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课型:古典诗词 课题:柳永词两首
编写人:刘哲 编写时间:2014.5.12 第13周
审核人 班组 姓名 师评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2.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3.体会婉约派词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知识链接】
柳永生平及影响:
柳永初名三宝,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人生坎坷,早年多次应试不第,生
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创制了许多的词调,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称赞而身价大涨。 仁宗时中进士,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柳屯田”,因家中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郎”或“柳七”
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后客死襄阳,因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而葬之。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音。 天堑珠玑罗绮叠巘嬉笑 .
箫鼓 坐骑骤雨 凝噎暮霭 ..羌管 钓叟 寒蜩 .2、词的知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 并称双绝,都
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 ,句有 ,字有 ”(明代
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又称“ ” 、“乐府”、“诗余”、“ ”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或 ,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 (58字以内)、 (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三种。
词牌是一首词的 的名称,标题是一首词的 的集中体现。
词的风格可分为 、 两种。
3、《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 下片写 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 ”“ ”“ ”“ ” “ ”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 词风。
4、名句书写。
(1) , ,骤雨初歇。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3)多情自古伤离别, , 。 今宵酒醒何
处? , 。
(4)重湖叠巘清嘉,有 , 。
(5) , , 吟赏烟霞。
【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4、词的下阙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5、“重潮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6、总结本词的主旨。(词的内容与投赠之意有何关系?)
【课堂检测】
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
A.东南 / 形胜,三吴 / 都会,钱塘 / 自古 / 繁华。
B.有 / 三秋 / 桂子,十里 / 荷花。
C.寒蝉 / 凄切,对 / 长亭 / 晚,骤雨 / 初歇。
D.便纵有 / 千种风情,更 / 与何人 / 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华fán 帘幕mù 参差cī 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 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 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3.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图(描绘)将好景
4.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
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5、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离群的孤雁。②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为。依字数来看属于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 ,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2013--2014学年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课型:古典诗词 课题:柳永词两首
编写人:刘哲 编写时间:2014.5.12 第13周
审核人 班组 姓名 师评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2.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3.体会婉约派词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知识链接】
柳永生平及影响:
柳永初名三宝,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人生坎坷,早年多次应试不第,生
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创制了许多的词调,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称赞而身价大涨。 仁宗时中进士,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柳屯田”,因家中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郎”或“柳七”
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后客死襄阳,因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而葬之。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音。 天堑珠玑罗绮叠巘嬉笑 .
箫鼓 坐骑骤雨 凝噎暮霭 ..羌管 钓叟 寒蜩 .2、词的知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 并称双绝,都
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 ,句有 ,字有 ”(明代
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又称“ ” 、“乐府”、“诗余”、“ ”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或 ,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 (58字以内)、 (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三种。
词牌是一首词的 的名称,标题是一首词的 的集中体现。
词的风格可分为 、 两种。
3、《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 下片写 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 ”“ ”“ ”“ ” “ ”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 词风。
4、名句书写。
(1) , ,骤雨初歇。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3)多情自古伤离别, , 。 今宵酒醒何
处? , 。
(4)重湖叠巘清嘉,有 , 。
(5) , , 吟赏烟霞。
【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4、词的下阙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5、“重潮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6、总结本词的主旨。(词的内容与投赠之意有何关系?)
【课堂检测】
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
A.东南 / 形胜,三吴 / 都会,钱塘 / 自古 / 繁华。
B.有 / 三秋 / 桂子,十里 / 荷花。
C.寒蝉 / 凄切,对 / 长亭 / 晚,骤雨 / 初歇。
D.便纵有 / 千种风情,更 / 与何人 / 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华fán 帘幕mù 参差cī 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 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 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3.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图(描绘)将好景
4.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
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5、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离群的孤雁。②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为。依字数来看属于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 ,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