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阅读指导课 博野县里村中学 李丽贞
【作品分析】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
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应引导学生不仅要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
【指导目标】
1、交流《草房子》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理解的程度。
2、认识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感受《草房子》美的力量,并让学生体会成长的美丽。
【指导重点、难点】
重点:1、交流《草房子》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理解的程度。
难点:2、认识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指导方法】
1、激趣教学法
2、提示点拨法
3、交流展示法
4、示范教学法
【教学准备】各组准备展示内容
【指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草房子》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喜欢吗?老师也特别喜欢。其实有很多
人都喜欢它。
1、出示:
《草房子》是一首诗。 ———肖复兴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崔道怡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樊发稼
2、很多人都知道创作有三重境界,老师觉得读书也有三重境界。
出示:第一重:翻书,看封面,看作者,看故事简介,看序言,看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重:读书,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一口气将书读完,对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但缺少思考。
第三重:品书,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思想,读出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表达的精彩。
板书:读书“三重境界”
3、你觉得你达到了哪一层境界?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对《草房子》的评价,初步让学生认识《草房子》美的
力量。指出阅读的“三重境界”是对初中学生的深度阅读的要求。
敢不敢接受一下挑战?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知识检测,挑战竞赛
全班四组,按组回答1-4,5-8,9-12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他的长篇小说还有。
2、从小没有父母,身世离奇,被人欺负的是 。
3、过继到邱二爷家,经历了洪水后家毁人亡的痛苦的是。
4、因为秃头,自尊受损,在抗争后被人冷落的是。
5、得了鼠疮,经历了死一样的痛苦的是。
6、春节文艺汇演,油麻地小学演《屠桥》, 扮演十八岁的姑娘, 扮演新四军队长,最终 扮演伪军连长。
7、麻油地孩子们在冬天喜欢捉迷藏,其中一种叫“ ”。
8、桑桑和杜小康在草垛边骑车,两人饿了就决定烤红薯吃,可是没想到草垛烧了起来,最后 先承认是自己玩火的。
9、邱二爷生病了,他的儿子细马和桑桑一起挖 做中药,细马专挑白嫩白嫩的,黑的或红的一概不要。
10、秦大奶奶为了 而滑入了水中。
11、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是,最喜欢的女老师是。
12、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设计意图:初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用各组挑战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结:老师发现大家至少已经达到了第二层境界了。不错,真正达到第三层
境界并不容易。下面,我们进入深入文本,各组展示环节,进入第三重境界——品书。
三、深入文本,各组展示
之前,我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章节或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围绕以
下五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五个问题分别是:
①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②我最感动的情节是
③我最欣赏的语言是
④我深入理解的主题是
⑤我演绎的感悟与收获是
要求:①-④分析有理有据,⑤的演绎形式可多种多样,写体会、诵诗歌、说快板等均可,尽量是小组自己的创作。
小组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教师适当点评,师生可适当补充、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文本,进入阅读第三重境界——品书,边读边思,读
出思想,读出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各组展示,利于激发小组阅读兴趣,发挥集体智慧。
小结:同学们的阅读很深入,当我们用心读时,不止关注情节,还会分析人
物,品味语言,领悟主题,会读出很多美的东西让我们感动。我们在读中思考,我们看到了语言后面的东西——思想。秃鹤长大了,杜小康长大了,桑桑长大了,细马长大了,纸月长大了„„成长就是一种美丽。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小诗《成长的美丽》——
成长的美丽
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
在油麻地金泽闪闪的房檐下
我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
我闻到了花苞绽开的芳香
冬夜的苦练中
秃鹤
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洪水的洗礼下
细马
用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脊梁
孤独的芦苇荡中
杜小康
坚毅的站立在了生活的路口
病痛的折磨下
桑桑
绽开了不屈的微笑
„„
成长在苦难中开始
成长也因苦难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草房子》美的力量,并让学生体会成长的美丽。懂得无论快乐与忧伤,无论顺境与逆境,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草房子》让我们感动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许多,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仍在记忆、回味,那就让我们学会写“读书笔记”吧,它会长久地乃至一生地伴随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学写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那么,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学生齐读)
常用的形式有:
1、摘抄笔记。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可以摘抄哲理性句段、优美的写景句段、人物描写形象的句段或一些名言警句、小诗等,还可以摘抄你感兴趣的句段。
举例说明——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的,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
下的欲望。(处理方式:学生齐读,一学生作简要分析)
作者曹文轩用他细腻的笔法对秃鹤的光头做了特别传神的描写,非常形象。
2、批注笔记。
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
举例说明——
这年秋天,他卖掉了七十多只羊,只留了五只强壮的公羊和二十五只特别能下崽的母羊。然后,他把卖羊的钱统统买了刚出窑的新砖。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处理方式:一学生读,引导学生这段写出了细马的什么?)
