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统计分析及目标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处理调查的获得的数据资料 从而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 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并进而推断整体的一整套的程序方法
目标 1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 2寻找并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3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二 外部变量来自实验自身 实验对象 社会环境 实验过程自身的干扰
1实验者各管对待实验过程 公平对待实验对象 2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教育 提交实验对象的素质 努力争取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支持 3控制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4控制实验过程自身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主要是控制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实验激发尽可能在激发方式强度 范围等方面保持相对一致
三 统计过程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解释数据
统计调查基本原则 1要实事求是 如实反映情况 准确性原则 2要及时反映 及时预报 及时性原则 3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完整性原则
统计调查的种类 全面调查 1普查 2定期统计报素调查 非全面调查 1重点调查 随即抽取 2典型调查 有意识的选择 3个案调查 4抽样调查
搜索资料的方式 1直接观察法 2采访 3报告法 4问卷调查法 5实验法
按时间是否连续 1经常性调查 2一次性调查
调查方案是指关于统计调查完整的工作计划 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报告单位 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调查时间和地点 5调查的方式方法 6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四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 调查 研究 总结
社会指标的特点 1具体性 可感知性 2计量性或可度量性 3重要性或代表性 4时间性 社会指标的类型 1主观性指标 意愿 民意 感觉 2客观性指标 实际 民情
1肯定性指标 正指标 进步或发展 2否定指标 逆指标或问题指标 3中性指标 可者皆可 1质量指标 包括相对指标 2数量指标
社会测量的要素 1工具 问卷 量表 卡片 2规则 规矩 准则 3对象 属性 特征 4数值 数字 符号
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1信度 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一般用信度系数表示 大于等于百分之八十可靠 2效度 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 有效有用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低 效度必然低 反之未必 2效度高 信度必然高 反之未必
信度是效度的基础 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效度则是信度的目的结果 没有效度的信度则失去本来的意义 任何调查只有做到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才可正确调查
常用的测量方法 1加总量表 2累积量表
加总量表的步骤 1提出想调查的问题10-30个问题 2规定评分标准 每个问题按正反两个方向和不同程度分3-5个评分等级 评分原则 对应该肯定的问题越倾向同意给的分数越高 反之越低 对应该否定的问题 越倾向同意给的分数越低 反之越高 3进行测量试验 辨别力鉴别 找一部分人调查回答问题 列出每人每题得分和问题的总得分 4评估测量结果 差别越大 辨别力越大 5制度加总量表 6进行实际测量
辨别系数=得分最高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平均得分-得分最低的百分之二十人在这一题上的而平均得分
五 假设是指未经得到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概念的抽象定义是用文字来概括说明一个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概念的操作定义一句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调查指标或点差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这个概念
操作化得涵义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 是指社会调查研究中 将抽象的概念过命题逐步分解为可观测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的过程
概念和命题操作化得一般方法 1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化得概念过命题 2用看得见 摸得到的社会现象进行操作化 3用社会测量方法来操作化
概念和命题操作化的步骤 1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2进行探索性研究 确定操作化的框架 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解释 4确定命题的评鉴体系
主观社会指标测量方法 1心里状态的方向 2心里状态的等级或程度
问卷调查法的特点 1标准化点差 间接调查 2书面调查 抽样调查 定量调查
问题的种类 背景性问题 客观性问题 主观性问题 检验性问题
问题的结构 1按问题的性质和类别排行 2按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排行 3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行
问题的设计原则 客观性 必要性 可能性 自愿性
回答的类型和方式 1开放式回答 2封闭式回答 3混合型回答
努力提交问卷的回复率 1要争取知名度 权威性大的机构的支持 2要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 3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 4要提交问卷的设计质量 5要采取回收率转变的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的优点 1突破时空限制 在广阔范围内 对众多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2便于进行定量研究 3匿名性 4问卷调查 方便可行 可以排除人际交往 可能产生的种种干扰 5节省时间 人力和经费
缺点 1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 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 2缺乏弹性 很难做深入的定性调查 3填答容易 但有的被调查者随意填答行为 使得调查失去真实性 4回复率和有效率低
六 任何文献比具备的三个要素 1一定的知识内容 2一定的物质载体 3一定的记录方式 文献调查法的特点 历史性 间接性 非介入性 无反应性
文献调查法的作用 1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2了解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与方法 3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与现状 4了解与调查课程有关的政策与法律
搜集文献的方法 1检索工具找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 3循环查找法
文献的研究 定性 定量
定性 涵义 一般是要对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分类选取典型例子的方式加以重新组织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特点 注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 在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上更为注重理解能力和研究水平 一般程序 文献摘录 文献分析 说明主题
定量 涵义 指对文献中所包括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方法 技术进量的分析
特点 在于将文字的非定量的文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基本步骤 1抽取文献样本 2对文献中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分类 3确定具体信息的归类标准 4对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编码 5对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七 实地考察的种类 1局外观察 2参与观察
