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
健康是指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即通常所说的身心健康。
健康的标志一般包括以下十点。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颜色正常,不出血。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健康必须参加锻炼。人体在适宜的运动过程中,机体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良性变化而达到健身防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运动强度有一定的差别,但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我国健身运动常用的运动强度一个公式是: 180 -年龄=运动时的心率。
二、运动处方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并根据个体的差异而制定,通过一次或多次的调整,使之保持在安全的界限和有效的界限之内。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的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及微调整等六项。下面举两种实用的运动处方例子。
• 脑力劳动者运动处方(跑步)
练习方法:先慢跑 5-10分钟,身体渐热后,再稍加快速度,时间为15-20 分钟,先后共用20-30分钟。跑时动作要放松、自然,呼吸与跑的节奏相配合,跑3-4步一呼,再3-4步一吸,用鼻吸气,用鼻和口呼气。跑动步伐不要过大,以脚后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掌,两臂自然屈肘前后摆动。
要求:每周 3-5次。开始第一个月,运动强度可按自己最大心率(220减去自己的年龄/分钟)的60%-70%左右,随耐力的增强可逐渐加大强度,最多不可超过最大心率的80%。 作用:跑步是一项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及呼吸机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增强腿部力量。坚持一个月后,会感觉到体力加强,腿部有力,身体轻快。
2.脑力劳动者运动处方(跳绳)
练习方法;用一条2-2.3米的单人跳绳,做前摇双脚连跳。两手各持跳绳的一端,绳的长度以脚踩绳、两手上提于肩上不紧不松为宜,两手同时用力,由身后向前摇动,待绳落地的同时,双脚连续跳起,连续跳80-100下。
要求:跳完一次 80-100 下后,休息 1-2 分钟,再做单脚跳,左右脚交替连续跳,各跳 80-100 下。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来掌握锻炼的时间,每周 2-4 次。跳绳的运动强度较大,有效心率
为最大心率的 60%-85% ,跳完后如果在 3-5 分钟内心率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状态,说明强度过大,可减少跳绳的速度和次数。
作用:跳绳集力量、弹跳、灵敏于一体,可增强呼吸循环系统及心肺功能,加强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
三、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正式向全国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国家宏观领导下,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发展战略规划。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有着明确的要求:
(1)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2)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3)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4)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5)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6)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7)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8)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国民体质检测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我国成年人的体质测定工作,可以促进成年人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成年人体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成年人进行体质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督促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科学地指导成年人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成年人的体质。 成年人体质测试的内容和正常值,见下表。
五、几种常见病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 颈椎病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脊髓颈段受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 40 — 60 岁之间的中、老年人。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一般发病后的症状:颈部难受、僵硬、酸胀、疼痛,并伴有头痛、头晕、肩背酸痛。重者手指麻木,视力模糊。有的还出现平衡失调,恶心、呕吐、耳鸣、心律紊乱等。
自我按摩:( 1 )用多指揉按颈部 20 — 30 次。( 2 )捏拿颈肩部大筋 20 — 30 次,并点按颈中、曲池、阳溪各 1 分钟 。( 3 )缓慢做颈部屈伸、旋转各 20 — 30 次。注意:颈肩部避免受凉,睡觉时枕头勿过高或过低。避免颈部剧烈转动。
