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与《易经》,是同时代的产物,中华文明之源。西周时代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高峰,是文字成熟确定的时代,历经数千年,未曾有大变化。中华文明的秘密就在一个个方块字里。

由于精神文明的衰落,字的涵义出现大的断裂。现代读《诗》是极难的了,大多都读成了男女情诗。大家都爱引用的《子衿》一篇即如是,有女怀春啊。细细看是吗?

“嗣”早期金文左边“册”指帝王诏授的文书,右边上“司”与“司徒、司马”同意,为“掌管”,下“子”是“后代”,造字本义为(帝王、诸侯,后也只公侯贵族)册封的继承人。

现代汉语有“子嗣”一词,就“嗣”的解释,这还是个复合名词,子是泛指血缘亲情上的儿子,这里包括嫡子和庶子,而嗣则单只嫡长子或可传位传亲光大祖宗的有才德的儿子。

“音”画的是早晨太阳升而未升刹那间地平线上的缕缕晨曦。对应太阳落山的字是“莫”。“章”,不该说立早章,而应说音十章啊,章的概念在《周易 坤》里有“含章 可贞”等应用,指的是能量聚满(十的概念)漫天彩曦太阳即将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这里引申为新的继承人德才修行能量聚满即将开始治护国家的征程。

通过“嗣音”两个字的本解,就应该知道这首诗的内容与天子或诸侯传位及授受法度有关。

“青”字。

远古绿色的织物很难染,(参见《绿衣》和《采绿》两诗),费工费料,自然界没有绿色的染料可直接使用,只能由蓝和黄多次套染而成。因此青绿是贵族的专用,“终朝采绿,不盈一匊”,自然界原材料也非常稀少,因此即使贵族也大多只能点缀使用。

《礼记·杂记》有“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士不绿。”

这里的“朱绿”是指纯粹的绿色,而不是“红绿”色,因为根本不存在那种矛盾色,而玄绿,则实际上跟“青”相比,就是色彩明度的区别。

那么“青青子衿”和“青青子佩”的描述,可以知道,此时的季节可能是孟春,而诗人思怀的对象穿着有绿色领子的衣服而且佩青玉,血统而言一定是指贵族子弟。这里取象“青青”其实就是取象思怀对象的年龄,是一个年轻的世子,这个世子,很有可能才华出众,德行过人,所以要选择他做“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往与来的概念,历史发展中丢失了。往,主体字根是主,画着三条阳气汇聚于土之象,往不是行,是精神性的涵养。主体性涵养充足“有攸往”,会产生“涉大川”的践行,也会产生对他人的一种号唤力吸引力,称“来”。这句反映了父子之间感情上有间隙,父亲自省自己德行不足,无力召唤嗣子来到身边,同时也责备嗣子听不到他的心声,以国家为重继承治理法度。

这个诗人,是什么身份就很明显了,至少也是个“现役”的诸侯王公。(其实诗三百绝大部分为贵族所作)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是个非常生动的图象,诗人年老体衰,已是弥留之际,思念儿子的心情非常迫切。挑,字根兆,是指占卜;达,行不遇,连续动作。古代占卜是贵族阶层必备的才能之一,“學”就是双手奉着“爻”(爻是指一物在此看时不见了,在彼再看时又不见了,万物运动变化,通过学让心灵与万物本体同频,继而探知世界的秘密,占卜的本义。后世贬义是精神文明的衰落和占卜者私念为恶嗔业流转所致),“学而时习之”,时就是对境修,在运动变化中去学习。占卜是古人精神修养的途径(孔子说过圣人以此洗心)。父亲反复占卜嗣子境况,结果总不让其满意安心。烦心忧心交织,在城阙兮,来到城楼上眺望远方,盼望看到嗣子归来的身影。。。

“时间”对于将要往生的老人来说,是最宝贵最不可多得的资源,诗人则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形容了这种“悠悠”之心,把全诗的感情推上顶峰。

这首诗的首句,后被曹操作《短歌行》借用,想是孟德借用之时的“忧心”也是慨叹年华逝去而大业未成。若定解为“思念情郎的怨妇”则曹操《短歌行》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结尾,未必思维跳跃得就太离谱了吧。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与《易经》,是同时代的产物,中华文明之源。西周时代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高峰,是文字成熟确定的时代,历经数千年,未曾有大变化。中华文明的秘密就在一个个方块字里。

由于精神文明的衰落,字的涵义出现大的断裂。现代读《诗》是极难的了,大多都读成了男女情诗。大家都爱引用的《子衿》一篇即如是,有女怀春啊。细细看是吗?

