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色差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一﹒色彩系統介紹(INTRODUCTION OF COLOR TECHNOLOGY) 1. 可視光譜(THE SPECTRUM OF VISIBLE LIGHT)

-9

(1)在电磁波波谱中, 可视光之波长仅占很窄的范围, 约由380NM~760NM (1NM=10 M), 其颜色分别为:

380nm~430nm 紫色 430nm~485nm 蓝色 485nm~570nm 绿色 570nm~585nm 黄色 585nm~610nm 橙色 610nm~760nm 红色

因为每个人对光的感受不同, 因此这个范围并非绝对的, 但是在色彩控制上以400nm~700nm 的范围以足够了.

2. 光源與物體及觀察者之關係.

一个不自行发光的物体, 能被人所感觉到它的颜色存在, 必须有三个条件(三要素) (1) 光源(LIGHT SOURCE). (2) 物体(OBJECT).

(3) 观察者(OBSERVER). 此三要素缺一不可. (1) 光源:

我们经常发现, 两块色样在某一种光源(例如: 日光) 可视为对色, 但如果移到其它光源下(例如: 灯泡) 其颜色却不一致,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各种光源的能量不同, 以及此两块色样所使用的色料不尽相同所造成.

色温﹔木炭等黑色惰性物质﹐在加热后﹐颜色会随温度而改变由红而转蓝﹐也就是说一定颜色对应一定温度﹐该温度即为色温﹒色温高为冷色表现﹒ 以下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订定的几种主要光源:

(2). 物体 (OBJECT):

不透明非金属物(OPAQUE NON-METALS). 不透明金属物(OPAQUE METALS). 半透明物(TRANSLUCENT). 透明物(TRANSPARENT).

当光源照射其上时, 所产生的现象, 亦可归为四种情形: 反射(REFLECTION). 透射(TRANSMISSION). 吸收(OBSORPTION).

散射(SCATING DIFFUSING). (3). 观察者 (OBSERVER):

在人的视觉系统构造中有三种不同的刺激中心(CENTRES OF STIMULATION)能分别感受出红, 绿, 蓝等三种光量, 再送至大脑组合成颜色感觉. 为了将色彩数据化, 国际照明委员会(C. I. E) 经过无数的实验与统计而订定了人眼对红, 绿, 蓝之刺激量, C. I. E 曾两度订定标准观察者: 1931年的2度标准观察者; 1964年的10度标准观察者; 其中以10度标准观察者最为常用,

视野角度: 观察颜色时由于色样之大小会影响判色的结果﹐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针对三原光实验进行不同色样与眼睛间之夹角而提出两种标准观察者之对色函数

二﹒色差的定義與表示方法﹒

物体与比较对象之间的颜色差异﹒一般是指非发光体在排除照明条件﹑视距

远近﹑环境等差异之后﹐与比较标准之間在色別﹑明度與彩度之間的差異﹒

国际照明委员会根据三色刺激法制定标准颜色坐标(CIElab )将颜色数据化﹐即为色差值﹒它把色相﹑明度﹑饱和度都用数据对应起来﹒色差值的单位是NB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Unit)﹐原为美国国家标准局所定﹐一个NBS 单位表示目光能辨别的极微小颜色间的差别﹒

GREEN

-a

三﹒光和色的區別﹕

光是指在人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人们只有凭借光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

我们可把物体分为两大类﹔发光体与非发光体﹒而物体的颜色﹐一般是指非发光体的颜色﹐其颜色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所以说颜色是被眼睛接收到的色刺激经大脑翻译所产生的结果﹒

对非发光体颜色视觉由下面几个因素组成﹔ 1﹒照射到非发光体光线的特性﹒ 2﹒非发光体本身的吸收﹑反射特性﹒ 3﹒人的视觉器官﹒

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人的颜色视觉﹒所以通常所说物体的颜色﹐是光的颜色作用的结果﹒

四﹒物体的顏色相關概念初步介紹﹕

1﹒ 三原色﹕

红﹑黄﹑蓝是基本色﹐又称三原色﹒ 2﹒ 间色﹕

三原色两两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间色只有三种﹔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

