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原理
凯氏定氮法-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NH2(CH)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6H2O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后被炭化为碳、氢、氮2H2SO4+C=2SO2+2H2O+CO2
浓硫酸又具有氧化性,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化为二氧化碳,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氨随之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H2SO4+2NH3=(NH4)2SO4
②蒸馏
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NH4)2SO4=2NH3(气体)+Na2SO4+2H2O
③吸收与滴定
加热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因硼酸呈微弱酸性(k=5.8×10-10),用酸滴定不影响指示剂的变色反应,但它有吸收氨的作用,吸收及滴定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3+4H3BO3=(NH4)2B4O7+5H2O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硫酸钾的作用: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它与硫酸钾作用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其反应式如下:K2SO4+H2SO4=2KHSO4
2KHSO4=K2SO4+H2O(气体)+SO3
一般纯硫酸的沸点在340摄氏度左右,而添加硫酸钾后,可使温度提高到4000C以上,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消化过程中硫酸不断地被分解,水分不断逸出而使硫酸钾浓度增大,故沸点升高。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而造成损失:
(NH4)2SO4=NH3(气体)+(NH4)HSO4
2(NH4)HSO4=2NH3(气体)+2SO3(气体)+2H2O
硫酸铜的作用
①催化剂:2CuSO4=CuSO4+SO2(气体)+O2
C+2CuSO4=Cu2SO4+SO2(气体)+CO2(气体)
Cu2SO4+2H2SO4=2CuSO4+2H2O+SO2(气体)
此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酸亚铜(褐色)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
②可以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③下一步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注意事项
(1)所用试剂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加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毫升,以保持水呈酸性。
(2)若样品含脂肪或糖较多时,应注意发生的大量泡沫应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消泡剂,防止其溢出瓶外,并注意适当控制热源强度。
(3)若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可加入300g/L2-3ml化氢后再加热。
(4)硫酸铜起到催化作用,加速氧化分解。硫酸铜也是蒸馏时样品液碱化的指示剂过氧
,若所加碱量不足,分解液呈蓝色不生成氢
氧化铜沉淀,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消化时间一般约4小时左右即可,消化时间过长会引起氨的损失。一般消化至透明后继续30分钟即可.
蒸馏完毕,先将蒸馏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最后关闭电源,绝不能先关闭电源,否则吸收液将发生倒吸。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C,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损失,可置于冷水浴中。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兰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凯氏定氮法-原理
凯氏定氮法-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NH2(CH)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6H2O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后被炭化为碳、氢、氮2H2SO4+C=2SO2+2H2O+CO2
浓硫酸又具有氧化性,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化为二氧化碳,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氨随之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H2SO4+2NH3=(NH4)2SO4
②蒸馏
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NH4)2SO4=2NH3(气体)+Na2SO4+2H2O
③吸收与滴定
加热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因硼酸呈微弱酸性(k=5.8×10-10),用酸滴定不影响指示剂的变色反应,但它有吸收氨的作用,吸收及滴定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3+4H3BO3=(NH4)2B4O7+5H2O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硫酸钾的作用: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它与硫酸钾作用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其反应式如下:K2SO4+H2SO4=2KHSO4
2KHSO4=K2SO4+H2O(气体)+SO3
一般纯硫酸的沸点在340摄氏度左右,而添加硫酸钾后,可使温度提高到4000C以上,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消化过程中硫酸不断地被分解,水分不断逸出而使硫酸钾浓度增大,故沸点升高。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而造成损失:
(NH4)2SO4=NH3(气体)+(NH4)HSO4
2(NH4)HSO4=2NH3(气体)+2SO3(气体)+2H2O
硫酸铜的作用
①催化剂:2CuSO4=CuSO4+SO2(气体)+O2
C+2CuSO4=Cu2SO4+SO2(气体)+CO2(气体)
Cu2SO4+2H2SO4=2CuSO4+2H2O+SO2(气体)
此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酸亚铜(褐色)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
②可以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③下一步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注意事项
(1)所用试剂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加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毫升,以保持水呈酸性。
(2)若样品含脂肪或糖较多时,应注意发生的大量泡沫应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消泡剂,防止其溢出瓶外,并注意适当控制热源强度。
(3)若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可加入300g/L2-3ml化氢后再加热。
(4)硫酸铜起到催化作用,加速氧化分解。硫酸铜也是蒸馏时样品液碱化的指示剂过氧
,若所加碱量不足,分解液呈蓝色不生成氢
氧化铜沉淀,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消化时间一般约4小时左右即可,消化时间过长会引起氨的损失。一般消化至透明后继续30分钟即可.
蒸馏完毕,先将蒸馏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最后关闭电源,绝不能先关闭电源,否则吸收液将发生倒吸。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C,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损失,可置于冷水浴中。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兰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