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台建筑看宋明时期长城防御文化体系

摘要:烽火台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用于传递军情、报警,在古代军事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历朝历代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边防体系,根据史料记载以及现阶段的考古资料,宋代建立了一套堡寨防御体系替代了前代所修建的线性防御体系,并对明代的长城防御体系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宋明时期烽火台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从而窥探宋明时期的长城防御体系。

关键词:宋明;烽火台;长城防御体系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边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作烟墩、烽燧、墩台,是我国古代用于传递军情、报警的一种重要措施。它和敌台、马面、关堡等长城设施共同组成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烽火台一般修建于长城沿线或者便于观察?t望的道路转折处,多建于高山顶,也有建在长城上,与墙体相连接,还有的则建在距离长城较近的地势高亢处。 烽火台作为长城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之一,被历代边防体系所继承和发展,并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宋明两个时期的边防体系各有其特点,但有一定继承和发展,烽火台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因素。

宋代的长城防御体系,相比秦汉时期的线性防御,有所不同。宋政府通过在边境修筑大量的堡寨①,达到防御目的。但是改变的同时也有所保留,比如沿用烽火台作为传递军事信息的重要措施。宋之所以采用此防御方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宋朝长期与辽、西夏、金、元对峙,少数民族政权范围已经打破了原来长城的界限,尤其是幽云十六州被占领之后,中原的天然防御缺失,修筑大规模线性的防御体系作用已经不大;第二,宋代武器的进步减弱了传统的防御体系作用,尤其是火器和投石机的出现。因此,宋代因地制宜,采取在边境建立堡寨体系替代以前的线性防御体系。

堡寨其实是传统防御的一种建筑形式,作为靠近边界的出击基地和敌军进攻的防守堡垒,也是成为困扰敌军的前沿阵地和浅攻战役的屯兵之所②。这些堡寨,具有防御和居住的功能,既是军事防御和进攻的据点,又是边防补给的大后方。这一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军事工事群以及围绕这些工事而形成的特殊战略战术和后勤补给体系在中国古代军事史可与长城媲美③。

根据记载,宋代没有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但是根据近些年调查发现,发现有宋代长城的遗存。大约分布在晋北、陕北、鄂尔多斯等区域。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发现了宋代的烽燧线,分布这烽燧20余座,均为夯土所筑,残高4~16米,在烽燧线的不远处就是宋代三座古城遗址,分别为丰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宁砦,这些烽燧线是宋代丰州古城的前线警戒设施。在山西岢岚地区发现的宋代长城遗址,根据史料的记载,应该是宋人在前代所筑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在修建的同时还建有敌台、关、烽燧、堡、屯等军事附属设施。由此可见,宋代大规模的修筑线性的防御体系,但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实际情况,有些区域在前代的长城的基础上修建新的长城,与烽火台等设施共同组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防御设施,并且与堡寨相结合构成了具有特点的堡寨体系。

明代的烽火台遗迹相对宋代保存的要多,分布区域十分广泛。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部分区域,宋时范仲淹曾在陕北地区修建大量的堡寨以抵御夏,明代在此基础上修筑长城抵御北部蒙古的侵略。陕北地区明代烽火台保存的数量比较多,保存状况程度不一④,大多是由夯土砌筑而成的单体建筑,外部有包砖,也有依自然地势削切而成的。陕北地区的烽火台分为两种,一种配备有相应的附属设施,这类烽火台一般位于军事要塞或者距离关堡较近的区域,应该有军队把守,另一种位于地势高亢处的单体烽火台结构则比较简单,距关堡的距离也比较远。烽火台的形状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也有圆形,但较为少见,根据当地情况而各异。