“嗣”早期金文左边“册”指帝王诏授的文书,右边上“司”与“司徒、司马”同意,为“掌管”,下“子”是“后代”,造字本义为(帝王、诸侯,后也只公侯贵族)册封的继承人。

现代汉语有“子嗣”一词,就“嗣”的解释,这还是个复合名词,子是泛指血缘亲情上的儿子,这里包括嫡子和庶子,而嗣则单只嫡长子或可传位传亲光大祖宗的有才德的儿子。

“音”画的是早晨太阳升而未升刹那间地平线上的缕缕晨曦。对应太阳落山的字是“莫”。“章”,不该说立早章,而应说音十章啊,章的概念在《周易 坤》里有“含章 可贞”等应用,指的是能量聚满(十的概念)漫天彩曦太阳即将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这里引申为新的继承人德才修行能量聚满即将开始治护国家的征程。

通过“嗣音”两个字的本解,就应该知道这首诗的内容与天子或诸侯传位及授受法度有关。

“青”字。

远古绿色的织物很难染,(参见《绿衣》和《采绿》两诗),费工费料,自然界没有绿色的染料可直接使用,只能由蓝和黄多次套染而成。因此青绿是贵族的专用,“终朝采绿,不盈一匊”,自然界原材料也非常稀少,因此即使贵族也大多只能点缀使用。

《礼记·杂记》有“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士不绿。”

这里的“朱绿”是指纯粹的绿色,而不是“红绿”色,因为根本不存在那种矛盾色,而玄绿,则实际上跟“青”相比,就是色彩明度的区别。

那么“青青子衿”和“青青子佩”的描述,可以知道,此时的季节可能是孟春,而诗人思怀的对象穿着有绿色领子的衣服而且佩青玉,血统而言一定是指贵族子弟。这里取象“青青”其实就是取象思怀对象的年龄,是一个年轻的世子,这个世子,很有可能才华出众,德行过人,所以要选择他做“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往与来的概念,历史发展中丢失了。往,主体字根是主,画着三条阳气汇聚于土之象,往不是行,是精神性的涵养。主体性涵养充足“有攸往”,会产生“涉大川”的践行,也会产生对他人的一种号唤力吸引力,称“来”。这句反映了父子之间感情上有间隙,父亲自省自己德行不足,无力召唤嗣子来到身边,同时也责备嗣子听不到他的心声,以国家为重继承治理法度。

这个诗人,是什么身份就很明显了,至少也是个“现役”的诸侯王公。(其实诗三百绝大部分为贵族所作)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是个非常生动的图象,诗人年老体衰,已是弥留之际,思念儿子的心情非常迫切。挑,字根兆,是指占卜;达,行不遇,连续动作。古代占卜是贵族阶层必备的才能之一,“學”就是双手奉着“爻”(爻是指一物在此看时不见了,在彼再看时又不见了,万物运动变化,通过学让心灵与万物本体同频,继而探知世界的秘密,占卜的本义。后世贬义是精神文明的衰落和占卜者私念为恶嗔业流转所致),“学而时习之”,时就是对境修,在运动变化中去学习。占卜是古人精神修养的途径(孔子说过圣人以此洗心)。父亲反复占卜嗣子境况,结果总不让其满意安心。烦心忧心交织,在城阙兮,来到城楼上眺望远方,盼望看到嗣子归来的身影。。。

“时间”对于将要往生的老人来说,是最宝贵最不可多得的资源,诗人则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形容了这种“悠悠”之心,把全诗的感情推上顶峰。

这首诗的首句,后被曹操作《短歌行》借用,想是孟德借用之时的“忧心”也是慨叹年华逝去而大业未成。若定解为“思念情郎的怨妇”则曹操《短歌行》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结尾,未必思维跳跃得就太离谱了吧。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相关文章

  • 诗经中爱情诗的特点
  • 诗经中爱情诗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 ...查看


  • 81.遵大路之呼喊[我吟诗经] --七.国风·郑风
  • 81.遵大路之呼喊<我吟诗经> --七.国风·郑风 原文: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①,无我恶兮,不寁故也②!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③,不寁好也④! -- 我吟: 你不能就这样的抛弃我呀!!! 我求求你了!!! 声声撕 ...查看


  • 诗经名句: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原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 ...查看


  • [静女]教学设计
  • <静女>教学案例 高一甲组 任秀馨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教学新课标.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与合 作学习有机整合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每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合理安排.认真组织,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 ...查看


  • 诗经名句:劳动诗歌
  • 在<国风>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数量最多﹐也最富情采.有的表现热恋的欢乐﹐有的表现相思之苦﹐都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如 <卫风·木瓜>﹑<郑风·萚兮>﹐表现了青年男女两无嫌猜﹑和 ...查看


  • 诗经名句:诗经名句精选全集
  •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查看


  • 诗经里经典句子,诗经里最优美的句子
  •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一日不见,如三 ...查看


  • 诗经名句: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 ...查看


  • 诗经名句:诗经名句精选及翻译
  •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