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断想㈣
四、满分 · 完满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在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论,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在高考考场上,作文获得满分,是每位考生追求的理想;作文获得满分,将是考生终生铭记的光荣。“创新”思维,正是开创满分作文的必由之路。
但是,对“作文满分”,还存在一些歧见,有必要说上两句。
有一种说法是“作文无满分”。2003年初夏,《北京日报》曾发表了某大学一位教授这样一段论断:(高考)命题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写作的随意性,同时导致阅卷者评分的随意性。连续几年高考作文都出现了满分现象,这是不很正常的,是这三个随意性造成的。„„
笔者近年致力于探讨语文教学与备考的“自觉意识”,反对的就是“随意”行为,因此,这位教授的高论格外引起我的兴趣。读后,疑窦丛生。
第一点不明白的是:教授所云“随意性”究竟指的是什么?我妄自猜测,有可能命题“随意性”指“文体不限”;考生“随意性”指考场作文多样;阅卷“随意性”指给多样作文满分。是这样吗?可是,既然命题“文体不限”,那么“考场作文多样”,就符合命题要求,这叫“随意”吗?既然考生符合命题要求,给满分能叫“随意”吗?看来,根子在命题“文体不限”了。可我又不明白,“严限文体”就不是随意吗?“限”与“不限”,不都是“意”之所为吗?不随此“意”,必随彼“意”,想不随意,实在是难。 第二点不明白的是:三个“随意性”的根据何在?命题和考生可能有的“随意性”,还可以根据卷上的题目和“另类作文”去畅想;至于说“阅卷者评分的随意性”,有根据吗?笔者每年都在阅卷现场,亲见领导小组审慎拟定评分标准细则,精心简选样卷,亲见阅卷老师讨论推敲、认真评阅,亲见每篇满分作文都送交小组长、领导小组层层把关。几年来,未见这位教授到阅卷现场一次,这“随意”二字的断言,是不是真的有点“随意”呢?
更不明白的是教授对满分的否定。这位教授说,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最好的作文应该在80分至90分之间,中等的在70分左右,差的在50分到60分之间。作文怎么可以有满分呢?作文是绝对不可能得满分的。因为任何表达都是有缺陷的,且不说中学生,就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也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这都是事实,也是很正常的,没有缺憾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我不敢苟同。
首先,高考满分作文和完美无缺的文章是不同概念。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从来就没有“必须十全十美才可评满分”的规定。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基本使命是“区分”,与其他题目一样,作文评分,也依据标准进行区分。在一个阅卷点标准一致,就能实现公平选拔的区分。设若北京评出20篇最高分100分的
作文,西京没有评出100分的,只评出20篇最高分90分的作文----那么,西京的90分,就等同北京的100分;或者,北京的100分,就等同西京的90分。再“深入浅出”一下,设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要从北京、西京各招20名新生,设若他们只考一篇作文,那么,北京20名100分的学生和西京20名90分的学生,会同样荣幸地被选中,成为教授的学生。问题原本就是这样简单。
我们再回到“随意”的话题,这位教授认为打出100分是“随意性”所致,那么,“最好的作文应该在80分至90分之间,中等的在70分左右,差的在50分到60分之间”,根据又何在呢?又有什么调查、实证的依据?依这位教授的标准,一篇“最好的作文”总要在“80分至90分之间”找一个位置,姑且算它85分吧,那么又是依据什么量出它与“没有缺憾的作品”15分,而不是14分或16分的差距?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最最好的作文应是90分了,它与那理想中“没有缺憾的作品”之间10分的差距,又是怎么丈量出来的?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中等的(作文)与最好的作文和差的(作文)之间,势必出现评分自然数列的空白,难道作文的客观,会有这样的空白吗?对不起,我都觉得自己过于挑剔了,这位教授无非是出于好意,顺口一说而已。可惜啊,教授偏偏选择了一个关于“随意”的话题,顺口一说,是不是更其“随意”呢?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评分标准,只是一把用来选拔、区分的尺子。全国600多万考生,靠这把有100个刻度的尺子来区分,每一刻度里原本已经相当密集。这可好,“出师未捷身先死”,尺子先被教授撅掉了10几20个刻度,600多万人只好再侧侧身、憋憋气,再拥挤、压缩一下了----“满分无理”的论调,公然在挑战高考的区分、选拔功能!
至于“没有缺憾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这肯定是这位教授学术研究的成果了。这倒真令我寄予期望。常识告诉我,凡属“缺憾”,总是可以弥补的,不能完全弥补,总能补上一些,缩小一点的。是不是请教授不吝赐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缺憾在哪里?弥补一下好吗?
