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称——第一课时“感知对称现象”。我的说课流程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简单图形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一些对称现象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动心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对称现象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对称图形。

四、教学方法

1. 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创设问题情境,诱导携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描述等活动中感知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 说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这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之美,对称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欣赏对称。

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所以在

教学一开始,我就以聊天的形式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体,不过它们只有一半,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枫叶、蜻蜓、蝴蝶、葫芦、短裤、五角星等实物图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体的全图。这一设计把对称的特征融入到有趣的猜一猜游戏中,给学生建立了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由此引出课题:(板书:感知对称现象)。这个环节大约要3或4分钟。

2. 自主探究,感受对称。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分2步进行教学的。

(1)剪下附页中的图,沿虚线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操作后,集体交流发现这些图形沿着虚线对折后两侧的图形完

全重合,从而引出对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这个环节大约要5分钟。

(2)镜子放在图形或物体的什么位置,可以映照出另一半图形或物体?

这一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任选图形在小组

中进行操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学生发现只有把小镜子放在中间才能映照出另一半图形或物体时,继续提出移动小镜子的位置(左移或右移),物体多了一部分还是少了一部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这个环节大约需要7分钟。

3. 巩固深化,寻找对称。(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

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性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事物,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对称之美。这一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丰富学生对对称现象的了解。教学时,学生都能发现蝉、风筝是对称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判断船和它在水中的影子是不是对称的,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提高性练习。先判断哪些图片是对称的,再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最后交流。教师可出示自己准备的对称的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例如昆虫、花朵、树叶、风筝、衣服等)。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出从哪分是对称的。不仅要让学生看,还要让学生动手感受和体验。

4. 课外拓展,发现对称美(大约6-8分钟)

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各种对称现象,世界各地建筑物、艺术品等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感受到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称美,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提炼数学知识的能力。

5. 布置作业:在回家的路上, 你还能找到哪些对称图形呢? 试一试。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本节课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教材的意图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的结合,整堂课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对称美。运用猜一猜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评价学生的方式采用生生评议、师生评议等。本节课的教学可能还有不完美之处,今后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遗憾,带给我们思考;遗憾,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同样,我的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遗憾和不完善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称——第一课时“感知对称现象”。我的说课流程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简单图形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一些对称现象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动心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对称现象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对称图形。

四、教学方法

1. 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创设问题情境,诱导携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描述等活动中感知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 说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这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之美,对称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欣赏对称。

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所以在

教学一开始,我就以聊天的形式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体,不过它们只有一半,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枫叶、蜻蜓、蝴蝶、葫芦、短裤、五角星等实物图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体的全图。这一设计把对称的特征融入到有趣的猜一猜游戏中,给学生建立了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由此引出课题:(板书:感知对称现象)。这个环节大约要3或4分钟。

2. 自主探究,感受对称。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分2步进行教学的。

(1)剪下附页中的图,沿虚线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操作后,集体交流发现这些图形沿着虚线对折后两侧的图形完

全重合,从而引出对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这个环节大约要5分钟。

(2)镜子放在图形或物体的什么位置,可以映照出另一半图形或物体?

这一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任选图形在小组

中进行操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学生发现只有把小镜子放在中间才能映照出另一半图形或物体时,继续提出移动小镜子的位置(左移或右移),物体多了一部分还是少了一部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这个环节大约需要7分钟。

3. 巩固深化,寻找对称。(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

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性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事物,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对称之美。这一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丰富学生对对称现象的了解。教学时,学生都能发现蝉、风筝是对称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判断船和它在水中的影子是不是对称的,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提高性练习。先判断哪些图片是对称的,再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最后交流。教师可出示自己准备的对称的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例如昆虫、花朵、树叶、风筝、衣服等)。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出从哪分是对称的。不仅要让学生看,还要让学生动手感受和体验。

4. 课外拓展,发现对称美(大约6-8分钟)

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各种对称现象,世界各地建筑物、艺术品等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感受到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称美,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提炼数学知识的能力。

5. 布置作业:在回家的路上, 你还能找到哪些对称图形呢? 试一试。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本节课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教材的意图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的结合,整堂课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对称美。运用猜一猜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评价学生的方式采用生生评议、师生评议等。本节课的教学可能还有不完美之处,今后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遗憾,带给我们思考;遗憾,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同样,我的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遗憾和不完善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文章

  •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材首先通过&quo ...查看


  •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 ...查看


  • 第一单元 五下 图形的变换
  •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 ...查看


  • 1轴对称图形
  • 1轴对称图形 一.教学目标: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运用"轴对称图形" ...查看


  • 五年级数学教后反思
  • >的教学反思 新庄小学 邵生明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查看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查看


  • 对称图形说课稿
  • <对称图形>说课稿 吉首市第五小学:罗君丽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中 <对称图形>这一课.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新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 ...查看


  •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什么意思?
  •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时间 5 分钟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原意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 ...查看


  • 第一节形式美的法则
  • 第一节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构成的空间结构,无论是排列还是组合,都具有一定的形式规律.通常我们称之为"形 式美规律"或"形式美法则",它是通向形式美的捷径.纯艺术和设计皆属造型艺术,故追 求造型形式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