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与染色质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3、核小体
4、同源染色体
5、联会
6、二价体
7、联会复合体
8、交叉端化
9、核型分析
10、染色体周史
11、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
12、灯刷染色体
13. 染色体:
14. 姊妹染色单体:
15. 同源染色体:
16. 超数染色体:
17. 无融合生殖:
18. 核小体(nucleosome ):
19.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
20. 联会:
21. 联会复合体:
二、填空题:
1、在玉米植株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 个配子,5个胚囊可以产生 个配子。
2、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叶条,根 条,胚乳 条,胚 条,卵细胞 条,反足细胞 条,花粉管核 条。
3、染色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染色体4级结构分别是: 一级结构为 ;二级结构为 ;三级结构为 ;四级结构 。
4、 减数分裂前期Ⅰ可以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
5、遗传学上把形态大小相似,遗传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6、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______期核仁消失,___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 __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__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 复制,___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7、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 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条,花粉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管核______条。
8、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_。
9、配子一般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合子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
10、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复制___ 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复制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11、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______期染色体间发生遗传物质交换;______期发生交叉端化现象,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 ,后期Ⅰ______染色体分开,而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期。
12、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 个双价体,此时共有 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 条染色单体。
13. 填写染色体数目:水稻的n =( ),普通小麦的2n =( ),蚕豆的x=( )。
14.玉米体细胞2n =20,其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有( )染色体,极核有( )条染色体,胚乳细胞有( )条染色体,果皮细胞有( )条染色体。
15.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 )条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人的配子中有( )条染色体。
16.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减数的过程发生在( ),联会的过程发生在( ),核仁在( )消失,鉴定染色体数目最有利的时期为( )。
17.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有些生物的细胞中除具有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以外,还常出现额外的染色体,这种额外染色体统称为( )。
18.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为( ),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发育成( )。
19.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
20.人的受精卵中有(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条染
21.人的受精卵中有( )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 条染色体,精 子和卵子中有( ) 条染色体。
22.某生物体,其体细胞内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 来自父方,A'B'C' 来自母方,减 数分裂时可产生( ) 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这时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父方染色体的比例是( ) 。同时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
23.胚基因型为Aa 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胚乳基因型有( )种。
24.以玉米黄粒的植株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子粒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这一现象称(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 )。
25.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 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如果染色体呈V 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
三、选择题:
1、由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的复合物叫做: ( )
A、 染色体 B、染色单体 C 、染色质 D、染色线
2、一个合子中有二对同源染色体为AA' ,BB' ,在生长期间, 你认为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下例哪种组合。(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3、下面各种情况:
(1)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
(2)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会有一个减半的过程。( )
(3)在此过程终了时, 每个细胞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 )
(4)在二倍体生物中, 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二个成员。( )
符合: A.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D. 两者均不符合
4、在粗线期发生交换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 ( )
A 、一个DNA 分子 B 、两个DNA 分子 C 、四个DNA 分子 D 、八个DNA 分子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
A. 各自的性状现状 B. 全部染色体
C. 细胞中的全部DNA D. 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染色体
7、同源染色体存在于( )
A 、精子 B 、次级卵母细胞 C 、极体 D 、口腔上皮细胞
8、10个小孢子母细胞和10个花粉细胞能产生的配子数为( )
A、40,10 B、80,20
C、80,80 D、40,40
9、玉米的染色体数为20条(10对),则胚囊和花粉管的管核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20,10 B 、20,20 C、80,10 D 、10,10
10.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11.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
A.3 B.6 C .12 D.18
1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
A.6条 B.12条 C . 24条 D. 48条
13.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 和A' 及B 和B' ,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 合():
A.AA'BB B.AABB' C .AA'BB' D.A'A'B'B'
14.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A.42 B.21 C .84 D.68
15. 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
A..间期 B.早期 (C .中期 D.后期
16.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
A.后期Ⅱ B. 末期Ⅰ C .后期Ⅰ D. 前期Ⅱ
17.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A.10 B.5 C .20 D.40
18.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 ,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A.10 ( B. 5 C .20 D.40
19.杂合体AaBb 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
A. AB和Ab ; B.Aa和Bb ; C .AB和AB ; D.Aa和Aa 。
20.玉米体细胞2n=20条染色体,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
A.20条 B.10条 C.5条D.40条
21.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四个雌配子 B.两个雌配子 C.一个雌配子 D.三个雌配子
四、判断题:
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且形态结构也不同。( )
2、着丝粒是染色体上一个不着色的狭窄区域,其所在地往往表现为一个缢痕,称次缢痕。( )
3、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 )
4、常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惰性部位。( )
5、在细胞分裂将结束时,核内出现一个到几个核仁,核仁总是出现在次缢痕处,所以次缢痕又叫核仁形成区,所有的次缢痕都可叫核仁形成区。( )
6、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的时期,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二价体中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换,所以交换与重组也发生在此期。( )
7、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后期Ι,如果从DNA 含量上看,达到单倍化的程度发生在后期Ⅱ。( )
8、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雄核的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或三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 )
9.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
10. 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
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11.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
减半。()
12. 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13.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14. 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15. 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
16. 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17.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19. 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20.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21.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
五、问答与计算题: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何遗传学意义?