把我闹糊涂的还有这位教授作文命题的理想:“我一直主张出一篇短文作为材料,像小小说、寓言、童话等,这个文本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很陌生的,所有考生面对这样一个文本,然后来解读。在这里你首先要看懂文本,然后要分析梳理,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下,就在这个解读中分出来了。”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承担600万考生,不胜重负的高考作文总算见了一线曙光。可是,偏另有教授反对,反对的教授说:“学生如果在审题上没有对准命题者和阅卷者的思路,出现了偏离或者漏洞,或者在其它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被判低分,其实这不一定能反映学生原有的水平,这样对学生不公平”。也是啊,按那位教授的理想命题,写作要取决于审读文本,这有什么新鲜的吗?这不是又回归到1998年以
作文创新断想㈣
四、满分 · 完满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在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论,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在高考考场上,作文获得满分,是每位考生追求的理想;作文获得满分,将是考生终生铭记的光荣。“创新”思维,正是开创满分作文的必由之路。
但是,对“作文满分”,还存在一些歧见,有必要说上两句。
有一种说法是“作文无满分”。2003年初夏,《北京日报》曾发表了某大学一位教授这样一段论断:(高考)命题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写作的随意性,同时导致阅卷者评分的随意性。连续几年高考作文都出现了满分现象,这是不很正常的,是这三个随意性造成的。„„
笔者近年致力于探讨语文教学与备考的“自觉意识”,反对的就是“随意”行为,因此,这位教授的高论格外引起我的兴趣。读后,疑窦丛生。
第一点不明白的是:教授所云“随意性”究竟指的是什么?我妄自猜测,有可能命题“随意性”指“文体不限”;考生“随意性”指考场作文多样;阅卷“随意性”指给多样作文满分。是这样吗?可是,既然命题“文体不限”,那么“考场作文多样”,就符合命题要求,这叫“随意”吗?既然考生符合命题要求,给满分能叫“随意”吗?看来,根子在命题“文体不限”了。可我又不明白,“严限文体”就不是随意吗?“限”与“不限”,不都是“意”之所为吗?不随此“意”,必随彼“意”,想不随意,实在是难。 第二点不明白的是:三个“随意性”的根据何在?命题和考生可能有的“随意性”,还可以根据卷上的题目和“另类作文”去畅想;至于说“阅卷者评分的随意性”,有根据吗?笔者每年都在阅卷现场,亲见领导小组审慎拟定评分标准细则,精心简选样卷,亲见阅卷老师讨论推敲、认真评阅,亲见每篇满分作文都送交小组长、领导小组层层把关。几年来,未见这位教授到阅卷现场一次,这“随意”二字的断言,是不是真的有点“随意”呢?
更不明白的是教授对满分的否定。这位教授说,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最好的作文应该在80分至90分之间,中等的在70分左右,差的在50分到60分之间。作文怎么可以有满分呢?作文是绝对不可能得满分的。因为任何表达都是有缺陷的,且不说中学生,就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也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这都是事实,也是很正常的,没有缺憾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我不敢苟同。
首先,高考满分作文和完美无缺的文章是不同概念。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从来就没有“必须十全十美才可评满分”的规定。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基本使命是“区分”,与其他题目一样,作文评分,也依据标准进行区分。在一个阅卷点标准一致,就能实现公平选拔的区分。设若北京评出20篇最高分100分的
作文,西京没有评出100分的,只评出20篇最高分90分的作文----那么,西京的90分,就等同北京的100分;或者,北京的100分,就等同西京的90分。再“深入浅出”一下,设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要从北京、西京各招20名新生,设若他们只考一篇作文,那么,北京20名100分的学生和西京20名90分的学生,会同样荣幸地被选中,成为教授的学生。问题原本就是这样简单。
我们再回到“随意”的话题,这位教授认为打出100分是“随意性”所致,那么,“最好的作文应该在80分至90分之间,中等的在70分左右,差的在50分到60分之间”,根据又何在呢?又有什么调查、实证的依据?依这位教授的标准,一篇“最好的作文”总要在“80分至90分之间”找一个位置,姑且算它85分吧,那么又是依据什么量出它与“没有缺憾的作品”15分,而不是14分或16分的差距?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最最好的作文应是90分了,它与那理想中“没有缺憾的作品”之间10分的差距,又是怎么丈量出来的?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中等的(作文)与最好的作文和差的(作文)之间,势必出现评分自然数列的空白,难道作文的客观,会有这样的空白吗?对不起,我都觉得自己过于挑剔了,这位教授无非是出于好意,顺口一说而已。可惜啊,教授偏偏选择了一个关于“随意”的话题,顺口一说,是不是更其“随意”呢?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评分标准,只是一把用来选拔、区分的尺子。全国600多万考生,靠这把有100个刻度的尺子来区分,每一刻度里原本已经相当密集。这可好,“出师未捷身先死”,尺子先被教授撅掉了10几20个刻度,600多万人只好再侧侧身、憋憋气,再拥挤、压缩一下了----“满分无理”的论调,公然在挑战高考的区分、选拔功能!
至于“没有缺憾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这肯定是这位教授学术研究的成果了。这倒真令我寄予期望。常识告诉我,凡属“缺憾”,总是可以弥补的,不能完全弥补,总能补上一些,缩小一点的。是不是请教授不吝赐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缺憾在哪里?弥补一下好吗?
把我闹糊涂的还有这位教授作文命题的理想:“我一直主张出一篇短文作为材料,像小小说、寓言、童话等,这个文本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很陌生的,所有考生面对这样一个文本,然后来解读。在这里你首先要看懂文本,然后要分析梳理,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下,就在这个解读中分出来了。”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承担600万考生,不胜重负的高考作文总算见了一线曙光。可是,偏另有教授反对,反对的教授说:“学生如果在审题上没有对准命题者和阅卷者的思路,出现了偏离或者漏洞,或者在其它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被判低分,其实这不一定能反映学生原有的水平,这样对学生不公平”。也是啊,按那位教授的理想命题,写作要取决于审读文本,这有什么新鲜的吗?这不是又回归到1998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