色=绿色﹑红色+黄色=橙色﹒ 3﹒ 复色﹑补色﹑消色等(黑﹑白)﹒ 4﹒ 色彩三要素﹕

色别﹑明度与饱和度﹒

色别(HUE);:指颜色的类别﹐又称色相﹒如红﹑黄﹑绿之区分等﹒

明度(LIGHTNESS):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诸色中﹐红﹑绿﹑蓝较

暗﹒明度高﹓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反射光线强弱造成的﹐光线强的明度较高﹐反之较低﹒明度相近时﹐色差较弱﹒ 饱和度(彩度)(CHROMA STAURATION):是指色彩中所含全彩色的比例﹒而全彩

色是指最鲜明﹑最饱和的色调颜色﹐如红﹑黄﹑绿等﹒

5. 混色——加法混色 (Additive Mixing):

当红, 绿, 蓝三种基本的原光投射在一白色银幕上.

G=绿 Y=黄

C=天蓝 B=蓝 W=白 M=洋红

R=红 YYY W-B=G+R=Y R

W-G=B+R=M W-R=B+G=C

图2. 加法混色

五﹒色差的影響因素

色差之影响因素﹐实际上也就是物体颜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判别

色差问题时一定的加强注意﹒

(1) 光源的影响﹔当光源中缺少某一波长范围的单色光﹐而这种单色光恰好又

是被照射物体的颜色时﹐就不能显现出物体的固有颜色﹒如﹔绿色物体在红光下几乎变成黑色﹒

(2) 光源照度的影响﹔物体的不同受光面﹐在同一光线照射时﹐照度也会有所

不一样﹐物体的明暗便会不一样﹒如﹔一个表面光滑的绿色瓷瓶﹐在高处呈现刺目的白色﹐而暗调部分的颜色十分复杂﹒

(3) 环境色的影响﹔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受到临近物体颜色的影响﹐使其

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光滑表面的物体和颜色较淡的物体﹒这是因为周围物体的反射光映在物体表面以及环境色与主体色之间产生对比现象的缘故﹒

(4) 视距远近的影响﹔过远或过近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物体的颜色﹒过远时物

体会显得发灰﹒

(5) 物体大小的影响﹔物体小时﹐易受环境色的影响﹒一大一小的两物体放在

一起时﹐大的物体占主导地位﹐反光面大﹐将影响小的物体的颜色﹒ (6) 物体表面(咬花面)的影响﹔光面易产生镜面反射﹐失去固有颜色﹒ (7) 上述均为物体颜色一定时﹐目测或是计算机测色时不准确﹐而易产生色差

的因素﹒影响物体本身存在颜色的因素有﹔原料调色偏差﹑成型条件变动﹑成型机台差异﹑放置时间不同﹑印刷或是喷漆厚度差异等因素﹒

色差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一﹒色彩系統介紹(INTRODUCTION OF COLOR TECHNOLOGY) 1. 可視光譜(THE SPECTRUM OF VISIBLE LIGHT)

-9

(1)在电磁波波谱中, 可视光之波长仅占很窄的范围, 约由380NM~760NM (1NM=10 M), 其颜色分别为:

380nm~430nm 紫色 430nm~485nm 蓝色 485nm~570nm 绿色 570nm~585nm 黄色 585nm~610nm 橙色 610nm~760nm 红色

因为每个人对光的感受不同, 因此这个范围并非绝对的, 但是在色彩控制上以400nm~700nm 的范围以足够了.

2. 光源與物體及觀察者之關係.

一个不自行发光的物体, 能被人所感觉到它的颜色存在, 必须有三个条件(三要素) (1) 光源(LIGHT SOURCE). (2) 物体(OBJECT).

(3) 观察者(OBSERVER). 此三要素缺一不可. (1) 光源:

我们经常发现, 两块色样在某一种光源(例如: 日光) 可视为对色, 但如果移到其它光源下(例如: 灯泡) 其颜色却不一致,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各种光源的能量不同, 以及此两块色样所使用的色料不尽相同所造成.

