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傅佩荣
第1讲 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
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
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
第3讲 君子务本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人之道:人应该走怎样的道!受到好的教育,你就应该知道人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儒家强调从根本开始教育
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资料,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德行科:颜渊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我以及子贡;
政事科:冉有跟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夏。
《论语》内容分类:
孔子自己说的话;
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
孔子与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
孔子学生说的话。
第4讲 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的,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重点在“仁”,首次出现。
孔子思想核心:承礼仪,启仁
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
孔子不停的教人择善,人生变化无常,总会有很多选择,我们选什么,当然是择善了,但总会有错误,之前错了,那么之后的选择应弥补回来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
第5讲 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三”在古代代表多数,
此处的“习”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
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
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
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
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你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
当发现自己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去找别人的问题
这是曾参的话,不是孔子的话。
第6讲 余力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不只是青少年,青少年也会长大,为人父母——要普遍关怀别人
仁: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好事,为什么只有孔子成为了一个学派,因为它是一个体系
人在社会,要学会这些道德要求,你会感觉到说那我守规矩,修德行善不是比较吃亏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很强调,你修德行善会有内在的快乐,否则你只看外表的话,会觉得谁好像比较照规矩来。在许多方面会比较不太顺利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是长期的考虑。
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
时雨:及时雨,学习最困难,最迷惑的时候指点一下
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一种是人格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都是一种与人相处自我要求能替别人设想。人格教育必须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不能说是只是被动而已,所以讲道德的问题关系就非常得明确了。
道德,主动和被动是有天渊之别的
第二种是人才教育
是用之于外,你在社会上是个人才,你可以服务社会,有所贡献,但是人才,它是特殊的一种条件,有某种专长就可以了。
第三个是人文教育
就看你怎么样利用休闲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生命,让它感觉到生命,很有次序,然后也能够和谐,不断地成长发展。
第7讲 君子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学习儒家它的后果是在内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考试不一定会考得好点,不一定会顺利地升官发财。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证我这样做之后,合乎一个做人的要求,我应该有快乐由内而发。学习儒家一定要体验,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觉得更为坦荡,更为快乐。如果说你做的时候,内心也不觉得快乐,代表你是勉强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来做的话,不一定有这些成就。
不如:不相似
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于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类以来不管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话,你只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做到孔子说的要求犯了过错去改正。会不会快乐,这需要体验,我们可以从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后就会发现,别人对我们也比较尊重了,我们对自己也比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 人最难的就是改过,过错与性格有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孟子:一天偷一个变一月偷一个
第8讲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终”:就是生命的终点。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远”是指远祖,“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
不忘本,饮水思源
民德归厚:此处的德是中性的词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西方比较重视个体,他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而中国人会把这个家当作单位,像在《易经》里面,坤卦就提到一句话,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他把一个家庭从开始到现在,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等于是说你就有很多福报,那如果说这个家族一路下来做很多坏事的话,他的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当然这种观念是比较浮泛,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跟个人之间还是有他的特殊的关联,像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西方跟中国各有特色,家庭是一个群体组成的,它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是好的,但是你不要忽略掉他的个性。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对孩子的个性就比较能尊重,做孩子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就能够也尊重父母亲。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的是互相忍让。
中国过分重视家庭、关系、人情,往往忽略了法律、
人权,个体发展,西方世界过分重视个人则更可怕,往往变成孤独一人
希腊人讲如果一个人不讲城邦,他就是一个白痴。
人应该来自家庭,进入社会,最后又要回归家庭。
父母、子女相互理解
第9讲 礼之用 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礼代表区分,乐代表和谐
有秩序才能有和谐,真正的和谐是有秩序的。不能为了追求和谐而和谐,追究和谐首先要守礼。在现代来说是守法,合乎道义,有正当性
美:合理想,值得欣赏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开始做好事,我有爱心,久了之后就失去爱心了,变成例行公事了!
