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期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卓洛Zoro 2010301062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休渔期制度对海洋生物、渔业的影响,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后再结合我国休渔制度的实施状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休渔期生物海洋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各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渔业的发展。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渔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1.3%提高到2008年的9.0%1;2008年,渔业总产值达到29662亿元,占当年GDP9.9%。但我国渔业总产值的攀升,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手段的,加之管理不善、法制不健全,渔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也迅速被消耗。自然的平衡早已被打破,渔业要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1995年,我国开始施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目前,休渔海域已经覆盖我国管辖的四个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2。伏季休渔期,是指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一定水域内不得从事捕捞作业3。休渔期内,捕捞强度得到了一定的降低,而此时是鱼类繁殖的时期,这给幼鱼生长提供了一定时间和良好的环境,海洋生物得到了生息成长的机会。
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经济效益
经过接近一年的捕捞作业,渔业产量本身也就不高。在休渔期间,渔民可以修网修机
器,以便在休渔期后更高效率的捕鱼,而且开捕后鱼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停业的期间,节省了捕捞成本,渔民也可以利用此时间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利于长远经济利益的实现。据汕头资料显示,开捕后的利润已超过休渔期前捕鱼利润的总和4。
二、 生态效益
休渔期使渔业资源得以繁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禁止了拖网作业,
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因为拖网会将其所扫过区域的多数生物拖入网袋内,使得海藻床遭破坏、地质发生改变,严重破坏底栖生物赖以生存的坏境。举南海区拖网作业为例:2005年拖网作业渔船为14491艘,休渔期能减少扫海面积大约38万平方千米5。
三、 社会效益
施行伏季休渔制度,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广大渔业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水平,也考验了
渔民的思想道德。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渔政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渔民的空余时间向他们教授相关知识,比如文化、安全、技能教育,从而提供渔民总体素质。
然而,在伏季休渔期过后,捕捞作业又重新开展起来,海洋生物在短暂的养护过后,又要经受高强度、高持续的捕捞。举台州市为例,尽管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但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不到根本遏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捕捞数量下降、质量变差——主要经济鱼类趋于小型化、小龄化6。究其原因,主要有:1、渔场有限,捕捞强度有增无减;2、执法力度不够、渔民道德水平不高;3、海洋养殖消耗海洋渔业资源。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制度
不同鱼类有不同的繁殖时期,休渔时间应更具灵活性。在不同时期,增加休作的类型,
比如何时禁止拖网、涨网等等。
二、 加大执法力度,增加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投入
由于渔政管理的范围广,需要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加强执法能力。政府应该加大这方
面的投入,在休渔期间,可以给予渔民适度的补贴。
三、 科学管理水产养殖产业
水产养殖一方面提高了水产品的供给量,促进了市场繁荣;另一方面也给天然渔业造
成很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水产养殖的科学开发力度,加强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市场对水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渔业的发展,然而过度的捕捞作业使得渔业资源日益
匮乏。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渔业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招商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
http://www.zhaoshang-sh.com/zhuanti/china60/2009/9-23/[1**********]8CA6DAF09GB169H4FFEH_2.html 2《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3期 P45
3百度百科《伏季休渔》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9594.htm 4南方网《汕头市今年休渔开捕后渔船捕鱼产量翻一番》
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areapaper/[1**********]3.htm 5《中国水产》2008年第9期 P14
6百度文库《养殖业,别再吃鱼子鱼孙了》
http://wenku.baidu.com/view/8d4757204b35eefdc8d33399.html
休渔期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卓洛Zoro 2010301062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休渔期制度对海洋生物、渔业的影响,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后再结合我国休渔制度的实施状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休渔期生物海洋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各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渔业的发展。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渔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1.3%提高到2008年的9.0%1;2008年,渔业总产值达到29662亿元,占当年GDP9.9%。但我国渔业总产值的攀升,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手段的,加之管理不善、法制不健全,渔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也迅速被消耗。自然的平衡早已被打破,渔业要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1995年,我国开始施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目前,休渔海域已经覆盖我国管辖的四个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2。伏季休渔期,是指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一定水域内不得从事捕捞作业3。休渔期内,捕捞强度得到了一定的降低,而此时是鱼类繁殖的时期,这给幼鱼生长提供了一定时间和良好的环境,海洋生物得到了生息成长的机会。
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经济效益
经过接近一年的捕捞作业,渔业产量本身也就不高。在休渔期间,渔民可以修网修机
器,以便在休渔期后更高效率的捕鱼,而且开捕后鱼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停业的期间,节省了捕捞成本,渔民也可以利用此时间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利于长远经济利益的实现。据汕头资料显示,开捕后的利润已超过休渔期前捕鱼利润的总和4。
二、 生态效益
休渔期使渔业资源得以繁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禁止了拖网作业,
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因为拖网会将其所扫过区域的多数生物拖入网袋内,使得海藻床遭破坏、地质发生改变,严重破坏底栖生物赖以生存的坏境。举南海区拖网作业为例:2005年拖网作业渔船为14491艘,休渔期能减少扫海面积大约38万平方千米5。
三、 社会效益
施行伏季休渔制度,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广大渔业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水平,也考验了
渔民的思想道德。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渔政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渔民的空余时间向他们教授相关知识,比如文化、安全、技能教育,从而提供渔民总体素质。
然而,在伏季休渔期过后,捕捞作业又重新开展起来,海洋生物在短暂的养护过后,又要经受高强度、高持续的捕捞。举台州市为例,尽管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但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不到根本遏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捕捞数量下降、质量变差——主要经济鱼类趋于小型化、小龄化6。究其原因,主要有:1、渔场有限,捕捞强度有增无减;2、执法力度不够、渔民道德水平不高;3、海洋养殖消耗海洋渔业资源。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制度
不同鱼类有不同的繁殖时期,休渔时间应更具灵活性。在不同时期,增加休作的类型,
比如何时禁止拖网、涨网等等。
二、 加大执法力度,增加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投入
由于渔政管理的范围广,需要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加强执法能力。政府应该加大这方
面的投入,在休渔期间,可以给予渔民适度的补贴。
三、 科学管理水产养殖产业
水产养殖一方面提高了水产品的供给量,促进了市场繁荣;另一方面也给天然渔业造
成很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水产养殖的科学开发力度,加强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市场对水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渔业的发展,然而过度的捕捞作业使得渔业资源日益
匮乏。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渔业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招商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
http://www.zhaoshang-sh.com/zhuanti/china60/2009/9-23/[1**********]8CA6DAF09GB169H4FFEH_2.html 2《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3期 P45
3百度百科《伏季休渔》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9594.htm 4南方网《汕头市今年休渔开捕后渔船捕鱼产量翻一番》
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areapaper/[1**********]3.htm 5《中国水产》2008年第9期 P14
6百度文库《养殖业,别再吃鱼子鱼孙了》
http://wenku.baidu.com/view/8d4757204b35eefdc8d3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