结构考察与无结构考察 按一定程序 采用明确观察提纲或记录表格进行的观察 无固定的观察内容 但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范围 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 优点 比较灵活 适应性强 简单易行 缺点 所得材料零数不易分析 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直接观察 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观察
间接观察 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对过去社会情况的观察
实地考察应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 3灵活安排观察程序 4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尽可能的减少观察活动队观察者的影响 6观察与思考要结合起来 7及时作好观察记录 8制作观察记录卡片
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1观察主体 思想因素 知识因素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2观察客体 被
观察事物发展不成熟 由于观察活动引起的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活动 认为假象
八 实验调查法的目标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基本要素 实验者 实验对象 实验环境 实验活动 试验检测
特点 实践性 动态性 因果性 综合性
实验法的条件 1建立变量间因果假设是逻辑起点 2自变量能被孤立 3自变量容易操纵 4实验可重复进行 5具备两组或相似的实验对象
单育实验 是不让实验对象一方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 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试验检测
双育实验 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观察的人员来说 都是未知的
单一实验组的具体步骤 1选择实验对象 2对实验对象的前检测 3实验激发 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环境的时间活动 4对实验对象后检测 5得出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评价的两个方面 1内在效度 实验结果说明所要说明问题的正确态度 2外在效度 实验结果的推广使用程度
九 集体访谈法按调查内容分1综合性的调查会 2专题性的调查会
集体访谈的实施1集体访谈前的准备 明确会议主题 准备调查纲目 确定会议规模 物色到会人员 选择会议的场所和事件 2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 打破短暂沉默 创造良好气氛 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 把握会议的主题 做一个谦逊客观的主题 作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助工作 作好会议记录 及时结束会议 3访谈后的工作 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查让有关事实和数据 做必要的补充
德尔菲法的特点 匿名性 反复性 定量性 集体性
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按访问调查的内容1标准化访问 2非标准化访问 按访问调查的方式 1直接访问 2间接访问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提问的分类 1实质性问题 事实方面的问题 行为方面的问题 观念性问题 感性态度方面的问题 2功能性问题 接触性问题 试探性问题 过渡性问题 检验性问题 实质性问题
听取回答的技巧 1表面的听 2消极的听 3有效的听
引导 帮助被访问者正确理解和回答已提出的问题
追寻 目的是促使被访问者更真实 具体 准确 完整的回答问题
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1衣着 服饰 完整的回答问题 2动作 姿态等行为 3面部表情 4眼睛 5周围环境
十整理资料的原则 1真实性 准确性 2完整性 统一性 3简明性 新颖性
重要意义 1它是提交调查资料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 2它是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的前提 3它是研究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
数字整理的分组 1选择分组标志 2确定分组界限 3编制变量数列
检验的方法 1经验判断 2逻辑检验 3计算审核
一 统计分析及目标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处理调查的获得的数据资料 从而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 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并进而推断整体的一整套的程序方法
目标 1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 2寻找并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3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二 外部变量来自实验自身 实验对象 社会环境 实验过程自身的干扰
1实验者各管对待实验过程 公平对待实验对象 2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教育 提交实验对象的素质 努力争取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支持 3控制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4控制实验过程自身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主要是控制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实验激发尽可能在激发方式强度 范围等方面保持相对一致
三 统计过程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解释数据
统计调查基本原则 1要实事求是 如实反映情况 准确性原则 2要及时反映 及时预报 及时性原则 3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完整性原则
统计调查的种类 全面调查 1普查 2定期统计报素调查 非全面调查 1重点调查 随即抽取 2典型调查 有意识的选择 3个案调查 4抽样调查
搜索资料的方式 1直接观察法 2采访 3报告法 4问卷调查法 5实验法
按时间是否连续 1经常性调查 2一次性调查
调查方案是指关于统计调查完整的工作计划 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报告单位 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调查时间和地点 5调查的方式方法 6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四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 调查 研究 总结
社会指标的特点 1具体性 可感知性 2计量性或可度量性 3重要性或代表性 4时间性 社会指标的类型 1主观性指标 意愿 民意 感觉 2客观性指标 实际 民情
1肯定性指标 正指标 进步或发展 2否定指标 逆指标或问题指标 3中性指标 可者皆可 1质量指标 包括相对指标 2数量指标
社会测量的要素 1工具 问卷 量表 卡片 2规则 规矩 准则 3对象 属性 特征 4数值 数字 符号
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1信度 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一般用信度系数表示 大于等于百分之八十可靠 2效度 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 有效有用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低 效度必然低 反之未必 2效度高 信度必然高 反之未必
信度是效度的基础 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效度则是信度的目的结果 没有效度的信度则失去本来的意义 任何调查只有做到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才可正确调查
常用的测量方法 1加总量表 2累积量表
加总量表的步骤 1提出想调查的问题10-30个问题 2规定评分标准 每个问题按正反两个方向和不同程度分3-5个评分等级 评分原则 对应该肯定的问题越倾向同意给的分数越高 反之越低 对应该否定的问题 越倾向同意给的分数越低 反之越高 3进行测量试验 辨别力鉴别 找一部分人调查回答问题 列出每人每题得分和问题的总得分 4评估测量结果 差别越大 辨别力越大 5制度加总量表 6进行实际测量
辨别系数=得分最高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平均得分-得分最低的百分之二十人在这一题上的而平均得分
五 假设是指未经得到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概念的抽象定义是用文字来概括说明一个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概念的操作定义一句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调查指标或点差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这个概念