第10讲 敏于事 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一个人多追求物质欲望,就少了时间去学习了
做到三点,孔子就认为你好学了,这显示的是一种特殊模式,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
“不要只看到别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圣经·新约》
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
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
第11讲 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成语: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
第12讲 知己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
【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
第13讲 为政以德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史记·五帝本纪》
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
第14讲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
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第十七》
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
第15讲 刑与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
第16讲 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 第一个 立志于学习;
第二个 立志于行仁;
第三个 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
第17讲 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天命”的两个重点:
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作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作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
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
“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
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第18讲 无违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
第19讲 色难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
第20讲 人无所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
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
第21讲 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一般的理解都是说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不会给学生随便去分出什么类别,不去区分国家、背景等,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很乐意地教你,没有任何保留。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我没有任何隐瞒的,我任何行为都在你们前面表现,代表身教重于言教。
儒家思想之可贵就在于孔子发现靠外面的规范、靠法律、靠各种政令来要求已经是没什么效果,老百姓避开这种惩罚,但是不一定有羞耻心。但是如果靠内在的引发你自觉,让你自己愿意去行善避恶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温故而知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第22讲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
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
人才教育:在社会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社会地位; 人格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 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社会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子贡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孔子学生分科:第一科 德行;
第二科 言语;
第三科是政事;
第四科是文学。
言语科排第二是因为说话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表达,叫做言为心声。我说话是表达的我的心意,还要看这话是不是恰到好处,所以在《易经》里面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的时候不是说有话直说,还得看对象,对象如果不能理解,你这个直说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但是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只不过你在修辞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方面你要用心。要不然你对不一样的人都讲同一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到最后恐怕产生很多误会。
不说话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懂,无从发问;一种是完全了解,不必发问。
第24讲 人我互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
第二个阶段是人我互动;
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价值观作为参考,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反之你有一套价值观,就知道我现在做这个选择,在哪一个层次,行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儒家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整个世界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学习以及在介绍儒家的过程,要避免让它变成教条,那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要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也就是后来孔子很强调的“吾道一以贯之”。而这个系统说出来之后才能让人的生命从小到大,从生到老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是要遵循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求知的阶段:第一个叫做你得到许多信息,叫做资讯;
第二个叫做你获得的专业的知识;
第三个你得到人生的智慧。
知识构成系统:《诗经》代表文学 《书经》代表历史 《礼经》代表生活规范
《乐经》代表音乐、艺术 《易经》代表哲学
这五本都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你认真学的话就可以把某一种专门的知识彻底了解,有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重要一段话。这是提醒我们学习的方法,跟你思考要配合起来,要以自己的心得为重。我们常常讲人生的发展,其实用三句话来说:好学、深思、以及力行实践。
第26讲 批判与包容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译】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
“异端”这个字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是说我有一种立场,跟我不一样的立场称作另外一端,异端就是另外一端,所以讲异端的时候跟我这一端其实是平等平行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心态。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这个人基本上是,能够欣赏差异的,别人跟他不一样他也能够想说他恐怕有他的道理;别人跟他一样的话,他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别人了解他的立场。我们在做人处事上,也可以向孔子学到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对,也许你在这个角度上,今天看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对。孔子这段话跟他前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都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完整了。
九流十家,诸子百家,你研究得过来吗?站在异端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想法。真理不一定越辩越明。
孔子主张道不同下相为谋,大家不妨各自去发展,不同的阶段之后可能就改变了
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无君,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国家呢
墨子:兼爱,同时并且平等的爱每个人。儒家讲爱是有差别的
孔子比较温和,孔子可以欣赏差异。但到孟子时就平一样了,如孟子批评墨家就很激烈
