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凡事感谢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和有事业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考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味。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那些一生未经风雨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路上,一脚抬起,什么也没留下;而那些历尽坎坷的人,就像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印证着他们人生的价值——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尽到多少本份,就能得到多少本事。
凡事感谢: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谢拌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谢遗忘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应该独立;
感谢失败,因为他可以使你迈向成功;
感谢风浪,因为他可以洗礼人生的尘埃;
感谢障碍,因为有障碍才能使人创造奇迹;
感谢成长,因为他使生命铺满精彩写满美丽;
凡事感谢,学会感谢,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感谢帮助和鼓励,因为他给我更大的能力和勇气,
同时也感谢批判和挑战。
感谢他提醒我,努力前进和成功,感谢一切帮过我的人。
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同事!感谢祖国!
感悟:
我爱故我行 我忧故我书
环保作家徐刚以笔为旗为地球母亲呐喊
在大尺度宇宙空间
身处最后的旷野,你问星空,时间是什么?
时间怎样运行?
除了从容、深邃及神秘的闪烁,不会有任何答案。
大地上,
我回首也是过去,前瞻也是过去,光明也是过去,
暗夜也是过去。土地、山脉、河流不都是过去的吗?
太阳、月光和星星不都是过去的吗?
据说混凝土搅拌机正搅拌着未来。
无论如何,我更想说:我们生活在历史中。
地球与地球之上的历史,才是人类的思想家园。
——徐刚
林木伐尽,水泽洇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同价。
——鲁迅(1930年)
人类在以往200年间对生命层所获得的权力是史无前例的,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肯定可以提出一个假说:人,大地母亲的孩子,不会在谋害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
——汤恩比
徐刚,崇明岛农人之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才子,诗人。1988始,他被人冠以环保作家。迄今十几年,徐刚用滴血的墨水书写着地球母亲欲说不能的话——《伐木者,醒来》,该书最后一句话:“沙尘暴还会再来。”此话,不幸言中。之后,《中国:另一种危机》、《倾听大地》、《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字里行间,忧患深重。他惊醒世人:我们正走在一条离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江河山川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失去了大地舞台,承载你我他的任何舞台将帷幕永闭!2002年徐刚将出版新作《大地书》——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痛苦思考着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他的痛苦来自于理论上,人人会说和谐相处,事实上,人的贪欲正在颠覆着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
大兴安岭的一把火烧醒诗人
徐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来自于童年记忆中的青青芦苇,长江波涛和洪水之后在自家屋子里抓到的鱼和田螺。后来偶然在资料中发现中国森林、土地在大面积减少,再加上大兴安岭那一场大火,诗人,醒来。
从此徐刚没日没夜、东奔西跑搜集资料。请了一个月创作假,到武夷山、天目山、海南原始森林及几个大林区……成书《伐木者,醒来》。该书出版推动他踏上环保写作不归路。他放弃了在诗坛和散文界所得到的声誉,薪水不菲的“官位”。诗人背对文学圈,走向科技界,走向关心中国土地命运的普通人中间。他必须走,因为他已认识到,中国的荒漠化、石漠化不仅在西北,还包括西南。
因为它还关系到国计民生。人生的许多舞台,戏剧舞台、政治舞台……一切舞台都是被分割的,而不可分割的是我们都在一个大地的舞台上。如果大地的舞台倾斜了,大地的生态破坏了,大地的舞台没有了,所有的舞台都将轰然崩毁。
一科学家告诉他,你关注了森林,还要关注水。水是一切根本。于是他沿着长江走,《长江传》在行走中诞生。
10年来,徐刚这个没有薪水的作家,精心分配收支,他将稿费的1/3做采访经费。他认为,我的稿费是读者给我的,读者给我的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人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十多年采访,走在祖国山川大地的徐刚,没找过任何一个单位,包括支持他的各级环保机构报销过一分钱,也没找任何一个朋友赞助过一分钱。事实上有许多机构和朋友非常愿意资助他,这不仅是对一位作家所从事创作的关注,也是对我们国家环保事业的关注。徐刚拒绝了“用别人的钱,用国家的钱,心里不踏实”。