体育保健操:预备姿势——仰卧,双臂于体侧。( 1 )膈肌呼吸。( 2 )足跖背部、底部弯曲。( 3 )手指握紧、松开。( 4 )双腿做绕环动作。( 5 )屈伸肘关节。( 6 )依次弯曲膝关节,用脚在床上滑动。( 7 )膈肌呼吸。( 8 )屈伸膝关节。( 9 )双脚外展内收,不要离开床面。( 10 )用腕关节绕环动作。( 11 )膈肌呼吸。
以上运作练习宜慢,中间应有一定间歇时间,每个动作重复 4~6 次。每天练习 2~3 次。 • 肩周炎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患者多为 40 岁以上者,其中以 50 岁左右最为多见。肩部疾病是引起肩周炎的主要原因。单侧发病者居多,但可交替发病。炎患者可做以下康复操。
1 、持棍上举:站立,双手正握棍(比肩稍宽)于腹前,上举至头上方,重复 8~10 次。 2 、棍后置运动: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从头顶往后置于肩上。重复 8~10 次。 3 、持棍侧举: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左右侧举各 8~10 次。
4 、持棍后举:站立,双手反握棍于身后,双臂伸直,将棍向上抬举重复 8~10 次。 5 、持棍体后上拉: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左右上拉各 8~10 次。
6 、爬肋木运动:在对肋木站立,双手握住肋木,然后从下往上攀登,再从上往下,往返 8~10 次可借用脚的蹬力。
7 、悬吊运动:面对肋木,双手正握高处肋木,然后脚离地面。悬吊时间由短到长,逐步加长。
8 、挺胸拉肩运动:背对肋木站立,双手握肋木,做向前挺胸运动,重复 8~10 次。
9 、背后握木下蹲运动:背对肋木站立,双手后反握肋木柱,身体往下蹲,重复 5~8 次。 10 、背后侧握肋木下蹲运动:站立,背对肋木,双手侧平举反握肋木,身体往下蹲。重复 5~8 次。
上述练习前要做好一段肩关节的准备活动,练习后要做好肩关节的放松活动。同时可与肩部按摩结合。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 仰卧:握拳、屈肘、同时屈踝运动。重复 8~10 次。
• 仰卧:交替屈伸腿运动。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双手放手体侧。做向后举臂挺腰运动。重复 8~10 次。
• 仰卧:交替直腿运动。重复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转体击拳运动。重复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屈腿挺腰运动。重复做 8~10 次。
• 仰卧:抱腿呼吸运动。抱时吸气,还原呼气,左右重复 8~10 次。
8. 仰卧:仰头挺胸运动。重复 8~10 次。
9. 仰卧:抬腿提髋运动,似踏步抬腿动作。左右重复 8~10 次。
10. 仰卧:双腿前后屈伸运动,左右重复 8~10 次。
11. 俯卧:单腿后上抬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2. 俯卧撑运动;重复 8~10 次。
13. 俯卧后伸腰(“船形”)运动:重复 8~10 次。
14. 伏地挺胸撑起运动:重复 8~10 次。
15. 挺腰伸展运动:重复 8~10 次。
16. 叉腰踢腿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7. 转腰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8. 悬挂摆腰运动:左右各 8~10 次。
运动与健康
健康是指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即通常所说的身心健康。
健康的标志一般包括以下十点。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颜色正常,不出血。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健康必须参加锻炼。人体在适宜的运动过程中,机体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良性变化而达到健身防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运动强度有一定的差别,但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我国健身运动常用的运动强度一个公式是: 180 -年龄=运动时的心率。
二、运动处方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并根据个体的差异而制定,通过一次或多次的调整,使之保持在安全的界限和有效的界限之内。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的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及微调整等六项。下面举两种实用的运动处方例子。
• 脑力劳动者运动处方(跑步)
练习方法:先慢跑 5-10分钟,身体渐热后,再稍加快速度,时间为15-20 分钟,先后共用20-30分钟。跑时动作要放松、自然,呼吸与跑的节奏相配合,跑3-4步一呼,再3-4步一吸,用鼻吸气,用鼻和口呼气。跑动步伐不要过大,以脚后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掌,两臂自然屈肘前后摆动。
要求:每周 3-5次。开始第一个月,运动强度可按自己最大心率(220减去自己的年龄/分钟)的60%-70%左右,随耐力的增强可逐渐加大强度,最多不可超过最大心率的80%。 作用:跑步是一项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及呼吸机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增强腿部力量。坚持一个月后,会感觉到体力加强,腿部有力,身体轻快。
2.脑力劳动者运动处方(跳绳)
练习方法;用一条2-2.3米的单人跳绳,做前摇双脚连跳。两手各持跳绳的一端,绳的长度以脚踩绳、两手上提于肩上不紧不松为宜,两手同时用力,由身后向前摇动,待绳落地的同时,双脚连续跳起,连续跳80-100下。
要求:跳完一次 80-100 下后,休息 1-2 分钟,再做单脚跳,左右脚交替连续跳,各跳 80-100 下。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来掌握锻炼的时间,每周 2-4 次。跳绳的运动强度较大,有效心率
为最大心率的 60%-85% ,跳完后如果在 3-5 分钟内心率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状态,说明强度过大,可减少跳绳的速度和次数。
作用:跳绳集力量、弹跳、灵敏于一体,可增强呼吸循环系统及心肺功能,加强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