山西境内的明代烽火台遗迹多建于山顶、沟谷两侧视野开阔的地方,大多分布在长城的

南北区域。根据已发现的烽火台,可分为平面呈圆形和平面呈矩形两种,也具有附属设施,包括:基台、围院、阶梯、内部通道、女墙、窑洞、?t望孔等。烽火台绝大多数为黄土夯筑,大部分距离长城墙体200米-400米左右。有的烽火台有围院,内部有阶梯通往顶部,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早在秦汉时期,烽火台就与长城墙体、敌台、墙台、马面等长城建筑相互结合,紧密联结。出土的《居延汉简》曾对汉代负责烽火台的烽燧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可见在汉代,烽火台在边塞防御中就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长城防御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一。

烽火台发展到宋明两代,在军事防御上同样起到了传递军情的重要作用。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宋时对放烽火的方式、种类、规律、程序等内容,对烽火台的燃烟防火制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到了明代,为了使军事情报更加准确,对于烽火的制度和程序则规定的更加详细,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烽火台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狼粪、牛粪、柴草等,并且根据入侵敌人的人数以及军情紧急程度⑤,有不同的传递方式。可见烽火台发展到后期,它的具体工作制度、流程、设施等都更趋于完善。

在了解宋明两个时代的烽火台以及边防体系之后,可以得出:

宋代是有修建长城的,有些区域利用前代的长城因地制宜设置防御设施,但是仍以堡寨防御为主,这些共同构成了整个堡寨防御体系。并且一直沿用烽火台作为防御体系的前线,作为传递军情的重要设施,

由于元代并没有修建长城,因此明代所修建的长城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宋代所建立的堡寨体系,对于明代长城的防御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明代也将烽火台作为长城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关烽火台的制度、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方面相比宋时期更加完备详细,体现了对宋代烽火台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历代长城边界的走向和规模都对明代长城具有一定的影响,宋代虽然版图比较小,但其所防御的边界基本位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处,从已发现的宋代烽火台遗迹地点可以看出,多位于此分界处。 第三,明代所实行的将边境与军事聚落相结合的都司卫所制度,与宋代所推行的堡寨制度具有很多共同之处,是宋代乡兵屯戍的经验结合明初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一种新兵制,并且对宋代的堡寨体系进行扩大和完善,再结合线性的长城防御体系,组成了一个横向和纵向两个深层体系的防御制度。

这些不断演变的军事防御设施,即使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形成以及城镇布局、道路布局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的到今天还在有一定的影响。

纵观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防御体系,烽火台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军事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对研究古代军事、长城的保护和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军事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任职期间倡导广修堡寨,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宋末期,对宋夏战争扭转局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徐玉金 试论范仲淹御夏安边军事思想及其实践[j],丝绸之路,2015(8):5-9 ③李晴 宋明两代军事堡寨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2

④ 由于陕北地区风沙较大,长城的烽火台都因风沙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以陕北靖边县的烽火台为例,位于沙漠区和荒漠草滩区的烽火台建筑,其西侧和北侧都有较深的风蚀窝,最深达1米,调查中所发现的93座烽火台中,有1座保存一般,53座保存较差,39座保存差。

⑤ 孙国阳 明朝山东海防烽火台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

【参考文献】

[1]徐玉金.试论范仲淹御夏安边军事思想及其实践[j].丝绸之路,2015(08):5-9

[2]李晴.宋明两代军事堡寨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识?政治军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段清波,徐为民.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孙国阳.明朝山东海防烽火台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杨雯(1989.3-),女,陕西西安人,现在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博物馆部工作,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管理等工作。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为201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管理规划。

摘要:烽火台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用于传递军情、报警,在古代军事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历朝历代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边防体系,根据史料记载以及现阶段的考古资料,宋代建立了一套堡寨防御体系替代了前代所修建的线性防御体系,并对明代的长城防御体系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宋明时期烽火台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从而窥探宋明时期的长城防御体系。

关键词:宋明;烽火台;长城防御体系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边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作烟墩、烽燧、墩台,是我国古代用于传递军情、报警的一种重要措施。它和敌台、马面、关堡等长城设施共同组成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烽火台一般修建于长城沿线或者便于观察?t望的道路转折处,多建于高山顶,也有建在长城上,与墙体相连接,还有的则建在距离长城较近的地势高亢处。 烽火台作为长城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之一,被历代边防体系所继承和发展,并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宋明两个时期的边防体系各有其特点,但有一定继承和发展,烽火台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因素。