第27讲 求知的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其实都并没有真的了解,而他们所知道的都是很有限的片段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你就要说不知道,这样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要求、更大的动力。至于知道的就要说知道,代表你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人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虚心。我们要设法从无知变成有知,要不断去探讨,人生的重要是在于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去知道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已经有的知识,再不断增加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但对于像子路这样的人有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不知为不知”比较难做到,但只有说“不知道”才能获得别人的指点,才能学到知识, 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人,访问:城邦政治家,作家,科技专家造军舰的,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都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神为什么说我是最聪明的,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第28讲 言行与成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儒家讲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既然在社会上就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一个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各种规则,包括明的、暗的。那这个时候你多去了解,多看多听,然后去说一些自己有信心的话,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或者责怪了,自己也不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所以我们学到儒家的时候,就看到孔子他对于从政做官也好,对于在社会上求职安身、赚钱也好,他是非常理性的态度。
子张年纪很轻,但志向很高。古代学习做官是为民服务的途径,问怎样做官是很合理的,没有不良目的。能不能察言观色,能不能适当的表达自己。
世界本来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重要的是怎么合适的表达自己
思考之后再做,免得以后后悔。千万不要话没出口,就意思到可能会得罪人。不要趁一时之快,也不能想太多,想太多就什么也不说了,说话是非常难得的艺术。
做事就不能回头,时间不能回头,人生只有一次,不能回头。每一次都当最后一次,全力以赴。
今天准备得不好,以后补救吗?没得救,因为下一次不是今次。但是可以提高
人生本来是不完美的,今次没做好,所以要不断自我超越
第29讲 推己及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 《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定落实在道德的实践上,换句话说,要把国家当作学校,把政治当作道德方面的教化。儒家是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的人群单位都能够改善自己,再让整个国家,整个天下都能够上轨道,这种想法是很值得珍惜的。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也不妨碍他值得我们去取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相对于其他的宗教,儒家这种思想显然是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如果人间不理想,那你就要修炼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进入一个更理想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世界要交给谁来负责,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想那我们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那这个世界怎么办呢?儒家是不怕这样的挑战,不畏这样的艰难,他就要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是要从事政治的活动,要让政治设法提升它的品质。随之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更大的安顿,而他们的生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德行修养上完成人性应该有的一种目标。
孔子定公九年才出来做官,51岁了。中都宰一年,司寇,司空
第30讲 谄媚与怯懦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采取行动,就是懦弱。
儒家思想是重视现实的人生,不管过去如何辉煌,那是祖先的成就。我们也不要问将来怎么样,因为将来很难预测。我们要把握的是现在我们活着的这些人要如何面对今天的挑战,好好尽责任,把该做的事做到。这个该做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个社会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义的事情,都有不理想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人受委屈,需要我们帮忙、照顾以及伸出援手。同样的这个世界也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人只能够追求完美,如果一定要完美的时候,就是后来曾参说的一句话叫做“死而后已”,就是到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才能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了,安心地离开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于宗教方面,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人是从事祖先崇拜的一个民族,那么最后可以推到对天的一种敬拜,但是天的观念是比较复杂的。同样对于祖先崇拜,也是非常正当的事情。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
第1讲 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
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
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
第3讲 君子务本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人之道:人应该走怎样的道!受到好的教育,你就应该知道人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儒家强调从根本开始教育
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资料,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德行科:颜渊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我以及子贡;
政事科:冉有跟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夏。
《论语》内容分类:
孔子自己说的话;
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
孔子与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
孔子学生说的话。
第4讲 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的,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重点在“仁”,首次出现。
孔子思想核心:承礼仪,启仁
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
孔子不停的教人择善,人生变化无常,总会有很多选择,我们选什么,当然是择善了,但总会有错误,之前错了,那么之后的选择应弥补回来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
第5讲 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三”在古代代表多数,
此处的“习”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
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
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
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
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你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
当发现自己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去找别人的问题
这是曾参的话,不是孔子的话。
第6讲 余力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不只是青少年,青少年也会长大,为人父母——要普遍关怀别人
仁: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好事,为什么只有孔子成为了一个学派,因为它是一个体系
人在社会,要学会这些道德要求,你会感觉到说那我守规矩,修德行善不是比较吃亏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很强调,你修德行善会有内在的快乐,否则你只看外表的话,会觉得谁好像比较照规矩来。在许多方面会比较不太顺利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是长期的考虑。
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
时雨:及时雨,学习最困难,最迷惑的时候指点一下
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一种是人格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都是一种与人相处自我要求能替别人设想。人格教育必须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不能说是只是被动而已,所以讲道德的问题关系就非常得明确了。
道德,主动和被动是有天渊之别的
第二种是人才教育
是用之于外,你在社会上是个人才,你可以服务社会,有所贡献,但是人才,它是特殊的一种条件,有某种专长就可以了。
第三个是人文教育