1992年,徐刚夫人患癌症,他用稿费保证夫人的营养费及读书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夫人出院后,徐刚又开始了奔走。他到生态环境最薄弱的地方去了,到生活在荒漠中的人群中去了,他要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他只有看到想看的,才能写出想写的。
徐刚采访了榆林的全部地、县。两个月时间,国庆在陕北,中秋在河西走廊的荒漠中。徐刚惦念家事,但对国事更难割舍,母亲的啜泣声,他听到了,母亲的愤怒和诅咒,他感到了,他的使命是向读者传达。
六位农民卖牲畜治沙
我国每年荒漠化土地正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毁灭性地扩展,全国沙漠与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
河西走廊古浪县八步沙,徐刚去过三次。那里的六位治沙农民和一条老黄狗是徐刚永世难忘的朋友。这六位农民住在沙漠中一座干打垒的院落里,听说北京来了作家,几位农民凑钱专门派人到县城买了两盒“希尔顿”。徐刚一支都没舍得吸。他和农民一样盘腿坐在炕边,喝一个碗里的水,吸一个烟袋里的烟,作家和农民的心没了距离。事隔三年,徐刚第二次到八步沙看望他们,小黄狗长成了大黄狗。农民说,试试它还认识你不?大黄狗竟亲热地摇着尾巴偎在徐刚腿边。走进屋里,光秃秃的泥墙上多了一件饰物——徐刚为他们写的文章贴在了干打垒墙面的正中央。徐刚的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媒体相继赶往那里,六位农民成了远近闻名的治沙英雄。
徐刚说,我和这些农民兄弟走到一起,种树我不懂,治沙我干不动,我只能用我的心与他们对话,
了解他们是在一种什么心态下从事这件漫长的、很难在短时期得到回报的劳动。我只能用文字向世人传达他们所从事的功德无量的事业。农民兄弟告诉徐刚,他们的祖先称这里为八步沙。因为100年前这里只有八个沙丘,万亩良田,而百年之后的八步沙是三万多亩的荒滩。如果他们再不治沙、种树,这里的父老乡亲就会背井离乡。六位农民卖掉自家的猪、羊,用微薄的收入投入了巨大的治沙绿化工程。
纯朴的农民兄弟为了报答作家对他们的支持,杀了一只羊,徐刚闻着香味,酸楚到心,他谎说另有任务,踏月色离去,他实在受不了这些温饱还难以解决的兄弟们的款待。农民兄弟送了徐刚一程又一程,老黄狗比他们送得还远……2000年秋,徐刚第三次去看望他们,32000亩荒沙一片葱绿,六位农民成了知名的治沙模范。10年里六位农民中老人去世,儿子顶上来,始终保持着六个人的一支队伍和那条老黄狗。
对于作家来说,徐刚做着他所能做的一切。农民们从作家所做的一切中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体味着一位生活在城市的普通作家的良知。而三次八步沙之行,徐刚的灵魂得到了城市不能给予他的净化和升华。
徐刚用自己的稿费徒步山川,同时也得到了林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只要这些单位知道他走到哪里,就会为他提供方便。徐刚从这些关爱中汲取的力量,远远超过自身得失。心灵的温暖,使西出阳关的他没有孤独和无助,并且得到了他从未奢求的大爱。
山羊无罪,罪在人类
一次,徐刚到山西蒲县采访,养羊是那里的惟一副业收入。但一进村,满目羊群被赶往屠宰场,山羊凄厉的叫声令人心寒。的确,山羊吃光了山上的草,啃光了树皮,扒开石土吃光了树根。无奈何,当地采取了土政策:禁养山羊,全部屠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以圈养的小尾寒羊。有文章称道此举:“杀山羊救中国。”对这种说法徐刚持不同见解。他认为,羊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羊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点青草。世上只吃草挤奶滋养人类的动物并不多,只有牛、羊和马。我们为什么如此仇恨羊,是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类自己太需要草地了,所以羊吃的那份草就被剥夺?这是
生态环境恶化的表征。问题是人类需要的草地为什么那么少?是自己破坏的。如果我们不是贪婪索取、肆意践踏,为了财富的发展,已经并且还在继续置生存于死地,我们何至于与羊争草?强大的人类连羊也容不下了。
所以,徐刚面对电视画面说:“我们在蒲县看见的一切,是令人伤感的,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山羊无罪,罪在人类!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让所有能长草长树的地方一片碧绿,让给山羊一大片绿地。到那时当我们的孩子重新看到山羊,重新听到山羊叫声的时候,重新抱起小山羊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重新稳定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家园变得兴旺的时候。”
多年来,徐刚一直在写,一直在思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环境中的位置。所谓生命的广大与美丽,是人不可能作为单一的物种而生存,成为人类王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人必须与万物万类共同生存,万类万物兴旺,人类也就兴旺。如果人类将万类万物赶尽杀绝,最后灭亡的是人类自己。 徐刚说,这个世界越来越缺水,人们对水的浪费是惊人的。北京每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两个昆明湖,中国每年喝掉的白酒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在这种情况下,黄河断流,中国所有的河流在近20年中,几乎全被污染,我们就这样浊流滚滚地走到了21世纪。鲁迅先生在30年代写道: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不幸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谶语走近了现实。徐刚想用墨水扼制谶语的脚步。
