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的起因是欧洲的基督教徒因为相信了某些夸大的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受到伊斯兰教徒迫害而兴起的。
最初的十字军东征,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要将圣城耶路撒冷夺回来,并拯救所谓的受压迫的基督教徒。
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超出了号召战争的教会领袖和组织并支持战争的国王以及封建领主们的控制。
更多的十字军战士,是为了抢夺财物而非主持正义加入到十字军的队伍中的。
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东征一共进行了9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等。前后共延续了将近200年。
今天当人们评价这段历史时,连欧洲人自己也承认,这实际上是一个野蛮对文明的赤裸裸的侵略。
谁是野蛮人?当然是欧洲人。
从十字军要达到的目的看,东征是失败的。因为耶路撒冷虽被战争严重破坏,但战后还是掌握在伊斯兰教徒手里。尤其是十字军东征直非但没有拯救西亚的基督教徒,反而加速了同源的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但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来说,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因为东征,让王权(各国国王的权利)逐渐战胜了教权(教会的权利)。在此之前,没有教皇的加冕,国王是非正统的,也是当不长的。国王的权利确立之后,教会的权利就逐渐被削弱了。加上东征也带来了人民的觉醒,从此,欧洲从教会文化为主导开始向世俗文化过渡。欧洲逐渐的走出了黑暗时代。
如今,有不少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说法,实际上片面夸大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给对欧洲进步带来的影响。当然,十字军带回了在欧洲已经失传的一些古希腊的典籍,但更重要的是,当时西亚的伊斯兰文明远比欧洲文明更进步。
当十字军战士踏上被他们称为“异教徒”的领土时,他们就像一帮农民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他们看到的是带有上下水系统的整洁城市,对比欧洲城市里到处是骡马的粪便,臭气熏天的街道,简直是天壤之别。而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有证据显示,十字军东征也带回了阿拉伯数字,中国的造纸术等当时欧洲所没有的东西。
还有一些趣闻发生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在一次战斗中,十字军缴获了伊斯兰人的一面战旗。他们发现,这面战旗是丝绸做的。虽然欧洲人也曾拥有过来自中国的丝绸,但是,到了十字军东征的时期,丝绸之路已经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欧洲人已经不知道丝绸为何物。
当他们看到伊斯兰人的战旗迎风飘扬时,感到非常好看,同他们用棉布做的战旗是完全不一样的。直到他们缴获了一面这样的战旗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丝绸。
据说这也引起了欧洲人对丝绸的渴望,并成为他们日后海上航路探索的一个动因。
不管怎么说,欧洲还是从文艺复兴开始,摆脱了教会的禁锢,人民在思想和文化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过去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探索,被广泛的接受并传播。于是地心说诞生,天文观测进入仪器时代,数学和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得到长足发展。
文艺复兴带来了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人才两方面的基础。
于是,从英国开始,一场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回望历史,我们不能不说,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动因的。
文艺复兴给了人们更开阔的思想,才敢于去探索,同时贸易的需求也是探索的内在动力。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大航海时代。
当大航海时代遭遇了工业革命,只能使得航海走的更快,走的更远。于是也有了更多的发现。同时,工业化大生产需要更广泛的贸易,需要更大的市场和原料来源。航海的发现又产生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殖民地的出现。
郑和在航海能力上是应该能够发现新大陆的,但在动因上却只会让他的航海活动因为劳民伤财不得不被皇帝喊停。
所以,哥伦布而不是郑和发现新大陆就不是巧合,而是命中注定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开始扣题了:为什么英语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大航海时代不是从英国开始的。但工业革命让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的又一个航海大国。
如今人们开始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或者航海先驱西班牙和葡萄牙?
要说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航海时代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促进的工业的发展。处在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资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爆发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矛盾。
具体就体现在定税权的矛盾上。
国王主张他有权利决定收多少税。资本家们不同意,他们组织了议会,要通过议会剥夺国王的定税权利。双方谈不拢,就爆发了战争。
国王的军队没打过议会的雇佣军,于是国王出逃,资本家获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一样,是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印证了毛伟人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有趣的是英国光荣革命中的关键人物克伦威尔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颇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
可以这样说:没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会有后来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得贸易和工业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从小规模向大规模,从手工向机器的转换。工业革命的发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议会的建立是英国历史上的大事,因为议会规范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法律。我认为,法律体系是英国真正超出其他航海大国的制胜法宝。
同样是航海大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也有很多殖民地,但为什么只有英国的殖民地成为发达国家?