就看你怎么样利用休闲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生命,让它感觉到生命,很有次序,然后也能够和谐,不断地成长发展。
第7讲 君子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学习儒家它的后果是在内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考试不一定会考得好点,不一定会顺利地升官发财。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证我这样做之后,合乎一个做人的要求,我应该有快乐由内而发。学习儒家一定要体验,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觉得更为坦荡,更为快乐。如果说你做的时候,内心也不觉得快乐,代表你是勉强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来做的话,不一定有这些成就。
不如:不相似
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于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类以来不管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话,你只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做到孔子说的要求犯了过错去改正。会不会快乐,这需要体验,我们可以从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后就会发现,别人对我们也比较尊重了,我们对自己也比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 人最难的就是改过,过错与性格有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孟子:一天偷一个变一月偷一个
第8讲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终”:就是生命的终点。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远”是指远祖,“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
不忘本,饮水思源
民德归厚:此处的德是中性的词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西方比较重视个体,他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而中国人会把这个家当作单位,像在《易经》里面,坤卦就提到一句话,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他把一个家庭从开始到现在,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等于是说你就有很多福报,那如果说这个家族一路下来做很多坏事的话,他的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当然这种观念是比较浮泛,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跟个人之间还是有他的特殊的关联,像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西方跟中国各有特色,家庭是一个群体组成的,它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是好的,但是你不要忽略掉他的个性。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对孩子的个性就比较能尊重,做孩子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就能够也尊重父母亲。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的是互相忍让。
中国过分重视家庭、关系、人情,往往忽略了法律、
人权,个体发展,西方世界过分重视个人则更可怕,往往变成孤独一人
希腊人讲如果一个人不讲城邦,他就是一个白痴。
人应该来自家庭,进入社会,最后又要回归家庭。
父母、子女相互理解
第9讲 礼之用 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礼代表区分,乐代表和谐
有秩序才能有和谐,真正的和谐是有秩序的。不能为了追求和谐而和谐,追究和谐首先要守礼。在现代来说是守法,合乎道义,有正当性
美:合理想,值得欣赏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开始做好事,我有爱心,久了之后就失去爱心了,变成例行公事了!
第10讲 敏于事 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一个人多追求物质欲望,就少了时间去学习了
做到三点,孔子就认为你好学了,这显示的是一种特殊模式,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
“不要只看到别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圣经·新约》
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
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
第11讲 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成语: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
第12讲 知己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
【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
第13讲 为政以德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史记·五帝本纪》
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
第14讲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
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第十七》
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
第15讲 刑与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
第16讲 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 第一个 立志于学习;
第二个 立志于行仁;
第三个 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
第17讲 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天命”的两个重点:
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作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作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
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
“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
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第18讲 无违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
第19讲 色难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
第20讲 人无所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
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
第21讲 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一般的理解都是说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不会给学生随便去分出什么类别,不去区分国家、背景等,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很乐意地教你,没有任何保留。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我没有任何隐瞒的,我任何行为都在你们前面表现,代表身教重于言教。
儒家思想之可贵就在于孔子发现靠外面的规范、靠法律、靠各种政令来要求已经是没什么效果,老百姓避开这种惩罚,但是不一定有羞耻心。但是如果靠内在的引发你自觉,让你自己愿意去行善避恶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温故而知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第22讲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
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
人才教育:在社会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社会地位; 人格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 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社会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子贡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孔子学生分科:第一科 德行;
第二科 言语;
第三科是政事;
第四科是文学。
言语科排第二是因为说话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表达,叫做言为心声。我说话是表达的我的心意,还要看这话是不是恰到好处,所以在《易经》里面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的时候不是说有话直说,还得看对象,对象如果不能理解,你这个直说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但是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只不过你在修辞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方面你要用心。要不然你对不一样的人都讲同一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到最后恐怕产生很多误会。
不说话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懂,无从发问;一种是完全了解,不必发问。