六万名睡在沙窝里的农民兄弟义务植树
由于没有水的滋润,没有树的涵养,中国风沙线从西北向东南大举推进,大半个中国将沦为荒漠。徐刚去年应凤凰卫视邀请,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新疆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在那里,节目录制中最通常的对话都不顺畅,但那里生活着没有水吃的少数民族兄弟。到新疆库车那天,夜色已深,当地林业局长告诉徐刚,六万新疆少数民族兄弟现就住在沙窝里,为平整渠道,植树造林。徐刚来到造林人住地,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十月末,寒冷的西北高原的一个个沙窝里睡着六万农民兄弟,单薄、肮脏的被褥被沙覆盖着,没有遮阳挡风的棚,只有一窝窝细沙当床做枕。
就在这寒风瑟瑟的深夜,徐刚从一个个沙窝边走过,见到一堆即将熄灭的篝火,有几位小伙弹着琴,跳着舞。这一幕感动得徐刚不能自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承担着如此艰巨的劳动任务的人,
还能载歌载舞。徐刚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在这种情形下录制节目,徐刚动了真情。他说,这个时候,多少城市正在灯红酒绿,但我们现在面对新疆六万各民族兄弟,他们正在深秋的夜晚餐风露宿,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在为改变自身的命运而贡献着他们最艰苦的劳动,同时他们也贡献给世界如此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旋律,我们去做一番怎样的比较呢?
更让徐刚震惊的是,这六万人都是义务劳动——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更为子孙。
这一夜徐刚难以忘记。采访结束后,汽车发动机响起,周边沙窝里的农民兄弟都起身相送,那一簇簇善良的眼光打动了徐刚的心,第二天他又到了这群兄弟之中。他了解到,这六万人是很难喝到水的,他们的全部给养是葡萄和馕。看到这一切,徐刚感慨地说,有多少贪官污吏在消费人民的血汗钱。如果我们能把公款消费投入到西部去,投入到最贫苦的民众中去,荒漠变绿洲的日子将不再是痴人说梦。
现年56岁的徐刚为腰椎间盘突出困扰多年,左腿常常疼痛难耐,举步维艰。由于常年写作,视力相当脆弱,读书、写作时常被迫中断,但眼前只要不是模糊一片,他就读就写。写完了,就走——荒漠、沙丘、江河湖海。他一直以叔本华的两句话警策自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你不能要你想要的。”(胡殷红)
《北京青年报》 2001年12月07日
感悟:
如 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生 命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我崇拜生命,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思想的小鱼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
“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感悟:
转载:凡事感谢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和有事业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考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味。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那些一生未经风雨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路上,一脚抬起,什么也没留下;而那些历尽坎坷的人,就像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印证着他们人生的价值——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尽到多少本份,就能得到多少本事。
凡事感谢: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谢拌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谢遗忘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应该独立;
感谢失败,因为他可以使你迈向成功;
感谢风浪,因为他可以洗礼人生的尘埃;
感谢障碍,因为有障碍才能使人创造奇迹;
感谢成长,因为他使生命铺满精彩写满美丽;
凡事感谢,学会感谢,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感谢帮助和鼓励,因为他给我更大的能力和勇气,
同时也感谢批判和挑战。
感谢他提醒我,努力前进和成功,感谢一切帮过我的人。
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同事!感谢祖国!
