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人类的历史是在其不断追求自由并力争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写就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实现了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显然还没有来到。但是,创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靠的不仅仅是政府,还需要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乃至社会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力行。因此,作为倡导着创新与改革新理念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学习并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如何使人的自由个性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终归结底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终体现,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归依。如何让每个大学生都幸福、快乐并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是所有教育界人士都关心的课题,也是为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的理想社会有益的课题。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类特性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可以说,马克思通过这一定义把外在于人的抽象自由给了人,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他认为人的自由活动是人自身存在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要求,也即是说,人存在着就是为了自由。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人能通过“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人自己就是自己存在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他把未来的理想社会描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里的“每个人”是现实的个人,真正自由人的个体,这里的“联合体”,是指由真正自由的个人建立起来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可以说,自由对于马克思来说,已经不是解释世界的抽象概念,它实际上已成为人的生命、生活的目的与实现,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那就是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将人从物或工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才能使人获得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那个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建立“自由联合体”的主张,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当然“,这种联合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一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的解放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自由观中是相互统一的,是以人的活动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的,而人的自由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不断超越自然必然性的束缚。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本性的考察植根于现实的人及其各种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由观既体现了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也表达了对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深切 眷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个体自主活动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根标杆。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劳动自由和自由劳动的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劳动与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预设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无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改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开始,当人类进入到这一历史阶段的时候,原来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各种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类高度发达的自由意志与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面前得以化解。因此,共产主义最根本的标志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实现这个理想境界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劳动,因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的对象化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因此,改造自然、社会的生产劳动不仅有着十分实际的目的,即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无论是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劳动都还有超出维持自身生存的更崇高、更伟大的意义:即作为自由活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人的自我生成活动,它以实在的、直接现实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人的能力这一目的。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本文试图分别对劳动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和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作一点分析,并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谈一点认识。

首先要有劳动自由才会有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要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1努力探索公正合理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保证实现公民的劳动自由权利。

2保障公民自由劳动的权利,自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3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营造劳动创造人性的社会舆论,鼓励人们通过自由劳动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文明;就是要克服社会关系的“狭隘性”,革除社会关系的“对抗性”,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和“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这种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具体化为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生活的缺失或匮乏,都会把人的需要和能力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使人的现实存在处于一种“扁平”状态,甚至沦为“单向度的人”或“异化的人”,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在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人的各种需要和各方面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离开人的生活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了一具空壳,一句空话,一个漂亮的口号。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的思想,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

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在社会生活层面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着力推进和具体落实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精神。“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7]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尺度。马克思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也就是“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4]这就是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还说:“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资本家“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也就是“窃取了文明”。[15]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以器物与技术、制度与规范、观念与精神等形式,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和层面体现出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内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物质生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高度富强、民主、和谐和文明的社会,就是全面小康的社会,就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社会关系之外,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22]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3]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社会提供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围绕这一核心逐次展开。

马克思晚年曾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过新的思考探索,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⑥在这里,劳动者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⑦。劳动的普遍化、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使社会和个人都将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和余暇,这就为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人在摆脱了物的支配关系,亦

即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就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按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天赋、自由而多样化地发展自己,而不会成为社会分工强加于个人的奴隶。

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个人与社会,与共同体,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由此得到确立,很明显,人们组成社会、共同体、 集体、国家,其目的是为了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后者是为了促进前者的,后者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实现自由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7。

全球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再容纳高度发达的世界生产力和交往活动,而使国际基本矛盾激化,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到那时,人类的智慧就一定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彻底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消除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和障碍,为最终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正如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只有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 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时候,人才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上提出了具有经典意义的三大历史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 段”[2]104。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深入观察,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因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分裂。“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3]4。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依然如此:人为物役,人成为创造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的内涵突出表现在:

第一,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 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素质和个性随着人的活动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丰富化形成、发展起来。作为活动的个人主体或组成群体及人类主体的现实的人,是蕴涵着丰富的规定性的有个性的存在。这不是抽象的仅仅表示人的共性或整体存在的人,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气质和性格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作为个体的个性的本质力量或人格的力量。

1关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所处的方位

第一,中国已处于旧式分工的充分发展与摆脱旧式分工的因素孕育成长期。

第二,中国正处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代推进期、产业结构变革期。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人口社会流动的空间前所未有的扩大,职业的分工更加细化,职业变动频繁。

第三,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和情况已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将日益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中等发达社会的跨越式转变的急剧变革期。

