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西贡是个很复杂的城市,白人女孩基本上在放学的时候都有专门接送的司机在校门口等候着。但玛格丽特是个例外,当时她住在沙沥,来回往返于西贡与沙沥之间。在1929年末,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往返,使玛格丽特遇见了他。

“我还小。”

“多大了?”

她按照中国人的计算年龄的方式回答他:“十六岁。”

“不,”他微笑着说,“这不是真的。”

“十五岁……十五岁半……行吗?”

“行。”

这个他,就是她在湄公河上遇见的中国情人。

他的真实名字叫黄水梨(Huynh Thuy Le),但大家都叫他莱奥。玛格丽特形容他是跳梁小丑,因为他又矮又瘦,双肩垂下,她一语论定他一点都不好看,比一般的安南人要丑陋得多。但他是在印度支那地区坐拥五千套住宅的中国富商的儿子。

因为家住沙沥,玛格丽特要返回西贡学校,中途需要搭乘一艘湄公河支流的渡船。正是在这渡船上,十五岁半的玛格丽特遇见了坐在豪华轿车上的莱奥,他们相识了。

书中,那个负责带她回沙沥的医生把她送到了寄宿学校,而莱奥说他们还会再见面。她深知她被他的钱诱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他,但是她已经开始动摇了。

电影里,她下车,她给他说了句再见。他什么也没说,恋恋不舍地隔着车窗看着她走了进去……

上面两种诠释,我更喜欢书里那种坦诚无比的心境。她深知自己不是真心爱他,她爱的只他的钱。书中这种直观上的冲击和电影版朦胧中的若即若离,我更倾向于书里的那个她,逼真,却令人心生理解。

第二天午休时,她听见窗外刺耳的喇叭声。她知道是莱奥……他乘着那辆黑色轿车途经她住的地方有三十五次。她数得很清楚,因为每次在她房子前都能感受到车速减慢,但从未停下。直到她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她看到莱奥倚着车门在路口等她,依旧是那套生丝西服,她还是那条真丝茶褐色的连衣裙。

电影里,她靠近莱奥的轿车,嘴角微扬,眼色迷离,似吻非吻地靠近他,靠近他……虽然隔着透明的车窗玻璃,但是那个中国男人早已经心乱如麻,缓缓闭上双眸,为自己那掩饰不了的情欲而失措。

她似乎迷上了莱奥的黑色轿车,又坐了上去,一上车就问他车子的品牌和价格。那庞大的数字,对她家而言,是要分好几次才能付清的巨款,而莱奥太幸福了,对他而言,钱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东西,他最不缺这个。

相反,玛格丽特却很需要,她以他的车为荣,她打算让大家都能看到这辆车,于是刻意站在车前,生怕同学没有注意到此刻不一般的她。是小女生的虚荣心作祟还是贫穷女对钱的无限渴望,总之,她当时就是悔恨的,因为她把自己深陷到一阵耳鸣又混沌的状态。

“我将有一辆利穆新大轿车送我去上学,可我也将永远生活在悔恨之中,悔恨我的所作所为,我所获得的一切,悔恨我所抛弃的一切,好坏都一样,让我感到悔恨。”(《情人》)

这样的种族和家庭背景都无法契合的“交往”是不被看好的,虽然她的初衷只是为了他的钱。因为他的钱,她才有欲望;因为他的钱,她才能“爱”他。如果他贫瘠、褴褛,食不果腹,她是不会正眼瞧他的,因为她受够了那样的生活。除了钱,她一概不爱。

不被看好的“恋情”还在持续着。她观察着莱奥,想方设法套问他的财产。他说他大概有五千万法郎的不动产,散布在整个交趾支那,他是独生子,这巨额的财产非他莫属。这样保守的估价,已经让她神魂颠倒,想入非非。

她之所以将湍急的河流写得那般浑浊和隐晦,设计了那么多的漂浮物,是她想用笔下的洪流冲走那些令她感到窒息的灭亡。而这气势恢宏的河流汇聚一端后,却是将要来临的更为咆哮的冲击,是轰动的“爱情”。

整条怒江或许是一人的眼泪

你美得让浪子回头

让它像个姑娘

这段概述玛格丽特的三行情书,让我们领会到,她的美让莱奥魂牵梦萦,辗转反侧。这个隐秘而忧伤的女孩,总是不加掩饰地表露着她不符年龄的成熟。欲迎还拒的忸怩、炉火纯青的洞悉,这样大胆且不做作的女孩,在当时闭塞的越南是少见的。

