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本书核心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基于特定国家的企业在特定的领域和产业获得了国际水平的成功”的核心问题。波特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第一,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而另外的国家却失败了;第二,为什么某些国家可以成为它在一个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持续胜利的大本营;第三,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不同的企业和政府选择更好的竞争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资源。全书的架构体系围绕这些议题展开。全书共分为4篇(理论篇、产业篇、国家篇、应用篇)13章。

理论篇

波特教授开篇便明晰了竞争力的含义和来源,指出生产率(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的提高是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紧接着,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国家竞争优势的途径和评价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钻石模型”。他围绕国家竞争力的评价和构建,将“五力分析”和“价值链”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本书最为核心的“钻石模型”当中,并对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钻石模型”的动态性、互相影响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产业篇

波特教授通过展示四个优势国家、四个优势产业的案例,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形成并提升的过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鉴之处包括德国印刷机产业中集群化、专业化的作用;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注重内需及其支持性产业的价值;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中,国内市场竞争的意义;在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改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和刺激生产条件两方面起到的恰到好处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还专门提到了服务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关系和意义。

应用篇

波特教授在第4篇中,综合讨论了企业战略和政府战略并且依据钻石模型的优劣分析和经济发展阶段评估方法,提出了10个国家的行动指南。

钻石模型”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竞争力和国家繁荣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作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包括省、市级别区域的)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及其条件的促成和创建。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相互作用,动态连接着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大要素包括:

 (1) 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

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

 (2) 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

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

际竞争力。

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一)需求要素:强调挑剔的国内消费者

波特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

波特强调国内需求而将国外市场放在“机会”要素中。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教授在全书中始终秉持“同业需竞争”的观点,他断言强大的国内竞争者是一项难以衡量的国家资产,并且强调国内同行业中的激烈竞争是该行业产生竞争优势并强劲不衰的重要条件,他反对传统理论有关“国内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观念,认为必须抛弃政府提供的特殊关照,以扶持国内少数企业成长的政策,否则企业将走不出“政府保护——不思创新——竞争无力——进一步保护”的怪圈。诚然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

(三)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及劣势生产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产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则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不利的生产要素,即劣势,往往有刺激某些产业或企业通过持续地创新来予以弥补的功效,这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国家却常常因为动力不足而并不能获得竞争优势。

(四)“集群效应”的“溢出效应”

波特教授在论述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时,提出了“集群”概念,认为产业集群就像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来推动和鼓励对方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时候,企业之间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会帮助他们抓住机会、发现和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显著的集群效应。 总结语

以上这些要素都是相互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前面的分析大致呈现了我国产业的基本现实状况,接下来企业要做的就是寻求让自己壮大的动力,不断创新,进步,带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认为竞争才是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动力,而竞争不是来源于舒适和有利的环境,也不是政府所给予的保护和优惠措施,而是来自环境中的压力和挑战,比如严酷的自然条件,贫乏的天然资源,尤其是一群挑剔的顾客。所以即使外界条件多么地不利,企业应该做的仍就是面对逆境去创新,创造优势。

我们坚信,国内企业的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我们的企业会越做越大,我们产业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越来越强大。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本书核心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基于特定国家的企业在特定的领域和产业获得了国际水平的成功”的核心问题。波特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第一,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而另外的国家却失败了;第二,为什么某些国家可以成为它在一个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持续胜利的大本营;第三,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不同的企业和政府选择更好的竞争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资源。全书的架构体系围绕这些议题展开。全书共分为4篇(理论篇、产业篇、国家篇、应用篇)13章。

理论篇

波特教授开篇便明晰了竞争力的含义和来源,指出生产率(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的提高是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紧接着,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国家竞争优势的途径和评价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钻石模型”。他围绕国家竞争力的评价和构建,将“五力分析”和“价值链”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本书最为核心的“钻石模型”当中,并对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钻石模型”的动态性、互相影响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产业篇

