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二是营造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四是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五是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2、为什么要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3、为什么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检验标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可以说,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完成执政使命来进行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抓
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4、为什么强调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来进行,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5、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如何阐述的?
答:第一,党章修正案是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进程和新的历史起点来阐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的。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来的。同时,还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定位。党章修正案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这种继承性和发展性,最主要的,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对这些重要思想既承前继往又与时俱进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章修正案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党章修正案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何在?
答:其重大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第二,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第三,可以激励全党同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内容写进党章有何重大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第二,有助于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第三,有助于整体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8、党章修正案突出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是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是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9、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0、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
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体现并丰富发展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的自然观,是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在每一个“统筹”中,都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包含了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怎样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二是营造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四是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五是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2、为什么要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3、为什么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检验标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可以说,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完成执政使命来进行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抓
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4、为什么强调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来进行,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5、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如何阐述的?
答:第一,党章修正案是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进程和新的历史起点来阐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的。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来的。同时,还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定位。党章修正案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这种继承性和发展性,最主要的,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对这些重要思想既承前继往又与时俱进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章修正案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党章修正案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何在?
答:其重大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第二,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第三,可以激励全党同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内容写进党章有何重大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第二,有助于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第三,有助于整体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8、党章修正案突出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是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是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9、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0、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
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体现并丰富发展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的自然观,是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在每一个“统筹”中,都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包含了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