感悟:
我爱故我行 我忧故我书
环保作家徐刚以笔为旗为地球母亲呐喊
在大尺度宇宙空间
身处最后的旷野,你问星空,时间是什么?
时间怎样运行?
除了从容、深邃及神秘的闪烁,不会有任何答案。
大地上,
我回首也是过去,前瞻也是过去,光明也是过去,
暗夜也是过去。土地、山脉、河流不都是过去的吗?
太阳、月光和星星不都是过去的吗?
据说混凝土搅拌机正搅拌着未来。
无论如何,我更想说:我们生活在历史中。
地球与地球之上的历史,才是人类的思想家园。
——徐刚
林木伐尽,水泽洇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同价。
——鲁迅(1930年)
人类在以往200年间对生命层所获得的权力是史无前例的,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肯定可以提出一个假说:人,大地母亲的孩子,不会在谋害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
——汤恩比
徐刚,崇明岛农人之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才子,诗人。1988始,他被人冠以环保作家。迄今十几年,徐刚用滴血的墨水书写着地球母亲欲说不能的话——《伐木者,醒来》,该书最后一句话:“沙尘暴还会再来。”此话,不幸言中。之后,《中国:另一种危机》、《倾听大地》、《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字里行间,忧患深重。他惊醒世人:我们正走在一条离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江河山川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失去了大地舞台,承载你我他的任何舞台将帷幕永闭!2002年徐刚将出版新作《大地书》——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痛苦思考着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他的痛苦来自于理论上,人人会说和谐相处,事实上,人的贪欲正在颠覆着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
大兴安岭的一把火烧醒诗人
徐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来自于童年记忆中的青青芦苇,长江波涛和洪水之后在自家屋子里抓到的鱼和田螺。后来偶然在资料中发现中国森林、土地在大面积减少,再加上大兴安岭那一场大火,诗人,醒来。
从此徐刚没日没夜、东奔西跑搜集资料。请了一个月创作假,到武夷山、天目山、海南原始森林及几个大林区……成书《伐木者,醒来》。该书出版推动他踏上环保写作不归路。他放弃了在诗坛和散文界所得到的声誉,薪水不菲的“官位”。诗人背对文学圈,走向科技界,走向关心中国土地命运的普通人中间。他必须走,因为他已认识到,中国的荒漠化、石漠化不仅在西北,还包括西南。
因为它还关系到国计民生。人生的许多舞台,戏剧舞台、政治舞台……一切舞台都是被分割的,而不可分割的是我们都在一个大地的舞台上。如果大地的舞台倾斜了,大地的生态破坏了,大地的舞台没有了,所有的舞台都将轰然崩毁。
一科学家告诉他,你关注了森林,还要关注水。水是一切根本。于是他沿着长江走,《长江传》在行走中诞生。
10年来,徐刚这个没有薪水的作家,精心分配收支,他将稿费的1/3做采访经费。他认为,我的稿费是读者给我的,读者给我的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人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十多年采访,走在祖国山川大地的徐刚,没找过任何一个单位,包括支持他的各级环保机构报销过一分钱,也没找任何一个朋友赞助过一分钱。事实上有许多机构和朋友非常愿意资助他,这不仅是对一位作家所从事创作的关注,也是对我们国家环保事业的关注。徐刚拒绝了“用别人的钱,用国家的钱,心里不踏实”。
1992年,徐刚夫人患癌症,他用稿费保证夫人的营养费及读书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夫人出院后,徐刚又开始了奔走。他到生态环境最薄弱的地方去了,到生活在荒漠中的人群中去了,他要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他只有看到想看的,才能写出想写的。
徐刚采访了榆林的全部地、县。两个月时间,国庆在陕北,中秋在河西走廊的荒漠中。徐刚惦念家事,但对国事更难割舍,母亲的啜泣声,他听到了,母亲的愤怒和诅咒,他感到了,他的使命是向读者传达。