莱奥说过,他讨厌巴黎这个城市,甚至讨厌巴黎姑娘。他有很多钱,见过各种各样的女子,这样情场上的浪子,却定格在此刻。他爱上她,“芳心暗许,目送秋波”。

“从最初的一刹那开始,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明白,他已经受她的支配。纵然不是他,就是换一个别的男人,当机会降临的时候,也同样会任由她摆布。她同时也知道事情的另外一面,从今以后,令她身不由己的时刻已经到来,她将无法摆脱自己应尽的义务。”她把将要面对的事称作是应尽的义务,可见,她并不向往这一刻的到来,甚至是抗拒的。

——摘自《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相关阅读】

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作者:王筱莹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

查看图书

(责编:李唐)

西贡是个很复杂的城市,白人女孩基本上在放学的时候都有专门接送的司机在校门口等候着。但玛格丽特是个例外,当时她住在沙沥,来回往返于西贡与沙沥之间。在1929年末,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往返,使玛格丽特遇见了他。

“我还小。”

“多大了?”

她按照中国人的计算年龄的方式回答他:“十六岁。”

“不,”他微笑着说,“这不是真的。”

“十五岁……十五岁半……行吗?”

“行。”

这个他,就是她在湄公河上遇见的中国情人。

他的真实名字叫黄水梨(Huynh Thuy Le),但大家都叫他莱奥。玛格丽特形容他是跳梁小丑,因为他又矮又瘦,双肩垂下,她一语论定他一点都不好看,比一般的安南人要丑陋得多。但他是在印度支那地区坐拥五千套住宅的中国富商的儿子。

因为家住沙沥,玛格丽特要返回西贡学校,中途需要搭乘一艘湄公河支流的渡船。正是在这渡船上,十五岁半的玛格丽特遇见了坐在豪华轿车上的莱奥,他们相识了。

书中,那个负责带她回沙沥的医生把她送到了寄宿学校,而莱奥说他们还会再见面。她深知她被他的钱诱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他,但是她已经开始动摇了。

电影里,她下车,她给他说了句再见。他什么也没说,恋恋不舍地隔着车窗看着她走了进去……

上面两种诠释,我更喜欢书里那种坦诚无比的心境。她深知自己不是真心爱他,她爱的只他的钱。书中这种直观上的冲击和电影版朦胧中的若即若离,我更倾向于书里的那个她,逼真,却令人心生理解。

第二天午休时,她听见窗外刺耳的喇叭声。她知道是莱奥……他乘着那辆黑色轿车途经她住的地方有三十五次。她数得很清楚,因为每次在她房子前都能感受到车速减慢,但从未停下。直到她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她看到莱奥倚着车门在路口等她,依旧是那套生丝西服,她还是那条真丝茶褐色的连衣裙。

电影里,她靠近莱奥的轿车,嘴角微扬,眼色迷离,似吻非吻地靠近他,靠近他……虽然隔着透明的车窗玻璃,但是那个中国男人早已经心乱如麻,缓缓闭上双眸,为自己那掩饰不了的情欲而失措。

她似乎迷上了莱奥的黑色轿车,又坐了上去,一上车就问他车子的品牌和价格。那庞大的数字,对她家而言,是要分好几次才能付清的巨款,而莱奥太幸福了,对他而言,钱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东西,他最不缺这个。

相反,玛格丽特却很需要,她以他的车为荣,她打算让大家都能看到这辆车,于是刻意站在车前,生怕同学没有注意到此刻不一般的她。是小女生的虚荣心作祟还是贫穷女对钱的无限渴望,总之,她当时就是悔恨的,因为她把自己深陷到一阵耳鸣又混沌的状态。

“我将有一辆利穆新大轿车送我去上学,可我也将永远生活在悔恨之中,悔恨我的所作所为,我所获得的一切,悔恨我所抛弃的一切,好坏都一样,让我感到悔恨。”(《情人》)

这样的种族和家庭背景都无法契合的“交往”是不被看好的,虽然她的初衷只是为了他的钱。因为他的钱,她才有欲望;因为他的钱,她才能“爱”他。如果他贫瘠、褴褛,食不果腹,她是不会正眼瞧他的,因为她受够了那样的生活。除了钱,她一概不爱。

