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漳河:起开太行向东流]

浊漳河:起开太行向东流

2014-07-27 【潮客镜地】lynnmmo

“上党从来天下脊”——苏东坡称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为天脊,意思是高处的地方。天脊之上,流过一条浊漳河,哺育出灿烂的上党文化。行走在浊漳河广大的流域,我们来一探上党地区奇异的山川与神话、民俗与物产。

浊漳河上游属于扇形水系,三个源头在襄垣县先后合流。干流穿越长治的黎城、潞城、平顺境内,东下太行,奔河南林州市和河北涉县,然后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徐徐流淌。图为流经平顺县阳高乡的浊漳河。

熟读古书的毛泽东是喜欢古地名的人。他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谈到上党战役时形容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脚盆形容得好。

这是平顺东寺头乡阱底村风光,太行山脊,一如擎天拔地之势。而浊漳河干流的支流露水河,源于杏城镇浦水,经阱底流入河南省林州市,最后从浊漳河右岩注入浊漳河。

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上党盆地,通称沁潞高原,与今日长治市的辖境大体相当。盆地底部平坦,海拔900米左右,四周为太岳、太行两座山脉环抱,最高的为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仰望,太行之巅的上党盆地高耸入云,宛在天外。天脊之水,叫浊漳河。除了西部的沁源县,整个上党盆地的径流,绝大部分汇入东出太行的浊漳河,全长221公里,在山西境内流经12个县市,流域面积10035平方公里,占长治市总面积的72.2%。浊漳河流域与上党盆地两个概念,大体上重合。浊漳河出太行山后,在涉县合漳与清漳河汇合,称漳河。漳河的故事就多了。西门豹治邺,说的就是漳河河伯娶妇;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的铜雀台也建在漳河之畔。漳河继续东流,入卫河,为海河南支流,最后注入渤海。

这是黎城县西井镇的板山景观,奇特的造型,宛如凝固的波涛,涌起在苍穹之下。板山是由石英砂岩组成的砂岩地貌区,坡峻峭处,形成巨大的断崖,直上直下的陡壁,常呈孤峰耸立于山顶,或成廊柱排列山前。景观独特,别具一格。

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流域呈扇状分布,上游有南、西、北三大支流,俗称南源、西源、北源。全长221公里,在山西境内流经12个县市,在长治地区流域面积10035平方公里。

浊漳河流经平顺县石城镇时,因为水库蓄水,而变得安详静默了。上党盆地里的绝大多数地表水,都被精心收集了起来,全都囤积在一座又一座水库里,温顺,服从,波澜不惊。

流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往往促成区域内的文化认同。密如蛛网的浊漳河水系,无疑是上党盆地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个流域内,交通便捷,生活方式相同,人民分享共同的语言、信仰和文化。上党梆子就是这样一种区域共同文化的产物。

上党地区物产丰富,主要有花椒、核桃、红枣、柿子等等。这是村民在平顺虹梯关乡苤兰岩河(又称虹霓河)的河道上晒柿子。苤兰岩河是露水河的支流,源于平顺龙溪镇一带,在河南林州尖庄村汇入露水河。

这是长治县南宋村古庙五凤楼里的一座明代戏台,唱的戏是当地的上党梆子。在发展过程中,上党梆子形成了两大流派:晋城州底派和长治潞府派。潞府派流行于浊漳河流域。

铁货、潞绸和党参是区域共同文化的又一种产物。

铁被人类发现和作为工具使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上党产铁古来有之,明清尤盛,那时潞洲曾有“天下十三省,省省不离潞洲人”之说。图为平顺虹梯关乡正在打制铁器的艺人。

上党堆锦,源于唐朝,有着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有着“软体浮雕”之称。老艺人涂必成堆制这件具有浮雕效果的作品,需要耗时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浊漳河摆脱不了与帝王、佛教的关系,流经的武乡县出过一个大人物-石勒,后赵建国之君,出身低贱,死时丛葬随减,只着常服,无金宝。奇僧佛图澄在这里弘法修行,成为石勒的国师,使佛教在北方发扬光大。

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金灯寺,位于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林滤山中,悬崖之上。金灯寺建筑群,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为山势所限,建成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寺内殿堂石窟、摩崖造像、碑碣、石塔众多。

这是崇庆寺内的普贤菩萨泥塑,崇庆寺在长子县的紫云山,建于北宋时期。塑像风格与唐代不同,清瘦消逸。辽金时期,上党是各族文化交融之地,故在当地塑像上也有体现。

作为上党的母亲河,浊漳河的结局很奇特。事实上,它没有在河道里流完全境。在平顺境内,人为建筑了红旗渠,浊漳河离开河道,通过红旗渠,奔赴河南林州市。大坝以下,离省界还有41华里的浊漳河道,流水稀少,但不绝如缕。天脊之水,当它终于从太行山冲决而出时,你也许会惊奇,不如想象那样磅礴。

浊漳河:起开太行向东流

2014-07-27 【潮客镜地】lynnmmo

“上党从来天下脊”——苏东坡称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为天脊,意思是高处的地方。天脊之上,流过一条浊漳河,哺育出灿烂的上党文化。行走在浊漳河广大的流域,我们来一探上党地区奇异的山川与神话、民俗与物产。

浊漳河上游属于扇形水系,三个源头在襄垣县先后合流。干流穿越长治的黎城、潞城、平顺境内,东下太行,奔河南林州市和河北涉县,然后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徐徐流淌。图为流经平顺县阳高乡的浊漳河。

熟读古书的毛泽东是喜欢古地名的人。他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谈到上党战役时形容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脚盆形容得好。