批注:“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写出了细马的有孝心有责任心。
3、心得笔记。
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可长可短。基于作品的是基础,是出发点,但要少写;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心得,谈体会是重点,要多写。
板书:读书笔记:摘抄、批注、心得
老师读了《草房子》,也很感动,禁不住提笔写下了我的童年,请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心得笔记《童年是一首歌》。
小结:以上三种是读书笔记的最基本的形式。“好书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用至少两种形式写《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结束: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成功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俗话还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愿同学们多读好书,也希望让“读书笔记”能伴随我们一生。
设计意图:农村的孩子读书少,更没有养成一个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本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记读书笔记,从本节课开始记录自己的第一本“读书笔记”。出示实例,学生就会觉得容易一些,教师的范例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品一本书,共写读书笔记,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激励,也希望是一种习惯。
附:教师心得笔记《童年是一首歌》
童年是一首歌
——读《草房子》有感
博野县里村中学教师 李丽贞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
童年是一首歌,有欢快的音符,也有忧伤的曲调,但留给我们的总是无尽的快乐与美好。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再次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啊,那是一座洒满阳光和快乐的草房子。尽管有风有雨,但总遮挡不住我们的欢笑。草房子里有你,有我,有他„„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里——
有那个天生秃顶的陆鹤,由懵懂无知到出于对尊严的执着而上演出一幕幕令人发笑又心酸的悲喜剧。
有那个把自家碗柜改制成鸽笼,大热天穿着棉衣在操场上戏耍,玩“贼回家”躺在空棺里胆战心惊,而面对死亡却丝毫没有恐怖的桑桑。
有那个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的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纸月。
有那个曾是所有人都羡慕的“红门”少爷,而后在一场灾难后,在孤独中成长变得坚强的杜小康。
„„
在我的“草房子”里——
我想起小学一年级初次考试没让我参加,我在校门口玩耍,那个卖“玉米花”的小青年竟对我说:“小菜包子一个呦,都没让你考试呦!”那嘲笑的眼神令我羞愧难当,而后我奋发图强,期末便得了班里第五名。
我想起八九岁养花,家里的鸡啄食了我的“指甲花”。我愤怒地用棍猛敲了几只鸡一阵子,而后把我的心爱的花搬至窗台。花仍不能躲过劫难,后搬至房顶才开花。于是,我骄傲地染满了指甲红。
我想起每每刮风之后,我都会去树林帮着曾祖母捡拾“枯树枝”,抬头望望哪一根枯枝在摇曳,那种期盼呀!或用秫秸杆占上一大片落叶多的地当自己的“地盘”,搂“枯树叶”。回家时,小小的背肩负着重重的一捆干柴或一袋树叶,冬天就可以睡暖和的“热炕头”了。
我想起春夏之交傍晚放学回家,我疯似的到家里一扔书包,拿起一个小瓶飞奔至村外,捡拾“喇叭虫”。我们将柳树皮制成笛子,满嘴满天的柳笛声啊吹出了多少童年的梦!再用手摘下柳枝上落满的“喇叭虫”,虫子在手心中乱爬,满手心的痒啊,惹得我们一个劲地裂开嘴笑。那一棵棵村外的大柳树啊,盛载了我们多少童年的快乐!
我想起冬天晚饭后,我们每人带一盏自制的煤油灯(空墨水瓶+自行车气门)赶往学校上晚自习。北风吹在脸上疼疼的。我们一手端着煤油灯,用另一只手罩
住灯,小心翼翼却又带着对求知的虔诚去那寒冷的教室。尽管手被吹裂,脚被冻得痒痒的,我们依然乐此不疲。那一路跳动的小小灯盏啊,牵动着多少颗充满希冀的心!