六位农民卖牲畜治沙
我国每年荒漠化土地正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毁灭性地扩展,全国沙漠与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
河西走廊古浪县八步沙,徐刚去过三次。那里的六位治沙农民和一条老黄狗是徐刚永世难忘的朋友。这六位农民住在沙漠中一座干打垒的院落里,听说北京来了作家,几位农民凑钱专门派人到县城买了两盒“希尔顿”。徐刚一支都没舍得吸。他和农民一样盘腿坐在炕边,喝一个碗里的水,吸一个烟袋里的烟,作家和农民的心没了距离。事隔三年,徐刚第二次到八步沙看望他们,小黄狗长成了大黄狗。农民说,试试它还认识你不?大黄狗竟亲热地摇着尾巴偎在徐刚腿边。走进屋里,光秃秃的泥墙上多了一件饰物——徐刚为他们写的文章贴在了干打垒墙面的正中央。徐刚的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媒体相继赶往那里,六位农民成了远近闻名的治沙英雄。
徐刚说,我和这些农民兄弟走到一起,种树我不懂,治沙我干不动,我只能用我的心与他们对话,
了解他们是在一种什么心态下从事这件漫长的、很难在短时期得到回报的劳动。我只能用文字向世人传达他们所从事的功德无量的事业。农民兄弟告诉徐刚,他们的祖先称这里为八步沙。因为100年前这里只有八个沙丘,万亩良田,而百年之后的八步沙是三万多亩的荒滩。如果他们再不治沙、种树,这里的父老乡亲就会背井离乡。六位农民卖掉自家的猪、羊,用微薄的收入投入了巨大的治沙绿化工程。
纯朴的农民兄弟为了报答作家对他们的支持,杀了一只羊,徐刚闻着香味,酸楚到心,他谎说另有任务,踏月色离去,他实在受不了这些温饱还难以解决的兄弟们的款待。农民兄弟送了徐刚一程又一程,老黄狗比他们送得还远……2000年秋,徐刚第三次去看望他们,32000亩荒沙一片葱绿,六位农民成了知名的治沙模范。10年里六位农民中老人去世,儿子顶上来,始终保持着六个人的一支队伍和那条老黄狗。
对于作家来说,徐刚做着他所能做的一切。农民们从作家所做的一切中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体味着一位生活在城市的普通作家的良知。而三次八步沙之行,徐刚的灵魂得到了城市不能给予他的净化和升华。
徐刚用自己的稿费徒步山川,同时也得到了林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只要这些单位知道他走到哪里,就会为他提供方便。徐刚从这些关爱中汲取的力量,远远超过自身得失。心灵的温暖,使西出阳关的他没有孤独和无助,并且得到了他从未奢求的大爱。
山羊无罪,罪在人类
一次,徐刚到山西蒲县采访,养羊是那里的惟一副业收入。但一进村,满目羊群被赶往屠宰场,山羊凄厉的叫声令人心寒。的确,山羊吃光了山上的草,啃光了树皮,扒开石土吃光了树根。无奈何,当地采取了土政策:禁养山羊,全部屠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以圈养的小尾寒羊。有文章称道此举:“杀山羊救中国。”对这种说法徐刚持不同见解。他认为,羊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羊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点青草。世上只吃草挤奶滋养人类的动物并不多,只有牛、羊和马。我们为什么如此仇恨羊,是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类自己太需要草地了,所以羊吃的那份草就被剥夺?这是
生态环境恶化的表征。问题是人类需要的草地为什么那么少?是自己破坏的。如果我们不是贪婪索取、肆意践踏,为了财富的发展,已经并且还在继续置生存于死地,我们何至于与羊争草?强大的人类连羊也容不下了。
所以,徐刚面对电视画面说:“我们在蒲县看见的一切,是令人伤感的,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山羊无罪,罪在人类!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让所有能长草长树的地方一片碧绿,让给山羊一大片绿地。到那时当我们的孩子重新看到山羊,重新听到山羊叫声的时候,重新抱起小山羊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重新稳定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家园变得兴旺的时候。”