我们来看看南美,非洲。那些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一直是落后的国家。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却是发达国家。
原因还是在法律体系上。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后来在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都同其宗主国英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像新加坡、马拉西亚和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在独立之后甚至对英国心存感激,更不用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一个原因是英国的法律体系,使得英国殖民者不会胡作非为。
我们来看看南美人,大量的棕色人种,正是白人和黑人、印第安人杂交的结果。而这种杂交更多的是殖民者强奸被奴役的黑人和印第安人妇女,而不是正常的婚姻混血。这种情况,在英国殖民地的美国和加拿大就不多见。
英国,以其强大的国力,占有广泛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所到之处,传播英国的文化和法律,使得那些说英语的国家,几乎都成了发达国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香港。
香港,原来是一个小渔村,澳大利亚更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道光皇帝对于《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这一条没有丝毫的痛心,反而是五口通商和中外平等的规定让他最为纠结。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150多年后,当香港要回归祖国时,那里的人民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诚惶诚恐。能拿到英国护照的人都走了,拿不到的也想方设法移民到加拿大等接受移民的国家。
这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差异问题,更是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同。
去过加拿大的人都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好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
同样,美国东海岸比起中西部,就是透着那么一股贵族气。原因无他,因为那里也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
英国的殖民地,不但使用英国的语言,也使用英国的计量单位和典章制度。英制计量单位,虽然不如公制更科学,而且使用的人口也没有公制多,但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这些使用英制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的强大,让英语更进一步的在世界上得到普及。尤其是凭借电影、音乐和互联网的渠道,美国人将英语快速的推向全球。
美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发展的超级大国。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全面超越其他国家。
地球种类繁多的各种语言既是文化多样性的象征,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沟通的障碍。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世界语”,意图统一人类的语言。遗憾的是,在英语面前,世界语就是一个笑话。
英语,只是采用罗马字母拼写的众多欧洲语言中的一种。论起同罗马拉丁文的关系,英语远不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和法语同拉丁文更近。
但是英语一支独秀,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不但有着历史的原因,也有着现实的原因。
过去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现实情况却是,学好英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最后让我们向历史上欧洲重大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致敬:
引领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文艺复兴中的达芬奇,但丁,薄伽丘,马丁路德,哥白尼
起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杰出代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克伦威尔
工业革命的先驱:牛顿,瓦特,富尔顿,史蒂芬逊
十字军东征的起因是欧洲的基督教徒因为相信了某些夸大的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受到伊斯兰教徒迫害而兴起的。
最初的十字军东征,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要将圣城耶路撒冷夺回来,并拯救所谓的受压迫的基督教徒。
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超出了号召战争的教会领袖和组织并支持战争的国王以及封建领主们的控制。
更多的十字军战士,是为了抢夺财物而非主持正义加入到十字军的队伍中的。
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东征一共进行了9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等。前后共延续了将近200年。
今天当人们评价这段历史时,连欧洲人自己也承认,这实际上是一个野蛮对文明的赤裸裸的侵略。
谁是野蛮人?当然是欧洲人。
从十字军要达到的目的看,东征是失败的。因为耶路撒冷虽被战争严重破坏,但战后还是掌握在伊斯兰教徒手里。尤其是十字军东征直非但没有拯救西亚的基督教徒,反而加速了同源的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但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来说,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因为东征,让王权(各国国王的权利)逐渐战胜了教权(教会的权利)。在此之前,没有教皇的加冕,国王是非正统的,也是当不长的。国王的权利确立之后,教会的权利就逐渐被削弱了。加上东征也带来了人民的觉醒,从此,欧洲从教会文化为主导开始向世俗文化过渡。欧洲逐渐的走出了黑暗时代。
如今,有不少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说法,实际上片面夸大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给对欧洲进步带来的影响。当然,十字军带回了在欧洲已经失传的一些古希腊的典籍,但更重要的是,当时西亚的伊斯兰文明远比欧洲文明更进步。
当十字军战士踏上被他们称为“异教徒”的领土时,他们就像一帮农民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他们看到的是带有上下水系统的整洁城市,对比欧洲城市里到处是骡马的粪便,臭气熏天的街道,简直是天壤之别。而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有证据显示,十字军东征也带回了阿拉伯数字,中国的造纸术等当时欧洲所没有的东西。
还有一些趣闻发生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在一次战斗中,十字军缴获了伊斯兰人的一面战旗。他们发现,这面战旗是丝绸做的。虽然欧洲人也曾拥有过来自中国的丝绸,但是,到了十字军东征的时期,丝绸之路已经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欧洲人已经不知道丝绸为何物。
当他们看到伊斯兰人的战旗迎风飘扬时,感到非常好看,同他们用棉布做的战旗是完全不一样的。直到他们缴获了一面这样的战旗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丝绸。
据说这也引起了欧洲人对丝绸的渴望,并成为他们日后海上航路探索的一个动因。
不管怎么说,欧洲还是从文艺复兴开始,摆脱了教会的禁锢,人民在思想和文化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过去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探索,被广泛的接受并传播。于是地心说诞生,天文观测进入仪器时代,数学和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得到长足发展。
文艺复兴带来了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人才两方面的基础。