这是平顺东寺头乡阱底村风光,太行山脊,一如擎天拔地之势。而浊漳河干流的支流露水河,源于杏城镇浦水,经阱底流入河南省林州市,最后从浊漳河右岩注入浊漳河。

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上党盆地,通称沁潞高原,与今日长治市的辖境大体相当。盆地底部平坦,海拔900米左右,四周为太岳、太行两座山脉环抱,最高的为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仰望,太行之巅的上党盆地高耸入云,宛在天外。天脊之水,叫浊漳河。除了西部的沁源县,整个上党盆地的径流,绝大部分汇入东出太行的浊漳河,全长221公里,在山西境内流经12个县市,流域面积10035平方公里,占长治市总面积的72.2%。浊漳河流域与上党盆地两个概念,大体上重合。浊漳河出太行山后,在涉县合漳与清漳河汇合,称漳河。漳河的故事就多了。西门豹治邺,说的就是漳河河伯娶妇;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的铜雀台也建在漳河之畔。漳河继续东流,入卫河,为海河南支流,最后注入渤海。

这是黎城县西井镇的板山景观,奇特的造型,宛如凝固的波涛,涌起在苍穹之下。板山是由石英砂岩组成的砂岩地貌区,坡峻峭处,形成巨大的断崖,直上直下的陡壁,常呈孤峰耸立于山顶,或成廊柱排列山前。景观独特,别具一格。

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流域呈扇状分布,上游有南、西、北三大支流,俗称南源、西源、北源。全长221公里,在山西境内流经12个县市,在长治地区流域面积10035平方公里。

浊漳河流经平顺县石城镇时,因为水库蓄水,而变得安详静默了。上党盆地里的绝大多数地表水,都被精心收集了起来,全都囤积在一座又一座水库里,温顺,服从,波澜不惊。

流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往往促成区域内的文化认同。密如蛛网的浊漳河水系,无疑是上党盆地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个流域内,交通便捷,生活方式相同,人民分享共同的语言、信仰和文化。上党梆子就是这样一种区域共同文化的产物。

上党地区物产丰富,主要有花椒、核桃、红枣、柿子等等。这是村民在平顺虹梯关乡苤兰岩河(又称虹霓河)的河道上晒柿子。苤兰岩河是露水河的支流,源于平顺龙溪镇一带,在河南林州尖庄村汇入露水河。

这是长治县南宋村古庙五凤楼里的一座明代戏台,唱的戏是当地的上党梆子。在发展过程中,上党梆子形成了两大流派:晋城州底派和长治潞府派。潞府派流行于浊漳河流域。

铁货、潞绸和党参是区域共同文化的又一种产物。

铁被人类发现和作为工具使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上党产铁古来有之,明清尤盛,那时潞洲曾有“天下十三省,省省不离潞洲人”之说。图为平顺虹梯关乡正在打制铁器的艺人。

上党堆锦,源于唐朝,有着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有着“软体浮雕”之称。老艺人涂必成堆制这件具有浮雕效果的作品,需要耗时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浊漳河摆脱不了与帝王、佛教的关系,流经的武乡县出过一个大人物-石勒,后赵建国之君,出身低贱,死时丛葬随减,只着常服,无金宝。奇僧佛图澄在这里弘法修行,成为石勒的国师,使佛教在北方发扬光大。

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金灯寺,位于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林滤山中,悬崖之上。金灯寺建筑群,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为山势所限,建成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寺内殿堂石窟、摩崖造像、碑碣、石塔众多。

这是崇庆寺内的普贤菩萨泥塑,崇庆寺在长子县的紫云山,建于北宋时期。塑像风格与唐代不同,清瘦消逸。辽金时期,上党是各族文化交融之地,故在当地塑像上也有体现。

作为上党的母亲河,浊漳河的结局很奇特。事实上,它没有在河道里流完全境。在平顺境内,人为建筑了红旗渠,浊漳河离开河道,通过红旗渠,奔赴河南林州市。大坝以下,离省界还有41华里的浊漳河道,流水稀少,但不绝如缕。天脊之水,当它终于从太行山冲决而出时,你也许会惊奇,不如想象那样磅礴。


相关文章

  • 山西省公路自然区划
  • 路基 路 面 作 业 交通工程1101 冯 园 成 201100441 班 目录 一.山西省地理位置 ..................................................................... ...查看


  • 1红旗渠景点导游词讲解
  • 红旗渠景点 朋友们,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引到了那艰苦创业的岁月.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 ...查看


  • 从大禹治水到黄河断流探索中国水资源枯竭的原因
  • 从大禹治水到黄河断流探索中国水资源枯竭的原因 致中国环境生态网: 首先,祝愿中国环境生态网越办越好. 本文是我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是对身边生态环境在 40 年内发生巨大 变化的总体回顾.其中有不少言论措辞激烈,只是为了引起国人 ...查看


  • 晋东南民居的特点
  • 2.2晋东南地区的民居特点 2.2.1晋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晋东南,地处太行山腹地,北交晋中,南接河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山西临汾地区接壤.因地势高,"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历史上也称 ...查看


  • 河南旅游景区有哪些好玩的
  • 本文章由中国城市旅游网河南频道 http://ha.chinacct.org/整理发布 重度沟 位置洛阳栾川 重渡沟自然风景区位于栾川县潭头镇西南10公里的熊耳山,区内竹茂林密,野生动植物繁多,800亩竹林密密层层,可与蜀南竹海相比美.整个 ...查看


  •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 弘扬红旗渠精神 永葆党的先进性 ----------------吉庆坤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 ...查看


  • 带水的诗句
  • 带"水"的诗句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查看


  •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一) 2012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电视记录片<红旗渠精神>,收看后,我被林县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河南省林县地处太行山区,过去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资源匮乏的贫困县,"水 ...查看


  • 煤矿实习报告
  • 煤矿实习报告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快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