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市水务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把握市委“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做精做强再做大,创建一流水务企业”的发展目标,按照“提升内质、扩大规模”的总体工作要求,努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平安水务建设切实加强,供排水安全保障度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安全供排;各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供排水基础功能不断增强;改革与管理不断深化,企业内质不断提升;作风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2007年,汤浦水库完成原水供应2331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1%;水厂制水量153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市区排水量807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 %;污水处理量21000万方,削减主要污染物COD 28.7万吨。主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平安水务建设,努力保障供排水安全。
标本兼治开展供水水质综合治理。加强原水保护,实施汤浦水库“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建成入库口300亩湿地工程和首期除氮生态绿岛,配合上游乡镇开展农田科学施肥、减氮增效试验。组织“黄水”治理攻关,完成“黄水”治理课题总报告并指导原水低锰和前加氯条件下的制水工艺优化,完成对市区400公里供水主管网、255个小区的集中冲洗排放。通过上述措施,全年供水水质总体稳定,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和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8%,基本实现从面上和点上同步消除“黄水”现象。
防治结合强化供排水应急保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建立应急机制,基本完成供排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全市供水抢修演习方案,提高供排水安全应急处理实战能力,全面完成绍三线排水总管改造,妥善处置2.12昌安立交桥一期、半江庙二期排污总管等排水爆管事故,及时保障排水安全。针对节能减排新形势下污水水质水量大幅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工艺调整与系统调度,最大限度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突出重点抓好安全日常管理。积极防御“帕布”等多次台风,确保汤浦水库“防洪”、“蓄水”两不误,完成水库一级大坝鉴定,做好春节、清明、秋冬季等火险高危期间库区周边山林防火工作,建成10公里生态防火林带,水库获2004-2006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以太湖蓝藻事件为警示,强化水库、水厂与自来水管网水质日常监测管理,确保备用水厂功能。根据今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街区施工较频繁的实际,加强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圆满完成今年“两会”、市党代会、祭禹、书法节期间的安全供排水任务。
二、主动接轨城市发展,积极推进供排水工程建设。
努力抓好应急备用水厂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应急备用水厂一期20万吨项目的立项、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项目土地通过省国土局预审,基本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为明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扎实推进市区截污工程。完成天成花园等20个老小区7188户居民的雨污分流和污水入网改造,白马畈小区雨污整治工程完成管线部分改造。配合内河清淤工程,完成鲁迅河、府河等11条内河的排污倒虹管铺设和26座桥梁的供水桥管移位,对40多座桥梁的供水管和9条排污桥管统一着色。加快道路系统排污管线优化,完成铁甲营等18条道路的排污管线新建与改造。全面接收袍江排污系统运行管理,完成启圣路等道路的排污管线整改,解决近一半企业污水入网。通过上述措施,全年提高污水收集率约6.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截污工程07年目标。
基本建成污水处理三期工程。至2007年底,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2亿元。其中:20万吨/日污水处理续建工程顺利建成通水。100万吨/日排海管线工程基本完成,共计安装管道21200米;100万吨/日总排放口工程基本建成,正在抓紧扫尾。
着力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推广工程。在前两年实现农村供水“到村达户”目标的基础上,集团自加压力大力推广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工程,全面对农村总表制用户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成东浦镇供水主干管改造,有20个村完成改造,另与东浦镇、马山镇等乡镇的60余个行政村达成了整体改造意向, 44个村完成施工设计。
继续根据市区建设、改造的总体进度实施供排水配套,抓好面上工程建设。密切配合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做好越州新城、迪荡新城、平水副城、城南街道新农村建设等相关供排水设施的配套工作,确保水务设施与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建设同步。其中供水:完成迪荡道路、胜利东路延伸段等7项道路给水工程和灵芝组团、舜江花园等19个场外供水工程。排水:稳步推进镜湖新区排污配套工程,镜湖线、东浦线等一批排水管线和泵站相继建成。2007年,集团新建供水管网223.5千米,改造旧管网14.8千米,累计供水管网长度达1433千米,完成一户一表改造4913户,累计一户一表用户近16万户,新增排污管线35千米,排水泵站6座,累计排水泵站达到74座,排水管网长度约 346千米。
三、强化管理与技术创新,着力提升内质,增强实力。
优化企业管理,努力做精企业。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化“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广泛开展企业“三定”与全员竞争上岗,完善职工招聘录用与职工内退办法,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人力资源结构与梯度进一步趋于合理。进一步调整集团内设机构,集团委派会计完成新一轮考核和轮岗。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制定《财务计划管理目标和应收帐款考核若干规定》、《工程建设考核办法》等细则,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进一步细化。启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确定并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计划,管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开展争创工作,水库国家一级水管单位通过省水利厅验收,自来水公司越城分公司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家“现代化营业所”。强化增收节支,全年自来水水费回收率和自备水污水处理费收费率分别达到99.9%和100% ,自来水管网漏损率再创5.5%的新低,较去年下降2.0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开展课题攻关,增强发展内涵。紧紧围绕发展目标攻坚克难,广泛开展经济与技术创新研究,实施重大课题调研工作。根据国家执行新水质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生态省建设重大课题《大型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基本完成,《供水系统水质保障技术集成研究》通过评审。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开展《污水处理系统提高COD削减能力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污泥无害化处理试验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广泛组织开展QC攻关,集团共计30只成果获奖。集团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集团内网与门户网站建成并调试。