波特教授通过展示四个优势国家、四个优势产业的案例,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形成并提升的过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鉴之处包括德国印刷机产业中集群化、专业化的作用;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注重内需及其支持性产业的价值;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中,国内市场竞争的意义;在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改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和刺激生产条件两方面起到的恰到好处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还专门提到了服务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关系和意义。

应用篇

波特教授在第4篇中,综合讨论了企业战略和政府战略并且依据钻石模型的优劣分析和经济发展阶段评估方法,提出了10个国家的行动指南。

钻石模型”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竞争力和国家繁荣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作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包括省、市级别区域的)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及其条件的促成和创建。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相互作用,动态连接着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大要素包括:

 (1) 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

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

 (2) 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

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

际竞争力。

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一)需求要素:强调挑剔的国内消费者

波特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

波特强调国内需求而将国外市场放在“机会”要素中。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教授在全书中始终秉持“同业需竞争”的观点,他断言强大的国内竞争者是一项难以衡量的国家资产,并且强调国内同行业中的激烈竞争是该行业产生竞争优势并强劲不衰的重要条件,他反对传统理论有关“国内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观念,认为必须抛弃政府提供的特殊关照,以扶持国内少数企业成长的政策,否则企业将走不出“政府保护——不思创新——竞争无力——进一步保护”的怪圈。诚然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

(三)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及劣势生产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产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则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不利的生产要素,即劣势,往往有刺激某些产业或企业通过持续地创新来予以弥补的功效,这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国家却常常因为动力不足而并不能获得竞争优势。

(四)“集群效应”的“溢出效应”

波特教授在论述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时,提出了“集群”概念,认为产业集群就像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来推动和鼓励对方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时候,企业之间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会帮助他们抓住机会、发现和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显著的集群效应。 总结语

以上这些要素都是相互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前面的分析大致呈现了我国产业的基本现实状况,接下来企业要做的就是寻求让自己壮大的动力,不断创新,进步,带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认为竞争才是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动力,而竞争不是来源于舒适和有利的环境,也不是政府所给予的保护和优惠措施,而是来自环境中的压力和挑战,比如严酷的自然条件,贫乏的天然资源,尤其是一群挑剔的顾客。所以即使外界条件多么地不利,企业应该做的仍就是面对逆境去创新,创造优势。

我们坚信,国内企业的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我们的企业会越做越大,我们产业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越来越强大。


相关文章

  •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 院: 管理学院 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 现状分析 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4月 读书笔记一: <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 ...查看


  • [国际贸易与竞争]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国际贸易与竞争 <国际贸易与竞争>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与公司战略.中介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中的联盟.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贸易政策与公司战略.产业政策与国际竞争.它是哈佛商学院竞 ...查看


  •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比较优势原理表明,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关键概念(Key Concepts): 1.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the comparison among prod ...查看


  • 游静-[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游静 06国经 2006020236 道格拉斯·C.诺思根据丰富的经济史资料,突出了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假设,并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建立了诺斯模型.诺思的模 ...查看


  •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 刘运平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特别是文学,政治,历史之类的书籍.今天打开<大国的兴衰>,便被作者的独到的视觉和犀利的文笔吸引住了,便用了一周的时间坚持看完.我为自己 ...查看


  •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11级市场营销(一)班 冯肖肖 在姚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姚老师上课生动,内容丰富我们学习到不少关于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也阅读了有关国际贸易的书籍. 中国加入世界 ...查看


  •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悲剧]读书笔记
  • <大国政治的悲剧>摘录笔记 第一章 导论 1. 实际上,那种认为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安全竞争与战争已经消亡的观点是荒谬的.打过战争的威胁尚未消失 2. 国际体系中没有维持现状的国家,除了那种想着对潜在的对手保持支配地位的一时霸主. ...查看


  •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 <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内容执行分析:效果评价分析:方法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 ...查看


  • 市场营销读书笔记
  • 市场营销学 读 书 笔 记 <巧克力之战---世界五大巧克力巨头的中国竞争战略>读书笔记 作者:Lawrence L.Allen 译者:冷迪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3年3月第1版 印次:2013年3月第一次印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