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者长足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知乐者常足

(1)“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

(2)“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

(3)“知足者常乐”却不一样。知足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

(4)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

(5)“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6)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

(7)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6)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论点,分析下面的事例,写几句议论的话。(不少于40字)。

张海迪,从小高位截瘫,最近几年又做了三次鼻咽癌手术。在这特殊的人生经历中,她的心里始终洒满阳光。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年轻时她靠自学翻译了英文小说《海边诊所》。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知足者常乐。

2.首先直接提出“乐”与“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拥有快乐的心态可以助人成功,最后得出“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的结论。

3.比喻论证,论述了快乐的心态可以对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略”。

5.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

(1)选择“知足者常乐”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拥有平常的心态,淡泊名利,不斤斤计较,这样,人生就会快乐。

(2)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追求,在快乐中追求远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快乐的人生。

(3)年轻的时候应侧重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因为青年时期正式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所以不应该有太多的满足而到了老年,年轻时的奋斗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快乐,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知乐者常足

(1)“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

(2)“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

(3)“知足者常乐”却不一样。知足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

(4)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

(5)“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6)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

(7)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6)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论点,分析下面的事例,写几句议论的话。(不少于40字)。

张海迪,从小高位截瘫,最近几年又做了三次鼻咽癌手术。在这特殊的人生经历中,她的心里始终洒满阳光。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年轻时她靠自学翻译了英文小说《海边诊所》。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知足者常乐。

2.首先直接提出“乐”与“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拥有快乐的心态可以助人成功,最后得出“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的结论。

3.比喻论证,论述了快乐的心态可以对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略”。

5.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

(1)选择“知足者常乐”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拥有平常的心态,淡泊名利,不斤斤计较,这样,人生就会快乐。

(2)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追求,在快乐中追求远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快乐的人生。

(3)年轻的时候应侧重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因为青年时期正式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所以不应该有太多的满足而到了老年,年轻时的奋斗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快乐,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相关文章

  •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①,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②,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查看


  • 网络文学阅读答案
  •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 ...查看


  •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李敏 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 ...查看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同步训练4.4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Word版含解析.doc
  • 四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选择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 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要表现在( ) A. 资源被掠夺 C. 领土被肢解 B. ...查看


  • 高中语文阅读技巧研究
  • 高中语文阅读技巧研究 )[摘要]目前新课标已经全面实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努力创建开放型课堂.而开放型课堂也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呢?这是现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 ...查看


  • 读露夏晓辉阅读答案
  • 篇一:读露夏晓辉阅读答案 读露阅读文答案读露夏晓辉 我若说露是有生命的„答案 读露阅读文答案读露夏晓辉 我若说露是有生命的„答案 语文lbvzw4312014-10-24 ①迎来了生命终点 ②感动和敬佩形体: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 灵魂:透彻 ...查看


  •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第十七中学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并拟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 ...查看


  •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案
  • 5<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案 吴组缃 教学目的: 1. 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 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 ...查看


  • 高考英语阅读高分策略四川绵阳中学
  • 高考英语阅读高分策略 四川省绵阳中学 姜联章 阅读理解在英语高考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光是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还不说与之相关的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随着高考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阅读理解部分是否得高分就成为英语成绩高低的关键所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