实施资本经营,加快市场开拓。继续积极推动供水区域范围水务资源整合,开展《绍兴水务扩张战略研究与探索》专题调研。努力扩大供水规模,汤浦水库向慈溪供水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新增日供水10万吨。根据市政府要求,会同市发改委做好企业债发行工作,相关投资及股权调整等基础工作全面完成。深化水价改革与研究,水价改革的优化思路基本确定。水务相关产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水贸、工程、设计等相关产业对外业务稳步增长。积极推进物流业务合作,塔山文化广场和月池坊商务楼保持良好运作。抓好人才公寓建设,云栖人才公寓建成投运。
四、改善行风服务,努力提高用户满意度。
完善行风服务运作与考核机制。健全行风服务工作网络,根据集团及各单位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各单位行风工作班子。成立排水客户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供排水客户服务体系。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细化集团年度行风管理目标、任务,优化行风工作考核,修订完善行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行风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提高行风工作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丰富行风服务载体。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活动,组织“行风热线进乡镇”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创新供排水服务,水司全面启动 “一站式”服务,排水开通“自备水用户排污信息查询”系统。扩大供排水服务面,供水服务进社区完成扩面,排水通过开展“党员到社区”活动,累计为18个小区286幢住户提供管道疏通服务。以截污工程为载体,努力打造水务企业文明从业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增强公用企业透明度,与新闻机构联办“水务公众开放日”和“探源小舜江、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水务工作知晓率,努力改善企业形象。积极参与民主评议,自来水公司被列入“市级部门百个重点岗位民主评议”范围。
着力解决行风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等老大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重点对高层住宅的接收管理、消火栓收费以及群众反映较多的自来水安装收费过高、水价听证透明度低、水费催交方法单一、处理水费拖欠方法欠妥、局部区域管网水质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解决缴费“一户通”渠道不畅的途径。
2007年,集团累计受理“12345”市长热线交办件172个,水务热线来电24418个,各类行风来件1514件,信访件5件,消协件2件,其中投诉件占957件,投件比率为3.67%,较上年减少1.78%,所有行风受理件办结率、反馈及时率、满意率均为100%。全年完成办理“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9件,领导批示和督办件13件,均予妥善落实并回复。同时还收到表扬信10封,锦旗18面。水司客户综合满意率达99.4%,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好评。
五、深入开展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夯实文明水务、和谐水务基础。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素质。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以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为要领,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制订实施意见,组织专题讲座,设立水报专栏,开展集中讨论,实施问卷调查,认真查找问题,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求创新”。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疏理突出问题2个,整改工作4个方面12大项。深化“强素质、能干事、为水务事业发展多作贡献”领导干部主题教育,组织聆听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参观周总理风范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风廉政法规制度闭卷测试,撰写剖析材料和学习体会,进一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服务水务事业、敬业干事、干净干事的政治素养。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按照“创建一流水务企业”的目标,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自来水公司、集团机关等多家单位被列入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加强文明结对帮扶工作,完成新昌三坑村驻村指导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到诸几市马骊村担任驻村工作指导员,帮助做好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为各结对社区困难户捐款捐物,组织开展向贫困地区捐物、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共建”,帮助市文明委办好城市公共礼仪大奖赛及“百部优秀电影进校园”活动,配合做好绍兴创建国家生态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和文明城市各项具体工作。
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完成所属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排水公司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建制,设计中心、物流中心组建支委会,强化党建工作领导,水厂、水司配备专职书记,全年发展新党员8名,18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理论学习,组织开展建党86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健全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制订《集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以反商业贿赂为重点,实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所属企业主要领导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制定实施集团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公务车辆管理等制度,积极推动企务公开、职代会等民主管理。