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沙粒》教学反思
《圆圆的沙粒》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的故事。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才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在备课时我仔细研究了文本,并用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体验情感,把握了语文教育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熏陶感染的作用。
教学中我使用了优美的音乐以及有关海边、珍珠的图片,并配以自己有感情地范读、解说,将学生带入到那颗圆圆的沙粒生活的环境中,和它一起感受、体验实现美好愿望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如在教学课文第6~9自然段时,我使用课件中的背景音乐,并配上自己的一段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圆圆的沙粒在漫长的岁月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验圆圆沙粒是如何经受时间的考验,最后成为一颗璀璨的珍珠的。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巧妙的完成了第九自然段省略号的教学。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
本课采用的是对话形式,因此角色朗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抓住提示语、标点符号来帮助体验人物的情感,学会使用不同的语气朗读,如课文第1~5自然段的教学。另外我还采用了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文本。
3、通过标点符号帮助理解词语。
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标点符号往往是理解课文的重点和突破口。在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标点符号去帮助理解课文,效果较好。如让学生找标点符号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学生马上根据省略号懂得议论纷纷就是很多人在一起议论了很多话。又如在第十一自然段我让学生根据“是他?”中问号去想像同伴们当时说话的语气,学生马上想到了有惊叹、有疑问。 以上是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的几点可取之处,当然通过教学反馈回来的不足之处也还有不少:
1、开课问题的设置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在导入课文后,学生根据圆圆沙粒的愿望置疑了三个问题,但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我并没有引导学生回归到这三个问题上去谈自己的学习效果。因而这三个问题显然就只起了摆设的作用。
2、让学生默读第1~5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描写沙粒与同伴的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觉得有些茫然,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笔。因此通过画词语去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是一个败笔。看来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是相当重要的,只有顺应了这一规律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3、第四自然段对沙粒同伴议论的想像挖掘得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尤其是对于文中第二个省略号:圆圆和沙粒在蚌壳中可能有的可怕经历?学生没有展开想像,我也没有进行引导。
4、课堂上自我感觉还是不够放松,语言的感染力也有所欠缺。看来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根据以上自我教学反思和各位教师的点评,将教案修改如后。
一、激发想象,入情入境
在导入时,我使用了美丽的海景图片,并配有优美的句子,将学生带入到那颗圆圆的沙粒生活的环境中,让孩子入情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沙粒钻入贝壳后失去很多乐趣,我采用补白的方式让孩子换身为那颗沙粒,想象当时的情境,沙粒还会失去什么?孩子的想法很好,体会到当时沙粒为了变成珍珠而付出的努力。这样痛苦的日子,这样努力的坚持,是一两天吗?(不是)是一两年吗?(不是)是多久?(几十年)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几十年里,沙粒是怎样度过的?)小组讨论:在这漫长痛苦的几十年里圆圆的沙粒会遇到什么事?它会怎么想?会怎么做?通过视频资料让孩子体会时间的漫长和沙粒的坚定。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中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沙粒为了实现目标,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可是从孩子交流后的回答来看,孩子的想法似乎单一了一些,并没有把沙粒这几十年的痛苦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让孩子充分的说,把沙粒几十年可能遇到的事情或危险板书在黑板上,在说的基础上参考板书在再动笔写,这样孩子思维会打开,效果会更好。
二、读中品味,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再学习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采用对比、想象等方法,让学生带着角色体验多角度、多创意地朗读。
在《圆圆的沙粒》教学中,围绕着“沙粒和同伴对于变成珍珠的不同态度”,找重点词朗读和同桌交流。重点词:嘲笑、议论纷纷,异想天开的感悟,引导学生读句子:“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体会“嘲笑”的内涵,感受沙粒的坚定,读出主人公的压力与性格。在感受沙粒的成功,体会成功喜悦的第三部分中,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珠光闪闪”,
“奇异的光”,并把视觉效果向语言思维拓展,用什么词语形容所见到的珍珠?体会采珠姑娘的“高声赞美”与“惊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话语过多,问题较碎一直牵着孩子的思维走,没有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够及时准确的评价孩子,没能正确引导使孩子没有充分体会和感悟。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适当范读、正确引导、及时评价,促进孩子品读感悟的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孩子思考
三年级的孩子要培养孩子一定的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孩子怎么学习很重要,所以在学习中,我渗透学习词语的方法,例如:形声字、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给一些词语来试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会孩子抓住文章关键词语来概括;出示自学提示来引导孩子自学;怎么抓重点词语来体会和感悟。
谢谢各位老师去倾听我的课,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也许我的课堂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地反思,不断的改进!
一节公开课的收获多吧?!东老师能意识到注重学法的培养,这点很好,但在具体的课上如何实施,还要多思考!多实践!多请同行去听课!进步会更大!