第24讲 人我互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
第二个阶段是人我互动;
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价值观作为参考,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反之你有一套价值观,就知道我现在做这个选择,在哪一个层次,行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儒家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整个世界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学习以及在介绍儒家的过程,要避免让它变成教条,那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要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也就是后来孔子很强调的“吾道一以贯之”。而这个系统说出来之后才能让人的生命从小到大,从生到老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是要遵循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求知的阶段:第一个叫做你得到许多信息,叫做资讯;
第二个叫做你获得的专业的知识;
第三个你得到人生的智慧。
知识构成系统:《诗经》代表文学 《书经》代表历史 《礼经》代表生活规范
《乐经》代表音乐、艺术 《易经》代表哲学
这五本都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你认真学的话就可以把某一种专门的知识彻底了解,有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重要一段话。这是提醒我们学习的方法,跟你思考要配合起来,要以自己的心得为重。我们常常讲人生的发展,其实用三句话来说:好学、深思、以及力行实践。
第26讲 批判与包容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译】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
“异端”这个字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是说我有一种立场,跟我不一样的立场称作另外一端,异端就是另外一端,所以讲异端的时候跟我这一端其实是平等平行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心态。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这个人基本上是,能够欣赏差异的,别人跟他不一样他也能够想说他恐怕有他的道理;别人跟他一样的话,他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别人了解他的立场。我们在做人处事上,也可以向孔子学到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对,也许你在这个角度上,今天看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对。孔子这段话跟他前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都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完整了。
九流十家,诸子百家,你研究得过来吗?站在异端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想法。真理不一定越辩越明。
孔子主张道不同下相为谋,大家不妨各自去发展,不同的阶段之后可能就改变了
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无君,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国家呢
墨子:兼爱,同时并且平等的爱每个人。儒家讲爱是有差别的
孔子比较温和,孔子可以欣赏差异。但到孟子时就平一样了,如孟子批评墨家就很激烈
第27讲 求知的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其实都并没有真的了解,而他们所知道的都是很有限的片段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你就要说不知道,这样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要求、更大的动力。至于知道的就要说知道,代表你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人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虚心。我们要设法从无知变成有知,要不断去探讨,人生的重要是在于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去知道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已经有的知识,再不断增加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但对于像子路这样的人有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不知为不知”比较难做到,但只有说“不知道”才能获得别人的指点,才能学到知识, 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人,访问:城邦政治家,作家,科技专家造军舰的,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都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神为什么说我是最聪明的,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第28讲 言行与成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儒家讲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既然在社会上就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一个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各种规则,包括明的、暗的。那这个时候你多去了解,多看多听,然后去说一些自己有信心的话,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或者责怪了,自己也不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所以我们学到儒家的时候,就看到孔子他对于从政做官也好,对于在社会上求职安身、赚钱也好,他是非常理性的态度。
子张年纪很轻,但志向很高。古代学习做官是为民服务的途径,问怎样做官是很合理的,没有不良目的。能不能察言观色,能不能适当的表达自己。
世界本来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重要的是怎么合适的表达自己
思考之后再做,免得以后后悔。千万不要话没出口,就意思到可能会得罪人。不要趁一时之快,也不能想太多,想太多就什么也不说了,说话是非常难得的艺术。
做事就不能回头,时间不能回头,人生只有一次,不能回头。每一次都当最后一次,全力以赴。
今天准备得不好,以后补救吗?没得救,因为下一次不是今次。但是可以提高
人生本来是不完美的,今次没做好,所以要不断自我超越
第29讲 推己及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 《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定落实在道德的实践上,换句话说,要把国家当作学校,把政治当作道德方面的教化。儒家是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的人群单位都能够改善自己,再让整个国家,整个天下都能够上轨道,这种想法是很值得珍惜的。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也不妨碍他值得我们去取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相对于其他的宗教,儒家这种思想显然是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如果人间不理想,那你就要修炼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进入一个更理想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世界要交给谁来负责,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想那我们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那这个世界怎么办呢?儒家是不怕这样的挑战,不畏这样的艰难,他就要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是要从事政治的活动,要让政治设法提升它的品质。随之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更大的安顿,而他们的生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德行修养上完成人性应该有的一种目标。
孔子定公九年才出来做官,51岁了。中都宰一年,司寇,司空
第30讲 谄媚与怯懦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采取行动,就是懦弱。
儒家思想是重视现实的人生,不管过去如何辉煌,那是祖先的成就。我们也不要问将来怎么样,因为将来很难预测。我们要把握的是现在我们活着的这些人要如何面对今天的挑战,好好尽责任,把该做的事做到。这个该做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个社会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义的事情,都有不理想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人受委屈,需要我们帮忙、照顾以及伸出援手。同样的这个世界也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人只能够追求完美,如果一定要完美的时候,就是后来曾参说的一句话叫做“死而后已”,就是到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才能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了,安心地离开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于宗教方面,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人是从事祖先崇拜的一个民族,那么最后可以推到对天的一种敬拜,但是天的观念是比较复杂的。同样对于祖先崇拜,也是非常正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