多年来,徐刚一直在写,一直在思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环境中的位置。所谓生命的广大与美丽,是人不可能作为单一的物种而生存,成为人类王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人必须与万物万类共同生存,万类万物兴旺,人类也就兴旺。如果人类将万类万物赶尽杀绝,最后灭亡的是人类自己。 徐刚说,这个世界越来越缺水,人们对水的浪费是惊人的。北京每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两个昆明湖,中国每年喝掉的白酒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在这种情况下,黄河断流,中国所有的河流在近20年中,几乎全被污染,我们就这样浊流滚滚地走到了21世纪。鲁迅先生在30年代写道: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不幸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谶语走近了现实。徐刚想用墨水扼制谶语的脚步。
六万名睡在沙窝里的农民兄弟义务植树
由于没有水的滋润,没有树的涵养,中国风沙线从西北向东南大举推进,大半个中国将沦为荒漠。徐刚去年应凤凰卫视邀请,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新疆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在那里,节目录制中最通常的对话都不顺畅,但那里生活着没有水吃的少数民族兄弟。到新疆库车那天,夜色已深,当地林业局长告诉徐刚,六万新疆少数民族兄弟现就住在沙窝里,为平整渠道,植树造林。徐刚来到造林人住地,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十月末,寒冷的西北高原的一个个沙窝里睡着六万农民兄弟,单薄、肮脏的被褥被沙覆盖着,没有遮阳挡风的棚,只有一窝窝细沙当床做枕。
就在这寒风瑟瑟的深夜,徐刚从一个个沙窝边走过,见到一堆即将熄灭的篝火,有几位小伙弹着琴,跳着舞。这一幕感动得徐刚不能自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承担着如此艰巨的劳动任务的人,
还能载歌载舞。徐刚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在这种情形下录制节目,徐刚动了真情。他说,这个时候,多少城市正在灯红酒绿,但我们现在面对新疆六万各民族兄弟,他们正在深秋的夜晚餐风露宿,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在为改变自身的命运而贡献着他们最艰苦的劳动,同时他们也贡献给世界如此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旋律,我们去做一番怎样的比较呢?
更让徐刚震惊的是,这六万人都是义务劳动——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更为子孙。
这一夜徐刚难以忘记。采访结束后,汽车发动机响起,周边沙窝里的农民兄弟都起身相送,那一簇簇善良的眼光打动了徐刚的心,第二天他又到了这群兄弟之中。他了解到,这六万人是很难喝到水的,他们的全部给养是葡萄和馕。看到这一切,徐刚感慨地说,有多少贪官污吏在消费人民的血汗钱。如果我们能把公款消费投入到西部去,投入到最贫苦的民众中去,荒漠变绿洲的日子将不再是痴人说梦。
现年56岁的徐刚为腰椎间盘突出困扰多年,左腿常常疼痛难耐,举步维艰。由于常年写作,视力相当脆弱,读书、写作时常被迫中断,但眼前只要不是模糊一片,他就读就写。写完了,就走——荒漠、沙丘、江河湖海。他一直以叔本华的两句话警策自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你不能要你想要的。”(胡殷红)
《北京青年报》 2001年12月07日
感悟:
如 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生 命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我崇拜生命,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思想的小鱼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
“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