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指标诊断意义
肝炎实验室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
一、症状:厌食、厌油腻、黄痘、腹水、肝脏肿大
二、实验室诊断指标:
三、治疗:
1、保肝利胆:静泳注射葡萄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维生素
B1溶液,猫5~30mg/天,每天两次。促进胆汁排除,应用硫酸镁、人工盐或硫酸钠,猫数据不详,犬为10~30g内服。为增加肝脏解毒功能,适当服谷氨酸,猫数据不详,犬每次0.5~2g。还可使用肝泰乐每只每次1~0.2g,每天2~3次内服。
2、控制感染:急性感染伴发热的选用对毒性小的抗生素。如:厌氧使用青霉素、氨卞青霉素;好氧使用庆大酶素。
3、对症治疗:给予健胃助消化药。有出血倾向肌注维生素K1。衰弱者可使用同化激素,如丙酸诺龙,能促进氨基酸、糖合成蛋白质。
4、营养疗法:给予富含糖类、维生素、优质蛋白(营养膏—含较少脂肪配方的)食物。对于拒绝食物动物,可强行灌服脂肪少、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四、监测指标
五、疗效判断
监测指标出现好转说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一般,治愈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肾功能衰竭实验室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
一、症状:无尿、少尿、多尿、水肿、肾区扣痛、肾区包块、腹水。
二、实验室诊断指标
三、治疗
(一)水尿期
1、治疗原则:补液、纠酸、纠正氮质血症、水电平衡紊乱
2、治疗方案:
● 防止水潴留:下尿管严格计算出入量。要量出为入。适当使利尿剂。
● 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时监测电解质。本期易出现K+血症,出两样适当使用排K+利尿剂。出现高K+血症后要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等渗盐水纠正,不要使用低渗溶液,以防止出现脑疝引发促死。
● 纠正氮质血症:首先要防止氮质血症的加重,本期
● 饮食要以高糖低蛋白为主。适当使用利尿可纠正氮质血症
● 对因治疗:合理使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能够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纠正酸中毒:再监测血中HCO3等的基础上判断酸碱平衡情况。如出现酸中毒可使用NaHCO3等弱碱性药物进行纠正。
● 能量的补充:要及时补充必要的能量,维持新陈代谢的进行。
● 氨基酸的补充:多种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3、监测指示:
● 尿量:建议下导尿管监测尿量
● 水的入量:严格计算每天水的入量。包括饮用水和静脉补液量。
● 水电解质平衡:要及时检K+、Na+、CL离子情况。少尿期要注意K+血症。多尿
期要注意补K+
● BUN的监测:可反映氮质血症的情况。BUN降下来以后要及时的补充蛋白质。 ● 肾功能的监测:反映肾功能情况。提供治疗依据。
(二)多尿期
1、治疗原则:补液(特别是补K+)、纠酸、对因治疗
2、治疗方案:
● 补充水分:此期尿量增大。比较容易出现水平衡紊乱。要及时补充水防止脱水的出
现。常规按尿量的1/3——日常需要补充水分。
● 停止使用利尿剂
● 维持电解质平衡:此期极易出现低K+血症,要在监测血K+的基础上精确补充K+。 ● 胶体的补充:此期常伴有大量蛋白的丢失而造成胶体渗透压的降低,从而使有效循
环血容量的降低,恶性导致后果。要及时补充胶体液。如:704代血浆等。
● 对因治疗:合理使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能够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合理应用抗
生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能量的补充:要及时补充必要的能量,维持新陈代谢的进行。
● 氨基酸的补充:多种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蛋白的补充:BUN恢复正常后可适当的增加蛋白的摄入。
四、监测指标:
● 肾功能:反应恢复情况和预后。
● 电解质:作为精确补充K+的依据。
● 有效循环血量:
五、治疗目的:
BUN、Cre、UA、酸碱平衡紊乱被纠正是治疗要达到的目的。一般,临床症状消失比实验室痊愈指标出现的早。所以,如果以监床症装消失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标准则临床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一、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二、实验诊断指标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降糖、防治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坏疽)。
2、治疗方案:
(1)、营养疗法:限制饮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有肾功能障碍的要控制蛋白和脂肪的摄入。