我想起课间或课余的游戏——“翻绳”,静静的,用一双灵巧的小手在纵横交错的绷线中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格子,房子,大桥;“跳皮筋”,两边的孩子把皮筋由低到高逐级上升,另一孩子跳拉下一边的皮筋,一个反弹,随即出脚勾住皮筋,上下弹跳,左右开弓,轻盈的身影像美丽的蝴蝶在乐谱上飞舞;“跳房子”,找一块空地,用粉笔或红砖头块在地上画好格子,在锤子剪刀布后,赢了的孩子缩起一只脚,另一只脚踢着格子中的抛物,便一级一级玩起了;还有“丢沙包”,“打弹珠”“东南西北”„„
满脑满心的童年趣事啊,说不完道不尽,像汩汩流动的一泓清泉清澈、纯净,让心灵也变得宁静、恬美。
啊,童年是一首歌,无论快乐,无论忧伤,只要我们一直向前,即使苦难也美丽。谢谢曹文轩创作的《草房子》,它令我们感动,令我们回味,也令我们深思——
“快乐童年”,今天的孩子能否找到?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 博野县里村中学 李丽贞
【作品分析】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
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应引导学生不仅要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
【指导目标】
1、交流《草房子》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理解的程度。
2、认识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感受《草房子》美的力量,并让学生体会成长的美丽。
【指导重点、难点】
重点:1、交流《草房子》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理解的程度。
难点:2、认识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指导方法】
1、激趣教学法
2、提示点拨法
3、交流展示法
4、示范教学法
【教学准备】各组准备展示内容
【指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草房子》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喜欢吗?老师也特别喜欢。其实有很多
人都喜欢它。
1、出示:
《草房子》是一首诗。 ———肖复兴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崔道怡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樊发稼
2、很多人都知道创作有三重境界,老师觉得读书也有三重境界。
出示:第一重:翻书,看封面,看作者,看故事简介,看序言,看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重:读书,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一口气将书读完,对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但缺少思考。
第三重:品书,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思想,读出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表达的精彩。
板书:读书“三重境界”
3、你觉得你达到了哪一层境界?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对《草房子》的评价,初步让学生认识《草房子》美的
力量。指出阅读的“三重境界”是对初中学生的深度阅读的要求。
敢不敢接受一下挑战?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知识检测,挑战竞赛
全班四组,按组回答1-4,5-8,9-12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他的长篇小说还有。
2、从小没有父母,身世离奇,被人欺负的是 。
3、过继到邱二爷家,经历了洪水后家毁人亡的痛苦的是。
4、因为秃头,自尊受损,在抗争后被人冷落的是。
5、得了鼠疮,经历了死一样的痛苦的是。
6、春节文艺汇演,油麻地小学演《屠桥》, 扮演十八岁的姑娘, 扮演新四军队长,最终 扮演伪军连长。
7、麻油地孩子们在冬天喜欢捉迷藏,其中一种叫“ ”。
8、桑桑和杜小康在草垛边骑车,两人饿了就决定烤红薯吃,可是没想到草垛烧了起来,最后 先承认是自己玩火的。
9、邱二爷生病了,他的儿子细马和桑桑一起挖 做中药,细马专挑白嫩白嫩的,黑的或红的一概不要。
10、秦大奶奶为了 而滑入了水中。
11、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是,最喜欢的女老师是。
12、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设计意图:初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用各组挑战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结:老师发现大家至少已经达到了第二层境界了。不错,真正达到第三层
境界并不容易。下面,我们进入深入文本,各组展示环节,进入第三重境界——品书。
三、深入文本,各组展示
之前,我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章节或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围绕以
下五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五个问题分别是:
①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②我最感动的情节是
③我最欣赏的语言是
④我深入理解的主题是
⑤我演绎的感悟与收获是
要求:①-④分析有理有据,⑤的演绎形式可多种多样,写体会、诵诗歌、说快板等均可,尽量是小组自己的创作。
小组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教师适当点评,师生可适当补充、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文本,进入阅读第三重境界——品书,边读边思,读
出思想,读出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各组展示,利于激发小组阅读兴趣,发挥集体智慧。
小结:同学们的阅读很深入,当我们用心读时,不止关注情节,还会分析人
物,品味语言,领悟主题,会读出很多美的东西让我们感动。我们在读中思考,我们看到了语言后面的东西——思想。秃鹤长大了,杜小康长大了,桑桑长大了,细马长大了,纸月长大了„„成长就是一种美丽。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小诗《成长的美丽》——
成长的美丽
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
在油麻地金泽闪闪的房檐下
我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
我闻到了花苞绽开的芳香
冬夜的苦练中
秃鹤
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洪水的洗礼下
细马
用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脊梁
孤独的芦苇荡中
杜小康
坚毅的站立在了生活的路口
病痛的折磨下
桑桑
绽开了不屈的微笑
„„
成长在苦难中开始
成长也因苦难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草房子》美的力量,并让学生体会成长的美丽。懂得无论快乐与忧伤,无论顺境与逆境,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草房子》让我们感动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许多,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仍在记忆、回味,那就让我们学会写“读书笔记”吧,它会长久地乃至一生地伴随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学写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那么,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学生齐读)
常用的形式有:
1、摘抄笔记。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可以摘抄哲理性句段、优美的写景句段、人物描写形象的句段或一些名言警句、小诗等,还可以摘抄你感兴趣的句段。
举例说明——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的,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
下的欲望。(处理方式:学生齐读,一学生作简要分析)
作者曹文轩用他细腻的笔法对秃鹤的光头做了特别传神的描写,非常形象。
2、批注笔记。
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
举例说明——
这年秋天,他卖掉了七十多只羊,只留了五只强壮的公羊和二十五只特别能下崽的母羊。然后,他把卖羊的钱统统买了刚出窑的新砖。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处理方式:一学生读,引导学生这段写出了细马的什么?)