宋代的长城防御体系,相比秦汉时期的线性防御,有所不同。宋政府通过在边境修筑大量的堡寨①,达到防御目的。但是改变的同时也有所保留,比如沿用烽火台作为传递军事信息的重要措施。宋之所以采用此防御方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宋朝长期与辽、西夏、金、元对峙,少数民族政权范围已经打破了原来长城的界限,尤其是幽云十六州被占领之后,中原的天然防御缺失,修筑大规模线性的防御体系作用已经不大;第二,宋代武器的进步减弱了传统的防御体系作用,尤其是火器和投石机的出现。因此,宋代因地制宜,采取在边境建立堡寨体系替代以前的线性防御体系。

堡寨其实是传统防御的一种建筑形式,作为靠近边界的出击基地和敌军进攻的防守堡垒,也是成为困扰敌军的前沿阵地和浅攻战役的屯兵之所②。这些堡寨,具有防御和居住的功能,既是军事防御和进攻的据点,又是边防补给的大后方。这一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军事工事群以及围绕这些工事而形成的特殊战略战术和后勤补给体系在中国古代军事史可与长城媲美③。

根据记载,宋代没有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但是根据近些年调查发现,发现有宋代长城的遗存。大约分布在晋北、陕北、鄂尔多斯等区域。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发现了宋代的烽燧线,分布这烽燧20余座,均为夯土所筑,残高4~16米,在烽燧线的不远处就是宋代三座古城遗址,分别为丰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宁砦,这些烽燧线是宋代丰州古城的前线警戒设施。在山西岢岚地区发现的宋代长城遗址,根据史料的记载,应该是宋人在前代所筑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在修建的同时还建有敌台、关、烽燧、堡、屯等军事附属设施。由此可见,宋代大规模的修筑线性的防御体系,但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实际情况,有些区域在前代的长城的基础上修建新的长城,与烽火台等设施共同组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防御设施,并且与堡寨相结合构成了具有特点的堡寨体系。

明代的烽火台遗迹相对宋代保存的要多,分布区域十分广泛。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部分区域,宋时范仲淹曾在陕北地区修建大量的堡寨以抵御夏,明代在此基础上修筑长城抵御北部蒙古的侵略。陕北地区明代烽火台保存的数量比较多,保存状况程度不一④,大多是由夯土砌筑而成的单体建筑,外部有包砖,也有依自然地势削切而成的。陕北地区的烽火台分为两种,一种配备有相应的附属设施,这类烽火台一般位于军事要塞或者距离关堡较近的区域,应该有军队把守,另一种位于地势高亢处的单体烽火台结构则比较简单,距关堡的距离也比较远。烽火台的形状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也有圆形,但较为少见,根据当地情况而各异。

山西境内的明代烽火台遗迹多建于山顶、沟谷两侧视野开阔的地方,大多分布在长城的

南北区域。根据已发现的烽火台,可分为平面呈圆形和平面呈矩形两种,也具有附属设施,包括:基台、围院、阶梯、内部通道、女墙、窑洞、?t望孔等。烽火台绝大多数为黄土夯筑,大部分距离长城墙体200米-400米左右。有的烽火台有围院,内部有阶梯通往顶部,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早在秦汉时期,烽火台就与长城墙体、敌台、墙台、马面等长城建筑相互结合,紧密联结。出土的《居延汉简》曾对汉代负责烽火台的烽燧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可见在汉代,烽火台在边塞防御中就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长城防御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一。