(2)、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便宜):
(3)、α-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糖适平等。昂贵,但使用方便):
(4)、胰岛素:国外资料显示可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目前国内无犬、猫用胰岛素。不知是否可以使用结晶牛胰岛素。
四、疗效观察
1、血糖控制在7.2mmol/L(犬)8.0mol/L(猫)的范围内就说明疗效比较满意。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血糖是最主要的检测指标。
2、定期身体检查可以监测并发症。肾功(Bum、UA、Cr)能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CK、CK-MB、AST、LDH)可以检测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以便及时治疗。血常规检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反应。所以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比较低,要经常的检查血常规。
五、预后判断
糖尿病是终生疾病。一旦确诊要坚持治疗。只要把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和防治并发症即可。
一、症状:急性腹痛、发热、呕吐、腹胀、休克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监护、抑制胰腺分泌、纠正休克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镇痛、防治继发感染,防治合并症。
2、治疗方案:
(1)、抗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积极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如果出现有效循环血量衰竭,可迅速补充蛋白或代血浆提高胶体渗透压,并迅速补充水分以纠正。如出现明显的心脏衰竭可以使用强心剂。
(2)抑制或减少胰酶分泌: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压可有效减低胰酶的分泌。生长抑素时刻治疗的有效药物。可起到抑胰腺分泌等作用。加贝脂可以抑制胰酶的活性,所以对胰腺炎的治疗十分有效。此药物为人医治疗的最常用药,但是价格比较昂贵。
(3)、镇痛:确诊后可酌情使用镇痛剂。
(4)、抗生素的应用:防治继发感染。
(5)、激素应用:抗休克。
(6)、能量的补充:因为要禁食,所以要更加注意能量物质的补充。
(7)、查找原发病:动物的胰腺炎太多是因为寄生虫阻塞胰管造成。要查找寄生虫。必要时可在病情好转后试行驱虫治疗。
四、监测指标
1、K+、Na+、CL-:作为有效补液的依据。
2、心率:监测心衰的出现。
3、外周备管充盈度:监测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出现。
4、腹部血管情况:如果出现腹部静血管区长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五、预后判断
如果没有休克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和Ca+明显降低的出现一般预后比较好。
电解质平衡的成分补液
一、钾和钠的生理功能
K+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Na+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维持体液容量;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钾钠在细胞内外液中含量的不同对维持细胞内外水的流向起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台果浓度降低,可出现肌软弱无力。钾对心肌有特殊作用,实验表明,血K+过高,可使心脏停跳在舒张期;而血K+过低,可使心脏停跳在收缩期。
二、K+的补充
1、Kcl溶液的配置及其注意事项
Kcl的补充液和浓度不得超过0.3%
2、补K+原则
出现明显的K+技失征象后,要立即测量血K+的情况,再进行补充。如果有尿可适当补充后,再在准确的了解血K+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否则会有死亡的危险。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太快的补液速度会在段时间内使血K+可迅速升高,会使心肌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心脏骤停引起死亡。所以在补K+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及肌肉状况,如果出现
3、补K+时应注意的检测指标意义及处理方法
4、猫的补K+公式
0.3%Kcl溶液补充=1.639×体重×(测量值—正常值)ml
5、犬的补报 K+公式的推导
0.3%Kcl溶液补充=2.235×体重×(测量值—正常值)ml
三、Na+的补充
1、高Na+血症
当血Na+升高明显时不要急于补充水分而使血Na+降下来,因为此时细胞内液也呈高渗状态,迅速的补充水会使水向细胞内运动从而造成细胞内液的增多而产生急性脑水肿。出现脑水肿会使脑的低级中枢受到损伤出急性呼吸、循环停止导致死亡。高Na+血症补充水分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呼吸抑制要迅速停止水的输入,改用甘露醇等进行脑脱水处下。
