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阴阳五行

中医与阴阳五行

《河洛原理》中记载:

1.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作用的事物,用木来代表,春季属木;

2.具有炎热、向上作用的事物,用火来代表,春夏属火;

3.具有长养、化育、稼穑作用的事物,用土来代表,长夏属土;

4.具有清静、肃杀、从革作用的事物,用金来代表,秋季属金;

5.具有润下、寒冷作用的事物,用水来代表,冬季属水。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天成气,在地成形”,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内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

肺属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

肝属木

《素问·调经论》中说:

中记载:

肾属水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记载:

心属火

《素问·痿论》中记载:

腑之大主

脾属土

《素问·灵蓝秘典论》:

五行中的“五”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

《命理探源》中是这样解释五行相生的关系:

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出,故水生木也。

在我们的身体里,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即:肝好——心好,心好——脾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古人用阴阳五行把大自然的循环关系和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自然养生,天人合一。

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脾统摄血液,就是说脾胃就像肺的母亲一样,保养好脾胃才能补益肺金。

肾属水,肺属金,金生水,肺是肾的母亲,一直给肾提供帮助,肾精生血,肾气不足就会影响到子宫、卵巢、盆腔、睾丸系统。

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水足了,肝木才会郁郁葱葱,乳房也才会傲然挺拔。肝藏血,肝气郁结就会滋生乳房肿痛,乳腺增生,乳腺肌瘤等问题。

五行相克

《白虎通义》中记载: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

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木侮土(木约束土),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肝火不灭,殃及脾胃,就会影响食欲腹胀憋气。

脾胃属土,土克水,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

肾属水,心属火,水克火,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

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

季节的五行金律

人的身体会随着天气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伴随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也会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系列规律的变化。如果违背了季节的五行更替规律,对身体和容貌的报应不久就会到来。

春天多吃补益肝胆的木行食物,夏天多吃补益心与小肠的火行食物,长夏多吃补益脾胃的土行食物,秋天多吃补益肺与大肠的金行食物,冬天多吃补益肾与膀胱的水行食物。

冬季属水,肾属水,冬天不注意保暖,肾水就会更冷,导致肾阴不足,出现肾阴虚之症。另外,水生木,肾水不足,不能好好滋养肝木,来年春天肝脏就容易出问题,像乳房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等,这就是季节对人的惩罚。

五行与五谷

《礼记·月令篇》里早有记载: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菽、麻、麦

五谷:

中医与阴阳五行

《河洛原理》中记载:

1.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作用的事物,用木来代表,春季属木;

2.具有炎热、向上作用的事物,用火来代表,春夏属火;

3.具有长养、化育、稼穑作用的事物,用土来代表,长夏属土;

4.具有清静、肃杀、从革作用的事物,用金来代表,秋季属金;

5.具有润下、寒冷作用的事物,用水来代表,冬季属水。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天成气,在地成形”,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内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

肺属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

肝属木

《素问·调经论》中说:

中记载:

肾属水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记载:

心属火

《素问·痿论》中记载:

腑之大主

脾属土

《素问·灵蓝秘典论》:

五行中的“五”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

《命理探源》中是这样解释五行相生的关系:

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出,故水生木也。

在我们的身体里,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即:肝好——心好,心好——脾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古人用阴阳五行把大自然的循环关系和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自然养生,天人合一。

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脾统摄血液,就是说脾胃就像肺的母亲一样,保养好脾胃才能补益肺金。

肾属水,肺属金,金生水,肺是肾的母亲,一直给肾提供帮助,肾精生血,肾气不足就会影响到子宫、卵巢、盆腔、睾丸系统。

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水足了,肝木才会郁郁葱葱,乳房也才会傲然挺拔。肝藏血,肝气郁结就会滋生乳房肿痛,乳腺增生,乳腺肌瘤等问题。

五行相克

《白虎通义》中记载: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

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木侮土(木约束土),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肝火不灭,殃及脾胃,就会影响食欲腹胀憋气。

脾胃属土,土克水,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

肾属水,心属火,水克火,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

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

季节的五行金律

人的身体会随着天气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伴随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也会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系列规律的变化。如果违背了季节的五行更替规律,对身体和容貌的报应不久就会到来。

春天多吃补益肝胆的木行食物,夏天多吃补益心与小肠的火行食物,长夏多吃补益脾胃的土行食物,秋天多吃补益肺与大肠的金行食物,冬天多吃补益肾与膀胱的水行食物。

冬季属水,肾属水,冬天不注意保暖,肾水就会更冷,导致肾阴不足,出现肾阴虚之症。另外,水生木,肾水不足,不能好好滋养肝木,来年春天肝脏就容易出问题,像乳房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等,这就是季节对人的惩罚。

五行与五谷

《礼记·月令篇》里早有记载: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菽、麻、麦

五谷:


相关文章

  • 对阴阳五行理论讨论
  • 对阴阳五行理论的讨论 [摘 要]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完善阴阳五行理论,对加深理解.掌握.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乃至整套中医理论至关重要.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理论着重讨论了阴阳的运动规律,对阴阳五行理论的形成论述不足,忽视了阴阳的 ...查看


  • 第六章: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了中医学的创立与发展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医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它的创立同样是在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得以实现的.作为哲学方法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中医学则恰恰是中国哲学方法极好的载体之一,无此,中国哲学方法将无法说服人,也无法被人掌握 ...查看


  • 健康与疾病论文
  • 感知中医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 ...查看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学的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技术和养生方法.它包括中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康复医学等 ...查看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学]教学大纲(8版)
  • <中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学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第八版,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总课时:80时.其中包括15个课 ...查看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 ...查看


  • 中医药哲学
  • 在对"医易相通"的形而中论哲学原理进行推定之后,中医学对形而中论哲学的具体运用将是我们在这一节中讨论的内容. 在对<周易>的研究中,先哲向有"易道尚中"之论.形而中论认为,在"易 ...查看


  • 郝万山教授讲辞说五行
  • 郝万山教授讲辞说五行 中医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一种学说,这个大自然化育了人类,给人类的基本生存提供了阳光.雨露和食物,也给人体的健康的失调提供了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物.那么正像我们同学的文章(<忧患中药材的质量> ...查看


  • 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上)
  • □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宇宙演化哲学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将五行学说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学术界对五行学说思想内涵认识的混乱,使得其在中医学中的价值作用也受到质疑.所以,重 ...查看


  •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11
  • 中医理论-阴阳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阴 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