2、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3、将基因型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 的雌穗玉米授粉所得的籽粒,其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
4、什么叫染色体核型及核型分析?
5、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央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
(1)画出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的中期染色体图像;
(2)画出第二次减数分裂时的中期染色体图像。
6、蚕豆的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一个人说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只有1/4的配子的染色体完全来自于父本,或者来自母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7、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为12对。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尖;(6)种子的胚;(7)颖片。
8、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 I-i和Pr-pr 。要糊粉层着色,除其它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 基因的存在,而且不能有I 基因存在。如有Pr 存在, 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Pr-pr ,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II 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 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的一部分,所以是3n )
9.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10.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11.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1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指核内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是由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复合体,以纤丝状存在于核膜内面。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两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核内遗传物质就集中在这染色体上。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活性部位。着色较深,呈致密状,分布在靠近核内膜处,是遗传的惰性部位。又分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前者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及核仁组织区,后者在间期时仍处于浓缩状态,
3、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直径10nm ,其核心是由四种组蛋白(H 2A 、H 2B 、H 3、H 4各2分子共8分子)构成的扁球体。
4、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5、联会: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这种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6、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或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7、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8、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9、核型与核型分析:通常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目称为核型,通过细胞学观察,取得分散良好的细胞分裂照片,就可测定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征,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测定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10、染色体周史: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从2n →n ,通过精卵受精结合,染色体数目又从n →2n ,这种染色体数目从2n n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就是染色体周史。
11、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雄核的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在雌蕊基部的子房中出现孢原细胞(2n ),由之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2n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核(n ),其中三个退化,一个成为大孢子(n ),大孢子经三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即雌配子体。
12、灯刷染色体,它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卵母细胞中长时间停留在减数分裂双线期前后的一种染色体,其特点主体呈柱状体,其表面伸出许多毛状突起,形似灯刷。
13.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
状DNA 分子。
14. 姊妹染色单体: 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5.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
本。
16. 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也称为B 染色体。
17.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
方式或变态。
18. 核小体(nucleosome ):是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 分子与组蛋白八聚体以及
H1组蛋白共同形成。
19.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
态特征和数目。
20. 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21. 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
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二、填空:
1、20(40),5,10,5
2、20,20,30,20,10,10,10
3、核小体,螺线体,超螺线体,染色体
4、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浓缩期)
5、 同源染色体
6、前期,末期,中期,前期,前期,后期
7、14,14,21,14,7,7,7,7
8、同源染色体
9、n ,2n
10、1,1,2n ,2,1,n
11、前期Ⅰ的偶线期,前期Ⅰ的粗线期,前期Ⅰ的双线期,中期Ⅰ,同源染色体,后期Ⅱ 12、5,20,10
13. ①12 ②42 ③6
14. ①10 ②10 ③30 ④20
15. ①23 ②1 ③23
16. ①后期Ⅰ ②偶线期 ③中期 ④终变期
17. ①同源染色体 ②B染色体(超数染色体)
18.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①12 ②42 ③6
19.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20. ① 46 ② 46
21. ①46 ②46 ③23
22. ①8 ②1/8 ③6/8
23. ①3 ②4
24. ①花粉直感 ②果实直感
25. ①一端 ②中间
三、选择题:
1、C 2、C 3、A ,B ,B ,A 4、C 5、C 6、D 7、D 8、A
9、C
10. B.
11. D.
12. C .
13. C .
14. A
15. C .
16. C .
17. D
18. C .
19. C.
20. A.
21. 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五、问答与计算题:
1、有丝分裂意义:遗传物质从母细胞均等地分向两个子细胞,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物质上跟原来的母细胞完全相同,这样保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世代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减数分裂意义:A 、性母细胞(2n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由之发育成精子或卵子(n ),精卵受精结合成合子(2n ),这样就恢复了亲本原有的染色体数(2n ),从而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代和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持了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间进行交换,可以产生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由此所形成的配子,有可能出现新的性状,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 、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含有不同染色体的各种配子,由精卵随机结合形成的合子在遗传上就有差异,后代表型各不相同,使生物产生各种变异,为进化提供材料。
2、⑴相似点
A 、染色体均复制一次
B 、均可划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⑵主要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A 、一次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两次细胞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
B 、染色体的数目不变(2n ) 染色体的数目减半(n )
C 、染色体不配对 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
D 、没有重组 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产生重组 E 、是体细胞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 是性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分裂方式
F 、前期短,每一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前期Ⅰ长而复杂,每一二价体含四条染色单
体
G 、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中期Ⅰ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并列
在赤道板的两侧
H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 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I 、末期染色体数为2n ,每个染色体含有一条末期Ⅰ染色体数为n ,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染色单体 色单体
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从2n →n ,通过精卵受精结合,染色体数目又从n →2n ,这种染色体数目从2n n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就是染色体周史。
3、AaaBBb ,Aaabbb ,aaaBBb ,aaabbb
4、通常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目称为核型,通过细胞学观察,取得分散良好的细胞分裂照片,就可测定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征,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测定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5、
(1)中期Ⅰ (2)中期Ⅱ
6、不对,因为只有(1/2)6=1/64的配子的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
7、36条,12条,12条,24条,24条,24条,24条
8、答: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糊粉层基因型可以看出,无论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无论奇数行或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果穗的糊粉层都不着色。
9.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答:后期Ⅱ。
10.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 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1.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答:平行关系。
1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减数分裂:(1)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2)同源 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联会。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染 色体了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与染色质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3、核小体
4、同源染色体
5、联会
6、二价体
7、联会复合体
8、交叉端化
9、核型分析
10、染色体周史
11、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
12、灯刷染色体
13. 染色体:
14. 姊妹染色单体:
15. 同源染色体:
16. 超数染色体:
17. 无融合生殖:
18. 核小体(nucleosome ):
19.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
20. 联会:
21. 联会复合体:
二、填空题:
1、在玉米植株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 个配子,5个胚囊可以产生 个配子。
2、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叶条,根 条,胚乳 条,胚 条,卵细胞 条,反足细胞 条,花粉管核 条。
3、染色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染色体4级结构分别是: 一级结构为 ;二级结构为 ;三级结构为 ;四级结构 。
4、 减数分裂前期Ⅰ可以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
5、遗传学上把形态大小相似,遗传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6、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______期核仁消失,___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 __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__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 复制,___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7、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 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条,花粉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管核______条。
8、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_。
9、配子一般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合子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
10、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复制___ 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复制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11、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______期染色体间发生遗传物质交换;______期发生交叉端化现象,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 ,后期Ⅰ______染色体分开,而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期。
12、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 个双价体,此时共有 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 条染色单体。
13. 填写染色体数目:水稻的n =( ),普通小麦的2n =( ),蚕豆的x=( )。
14.玉米体细胞2n =20,其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有( )染色体,极核有( )条染色体,胚乳细胞有( )条染色体,果皮细胞有( )条染色体。
15.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 )条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人的配子中有( )条染色体。
