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店一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三座店一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形势,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学校的神圣使命,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必要的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 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通过全校性、全班性、小组及个人活动等形式,全面开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 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它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一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途径。综合学习、实践 学习、生活学习、研究学习是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可偏废。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一些探索活动的基本常识,并能将这些常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

2、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兴趣,基本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我的关爱,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

①研究课题的确定;②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③研究性学习的实施;④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2)设计性学习活动

主要有设计学习和应用学习两种基本形式。

①设计学习包括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创造出实施的方法。如:设计班级形象宣传画、设计班级或个人网页、设计活动方案、设计一项采访活动等。

②用学习来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教室布置、自然角设计、班级网站制作等。

(3)体验性学习活动 社会考察、参观访问 (4)实践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我校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以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终极追求,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1、学科活动: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写出活动计划,进行活动。 2、劳动技术: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学习简单的手工技术和家务劳动,学习对周边环境的布置和整理等技术。

3、社区服务:使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流,提高学生的协调和交际能力,树立“我为人人”的观念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使学生从自身做起,为社区服务,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其它内容:可以由学习者自我根据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确定专题,制定实施方案。

三座店一中社区服务及综合实践活动表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更重要的在动态的评价过程中,以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1、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己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行为、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2、小组评价

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每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不断修正自己,提升小组活动中的凝聚力,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3、教师评价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使师生能成为一种学习伙伴。教师评价学生,着重于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而不是看他的成果怎样。

4、家长评价

通过家长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家长与学生平等对话,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参照。

三座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为认真落实新课改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校决定在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因校置宜的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特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索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対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课程内容:在上级颁发教材中选择适合我校开设课程内容。 三、各年级上课内容、教师及时间安排

四、关于上课的几点要求:

1、教师要提前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写出相关教案或活动方案。尽量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并把相关材料交到学校存档,如果课节不够或因有其他事情冲击而未能按时上课的,应和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调节,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完成。

2、有研究性学习课节与平时课节发生冲突的,要提前做好调节,换好课,不准出现空堂。自己授课内容提前完成的,要告知班主任,让原来上课的教师上课。

3、各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工作,提前为上课教师分好活动小组,必要时应跟班听课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完成活动任务。

4、要求学生在每次活动前要按组认真填写活动计划表,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并上交活动情况汇报表(或研究报告、小论文、小创作、小发明也可以是操作表演、研讨会,可以是展示专栏、墙报等)。学生的教材也尽量要填写完备。

5、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始终是主体。指导教师只是适度参与,负责对整个过程的监控、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方法指导、要随时跟踪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调整研究计划,纠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偏差。 6、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组织学生外出调查的活动项目,要报请校领导的批准,确保学生的安全。

7、在实施过程中还将遇到一些操作性问题,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逐一解决。

8、研究性学习年级指导组长帮助上课教师进行活动策划设计、必要时要同教师一起研究帮助教师上课,并把握好本年级组的活动开展的情况,协助上课教师进行材料整理和存档,学期末交学校,协助学校对本年级教师进行考评。 9、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列入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 五、工作组织 组长:梁明月

副组长:温亚田 于庆会 李兆强

组员:李国平 赵丽娟 刘英民 刘晶晶 宫显英 张颖秋 尤俊杰

刘凤山 吴 扬 刘海清 吴显荣 牛占鸿 马艳新 王玉川 王瑞奎 李逸云 李彩虹 宝力德 刘晓敏 卢静丽

2010年3月25日

三座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 实施目标:

学校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会学、明理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成长空间,突显我校办学特色。

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习惯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

二、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及工作小组。 组 长:梁明月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温亚田 于庆会 李兆强 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调查,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员:张明彦 李国平 张影秋 卢静丽 刘英民 牛占红 李逸

云 刘云峰 刘小敏 李彩虹 赵丽娟 吴 洋

具体负责各个年级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收

集以备存档。

三、 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及上课教师安排: 1、九年级: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导读》;

任课教师:张颖秋

2、八年级: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导读》;

任课教师:张明彦

3、七年级:课程《读书与求知》;

任课教师:卢静丽、刘英民、牛占红

4、五六年级:课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任课教师:李逸云、刘云峰、刘小敏、李彩虹、

吴 洋、

赵丽娟。

五六年级:“写字课” 任课教师:王玉川 四、课程的实施要求:

1、任课教师在期初制定出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前写好教案。

2、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后,及时布置好相应的作业(书面作业也采用A4活页作业的形式,内容要灵活设计:可拟定XX计划、以XX为主题的手抄报、以XX为中心的材料收集整理、以XX为主题的调查报告等),不要求此次课后都有书面作业,但书面尽量达到每两--三周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次书面作业,每学期不少于6次书面作业。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或知识的识记,要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区别开来。

4、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交学校,以便整理总结,做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学校将视教师原来的工作量及课程开展情况给予年度考核加分,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

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地物质及相关的支持。

20

10年3月8日

一中各年级“研究性学习”上课内容、教师及时间安排 (2010.3)

三座店一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形势,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学校的神圣使命,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必要的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 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通过全校性、全班性、小组及个人活动等形式,全面开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 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它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一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途径。综合学习、实践 学习、生活学习、研究学习是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可偏废。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一些探索活动的基本常识,并能将这些常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

2、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兴趣,基本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我的关爱,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

①研究课题的确定;②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③研究性学习的实施;④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2)设计性学习活动

主要有设计学习和应用学习两种基本形式。

①设计学习包括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创造出实施的方法。如:设计班级形象宣传画、设计班级或个人网页、设计活动方案、设计一项采访活动等。

