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每日4次空气消毒。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3. 新入院患儿:洗澡(危重者除外),体检、更衣,戴姓名牌(姓名、性别),并与家属核对无误,测体重、量肛温,安排床位,通知医师。
4. 患儿每日测体温6次,早产儿及低体温者给予适当保暖,监测体温。发热患者一般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
5. 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舒适,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者每日洗澡1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
6. 喂养:按医嘱喂养,喂奶时应抱起或抬高患儿头背部,喂奶后宜取右侧卧位;不能吸吮者用胃管或滴管喂养,喂奶前注意是否有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食具及时消毒。
7. 脐带护理:出生后1~2日开始不包扎,每日常规消毒2~3次,注意有无继发感染,酌情剪断脐带残端。
8. 每周称体重2次,早产儿遵医嘱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
9. 危重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随时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及自主活动等,一般患者每班至少评估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10.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和各种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危重患者遵医嘱每8小时记录总出入量1次。
11. 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体查,更衣,并向家属做好出院宣教。
第一节 早产儿护理常规
第二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
第四节 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
第五节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第六节 新生儿低血糖症护理常规
第七节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第八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第九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第十节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第十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02
第十二节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03
第十三节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104
第十四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105
第十五节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106
107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每日4次空气消毒。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3. 新入院患儿:洗澡(危重者除外),体检、更衣,戴姓名牌(姓名、性别),并与家属核对无误,测体重、量肛温,安排床位,通知医师。
4. 患儿每日测体温6次,早产儿及低体温者给予适当保暖,监测体温。发热患者一般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
5. 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舒适,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者每日洗澡1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
6. 喂养:按医嘱喂养,喂奶时应抱起或抬高患儿头背部,喂奶后宜取右侧卧位;不能吸吮者用胃管或滴管喂养,喂奶前注意是否有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食具及时消毒。
7. 脐带护理:出生后1~2日开始不包扎,每日常规消毒2~3次,注意有无继发感染,酌情剪断脐带残端。
8. 每周称体重2次,早产儿遵医嘱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
9. 危重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随时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及自主活动等,一般患者每班至少评估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10.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和各种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危重患者遵医嘱每8小时记录总出入量1次。
11. 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体查,更衣,并向家属做好出院宣教。
第一节 早产儿护理常规
第二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
第四节 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
第五节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第六节 新生儿低血糖症护理常规
第七节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第八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第九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第十节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第十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02
第十二节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03
第十三节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104
第十四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105
第十五节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