16.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减数的过程发生在( ),联会的过程发生在( ),核仁在( )消失,鉴定染色体数目最有利的时期为( )。
17.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有些生物的细胞中除具有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以外,还常出现额外的染色体,这种额外染色体统称为( )。
18.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为( ),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发育成( )。
19.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
20.人的受精卵中有(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条染
21.人的受精卵中有( )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 条染色体,精 子和卵子中有( ) 条染色体。
22.某生物体,其体细胞内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 来自父方,A'B'C' 来自母方,减 数分裂时可产生( ) 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这时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父方染色体的比例是( ) 。同时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
23.胚基因型为Aa 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胚乳基因型有( )种。
24.以玉米黄粒的植株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子粒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这一现象称(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 )。
25.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 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如果染色体呈V 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
三、选择题:
1、由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的复合物叫做: ( )
A、 染色体 B、染色单体 C 、染色质 D、染色线
2、一个合子中有二对同源染色体为AA' ,BB' ,在生长期间, 你认为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下例哪种组合。(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3、下面各种情况:
(1)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
(2)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会有一个减半的过程。( )
(3)在此过程终了时, 每个细胞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 )
(4)在二倍体生物中, 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二个成员。( )
符合: A.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D. 两者均不符合
4、在粗线期发生交换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 ( )
A 、一个DNA 分子 B 、两个DNA 分子 C 、四个DNA 分子 D 、八个DNA 分子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
A. 各自的性状现状 B. 全部染色体
C. 细胞中的全部DNA D. 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染色体
7、同源染色体存在于( )
A 、精子 B 、次级卵母细胞 C 、极体 D 、口腔上皮细胞
8、10个小孢子母细胞和10个花粉细胞能产生的配子数为( )
A、40,10 B、80,20
C、80,80 D、40,40
9、玉米的染色体数为20条(10对),则胚囊和花粉管的管核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20,10 B 、20,20 C、80,10 D 、10,10
10.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11.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
A.3 B.6 C .12 D.18
1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
A.6条 B.12条 C . 24条 D. 48条
13.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 和A' 及B 和B' ,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 合():
A.AA'BB B.AABB' C .AA'BB' D.A'A'B'B'
14.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A.42 B.21 C .84 D.68
15. 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
A..间期 B.早期 (C .中期 D.后期
16.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
A.后期Ⅱ B. 末期Ⅰ C .后期Ⅰ D. 前期Ⅱ
17.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A.10 B.5 C .20 D.40
18.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 ,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A.10 ( B. 5 C .20 D.40
19.杂合体AaBb 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
A. AB和Ab ; B.Aa和Bb ; C .AB和AB ; D.Aa和Aa 。
20.玉米体细胞2n=20条染色体,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
A.20条 B.10条 C.5条D.40条
21.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四个雌配子 B.两个雌配子 C.一个雌配子 D.三个雌配子
四、判断题:
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且形态结构也不同。( )
2、着丝粒是染色体上一个不着色的狭窄区域,其所在地往往表现为一个缢痕,称次缢痕。( )
3、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 )
4、常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惰性部位。( )
5、在细胞分裂将结束时,核内出现一个到几个核仁,核仁总是出现在次缢痕处,所以次缢痕又叫核仁形成区,所有的次缢痕都可叫核仁形成区。( )
6、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的时期,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二价体中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换,所以交换与重组也发生在此期。( )
7、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后期Ι,如果从DNA 含量上看,达到单倍化的程度发生在后期Ⅱ。( )
8、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雄核的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或三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 )
9.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
10. 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
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11.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
减半。()
12. 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13.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14. 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15. 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
16. 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17.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19. 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20.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21.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
五、问答与计算题: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何遗传学意义?
2、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3、将基因型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 的雌穗玉米授粉所得的籽粒,其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
4、什么叫染色体核型及核型分析?
