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 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 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 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 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 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 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 既有学习的阶段性, 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 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 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 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 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 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本节课内容, 并适应学生在“知识生态”中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我将本节内容进行了一下调整, 先讲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再讲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能源的重要性的引入, 使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里特征, 我利用本节教材设置了探究性教学, 即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进行分组实验后再得出结论, 抽象得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理解概念, 总结出,两句话,两张“工”字图,以及“放金中烧(金钟罩)”,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通过实验使学生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涵义。

③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归纳、练习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②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两张“工”字图,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教法分析

教育学理论认为, 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 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识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离开了实验, 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 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重点, 突破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我还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将2-1 2-2 2-3安排为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 有利于触摸反应器和观察温度计, 增强感性认识,同时还利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出两句话,两张“工”字图,同时还利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出常见的放热反应的记忆方法--------“放金中烧(金钟罩)”。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 必修Ⅰ以及前一章的学习, 已经了解了电解质、化学键等知识, 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 采用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创设情景, 引入实验

[实验探究1]

【实验2-1】实验要点:铝与稀酸和弱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常常需要加热,所以要选择强酸且浓度不要太低。尽量使用纯度好的铝条,反应前要用砂纸打磨光亮,这样进行实验时,用手触摸才能明显感觉到反应放热,用温度计测量效

果会更好。

体系温度快速降低,将玻璃片上的水凝固。实验中要注意两点:(1)将Ba(OH)2·8H2O 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与NH4Cl 晶体充分接触;(2)由于该反应属于固相反应,一定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以使它们很快起反应;(3)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造成学习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注意对氨气的吸收。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这部分学习分为两部分: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1

2Al+6HC

2AlCl

3+3H

2↑ 释放Q

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表现为放热

Ba(OH)2·+2NH 42+2NH3↑+10H2O

E

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表现为吸热

E E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 放出Q

E (生成物) E (反应物)

所以: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在上一章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本质实际上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是分子或化合物里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板书]

吸热〈 放热,所以总反应放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微观上取决于反应物断键所放出的热量和原子成键所吸收的热量的相对大小。

3、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三)巩固练习

适当的课堂练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为此,安排适当的练习,巩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中和热的涵义。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进行课堂小结,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板书不仅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概括,更重要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十分重要。

一、两句话:

(1)、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宏观上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微观上取决于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和成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两张图:

(1)E (反应物)

E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 放出Q

E (生成物) E (反应物)

(2)

放热,所以总反应放热;

三、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金、中、烧(放金钟罩)

①所有的燃烧和缓慢氧化

②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验证: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是吸热反应)。

(2)吸热反应

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s)+H 2O(g) =CO(g) +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 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 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 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 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 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 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 既有学习的阶段性, 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 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 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 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 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 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本节课内容, 并适应学生在“知识生态”中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我将本节内容进行了一下调整, 先讲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再讲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能源的重要性的引入, 使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里特征, 我利用本节教材设置了探究性教学, 即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进行分组实验后再得出结论, 抽象得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理解概念, 总结出,两句话,两张“工”字图,以及“放金中烧(金钟罩)”,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通过实验使学生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涵义。

③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归纳、练习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②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两张“工”字图,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教法分析

教育学理论认为, 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 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识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离开了实验, 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 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重点, 突破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我还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将2-1 2-2 2-3安排为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 有利于触摸反应器和观察温度计, 增强感性认识,同时还利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出两句话,两张“工”字图,同时还利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出常见的放热反应的记忆方法--------“放金中烧(金钟罩)”。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 必修Ⅰ以及前一章的学习, 已经了解了电解质、化学键等知识, 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 采用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创设情景, 引入实验

[实验探究1]

【实验2-1】实验要点:铝与稀酸和弱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常常需要加热,所以要选择强酸且浓度不要太低。尽量使用纯度好的铝条,反应前要用砂纸打磨光亮,这样进行实验时,用手触摸才能明显感觉到反应放热,用温度计测量效

果会更好。

体系温度快速降低,将玻璃片上的水凝固。实验中要注意两点:(1)将Ba(OH)2·8H2O 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与NH4Cl 晶体充分接触;(2)由于该反应属于固相反应,一定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以使它们很快起反应;(3)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造成学习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注意对氨气的吸收。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这部分学习分为两部分: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1

2Al+6HC

2AlCl

3+3H

2↑ 释放Q

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表现为放热

Ba(OH)2·+2NH 42+2NH3↑+10H2O

E

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表现为吸热

E E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 放出Q

E (生成物) E (反应物)

所以: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在上一章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本质实际上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是分子或化合物里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板书]

吸热〈 放热,所以总反应放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微观上取决于反应物断键所放出的热量和原子成键所吸收的热量的相对大小。

3、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三)巩固练习

适当的课堂练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为此,安排适当的练习,巩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中和热的涵义。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进行课堂小结,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板书不仅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概括,更重要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十分重要。

一、两句话:

(1)、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宏观上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微观上取决于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和成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两张图:

(1)E (反应物)

E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 放出Q

E (生成物) E (反应物)

(2)

放热,所以总反应放热;

三、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金、中、烧(放金钟罩)

①所有的燃烧和缓慢氧化

②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验证: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是吸热反应)。

(2)吸热反应

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s)+H 2O(g) =CO(g) +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相关文章

  •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 ...查看


  • 原电池教案 2
  • [导入新课] 故事: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她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 ...查看


  •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案1
  • 功和能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 ...查看


  •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水溶液1
  •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二化学集体教案第2号 形成时间: 9.22 使用时间:9.2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 ...查看


  •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化学化工学院 09化师 0913010055 叶嘉欣 学科:化学 课题:化学能与电能 课型:理论课 课时:一节课(45分钟) 教学目的: 1.了解原电池的定义: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极其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查看


  • [原电池]教案
  • <原电池>教案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⒉使学生学会分析典型原电池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式,能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⒊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严 ...查看


  •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 2.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3.体会细心得观察对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找出两种 ...查看


  • 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
  • 选修4 <化学反应与原理> 绪言 [阅读]阅读课本P2前四个自然段 [归纳] 作为理科生,我们要深入学习化学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相当复杂,种类相当繁多,那么我们该怎么学习呢?本书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1.绪言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化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