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绍兴水务企业形象构建研究》,举办企业之歌竞赛,组织干部野外拓展训练,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07年,市水务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把握市委“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做精做强再做大,创建一流水务企业”的发展目标,按照“提升内质、扩大规模”的总体工作要求,努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平安水务建设切实加强,供排水安全保障度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安全供排;各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供排水基础功能不断增强;改革与管理不断深化,企业内质不断提升;作风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2007年,汤浦水库完成原水供应2331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1%;水厂制水量153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市区排水量807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 %;污水处理量21000万方,削减主要污染物COD 28.7万吨。主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平安水务建设,努力保障供排水安全。
标本兼治开展供水水质综合治理。加强原水保护,实施汤浦水库“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建成入库口300亩湿地工程和首期除氮生态绿岛,配合上游乡镇开展农田科学施肥、减氮增效试验。组织“黄水”治理攻关,完成“黄水”治理课题总报告并指导原水低锰和前加氯条件下的制水工艺优化,完成对市区400公里供水主管网、255个小区的集中冲洗排放。通过上述措施,全年供水水质总体稳定,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和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8%,基本实现从面上和点上同步消除“黄水”现象。
防治结合强化供排水应急保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建立应急机制,基本完成供排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全市供水抢修演习方案,提高供排水安全应急处理实战能力,全面完成绍三线排水总管改造,妥善处置2.12昌安立交桥一期、半江庙二期排污总管等排水爆管事故,及时保障排水安全。针对节能减排新形势下污水水质水量大幅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工艺调整与系统调度,最大限度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突出重点抓好安全日常管理。积极防御“帕布”等多次台风,确保汤浦水库“防洪”、“蓄水”两不误,完成水库一级大坝鉴定,做好春节、清明、秋冬季等火险高危期间库区周边山林防火工作,建成10公里生态防火林带,水库获2004-2006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以太湖蓝藻事件为警示,强化水库、水厂与自来水管网水质日常监测管理,确保备用水厂功能。根据今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街区施工较频繁的实际,加强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圆满完成今年“两会”、市党代会、祭禹、书法节期间的安全供排水任务。
二、主动接轨城市发展,积极推进供排水工程建设。
努力抓好应急备用水厂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应急备用水厂一期20万吨项目的立项、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项目土地通过省国土局预审,基本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为明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扎实推进市区截污工程。完成天成花园等20个老小区7188户居民的雨污分流和污水入网改造,白马畈小区雨污整治工程完成管线部分改造。配合内河清淤工程,完成鲁迅河、府河等11条内河的排污倒虹管铺设和26座桥梁的供水桥管移位,对40多座桥梁的供水管和9条排污桥管统一着色。加快道路系统排污管线优化,完成铁甲营等18条道路的排污管线新建与改造。全面接收袍江排污系统运行管理,完成启圣路等道路的排污管线整改,解决近一半企业污水入网。通过上述措施,全年提高污水收集率约6.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截污工程07年目标。
基本建成污水处理三期工程。至2007年底,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2亿元。其中:20万吨/日污水处理续建工程顺利建成通水。100万吨/日排海管线工程基本完成,共计安装管道21200米;100万吨/日总排放口工程基本建成,正在抓紧扫尾。
着力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推广工程。在前两年实现农村供水“到村达户”目标的基础上,集团自加压力大力推广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工程,全面对农村总表制用户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成东浦镇供水主干管改造,有20个村完成改造,另与东浦镇、马山镇等乡镇的60余个行政村达成了整体改造意向, 44个村完成施工设计。
继续根据市区建设、改造的总体进度实施供排水配套,抓好面上工程建设。密切配合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做好越州新城、迪荡新城、平水副城、城南街道新农村建设等相关供排水设施的配套工作,确保水务设施与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建设同步。其中供水:完成迪荡道路、胜利东路延伸段等7项道路给水工程和灵芝组团、舜江花园等19个场外供水工程。排水:稳步推进镜湖新区排污配套工程,镜湖线、东浦线等一批排水管线和泵站相继建成。2007年,集团新建供水管网223.5千米,改造旧管网14.8千米,累计供水管网长度达1433千米,完成一户一表改造4913户,累计一户一表用户近16万户,新增排污管线35千米,排水泵站6座,累计排水泵站达到74座,排水管网长度约 346千米。
三、强化管理与技术创新,着力提升内质,增强实力。
优化企业管理,努力做精企业。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化“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广泛开展企业“三定”与全员竞争上岗,完善职工招聘录用与职工内退办法,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人力资源结构与梯度进一步趋于合理。进一步调整集团内设机构,集团委派会计完成新一轮考核和轮岗。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制定《财务计划管理目标和应收帐款考核若干规定》、《工程建设考核办法》等细则,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进一步细化。启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确定并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计划,管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开展争创工作,水库国家一级水管单位通过省水利厅验收,自来水公司越城分公司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家“现代化营业所”。强化增收节支,全年自来水水费回收率和自备水污水处理费收费率分别达到99.9%和100% ,自来水管网漏损率再创5.5%的新低,较去年下降2.0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开展课题攻关,增强发展内涵。紧紧围绕发展目标攻坚克难,广泛开展经济与技术创新研究,实施重大课题调研工作。根据国家执行新水质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生态省建设重大课题《大型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基本完成,《供水系统水质保障技术集成研究》通过评审。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开展《污水处理系统提高COD削减能力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污泥无害化处理试验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广泛组织开展QC攻关,集团共计30只成果获奖。集团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集团内网与门户网站建成并调试。