色温﹔木炭等黑色惰性物质﹐在加热后﹐颜色会随温度而改变由红而转蓝﹐也就是说一定颜色对应一定温度﹐该温度即为色温﹒色温高为冷色表现﹒ 以下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订定的几种主要光源:

(2). 物体 (OBJECT):

不透明非金属物(OPAQUE NON-METALS). 不透明金属物(OPAQUE METALS). 半透明物(TRANSLUCENT). 透明物(TRANSPARENT).

当光源照射其上时, 所产生的现象, 亦可归为四种情形: 反射(REFLECTION). 透射(TRANSMISSION). 吸收(OBSORPTION).

散射(SCATING DIFFUSING). (3). 观察者 (OBSERVER):

在人的视觉系统构造中有三种不同的刺激中心(CENTRES OF STIMULATION)能分别感受出红, 绿, 蓝等三种光量, 再送至大脑组合成颜色感觉. 为了将色彩数据化, 国际照明委员会(C. I. E) 经过无数的实验与统计而订定了人眼对红, 绿, 蓝之刺激量, C. I. E 曾两度订定标准观察者: 1931年的2度标准观察者; 1964年的10度标准观察者; 其中以10度标准观察者最为常用,

视野角度: 观察颜色时由于色样之大小会影响判色的结果﹐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针对三原光实验进行不同色样与眼睛间之夹角而提出两种标准观察者之对色函数

二﹒色差的定義與表示方法﹒

物体与比较对象之间的颜色差异﹒一般是指非发光体在排除照明条件﹑视距

远近﹑环境等差异之后﹐与比较标准之間在色別﹑明度與彩度之間的差異﹒

国际照明委员会根据三色刺激法制定标准颜色坐标(CIElab )将颜色数据化﹐即为色差值﹒它把色相﹑明度﹑饱和度都用数据对应起来﹒色差值的单位是NB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Unit)﹐原为美国国家标准局所定﹐一个NBS 单位表示目光能辨别的极微小颜色间的差别﹒

GREEN

-a

三﹒光和色的區別﹕

光是指在人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人们只有凭借光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

我们可把物体分为两大类﹔发光体与非发光体﹒而物体的颜色﹐一般是指非发光体的颜色﹐其颜色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所以说颜色是被眼睛接收到的色刺激经大脑翻译所产生的结果﹒

对非发光体颜色视觉由下面几个因素组成﹔ 1﹒照射到非发光体光线的特性﹒ 2﹒非发光体本身的吸收﹑反射特性﹒ 3﹒人的视觉器官﹒

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人的颜色视觉﹒所以通常所说物体的颜色﹐是光的颜色作用的结果﹒

四﹒物体的顏色相關概念初步介紹﹕

1﹒ 三原色﹕

红﹑黄﹑蓝是基本色﹐又称三原色﹒ 2﹒ 间色﹕

三原色两两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间色只有三种﹔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

色=绿色﹑红色+黄色=橙色﹒ 3﹒ 复色﹑补色﹑消色等(黑﹑白)﹒ 4﹒ 色彩三要素﹕

色别﹑明度与饱和度﹒

色别(HUE);:指颜色的类别﹐又称色相﹒如红﹑黄﹑绿之区分等﹒

明度(LIGHTNESS):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诸色中﹐红﹑绿﹑蓝较

暗﹒明度高﹓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反射光线强弱造成的﹐光线强的明度较高﹐反之较低﹒明度相近时﹐色差较弱﹒ 饱和度(彩度)(CHROMA STAURATION):是指色彩中所含全彩色的比例﹒而全彩

色是指最鲜明﹑最饱和的色调颜色﹐如红﹑黄﹑绿等﹒

5. 混色——加法混色 (Additive Mixing):

当红, 绿, 蓝三种基本的原光投射在一白色银幕上.

