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光 家 谱

道 光 家 谱

1. 恭亲王奕訢(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保守派称其“鬼子六”。1860年,在英法联军中,奕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清政府与英、法、俄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夏,咸丰帝过世,奕䜣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处死或贬逐了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授予议政王之衔。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 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䜣任领班军机大臣领班与总理衙门大臣,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遭到编修蔡寿祺弹劾“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因遭到慈禧太后猜忌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

心,允许在内廷行走。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亲信安德

海被杀[2],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奕䜣不同意修治圆明园,更为慈禧所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奕䜣所指挥的军机处进退

失据,和战不定,最后军队败退,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委靡因循”,罢去一切职务,令居家养疾,同时由礼亲王世铎、醇亲王

奕譞取而代之并将其中枢一并改组。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和同时被贬。此事件发生在甲申年故称为甲申易枢或甲申朝局之变。之后奕䜣常在西郊戒台寺静修,一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败战以后才再度被起用,但当时奕䜣老迈,更无斗志,毫无作为。从1894年到1898年逝世为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二月,一病不起,四月初十日病逝。

2. 醇亲王奕譞(1840-1891),爵封醇亲王。道光帝旻宁第七

子。恭亲王〃奕訢的弟弟。奕譞生母是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与第八子奕詥、第九子奕譓、第九女寿庄固伦公主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奕譞是清朝第一代醇亲王,军机处首长,被誉为:“太上军机”。奕譞的大福晋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奕譞与她所生的第2子载湉后来成为光绪帝。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5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府连续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也就是所谓“两代潜龙,一朝摄政”。这本是清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耀,却因清朝灭亡于其手而黯然失色。

3. (1838~1917)中国清末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1901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1911年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

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病死,葬于北京昌平庆王坟。)

" 花旗北平经理贝诺德致沪行马歇尔函--1924年5月5日, 庆亲王的存款已按照核准的年息5.25厘的利率予以转期┄┄。(编者注: 另据《花旗银行档案》,37页的资料,1924年5月北京本地银行对一年为期的不定期存款的利息是年息8厘至9厘,但庆亲王这些前清遗族仍愿把大量存款存在外商银行,利息只有5.25厘。)" (《花旗银行档案》第042卷,第40页。)

4. 肃亲王善耆(1866年-1922年),字艾堂,爱新觉罗氏,

满洲镶白旗人,末代肃亲王,晚清贵族重臣。1866年善耆在北京出生,第十代肃亲王(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因其叔叔多尔衮反对,未能继承皇位,后由九弟福临继承,为顺治帝。)善耆历任崇文门税监、步军统领、民政部尚书。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善耆共有5个夫人,生有38个子女。其中第十四个女儿显玗(金壁辉),被过继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改名川岛芳子,后因间谍罪于战后被枪决于北京;第七个儿子宪奎(金壁东)曾担任满洲国的新京特别市市长、龙江省省长、满洲映画协会理事长等职务。善耆长子宪章将长女廉铝过继给川岛浪速,更名川岛廉子。善耆第十二女显珴的女儿金若静,曾将《溥杰自传》翻译为日语。此外,善耆的第十七女显琦(出生于1918年),是目前在世的最后一位清朝王女,目前生活在天津郊外。

道 光 家 谱

1. 恭亲王奕訢(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保守派称其“鬼子六”。1860年,在英法联军中,奕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清政府与英、法、俄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夏,咸丰帝过世,奕䜣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处死或贬逐了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授予议政王之衔。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 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䜣任领班军机大臣领班与总理衙门大臣,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遭到编修蔡寿祺弹劾“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因遭到慈禧太后猜忌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

心,允许在内廷行走。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亲信安德

海被杀[2],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奕䜣不同意修治圆明园,更为慈禧所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奕䜣所指挥的军机处进退

失据,和战不定,最后军队败退,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委靡因循”,罢去一切职务,令居家养疾,同时由礼亲王世铎、醇亲王

奕譞取而代之并将其中枢一并改组。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和同时被贬。此事件发生在甲申年故称为甲申易枢或甲申朝局之变。之后奕䜣常在西郊戒台寺静修,一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败战以后才再度被起用,但当时奕䜣老迈,更无斗志,毫无作为。从1894年到1898年逝世为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二月,一病不起,四月初十日病逝。

2. 醇亲王奕譞(1840-1891),爵封醇亲王。道光帝旻宁第七

子。恭亲王〃奕訢的弟弟。奕譞生母是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与第八子奕詥、第九子奕譓、第九女寿庄固伦公主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奕譞是清朝第一代醇亲王,军机处首长,被誉为:“太上军机”。奕譞的大福晋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奕譞与她所生的第2子载湉后来成为光绪帝。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5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府连续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也就是所谓“两代潜龙,一朝摄政”。这本是清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耀,却因清朝灭亡于其手而黯然失色。

3. (1838~1917)中国清末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1901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1911年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

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病死,葬于北京昌平庆王坟。)

" 花旗北平经理贝诺德致沪行马歇尔函--1924年5月5日, 庆亲王的存款已按照核准的年息5.25厘的利率予以转期┄┄。(编者注: 另据《花旗银行档案》,37页的资料,1924年5月北京本地银行对一年为期的不定期存款的利息是年息8厘至9厘,但庆亲王这些前清遗族仍愿把大量存款存在外商银行,利息只有5.25厘。)" (《花旗银行档案》第042卷,第40页。)

4. 肃亲王善耆(1866年-1922年),字艾堂,爱新觉罗氏,

满洲镶白旗人,末代肃亲王,晚清贵族重臣。1866年善耆在北京出生,第十代肃亲王(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因其叔叔多尔衮反对,未能继承皇位,后由九弟福临继承,为顺治帝。)善耆历任崇文门税监、步军统领、民政部尚书。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善耆共有5个夫人,生有38个子女。其中第十四个女儿显玗(金壁辉),被过继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改名川岛芳子,后因间谍罪于战后被枪决于北京;第七个儿子宪奎(金壁东)曾担任满洲国的新京特别市市长、龙江省省长、满洲映画协会理事长等职务。善耆长子宪章将长女廉铝过继给川岛浪速,更名川岛廉子。善耆第十二女显珴的女儿金若静,曾将《溥杰自传》翻译为日语。此外,善耆的第十七女显琦(出生于1918年),是目前在世的最后一位清朝王女,目前生活在天津郊外。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