操作化得涵义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 是指社会调查研究中 将抽象的概念过命题逐步分解为可观测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的过程
概念和命题操作化得一般方法 1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化得概念过命题 2用看得见 摸得到的社会现象进行操作化 3用社会测量方法来操作化
概念和命题操作化的步骤 1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2进行探索性研究 确定操作化的框架 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解释 4确定命题的评鉴体系
主观社会指标测量方法 1心里状态的方向 2心里状态的等级或程度
问卷调查法的特点 1标准化点差 间接调查 2书面调查 抽样调查 定量调查
问题的种类 背景性问题 客观性问题 主观性问题 检验性问题
问题的结构 1按问题的性质和类别排行 2按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排行 3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行
问题的设计原则 客观性 必要性 可能性 自愿性
回答的类型和方式 1开放式回答 2封闭式回答 3混合型回答
努力提交问卷的回复率 1要争取知名度 权威性大的机构的支持 2要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 3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 4要提交问卷的设计质量 5要采取回收率转变的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的优点 1突破时空限制 在广阔范围内 对众多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2便于进行定量研究 3匿名性 4问卷调查 方便可行 可以排除人际交往 可能产生的种种干扰 5节省时间 人力和经费
缺点 1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 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 2缺乏弹性 很难做深入的定性调查 3填答容易 但有的被调查者随意填答行为 使得调查失去真实性 4回复率和有效率低
六 任何文献比具备的三个要素 1一定的知识内容 2一定的物质载体 3一定的记录方式 文献调查法的特点 历史性 间接性 非介入性 无反应性
文献调查法的作用 1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2了解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与方法 3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与现状 4了解与调查课程有关的政策与法律
搜集文献的方法 1检索工具找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 3循环查找法
文献的研究 定性 定量
定性 涵义 一般是要对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分类选取典型例子的方式加以重新组织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特点 注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 在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上更为注重理解能力和研究水平 一般程序 文献摘录 文献分析 说明主题
定量 涵义 指对文献中所包括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方法 技术进量的分析
特点 在于将文字的非定量的文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基本步骤 1抽取文献样本 2对文献中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分类 3确定具体信息的归类标准 4对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编码 5对所要研究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七 实地考察的种类 1局外观察 2参与观察
结构考察与无结构考察 按一定程序 采用明确观察提纲或记录表格进行的观察 无固定的观察内容 但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范围 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 优点 比较灵活 适应性强 简单易行 缺点 所得材料零数不易分析 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直接观察 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观察
间接观察 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对过去社会情况的观察
实地考察应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 3灵活安排观察程序 4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尽可能的减少观察活动队观察者的影响 6观察与思考要结合起来 7及时作好观察记录 8制作观察记录卡片
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1观察主体 思想因素 知识因素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2观察客体 被
观察事物发展不成熟 由于观察活动引起的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活动 认为假象
八 实验调查法的目标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基本要素 实验者 实验对象 实验环境 实验活动 试验检测
特点 实践性 动态性 因果性 综合性
实验法的条件 1建立变量间因果假设是逻辑起点 2自变量能被孤立 3自变量容易操纵 4实验可重复进行 5具备两组或相似的实验对象
单育实验 是不让实验对象一方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 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试验检测
双育实验 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观察的人员来说 都是未知的
单一实验组的具体步骤 1选择实验对象 2对实验对象的前检测 3实验激发 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环境的时间活动 4对实验对象后检测 5得出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评价的两个方面 1内在效度 实验结果说明所要说明问题的正确态度 2外在效度 实验结果的推广使用程度
九 集体访谈法按调查内容分1综合性的调查会 2专题性的调查会
集体访谈的实施1集体访谈前的准备 明确会议主题 准备调查纲目 确定会议规模 物色到会人员 选择会议的场所和事件 2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 打破短暂沉默 创造良好气氛 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 把握会议的主题 做一个谦逊客观的主题 作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助工作 作好会议记录 及时结束会议 3访谈后的工作 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查让有关事实和数据 做必要的补充
德尔菲法的特点 匿名性 反复性 定量性 集体性
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按访问调查的内容1标准化访问 2非标准化访问 按访问调查的方式 1直接访问 2间接访问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提问的分类 1实质性问题 事实方面的问题 行为方面的问题 观念性问题 感性态度方面的问题 2功能性问题 接触性问题 试探性问题 过渡性问题 检验性问题 实质性问题
听取回答的技巧 1表面的听 2消极的听 3有效的听
引导 帮助被访问者正确理解和回答已提出的问题
追寻 目的是促使被访问者更真实 具体 准确 完整的回答问题
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1衣着 服饰 完整的回答问题 2动作 姿态等行为 3面部表情 4眼睛 5周围环境
十整理资料的原则 1真实性 准确性 2完整性 统一性 3简明性 新颖性
重要意义 1它是提交调查资料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 2它是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的前提 3它是研究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
数字整理的分组 1选择分组标志 2确定分组界限 3编制变量数列
检验的方法 1经验判断 2逻辑检验 3计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