G=绿 Y=黄

C=天蓝 B=蓝 W=白 M=洋红

R=红 YYY W-B=G+R=Y R

W-G=B+R=M W-R=B+G=C

图2. 加法混色

五﹒色差的影響因素

色差之影响因素﹐实际上也就是物体颜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判别

色差问题时一定的加强注意﹒

(1) 光源的影响﹔当光源中缺少某一波长范围的单色光﹐而这种单色光恰好又

是被照射物体的颜色时﹐就不能显现出物体的固有颜色﹒如﹔绿色物体在红光下几乎变成黑色﹒

(2) 光源照度的影响﹔物体的不同受光面﹐在同一光线照射时﹐照度也会有所

不一样﹐物体的明暗便会不一样﹒如﹔一个表面光滑的绿色瓷瓶﹐在高处呈现刺目的白色﹐而暗调部分的颜色十分复杂﹒

(3) 环境色的影响﹔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受到临近物体颜色的影响﹐使其

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光滑表面的物体和颜色较淡的物体﹒这是因为周围物体的反射光映在物体表面以及环境色与主体色之间产生对比现象的缘故﹒

(4) 视距远近的影响﹔过远或过近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物体的颜色﹒过远时物

体会显得发灰﹒

(5) 物体大小的影响﹔物体小时﹐易受环境色的影响﹒一大一小的两物体放在

一起时﹐大的物体占主导地位﹐反光面大﹐将影响小的物体的颜色﹒ (6) 物体表面(咬花面)的影响﹔光面易产生镜面反射﹐失去固有颜色﹒ (7) 上述均为物体颜色一定时﹐目测或是计算机测色时不准确﹐而易产生色差

的因素﹒影响物体本身存在颜色的因素有﹔原料调色偏差﹑成型条件变动﹑成型机台差异﹑放置时间不同﹑印刷或是喷漆厚度差异等因素﹒


相关文章

  • 车辆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探究
  • 车辆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探究 摘 要:现代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车辆外观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车辆油漆色差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细节问题,而且复杂难以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车辆油漆色差的因素以及车辆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 ...查看


  • 显微镜基础知识 1
  • 显微镜基础知识 第一章: 显微镜简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 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 ...查看


  • 服装厂基本生产流程与检验标准
  • 服装厂基本生产流程与检验标准 1.梭织服装制作基本工作程序 1.1 定单用规格表梭织服装在制作前要先填写好定单规格表,按照制作服装的不同样办,定单规格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1.1 报价用规格表------款式样款式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设 ...查看


  • 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大全8
  •    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大全8 09-09-16 12:38大中小 文章性质:设计鉴赏 内 容:金属饰面板安装 金属饰面板如彩色涂层钢板.铝合金板等用途广泛,可用于内外墙面.屋面.顶棚等饰面安装:亦可与玻璃幕墙或玻璃窗配套应用,以及在建 ...查看


  • 棉用固色剂TF_234F的合成与应用_张红燕
  • 第31卷第7期印染助剂 Vol.31No.7棉用固色剂TF-234F的合成与应用 张红燕,吴彬,金鲜花,杨超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 摘要:介绍了一种含有反应性活性基团的棉用固色剂TF-234F的合成方法及固色性能, ...查看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资料
  • 第一章 1. 什么是X射线谱?从X射线管中发出的X射线包括哪几部分? X射线谱:从X射线管中发出的X射线是包含许多不同波长的X射线,在比较高的管电压下X射线管,并用X射线分光计实验测量其中各个波长的X射线强度,可得波长与强度的关系曲线,即为 ...查看


  • 油漆车身色差问题的预防控制
  • 现代涂装|Modern Finishing 油漆车身色差问题的预防控制 曹 伟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 摘要:结合某公司涂装车间成功经验,简要介绍了油漆车身色差产生的一些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色差控制规范以及色差问题的 ...查看


  • 水性涂料色浆的选用
  • 水性涂料色浆的选用 一. 水性色浆简介 水性色浆是指将有机或无机颜料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分散作用下(也可以加入水溶性树脂),形成的均一.稳定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触变流动性,较强的着色强度的浓缩颜料浆.水性色浆体系有两种:一种为高颜料含量无 ...查看


  • 尼龙印花地毯知识
  • 印花地毯有问必答 编者按:印花地毯是我公司新上项目,目前已开始接单生产.印花地毯刚入投产,就受到各销售部的强烈关注,大家经常询问一些常识性问题,公司近日专门组织印花车间.国内贸易部有关人员进行了汇总解答,要求各销售部组织人员对此进行集中学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