烽火台发展到宋明两代,在军事防御上同样起到了传递军情的重要作用。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宋时对放烽火的方式、种类、规律、程序等内容,对烽火台的燃烟防火制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到了明代,为了使军事情报更加准确,对于烽火的制度和程序则规定的更加详细,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烽火台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狼粪、牛粪、柴草等,并且根据入侵敌人的人数以及军情紧急程度⑤,有不同的传递方式。可见烽火台发展到后期,它的具体工作制度、流程、设施等都更趋于完善。

在了解宋明两个时代的烽火台以及边防体系之后,可以得出:

宋代是有修建长城的,有些区域利用前代的长城因地制宜设置防御设施,但是仍以堡寨防御为主,这些共同构成了整个堡寨防御体系。并且一直沿用烽火台作为防御体系的前线,作为传递军情的重要设施,

由于元代并没有修建长城,因此明代所修建的长城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宋代所建立的堡寨体系,对于明代长城的防御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明代也将烽火台作为长城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关烽火台的制度、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方面相比宋时期更加完备详细,体现了对宋代烽火台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历代长城边界的走向和规模都对明代长城具有一定的影响,宋代虽然版图比较小,但其所防御的边界基本位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处,从已发现的宋代烽火台遗迹地点可以看出,多位于此分界处。 第三,明代所实行的将边境与军事聚落相结合的都司卫所制度,与宋代所推行的堡寨制度具有很多共同之处,是宋代乡兵屯戍的经验结合明初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一种新兵制,并且对宋代的堡寨体系进行扩大和完善,再结合线性的长城防御体系,组成了一个横向和纵向两个深层体系的防御制度。

这些不断演变的军事防御设施,即使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形成以及城镇布局、道路布局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的到今天还在有一定的影响。

纵观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防御体系,烽火台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军事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对研究古代军事、长城的保护和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军事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任职期间倡导广修堡寨,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宋末期,对宋夏战争扭转局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徐玉金 试论范仲淹御夏安边军事思想及其实践[j],丝绸之路,2015(8):5-9 ③李晴 宋明两代军事堡寨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2

④ 由于陕北地区风沙较大,长城的烽火台都因风沙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以陕北靖边县的烽火台为例,位于沙漠区和荒漠草滩区的烽火台建筑,其西侧和北侧都有较深的风蚀窝,最深达1米,调查中所发现的93座烽火台中,有1座保存一般,53座保存较差,39座保存差。

⑤ 孙国阳 明朝山东海防烽火台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

【参考文献】

[1]徐玉金.试论范仲淹御夏安边军事思想及其实践[j].丝绸之路,2015(08):5-9

[2]李晴.宋明两代军事堡寨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识?政治军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段清波,徐为民.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孙国阳.明朝山东海防烽火台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杨雯(1989.3-),女,陕西西安人,现在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博物馆部工作,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管理等工作。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为201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管理规划。


相关文章

  • 北京颐和园指导资料
  • 颐和园资料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元明时一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该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更名清漪园,咸丰十年(公元l860年)与圆明园同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十二年(公元 ...查看


  • 介绍长城的作文
  • 篇一:长城(TheGreat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 ...查看


  • 说明文阅读"长城"附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 ...查看


  •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 ...查看


  • [长城]专题学习活动方案
  • 深圳市葵涌中学 郭逢春 一.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了解长城的构造:了解长城的军事价值: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学作品:了解长城的现状:关心长城的未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 ...查看


  • 为长城写一段导游词
  • 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万里长城,我很高兴,希望大家也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万里长城.大家请注意,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要乱扔垃圾,以免给后来的游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来介绍一下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始建于 ...查看


  • 中国的古代建筑
  •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概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东方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它与以比萨斜塔为代表罗马建筑,法国巴 黎圣母院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一起,作为世界著名三大古代建筑体系而载入史册.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建筑体 ...查看


  • 弘扬民族精神黑板报内容:长城与我国的民族精神
  • 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赞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人工建筑奇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也积淀和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地体现出构筑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 ...查看


  • [万里长城演讲稿]
  • 6单元作文--<中华文明赞> 万里长城--中华的象征,民族的脊梁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这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万里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