不被看好的“恋情”还在持续着。她观察着莱奥,想方设法套问他的财产。他说他大概有五千万法郎的不动产,散布在整个交趾支那,他是独生子,这巨额的财产非他莫属。这样保守的估价,已经让她神魂颠倒,想入非非。

她之所以将湍急的河流写得那般浑浊和隐晦,设计了那么多的漂浮物,是她想用笔下的洪流冲走那些令她感到窒息的灭亡。而这气势恢宏的河流汇聚一端后,却是将要来临的更为咆哮的冲击,是轰动的“爱情”。

整条怒江或许是一人的眼泪

你美得让浪子回头

让它像个姑娘

这段概述玛格丽特的三行情书,让我们领会到,她的美让莱奥魂牵梦萦,辗转反侧。这个隐秘而忧伤的女孩,总是不加掩饰地表露着她不符年龄的成熟。欲迎还拒的忸怩、炉火纯青的洞悉,这样大胆且不做作的女孩,在当时闭塞的越南是少见的。

莱奥说过,他讨厌巴黎这个城市,甚至讨厌巴黎姑娘。他有很多钱,见过各种各样的女子,这样情场上的浪子,却定格在此刻。他爱上她,“芳心暗许,目送秋波”。

“从最初的一刹那开始,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明白,他已经受她的支配。纵然不是他,就是换一个别的男人,当机会降临的时候,也同样会任由她摆布。她同时也知道事情的另外一面,从今以后,令她身不由己的时刻已经到来,她将无法摆脱自己应尽的义务。”她把将要面对的事称作是应尽的义务,可见,她并不向往这一刻的到来,甚至是抗拒的。

——摘自《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相关阅读】

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作者:王筱莹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

查看图书

(责编:李唐)


相关文章

  • 追寻杜拉斯[情人]中的情人
  •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带有传奇色彩和独特性的女作家,<情人>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该作品不仅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与研究,也使读者们对她崇拜与热爱.尤其杜拉斯丰富多彩的情爱生活,更是读者们讨论的话题,本文试 ...查看


  • 法国-杜拉斯经典语录_杜拉斯名言句子
  • 杜拉斯经典语录_杜拉斯名言句子 时间: 2015-09-21 阅读: 8 次 大 中 小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l ...查看


  • 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 浅析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摘要:杜拉斯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代表,她出生在殖民地,是殖民地里地道的穷人,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留给她的是父爱缺失的人生.特殊的境遇让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动着不可忘却的忧伤,她笔下 ...查看


  • 稀有金属2012年第9期
  • 愿意当一粒稀有金属.美得不寒而粟. 是一种冷艳而沉默的美. 不轻易被找到,不轻易不融化,可以承受1000度高温,不易变型,例如钨. 一直烧一直烧,烧到生出寒光.稀有金属四个字,质地有声,干净明亮. 曾有几度,喜欢当娇嫩的花,在人前靓丽地艳着 ...查看


  • 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 1
  • 玛格丽特·杜拉斯 姓名:玛格丽特·杜拉斯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14年4月4日-1996年 出生地:越南嘉定 国籍:法国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 ...查看


  • 浅谈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影像化书写
  • 摘 要: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由于在叙事艺术上的创造力而闻名于世,并对后来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部作品的影像化书写角度来分析<情人>的叙事特色,找寻<情人>的艺术魅力来源,探索杜拉斯 ...查看


  • 安妮宝贝的忧伤[散文欣赏]
  • 1.任何人都会感觉他的生命,似乎在寻找某个地方或某个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于是一边往前走着一边心里怅惘. 2.所有的人都有一张寂寞的脸.寂寞和身边包围的喧嚣无关.即使是在爱情或人群里面. 3.喜欢这种沉着,虽然知道灵魂的漂泊永远都不会停止. ...查看


  • 逆流湄公河,宛在水中央
  • 在很大程度上,世界对湄公河的发现与香格里拉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因一个人的作品而名传天下. 可以说,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让人们一再地去香格里拉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查看


  • 情人毕加索
  • 1 在天一画廊,加蓝第一次见到那个法国男人"毕加索".那晚,天一画廊有一个行为艺术Party,这个Party对某种色彩发生兴趣和牵挂,画廊的门被改涂成白色,大厅里拂动着白色的灯光,空中飘悬着白色的气球,参加Party的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