于是,从英国开始,一场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回望历史,我们不能不说,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动因的。
文艺复兴给了人们更开阔的思想,才敢于去探索,同时贸易的需求也是探索的内在动力。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大航海时代。
当大航海时代遭遇了工业革命,只能使得航海走的更快,走的更远。于是也有了更多的发现。同时,工业化大生产需要更广泛的贸易,需要更大的市场和原料来源。航海的发现又产生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殖民地的出现。
郑和在航海能力上是应该能够发现新大陆的,但在动因上却只会让他的航海活动因为劳民伤财不得不被皇帝喊停。
所以,哥伦布而不是郑和发现新大陆就不是巧合,而是命中注定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开始扣题了:为什么英语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大航海时代不是从英国开始的。但工业革命让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的又一个航海大国。
如今人们开始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或者航海先驱西班牙和葡萄牙?
要说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航海时代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促进的工业的发展。处在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资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爆发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矛盾。
具体就体现在定税权的矛盾上。
国王主张他有权利决定收多少税。资本家们不同意,他们组织了议会,要通过议会剥夺国王的定税权利。双方谈不拢,就爆发了战争。
国王的军队没打过议会的雇佣军,于是国王出逃,资本家获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一样,是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印证了毛伟人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有趣的是英国光荣革命中的关键人物克伦威尔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颇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
可以这样说:没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会有后来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得贸易和工业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从小规模向大规模,从手工向机器的转换。工业革命的发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议会的建立是英国历史上的大事,因为议会规范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法律。我认为,法律体系是英国真正超出其他航海大国的制胜法宝。
同样是航海大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也有很多殖民地,但为什么只有英国的殖民地成为发达国家?
我们来看看南美,非洲。那些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一直是落后的国家。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却是发达国家。
原因还是在法律体系上。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后来在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都同其宗主国英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像新加坡、马拉西亚和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在独立之后甚至对英国心存感激,更不用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一个原因是英国的法律体系,使得英国殖民者不会胡作非为。
我们来看看南美人,大量的棕色人种,正是白人和黑人、印第安人杂交的结果。而这种杂交更多的是殖民者强奸被奴役的黑人和印第安人妇女,而不是正常的婚姻混血。这种情况,在英国殖民地的美国和加拿大就不多见。
英国,以其强大的国力,占有广泛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所到之处,传播英国的文化和法律,使得那些说英语的国家,几乎都成了发达国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香港。
香港,原来是一个小渔村,澳大利亚更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道光皇帝对于《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这一条没有丝毫的痛心,反而是五口通商和中外平等的规定让他最为纠结。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150多年后,当香港要回归祖国时,那里的人民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诚惶诚恐。能拿到英国护照的人都走了,拿不到的也想方设法移民到加拿大等接受移民的国家。
这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差异问题,更是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同。
去过加拿大的人都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好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
同样,美国东海岸比起中西部,就是透着那么一股贵族气。原因无他,因为那里也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
英国的殖民地,不但使用英国的语言,也使用英国的计量单位和典章制度。英制计量单位,虽然不如公制更科学,而且使用的人口也没有公制多,但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这些使用英制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的强大,让英语更进一步的在世界上得到普及。尤其是凭借电影、音乐和互联网的渠道,美国人将英语快速的推向全球。
美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发展的超级大国。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全面超越其他国家。
地球种类繁多的各种语言既是文化多样性的象征,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沟通的障碍。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世界语”,意图统一人类的语言。遗憾的是,在英语面前,世界语就是一个笑话。
英语,只是采用罗马字母拼写的众多欧洲语言中的一种。论起同罗马拉丁文的关系,英语远不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和法语同拉丁文更近。
但是英语一支独秀,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不但有着历史的原因,也有着现实的原因。
过去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现实情况却是,学好英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最后让我们向历史上欧洲重大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致敬:
引领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文艺复兴中的达芬奇,但丁,薄伽丘,马丁路德,哥白尼
起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杰出代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克伦威尔
工业革命的先驱:牛顿,瓦特,富尔顿,史蒂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