5、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央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
(1)画出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的中期染色体图像;
(2)画出第二次减数分裂时的中期染色体图像。
6、蚕豆的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一个人说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只有1/4的配子的染色体完全来自于父本,或者来自母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7、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为12对。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尖;(6)种子的胚;(7)颖片。
8、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 I-i和Pr-pr 。要糊粉层着色,除其它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 基因的存在,而且不能有I 基因存在。如有Pr 存在, 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Pr-pr ,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II 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 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的一部分,所以是3n )
9.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10.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11.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1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指核内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是由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复合体,以纤丝状存在于核膜内面。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两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核内遗传物质就集中在这染色体上。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活性部位。着色较深,呈致密状,分布在靠近核内膜处,是遗传的惰性部位。又分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前者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及核仁组织区,后者在间期时仍处于浓缩状态,
3、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直径10nm ,其核心是由四种组蛋白(H 2A 、H 2B 、H 3、H 4各2分子共8分子)构成的扁球体。
4、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5、联会: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这种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6、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或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7、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8、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9、核型与核型分析:通常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目称为核型,通过细胞学观察,取得分散良好的细胞分裂照片,就可测定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征,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测定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10、染色体周史: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从2n →n ,通过精卵受精结合,染色体数目又从n →2n ,这种染色体数目从2n n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就是染色体周史。
11、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雄核的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在雌蕊基部的子房中出现孢原细胞(2n ),由之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2n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核(n ),其中三个退化,一个成为大孢子(n ),大孢子经三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即雌配子体。
12、灯刷染色体,它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卵母细胞中长时间停留在减数分裂双线期前后的一种染色体,其特点主体呈柱状体,其表面伸出许多毛状突起,形似灯刷。
13.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
状DNA 分子。
14. 姊妹染色单体: 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5.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
本。
16. 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也称为B 染色体。
17.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
方式或变态。
18. 核小体(nucleosome ):是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 分子与组蛋白八聚体以及
H1组蛋白共同形成。
19.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
态特征和数目。
20. 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21. 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
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二、填空:
1、20(40),5,10,5
2、20,20,30,20,10,10,10
3、核小体,螺线体,超螺线体,染色体
4、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浓缩期)
5、 同源染色体
6、前期,末期,中期,前期,前期,后期
7、14,14,21,14,7,7,7,7
8、同源染色体
9、n ,2n
10、1,1,2n ,2,1,n
11、前期Ⅰ的偶线期,前期Ⅰ的粗线期,前期Ⅰ的双线期,中期Ⅰ,同源染色体,后期Ⅱ 12、5,20,10
13. ①12 ②42 ③6
14. ①10 ②10 ③30 ④20
15. ①23 ②1 ③23
16. ①后期Ⅰ ②偶线期 ③中期 ④终变期
17. ①同源染色体 ②B染色体(超数染色体)
18.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①12 ②42 ③6
19.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20. ① 46 ② 46
21. ①46 ②46 ③23
22. ①8 ②1/8 ③6/8
23. ①3 ②4
24. ①花粉直感 ②果实直感
25. ①一端 ②中间
三、选择题:
1、C 2、C 3、A ,B ,B ,A 4、C 5、C 6、D 7、D 8、A
9、C
10. B.
11. D.
12. C .
13. C .
14. A
15. C .
16. C .
17. D
18. C .
19. C.
20. A.
21. 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五、问答与计算题:
1、有丝分裂意义:遗传物质从母细胞均等地分向两个子细胞,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物质上跟原来的母细胞完全相同,这样保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世代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减数分裂意义:A 、性母细胞(2n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由之发育成精子或卵子(n ),精卵受精结合成合子(2n ),这样就恢复了亲本原有的染色体数(2n ),从而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代和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持了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间进行交换,可以产生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由此所形成的配子,有可能出现新的性状,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 、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含有不同染色体的各种配子,由精卵随机结合形成的合子在遗传上就有差异,后代表型各不相同,使生物产生各种变异,为进化提供材料。
2、⑴相似点
A 、染色体均复制一次
B 、均可划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⑵主要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A 、一次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两次细胞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
B 、染色体的数目不变(2n ) 染色体的数目减半(n )
C 、染色体不配对 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
D 、没有重组 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产生重组 E 、是体细胞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 是性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分裂方式
F 、前期短,每一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前期Ⅰ长而复杂,每一二价体含四条染色单
体
G 、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中期Ⅰ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并列
在赤道板的两侧
H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 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I 、末期染色体数为2n ,每个染色体含有一条末期Ⅰ染色体数为n ,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染色单体 色单体
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从2n →n ,通过精卵受精结合,染色体数目又从n →2n ,这种染色体数目从2n n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就是染色体周史。
3、AaaBBb ,Aaabbb ,aaaBBb ,aaabbb
4、通常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目称为核型,通过细胞学观察,取得分散良好的细胞分裂照片,就可测定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征,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测定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5、
(1)中期Ⅰ (2)中期Ⅱ
6、不对,因为只有(1/2)6=1/64的配子的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
7、36条,12条,12条,24条,24条,24条,24条
8、答: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糊粉层基因型可以看出,无论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无论奇数行或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果穗的糊粉层都不着色。
9.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答:后期Ⅱ。
10.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 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1.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答:平行关系。
1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减数分裂:(1)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2)同源 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联会。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染 色体了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