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B 3.A 4.A 5.B
6.C 7.C 8.A 9.C 10.C
二、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
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其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
2.人力资源获取:
人力资源获取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组织任职,并从中挑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3.工作分析:
也称职务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具体职务的管理活动,和确定完成组织中各项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担负责任的系统方法。
4.绩效考核:
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
5.360度考核法:
是一种从多角度进行得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这种方法选取与被考核者联系紧密的人来担任考核工作,包括上级、同事(以及外部客户)、下级和被考核者本人,用量化考核表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采用五分制将考核结果记录,最后用坐标图来表示,以供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测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指对人的素质体系应有整体性地把握;
(2)目标性原则:指测试要基于个人或者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3)鉴别性原则:指能真实、准确地反应被测试的客体与一般客体、其它客体的差异;
(4)预测性原则:能够对其素质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5)易行性原则:指测试应力图简单、明了,不是越复杂越好。
2、简述人力资源的作用
(1)基本作用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前提
人力资源是具有推动作用的特殊资源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现实作用
有利于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财富
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有利于塑造现代劳动者
有利于塑造现代组织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3、简述外部征聘的优缺点
(1)外部征聘的优点
外部征聘有利于广招贤能,达到很好的人力资源获取效果;
具有工作经历的外聘人才,往往能带来别的组织的工作经验和理念,其中的一些可能是本组织的不足。
(2)外部征聘的缺点
外聘人才与用人单位员工之间因缺乏相互了解,往往存在沟通和配合的困难,工作适应的时间较长;
任用外聘人才担任管理职务,可能使组织内部员工感到升迁无望,从而挫伤许多人的工作积极性。
比内部获取人才的费用高、工作量大
4、简述培训规划设计
培训规划是指拟定培训实施计划,即短期计划,包括培训什么、培训谁、何时培训、在哪里培训、谁从事培训和怎样培训等方面内容。
(1) 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
(2) 确定培训对象
(3) 确定培训时间
(4) 选择培训场所
(5) 建立师资队伍
(6) 选定培训方法和教材
5.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作用。
(1)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
(2)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3)巩固竞争优势
(4)强化组织的规范
四、论述题
1、试述人力资源测评操作程序
一、明确测评目的
一般看来,人力资源测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1)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依据;
(2)明确培训需求,检验培训效果;
(3)为人力资源的使用提供参考。就某一具体的测评而言,还需结合现实,将测评目的细化,确定测评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
二、确定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亦即需测评的素质要素。测评内容要根据测评的目的而定。应尽最大努力使之具体明确,切忌抽象、空洞。测评内容只有明确具体,才能易于理解及掌握,才有可能付诸实现。在需测评的素质要素的确定过程中,还需认真分析被测评群体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素质差异选择评价项目。
三、把握测评重点
(1)技术人员测评内容
(2)管理人员测评内容
(3)生产人员测评内容
(4)服务人员测评内容
(5)毕业生选拔测评内容
四、设计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体系的要求。
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1)代表性原则,指题量(即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能代表知识总体;
(2)难易适度原则,过于简单及复杂不易区分被测评者间的差异;
(3)表述简明原则,指试题本身及答题指导语简且明;
(4)迁移原则,指试题中对知识的迁移的考察应占有较大的比重,注重学以致用。
五、选择测评方法
确定测评方法时应针对每一素质要素提出相应的测评方法。某一素质要素有多种测评方法,这就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认真选择。在确定测评方法时切忌简单化或复杂化。对某些素质要的测评可能要选择多个评价主体。在引入新的方法时要对其进行验证,以确定其适用性。
六、组织测评实施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B 3.A 4.A 5.B
6.C 7.C 8.A 9.C 10.C
二、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
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其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
2.人力资源获取:
人力资源获取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组织任职,并从中挑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3.工作分析:
也称职务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具体职务的管理活动,和确定完成组织中各项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担负责任的系统方法。
4.绩效考核:
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
5.360度考核法:
是一种从多角度进行得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这种方法选取与被考核者联系紧密的人来担任考核工作,包括上级、同事(以及外部客户)、下级和被考核者本人,用量化考核表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采用五分制将考核结果记录,最后用坐标图来表示,以供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测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指对人的素质体系应有整体性地把握;
(2)目标性原则:指测试要基于个人或者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3)鉴别性原则:指能真实、准确地反应被测试的客体与一般客体、其它客体的差异;
(4)预测性原则:能够对其素质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5)易行性原则:指测试应力图简单、明了,不是越复杂越好。
2、简述人力资源的作用
(1)基本作用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前提
人力资源是具有推动作用的特殊资源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现实作用
有利于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财富
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有利于塑造现代劳动者
有利于塑造现代组织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3、简述外部征聘的优缺点
(1)外部征聘的优点
外部征聘有利于广招贤能,达到很好的人力资源获取效果;
具有工作经历的外聘人才,往往能带来别的组织的工作经验和理念,其中的一些可能是本组织的不足。
(2)外部征聘的缺点
外聘人才与用人单位员工之间因缺乏相互了解,往往存在沟通和配合的困难,工作适应的时间较长;
任用外聘人才担任管理职务,可能使组织内部员工感到升迁无望,从而挫伤许多人的工作积极性。
比内部获取人才的费用高、工作量大
4、简述培训规划设计
培训规划是指拟定培训实施计划,即短期计划,包括培训什么、培训谁、何时培训、在哪里培训、谁从事培训和怎样培训等方面内容。
(1) 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
(2) 确定培训对象
(3) 确定培训时间
(4) 选择培训场所
(5) 建立师资队伍
(6) 选定培训方法和教材
5.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作用。
(1)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
(2)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3)巩固竞争优势
(4)强化组织的规范
四、论述题
1、试述人力资源测评操作程序
一、明确测评目的
一般看来,人力资源测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1)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依据;
(2)明确培训需求,检验培训效果;
(3)为人力资源的使用提供参考。就某一具体的测评而言,还需结合现实,将测评目的细化,确定测评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
二、确定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亦即需测评的素质要素。测评内容要根据测评的目的而定。应尽最大努力使之具体明确,切忌抽象、空洞。测评内容只有明确具体,才能易于理解及掌握,才有可能付诸实现。在需测评的素质要素的确定过程中,还需认真分析被测评群体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素质差异选择评价项目。
三、把握测评重点
(1)技术人员测评内容
(2)管理人员测评内容
(3)生产人员测评内容
(4)服务人员测评内容
(5)毕业生选拔测评内容
四、设计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体系的要求。
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1)代表性原则,指题量(即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能代表知识总体;
(2)难易适度原则,过于简单及复杂不易区分被测评者间的差异;
(3)表述简明原则,指试题本身及答题指导语简且明;
(4)迁移原则,指试题中对知识的迁移的考察应占有较大的比重,注重学以致用。
五、选择测评方法
确定测评方法时应针对每一素质要素提出相应的测评方法。某一素质要素有多种测评方法,这就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认真选择。在确定测评方法时切忌简单化或复杂化。对某些素质要的测评可能要选择多个评价主体。在引入新的方法时要对其进行验证,以确定其适用性。
六、组织测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