《圆圆的沙粒》教学反思
《圆圆的沙粒》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的故事。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才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在备课时我仔细研究了文本,并用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体验情感,把握了语文教育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熏陶感染的作用。
教学中我使用了优美的音乐以及有关海边、珍珠的图片,并配以自己有感情地范读、解说,将学生带入到那颗圆圆的沙粒生活的环境中,和它一起感受、体验实现美好愿望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如在教学课文第6~9自然段时,我使用课件中的背景音乐,并配上自己的一段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圆圆的沙粒在漫长的岁月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验圆圆沙粒是如何经受时间的考验,最后成为一颗璀璨的珍珠的。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巧妙的完成了第九自然段省略号的教学。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
本课采用的是对话形式,因此角色朗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抓住提示语、标点符号来帮助体验人物的情感,学会使用不同的语气朗读,如课文第1~5自然段的教学。另外我还采用了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文本。
3、通过标点符号帮助理解词语。
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标点符号往往是理解课文的重点和突破口。在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标点符号去帮助理解课文,效果较好。如让学生找标点符号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学生马上根据省略号懂得议论纷纷就是很多人在一起议论了很多话。又如在第十一自然段我让学生根据“是他?”中问号去想像同伴们当时说话的语气,学生马上想到了有惊叹、有疑问。 以上是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的几点可取之处,当然通过教学反馈回来的不足之处也还有不少:
1、开课问题的设置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在导入课文后,学生根据圆圆沙粒的愿望置疑了三个问题,但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我并没有引导学生回归到这三个问题上去谈自己的学习效果。因而这三个问题显然就只起了摆设的作用。
2、让学生默读第1~5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描写沙粒与同伴的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觉得有些茫然,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笔。因此通过画词语去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是一个败笔。看来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是相当重要的,只有顺应了这一规律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3、第四自然段对沙粒同伴议论的想像挖掘得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尤其是对于文中第二个省略号:圆圆和沙粒在蚌壳中可能有的可怕经历?学生没有展开想像,我也没有进行引导。
4、课堂上自我感觉还是不够放松,语言的感染力也有所欠缺。看来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根据以上自我教学反思和各位教师的点评,将教案修改如后。
一、激发想象,入情入境
在导入时,我使用了美丽的海景图片,并配有优美的句子,将学生带入到那颗圆圆的沙粒生活的环境中,让孩子入情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沙粒钻入贝壳后失去很多乐趣,我采用补白的方式让孩子换身为那颗沙粒,想象当时的情境,沙粒还会失去什么?孩子的想法很好,体会到当时沙粒为了变成珍珠而付出的努力。这样痛苦的日子,这样努力的坚持,是一两天吗?(不是)是一两年吗?(不是)是多久?(几十年)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几十年里,沙粒是怎样度过的?)小组讨论:在这漫长痛苦的几十年里圆圆的沙粒会遇到什么事?它会怎么想?会怎么做?通过视频资料让孩子体会时间的漫长和沙粒的坚定。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中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沙粒为了实现目标,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可是从孩子交流后的回答来看,孩子的想法似乎单一了一些,并没有把沙粒这几十年的痛苦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让孩子充分的说,把沙粒几十年可能遇到的事情或危险板书在黑板上,在说的基础上参考板书在再动笔写,这样孩子思维会打开,效果会更好。
二、读中品味,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再学习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采用对比、想象等方法,让学生带着角色体验多角度、多创意地朗读。
在《圆圆的沙粒》教学中,围绕着“沙粒和同伴对于变成珍珠的不同态度”,找重点词朗读和同桌交流。重点词:嘲笑、议论纷纷,异想天开的感悟,引导学生读句子:“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体会“嘲笑”的内涵,感受沙粒的坚定,读出主人公的压力与性格。在感受沙粒的成功,体会成功喜悦的第三部分中,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珠光闪闪”,
“奇异的光”,并把视觉效果向语言思维拓展,用什么词语形容所见到的珍珠?体会采珠姑娘的“高声赞美”与“惊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话语过多,问题较碎一直牵着孩子的思维走,没有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够及时准确的评价孩子,没能正确引导使孩子没有充分体会和感悟。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适当范读、正确引导、及时评价,促进孩子品读感悟的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孩子思考
三年级的孩子要培养孩子一定的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孩子怎么学习很重要,所以在学习中,我渗透学习词语的方法,例如:形声字、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给一些词语来试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会孩子抓住文章关键词语来概括;出示自学提示来引导孩子自学;怎么抓重点词语来体会和感悟。
谢谢各位老师去倾听我的课,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也许我的课堂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地反思,不断的改进!
一节公开课的收获多吧?!东老师能意识到注重学法的培养,这点很好,但在具体的课上如何实施,还要多思考!多实践!多请同行去听课!进步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