②用学习来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教室布置、自然角设计、班级网站制作等。

(3)体验性学习活动 社会考察、参观访问 (4)实践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我校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以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终极追求,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1、学科活动: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写出活动计划,进行活动。 2、劳动技术: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学习简单的手工技术和家务劳动,学习对周边环境的布置和整理等技术。

3、社区服务:使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流,提高学生的协调和交际能力,树立“我为人人”的观念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使学生从自身做起,为社区服务,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其它内容:可以由学习者自我根据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确定专题,制定实施方案。

三座店一中社区服务及综合实践活动表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更重要的在动态的评价过程中,以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1、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己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行为、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2、小组评价

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每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不断修正自己,提升小组活动中的凝聚力,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3、教师评价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使师生能成为一种学习伙伴。教师评价学生,着重于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而不是看他的成果怎样。

4、家长评价

通过家长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家长与学生平等对话,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参照。

三座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为认真落实新课改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校决定在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因校置宜的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特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索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対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课程内容:在上级颁发教材中选择适合我校开设课程内容。 三、各年级上课内容、教师及时间安排

四、关于上课的几点要求:

1、教师要提前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写出相关教案或活动方案。尽量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并把相关材料交到学校存档,如果课节不够或因有其他事情冲击而未能按时上课的,应和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调节,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完成。

2、有研究性学习课节与平时课节发生冲突的,要提前做好调节,换好课,不准出现空堂。自己授课内容提前完成的,要告知班主任,让原来上课的教师上课。

3、各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工作,提前为上课教师分好活动小组,必要时应跟班听课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完成活动任务。

4、要求学生在每次活动前要按组认真填写活动计划表,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并上交活动情况汇报表(或研究报告、小论文、小创作、小发明也可以是操作表演、研讨会,可以是展示专栏、墙报等)。学生的教材也尽量要填写完备。

5、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始终是主体。指导教师只是适度参与,负责对整个过程的监控、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方法指导、要随时跟踪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调整研究计划,纠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偏差。 6、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组织学生外出调查的活动项目,要报请校领导的批准,确保学生的安全。

7、在实施过程中还将遇到一些操作性问题,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逐一解决。

8、研究性学习年级指导组长帮助上课教师进行活动策划设计、必要时要同教师一起研究帮助教师上课,并把握好本年级组的活动开展的情况,协助上课教师进行材料整理和存档,学期末交学校,协助学校对本年级教师进行考评。 9、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列入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 五、工作组织 组长:梁明月

副组长:温亚田 于庆会 李兆强

组员:李国平 赵丽娟 刘英民 刘晶晶 宫显英 张颖秋 尤俊杰

刘凤山 吴 扬 刘海清 吴显荣 牛占鸿 马艳新 王玉川 王瑞奎 李逸云 李彩虹 宝力德 刘晓敏 卢静丽

2010年3月25日

三座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 实施目标:

学校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会学、明理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成长空间,突显我校办学特色。

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习惯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

二、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及工作小组。 组 长:梁明月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温亚田 于庆会 李兆强 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调查,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员:张明彦 李国平 张影秋 卢静丽 刘英民 牛占红 李逸

云 刘云峰 刘小敏 李彩虹 赵丽娟 吴 洋

具体负责各个年级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收

集以备存档。

三、 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及上课教师安排: 1、九年级: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导读》;

任课教师:张颖秋

2、八年级: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导读》;

任课教师:张明彦

3、七年级:课程《读书与求知》;

任课教师:卢静丽、刘英民、牛占红

4、五六年级:课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任课教师:李逸云、刘云峰、刘小敏、李彩虹、

吴 洋、

赵丽娟。

五六年级:“写字课” 任课教师:王玉川 四、课程的实施要求:

1、任课教师在期初制定出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前写好教案。

2、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后,及时布置好相应的作业(书面作业也采用A4活页作业的形式,内容要灵活设计:可拟定XX计划、以XX为主题的手抄报、以XX为中心的材料收集整理、以XX为主题的调查报告等),不要求此次课后都有书面作业,但书面尽量达到每两--三周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次书面作业,每学期不少于6次书面作业。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或知识的识记,要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区别开来。

4、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交学校,以便整理总结,做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学校将视教师原来的工作量及课程开展情况给予年度考核加分,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

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地物质及相关的支持。

20

10年3月8日

一中各年级“研究性学习”上课内容、教师及时间安排 (2010.3)


相关文章

  • 社会实践综合记录表
  • 参加社会实践 提升综合素质 毕节一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学生社会实践 综 合 手 册 班 姓 学 级: 名: 号: )次(至少 2 次) 高( ) )班 ( 活动次数:总( 第一次活动主题: 第二次活动主题: ...查看


  •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方案
  •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主题教育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库教党工发[2014]111号精神,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查看


  • 教育发展近中远期规划 2
  • 近中远期发展规划 广饶一中始建于1951年.学校现有3个校区和1个艺体中心.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教学班172个,在校学生近万名.2009年12月,学校在东营市率先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学校在办学上尽管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 ...查看


  • 平邑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 平邑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的精神,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过程中,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实行学生学业成绩 ...查看


  • 2014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2014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大力提高我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初中新课程有关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在今年寒假组织我校学生开展中 ...查看


  • 梦想,从这里起飞 1
  • 梦想,从这里起飞 --榆林市第一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解说词 冯贵章老师 广袤的塞北大地,古老的长城脚下,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茵遍地,这里名师云集,这里英才辈出: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榆 ...查看


  • hy和平街一中生物学科建设方案(南校区)
  •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生物学科建设方案 生物教研组(南校区)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遵循生物学科的内在规律,加强对生物学科本质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生物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生物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和生物学科资源建设:以推进 ...查看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8-15 9:26:15 北京英才苑<高中学校管理与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会议资料之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唐山一中校长  张  萍  (王卫国发言) 内容纲要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