三、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正式向全国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国家宏观领导下,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发展战略规划。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有着明确的要求:
(1)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2)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3)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4)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5)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6)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7)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8)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国民体质检测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我国成年人的体质测定工作,可以促进成年人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成年人体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成年人进行体质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督促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科学地指导成年人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成年人的体质。 成年人体质测试的内容和正常值,见下表。
五、几种常见病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 颈椎病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脊髓颈段受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 40 — 60 岁之间的中、老年人。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一般发病后的症状:颈部难受、僵硬、酸胀、疼痛,并伴有头痛、头晕、肩背酸痛。重者手指麻木,视力模糊。有的还出现平衡失调,恶心、呕吐、耳鸣、心律紊乱等。
自我按摩:( 1 )用多指揉按颈部 20 — 30 次。( 2 )捏拿颈肩部大筋 20 — 30 次,并点按颈中、曲池、阳溪各 1 分钟 。( 3 )缓慢做颈部屈伸、旋转各 20 — 30 次。注意:颈肩部避免受凉,睡觉时枕头勿过高或过低。避免颈部剧烈转动。
体育保健操:预备姿势——仰卧,双臂于体侧。( 1 )膈肌呼吸。( 2 )足跖背部、底部弯曲。( 3 )手指握紧、松开。( 4 )双腿做绕环动作。( 5 )屈伸肘关节。( 6 )依次弯曲膝关节,用脚在床上滑动。( 7 )膈肌呼吸。( 8 )屈伸膝关节。( 9 )双脚外展内收,不要离开床面。( 10 )用腕关节绕环动作。( 11 )膈肌呼吸。
以上运作练习宜慢,中间应有一定间歇时间,每个动作重复 4~6 次。每天练习 2~3 次。 • 肩周炎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患者多为 40 岁以上者,其中以 50 岁左右最为多见。肩部疾病是引起肩周炎的主要原因。单侧发病者居多,但可交替发病。炎患者可做以下康复操。
1 、持棍上举:站立,双手正握棍(比肩稍宽)于腹前,上举至头上方,重复 8~10 次。 2 、棍后置运动: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从头顶往后置于肩上。重复 8~10 次。 3 、持棍侧举: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左右侧举各 8~10 次。
4 、持棍后举:站立,双手反握棍于身后,双臂伸直,将棍向上抬举重复 8~10 次。 5 、持棍体后上拉:站立,同上预备式,将棍左右上拉各 8~10 次。
6 、爬肋木运动:在对肋木站立,双手握住肋木,然后从下往上攀登,再从上往下,往返 8~10 次可借用脚的蹬力。
7 、悬吊运动:面对肋木,双手正握高处肋木,然后脚离地面。悬吊时间由短到长,逐步加长。
8 、挺胸拉肩运动:背对肋木站立,双手握肋木,做向前挺胸运动,重复 8~10 次。
9 、背后握木下蹲运动:背对肋木站立,双手后反握肋木柱,身体往下蹲,重复 5~8 次。 10 、背后侧握肋木下蹲运动:站立,背对肋木,双手侧平举反握肋木,身体往下蹲。重复 5~8 次。
上述练习前要做好一段肩关节的准备活动,练习后要做好肩关节的放松活动。同时可与肩部按摩结合。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育保健康复法
• 仰卧:握拳、屈肘、同时屈踝运动。重复 8~10 次。
• 仰卧:交替屈伸腿运动。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双手放手体侧。做向后举臂挺腰运动。重复 8~10 次。
• 仰卧:交替直腿运动。重复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转体击拳运动。重复左右各 8~10 次。
• 仰卧:屈腿挺腰运动。重复做 8~10 次。
• 仰卧:抱腿呼吸运动。抱时吸气,还原呼气,左右重复 8~10 次。
8. 仰卧:仰头挺胸运动。重复 8~10 次。
9. 仰卧:抬腿提髋运动,似踏步抬腿动作。左右重复 8~10 次。
10. 仰卧:双腿前后屈伸运动,左右重复 8~10 次。
11. 俯卧:单腿后上抬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2. 俯卧撑运动;重复 8~10 次。
13. 俯卧后伸腰(“船形”)运动:重复 8~10 次。
14. 伏地挺胸撑起运动:重复 8~10 次。
15. 挺腰伸展运动:重复 8~10 次。
16. 叉腰踢腿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7. 转腰运动:左右各 8~10 次。
18. 悬挂摆腰运动:左右各 8~1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