、不对,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的侵权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它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 法律的规范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

(多媒体展示法律条文)《刑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卫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保护作用。

2、 法律的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课后延伸:

(创意天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一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提示:可以是宣传语、广告词、漫画、歌曲、诗歌等)


相关文章

  • 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人教版)目录大全(正式版)
  • <思想品德>总目录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2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3 新学校,新同学........................4 ...查看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
  • 2015年七年级政治(上)教学工作计划 大 庙 中 心 学 校 杨文昕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查看


  • [思想品德]人教版课本七上目录
  •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3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59 新学校,新同学 4 丰富多彩的情绪 60 创建新集体 7 学会调控情绪 64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10 第七课 品味生活 69 学习新天地 11 情趣与兴趣 70 享受学习 18 追寻 ...查看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根据2003年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和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发扬多年来人教版教材科学.严谨.规范等优点的基础上,用新的教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六年级教材在编写上,延续体现课程性质和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感觉学生思想淳朴,大部分学生学 ...查看


  • 2013思想品德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2013)2
  • 关于思想品德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 各位老师:您好!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市思想品德学科统一使用了粤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几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我们积累了许多教材使用经验和典型课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些老师也遇到了困惑 ...查看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匿名投稿 给我留言 首页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件中心 学科论文 范文大全 学生频道 中考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初中在线 >> 试题中心 >> 化学试题 >> ...查看


  • 三年级下册品德计划
  •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