2当代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经济基础、客观条件和可能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亦即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度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种特殊方式,是人活动的产物,是“人化”的结 同时又是“化人”的工具和手段。人既创造了化,又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到:“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 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指出了人的自觉、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创造源泉,同时也是自由的根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受制于自身生物规律以及自然规律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是不自由的。但问题在于人的活动突破了生物规律的有效范围,进入了一个超越生物存在的社会关系领域。人的突破就在于对客观规律的自觉服从,客观规律虽然不可违背,但规律的利用却有很大的自由度。主客体能动的统一就是自由的本质。主客体能动的统一体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指人按照自然规律,把自己的意志注入客体,使客体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人的自然化指人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所以,如果在“文化—自然”层面来谈论文化,文化一方面表现出对自然的克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自然的驯服,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7](P326-328)生态文化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它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人文道德观念,使人们真正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生态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而发展的,并规范、约束和指导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表现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对人类生死存亡的关注,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价值取向指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的

意义的信念,如人生在世的地位、使命、作用及意义。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生态文化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并不意味着要遏制人的基本需要,而是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要求彻底摒弃现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人们对过度的物质消费的盲从,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因为这不仅可以使人体验自己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启迪人的心智,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还可以在享受和乐趣中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只有个体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绿色消费源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物的生态价值的认识。自然物的价值是随着主体能力的增强而变化的,对自然物的生态价值的认识是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受到损害开始的。

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互为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作为目的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8](P927)人作为目的,对自然而言,就是不受自然力的压迫和驱使;对社会而言,就是不受社会关系的强制和压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人能参与全面的活动,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使自己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产生极大的创造力;第二,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互协调。更深入地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人的自由的思想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人实现自由的基本标志是劳动完全摆脱了谋生的消极性质,纯粹作为创造性活动出现。为了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三个条件:摆脱对必然性认识的盲目性,实现意识的自由;摆脱自然盲目力量的统治,实现对自然的自由;摆脱人与人关系的束缚,实现对社会的自由。

意识的自由是前提,社会关系的自由是条件和手段,对自然的自由是基础和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1以生产实践为中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在人与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以交往实践为中介,在人与世界历史的密切联系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人类的历史是在其不断追求自由并力争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写就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实现了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显然还没有来到。但是,创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靠的不仅仅是政府,还需要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乃至社会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力行。因此,作为倡导着创新与改革新理念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学习并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如何使人的自由个性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终归结底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终体现,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归依。如何让每个大学生都幸福、快乐并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是所有教育界人士都关心的课题,也是为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的理想社会有益的课题。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类特性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可以说,马克思通过这一定义把外在于人的抽象自由给了人,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他认为人的自由活动是人自身存在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要求,也即是说,人存在着就是为了自由。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人能通过“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人自己就是自己存在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他把未来的理想社会描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里的“每个人”是现实的个人,真正自由人的个体,这里的“联合体”,是指由真正自由的个人建立起来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可以说,自由对于马克思来说,已经不是解释世界的抽象概念,它实际上已成为人的生命、生活的目的与实现,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那就是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将人从物或工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才能使人获得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那个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建立“自由联合体”的主张,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当然“,这种联合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一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的解放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自由观中是相互统一的,是以人的活动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的,而人的自由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不断超越自然必然性的束缚。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本性的考察植根于现实的人及其各种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由观既体现了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也表达了对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深切 眷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个体自主活动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根标杆。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劳动自由和自由劳动的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劳动与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预设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无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改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开始,当人类进入到这一历史阶段的时候,原来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各种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类高度发达的自由意志与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面前得以化解。因此,共产主义最根本的标志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实现这个理想境界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劳动,因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的对象化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因此,改造自然、社会的生产劳动不仅有着十分实际的目的,即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无论是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劳动都还有超出维持自身生存的更崇高、更伟大的意义:即作为自由活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人的自我生成活动,它以实在的、直接现实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人的能力这一目的。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本文试图分别对劳动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和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作一点分析,并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谈一点认识。

首先要有劳动自由才会有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要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1努力探索公正合理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保证实现公民的劳动自由权利。

2保障公民自由劳动的权利,自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3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营造劳动创造人性的社会舆论,鼓励人们通过自由劳动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文明;就是要克服社会关系的“狭隘性”,革除社会关系的“对抗性”,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和“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这种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具体化为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生活的缺失或匮乏,都会把人的需要和能力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使人的现实存在处于一种“扁平”状态,甚至沦为“单向度的人”或“异化的人”,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在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人的各种需要和各方面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离开人的生活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了一具空壳,一句空话,一个漂亮的口号。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的思想,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

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在社会生活层面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着力推进和具体落实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精神。“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7]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尺度。马克思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也就是“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4]这就是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还说:“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资本家“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也就是“窃取了文明”。[15]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以器物与技术、制度与规范、观念与精神等形式,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和层面体现出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内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物质生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高度富强、民主、和谐和文明的社会,就是全面小康的社会,就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社会关系之外,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22]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3]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社会提供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围绕这一核心逐次展开。

马克思晚年曾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过新的思考探索,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⑥在这里,劳动者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⑦。劳动的普遍化、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使社会和个人都将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和余暇,这就为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人在摆脱了物的支配关系,亦