批注:“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写出了细马的有孝心有责任心。
3、心得笔记。
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可长可短。基于作品的是基础,是出发点,但要少写;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心得,谈体会是重点,要多写。
板书:读书笔记:摘抄、批注、心得
老师读了《草房子》,也很感动,禁不住提笔写下了我的童年,请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心得笔记《童年是一首歌》。
小结:以上三种是读书笔记的最基本的形式。“好书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用至少两种形式写《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结束: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成功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俗话还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愿同学们多读好书,也希望让“读书笔记”能伴随我们一生。
设计意图:农村的孩子读书少,更没有养成一个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本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记读书笔记,从本节课开始记录自己的第一本“读书笔记”。出示实例,学生就会觉得容易一些,教师的范例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品一本书,共写读书笔记,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激励,也希望是一种习惯。
附:教师心得笔记《童年是一首歌》
童年是一首歌
——读《草房子》有感
博野县里村中学教师 李丽贞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
童年是一首歌,有欢快的音符,也有忧伤的曲调,但留给我们的总是无尽的快乐与美好。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再次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啊,那是一座洒满阳光和快乐的草房子。尽管有风有雨,但总遮挡不住我们的欢笑。草房子里有你,有我,有他„„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里——
有那个天生秃顶的陆鹤,由懵懂无知到出于对尊严的执着而上演出一幕幕令人发笑又心酸的悲喜剧。
有那个把自家碗柜改制成鸽笼,大热天穿着棉衣在操场上戏耍,玩“贼回家”躺在空棺里胆战心惊,而面对死亡却丝毫没有恐怖的桑桑。
有那个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的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纸月。
有那个曾是所有人都羡慕的“红门”少爷,而后在一场灾难后,在孤独中成长变得坚强的杜小康。
„„
在我的“草房子”里——
我想起小学一年级初次考试没让我参加,我在校门口玩耍,那个卖“玉米花”的小青年竟对我说:“小菜包子一个呦,都没让你考试呦!”那嘲笑的眼神令我羞愧难当,而后我奋发图强,期末便得了班里第五名。
我想起八九岁养花,家里的鸡啄食了我的“指甲花”。我愤怒地用棍猛敲了几只鸡一阵子,而后把我的心爱的花搬至窗台。花仍不能躲过劫难,后搬至房顶才开花。于是,我骄傲地染满了指甲红。
我想起每每刮风之后,我都会去树林帮着曾祖母捡拾“枯树枝”,抬头望望哪一根枯枝在摇曳,那种期盼呀!或用秫秸杆占上一大片落叶多的地当自己的“地盘”,搂“枯树叶”。回家时,小小的背肩负着重重的一捆干柴或一袋树叶,冬天就可以睡暖和的“热炕头”了。
我想起春夏之交傍晚放学回家,我疯似的到家里一扔书包,拿起一个小瓶飞奔至村外,捡拾“喇叭虫”。我们将柳树皮制成笛子,满嘴满天的柳笛声啊吹出了多少童年的梦!再用手摘下柳枝上落满的“喇叭虫”,虫子在手心中乱爬,满手心的痒啊,惹得我们一个劲地裂开嘴笑。那一棵棵村外的大柳树啊,盛载了我们多少童年的快乐!
我想起冬天晚饭后,我们每人带一盏自制的煤油灯(空墨水瓶+自行车气门)赶往学校上晚自习。北风吹在脸上疼疼的。我们一手端着煤油灯,用另一只手罩
住灯,小心翼翼却又带着对求知的虔诚去那寒冷的教室。尽管手被吹裂,脚被冻得痒痒的,我们依然乐此不疲。那一路跳动的小小灯盏啊,牵动着多少颗充满希冀的心!
我想起课间或课余的游戏——“翻绳”,静静的,用一双灵巧的小手在纵横交错的绷线中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格子,房子,大桥;“跳皮筋”,两边的孩子把皮筋由低到高逐级上升,另一孩子跳拉下一边的皮筋,一个反弹,随即出脚勾住皮筋,上下弹跳,左右开弓,轻盈的身影像美丽的蝴蝶在乐谱上飞舞;“跳房子”,找一块空地,用粉笔或红砖头块在地上画好格子,在锤子剪刀布后,赢了的孩子缩起一只脚,另一只脚踢着格子中的抛物,便一级一级玩起了;还有“丢沙包”,“打弹珠”“东南西北”„„
满脑满心的童年趣事啊,说不完道不尽,像汩汩流动的一泓清泉清澈、纯净,让心灵也变得宁静、恬美。
啊,童年是一首歌,无论快乐,无论忧伤,只要我们一直向前,即使苦难也美丽。谢谢曹文轩创作的《草房子》,它令我们感动,令我们回味,也令我们深思——
“快乐童年”,今天的孩子能否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