实施资本经营,加快市场开拓。继续积极推动供水区域范围水务资源整合,开展《绍兴水务扩张战略研究与探索》专题调研。努力扩大供水规模,汤浦水库向慈溪供水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新增日供水10万吨。根据市政府要求,会同市发改委做好企业债发行工作,相关投资及股权调整等基础工作全面完成。深化水价改革与研究,水价改革的优化思路基本确定。水务相关产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水贸、工程、设计等相关产业对外业务稳步增长。积极推进物流业务合作,塔山文化广场和月池坊商务楼保持良好运作。抓好人才公寓建设,云栖人才公寓建成投运。
四、改善行风服务,努力提高用户满意度。
完善行风服务运作与考核机制。健全行风服务工作网络,根据集团及各单位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各单位行风工作班子。成立排水客户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供排水客户服务体系。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细化集团年度行风管理目标、任务,优化行风工作考核,修订完善行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行风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提高行风工作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丰富行风服务载体。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活动,组织“行风热线进乡镇”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创新供排水服务,水司全面启动 “一站式”服务,排水开通“自备水用户排污信息查询”系统。扩大供排水服务面,供水服务进社区完成扩面,排水通过开展“党员到社区”活动,累计为18个小区286幢住户提供管道疏通服务。以截污工程为载体,努力打造水务企业文明从业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增强公用企业透明度,与新闻机构联办“水务公众开放日”和“探源小舜江、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水务工作知晓率,努力改善企业形象。积极参与民主评议,自来水公司被列入“市级部门百个重点岗位民主评议”范围。
着力解决行风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等老大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重点对高层住宅的接收管理、消火栓收费以及群众反映较多的自来水安装收费过高、水价听证透明度低、水费催交方法单一、处理水费拖欠方法欠妥、局部区域管网水质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解决缴费“一户通”渠道不畅的途径。
2007年,集团累计受理“12345”市长热线交办件172个,水务热线来电24418个,各类行风来件1514件,信访件5件,消协件2件,其中投诉件占957件,投件比率为3.67%,较上年减少1.78%,所有行风受理件办结率、反馈及时率、满意率均为100%。全年完成办理“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9件,领导批示和督办件13件,均予妥善落实并回复。同时还收到表扬信10封,锦旗18面。水司客户综合满意率达99.4%,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好评。
五、深入开展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夯实文明水务、和谐水务基础。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素质。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以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为要领,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制订实施意见,组织专题讲座,设立水报专栏,开展集中讨论,实施问卷调查,认真查找问题,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求创新”。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疏理突出问题2个,整改工作4个方面12大项。深化“强素质、能干事、为水务事业发展多作贡献”领导干部主题教育,组织聆听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参观周总理风范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风廉政法规制度闭卷测试,撰写剖析材料和学习体会,进一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服务水务事业、敬业干事、干净干事的政治素养。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按照“创建一流水务企业”的目标,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自来水公司、集团机关等多家单位被列入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加强文明结对帮扶工作,完成新昌三坑村驻村指导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到诸几市马骊村担任驻村工作指导员,帮助做好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为各结对社区困难户捐款捐物,组织开展向贫困地区捐物、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共建”,帮助市文明委办好城市公共礼仪大奖赛及“百部优秀电影进校园”活动,配合做好绍兴创建国家生态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和文明城市各项具体工作。
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完成所属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排水公司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建制,设计中心、物流中心组建支委会,强化党建工作领导,水厂、水司配备专职书记,全年发展新党员8名,18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理论学习,组织开展建党86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健全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制订《集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以反商业贿赂为重点,实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所属企业主要领导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制定实施集团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公务车辆管理等制度,积极推动企务公开、职代会等民主管理。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绍兴水务企业形象构建研究》,举办企业之歌竞赛,组织干部野外拓展训练,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