即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就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按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天赋、自由而多样化地发展自己,而不会成为社会分工强加于个人的奴隶。

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个人与社会,与共同体,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由此得到确立,很明显,人们组成社会、共同体、 集体、国家,其目的是为了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后者是为了促进前者的,后者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实现自由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7。

全球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再容纳高度发达的世界生产力和交往活动,而使国际基本矛盾激化,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到那时,人类的智慧就一定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彻底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消除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和障碍,为最终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正如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只有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 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时候,人才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上提出了具有经典意义的三大历史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 段”[2]104。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深入观察,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因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分裂。“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3]4。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依然如此:人为物役,人成为创造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的内涵突出表现在:

第一,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 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素质和个性随着人的活动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丰富化形成、发展起来。作为活动的个人主体或组成群体及人类主体的现实的人,是蕴涵着丰富的规定性的有个性的存在。这不是抽象的仅仅表示人的共性或整体存在的人,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气质和性格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作为个体的个性的本质力量或人格的力量。

1关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所处的方位

第一,中国已处于旧式分工的充分发展与摆脱旧式分工的因素孕育成长期。

第二,中国正处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代推进期、产业结构变革期。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人口社会流动的空间前所未有的扩大,职业的分工更加细化,职业变动频繁。

第三,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和情况已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将日益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中等发达社会的跨越式转变的急剧变革期。

2当代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经济基础、客观条件和可能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亦即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度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种特殊方式,是人活动的产物,是“人化”的结 同时又是“化人”的工具和手段。人既创造了化,又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到:“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 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指出了人的自觉、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创造源泉,同时也是自由的根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受制于自身生物规律以及自然规律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是不自由的。但问题在于人的活动突破了生物规律的有效范围,进入了一个超越生物存在的社会关系领域。人的突破就在于对客观规律的自觉服从,客观规律虽然不可违背,但规律的利用却有很大的自由度。主客体能动的统一就是自由的本质。主客体能动的统一体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指人按照自然规律,把自己的意志注入客体,使客体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人的自然化指人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所以,如果在“文化—自然”层面来谈论文化,文化一方面表现出对自然的克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自然的驯服,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7](P326-328)生态文化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它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人文道德观念,使人们真正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生态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而发展的,并规范、约束和指导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表现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对人类生死存亡的关注,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价值取向指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的

意义的信念,如人生在世的地位、使命、作用及意义。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生态文化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并不意味着要遏制人的基本需要,而是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要求彻底摒弃现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人们对过度的物质消费的盲从,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因为这不仅可以使人体验自己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启迪人的心智,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还可以在享受和乐趣中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只有个体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绿色消费源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物的生态价值的认识。自然物的价值是随着主体能力的增强而变化的,对自然物的生态价值的认识是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受到损害开始的。

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互为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作为目的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8](P927)人作为目的,对自然而言,就是不受自然力的压迫和驱使;对社会而言,就是不受社会关系的强制和压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人能参与全面的活动,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使自己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产生极大的创造力;第二,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互协调。更深入地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人的自由的思想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人实现自由的基本标志是劳动完全摆脱了谋生的消极性质,纯粹作为创造性活动出现。为了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三个条件:摆脱对必然性认识的盲目性,实现意识的自由;摆脱自然盲目力量的统治,实现对自然的自由;摆脱人与人关系的束缚,实现对社会的自由。

意识的自由是前提,社会关系的自由是条件和手段,对自然的自由是基础和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1以生产实践为中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在人与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以交往实践为中介,在人与世界历史的密切联系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
  •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 对现有相关成果的统计研究表明, 对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 当前学术界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答案是"人的全面发展",占90%以上比重;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人的自由发展".主 ...查看


  •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_赵立庆
  •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赵立庆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广西桂林541004)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0148-01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查看


  •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当代幸福观
  • 摘 要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也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最高目标的定义,这一思想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而幸福是人们不懈追求并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的永恒主题,每一个人的终极幸福就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查看


  • 不能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个人全面面自由的发展"
  • 不能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个人全面面自由的发展" 学说连线 · 我要留言 · 返回首页 作者: 王友洛(作者惠寄) [学说连线 www.xslx.com] 2001年10月27日 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在 ...查看


  •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 ...查看


  •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终极价值解析
  •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终极价值解析 [内容提要]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宝藏,然而其终极价值目标只有一个:实现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四重规定:个人交往的普遍化和人性化.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和高层化.个人能力的全面化和社 ...查看


  • 人与哲学的相互言说
  •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表现为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探讨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对中国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道 ...查看


  •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摘 要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理论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 此我们有认识的必要性.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问题是实现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的实践过程的重要前提.<共产党宣言>最早提出了"人 的自由 ...查看


  • 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
  • 作者:张耀灿曹清燕 江汉论坛 2008年04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1-0035-04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不同视角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