2、低Na+血症
3、Na+无明显改变但脱水征明显
四、常规补液原则
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
生化指标诊断意义
肝炎实验室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
一、症状:厌食、厌油腻、黄痘、腹水、肝脏肿大
二、实验室诊断指标:
三、治疗:
1、保肝利胆:静泳注射葡萄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维生素
B1溶液,猫5~30mg/天,每天两次。促进胆汁排除,应用硫酸镁、人工盐或硫酸钠,猫数据不详,犬为10~30g内服。为增加肝脏解毒功能,适当服谷氨酸,猫数据不详,犬每次0.5~2g。还可使用肝泰乐每只每次1~0.2g,每天2~3次内服。
2、控制感染:急性感染伴发热的选用对毒性小的抗生素。如:厌氧使用青霉素、氨卞青霉素;好氧使用庆大酶素。
3、对症治疗:给予健胃助消化药。有出血倾向肌注维生素K1。衰弱者可使用同化激素,如丙酸诺龙,能促进氨基酸、糖合成蛋白质。
4、营养疗法:给予富含糖类、维生素、优质蛋白(营养膏—含较少脂肪配方的)食物。对于拒绝食物动物,可强行灌服脂肪少、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四、监测指标
五、疗效判断
监测指标出现好转说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一般,治愈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肾功能衰竭实验室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
一、症状:无尿、少尿、多尿、水肿、肾区扣痛、肾区包块、腹水。
二、实验室诊断指标
三、治疗
(一)水尿期
1、治疗原则:补液、纠酸、纠正氮质血症、水电平衡紊乱
2、治疗方案:
● 防止水潴留:下尿管严格计算出入量。要量出为入。适当使利尿剂。
● 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时监测电解质。本期易出现K+血症,出两样适当使用排K+利尿剂。出现高K+血症后要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等渗盐水纠正,不要使用低渗溶液,以防止出现脑疝引发促死。
● 纠正氮质血症:首先要防止氮质血症的加重,本期
● 饮食要以高糖低蛋白为主。适当使用利尿可纠正氮质血症
● 对因治疗:合理使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能够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纠正酸中毒:再监测血中HCO3等的基础上判断酸碱平衡情况。如出现酸中毒可使用NaHCO3等弱碱性药物进行纠正。
● 能量的补充:要及时补充必要的能量,维持新陈代谢的进行。
● 氨基酸的补充:多种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3、监测指示:
● 尿量:建议下导尿管监测尿量
● 水的入量:严格计算每天水的入量。包括饮用水和静脉补液量。
● 水电解质平衡:要及时检K+、Na+、CL离子情况。少尿期要注意K+血症。多尿
期要注意补K+
● BUN的监测:可反映氮质血症的情况。BUN降下来以后要及时的补充蛋白质。 ● 肾功能的监测:反映肾功能情况。提供治疗依据。
(二)多尿期
1、治疗原则:补液(特别是补K+)、纠酸、对因治疗
2、治疗方案:
● 补充水分:此期尿量增大。比较容易出现水平衡紊乱。要及时补充水防止脱水的出
现。常规按尿量的1/3——日常需要补充水分。
● 停止使用利尿剂
● 维持电解质平衡:此期极易出现低K+血症,要在监测血K+的基础上精确补充K+。 ● 胶体的补充:此期常伴有大量蛋白的丢失而造成胶体渗透压的降低,从而使有效循
环血容量的降低,恶性导致后果。要及时补充胶体液。如:704代血浆等。
● 对因治疗:合理使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能够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合理应用抗
生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能量的补充:要及时补充必要的能量,维持新陈代谢的进行。
● 氨基酸的补充:多种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
● 蛋白的补充:BUN恢复正常后可适当的增加蛋白的摄入。
四、监测指标:
● 肾功能:反应恢复情况和预后。
● 电解质:作为精确补充K+的依据。
● 有效循环血量:
五、治疗目的:
BUN、Cre、UA、酸碱平衡紊乱被纠正是治疗要达到的目的。一般,临床症状消失比实验室痊愈指标出现的早。所以,如果以监床症装消失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标准则临床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一、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二、实验诊断指标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降糖、防治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坏疽)。
2、治疗方案:
(1)、营养疗法:限制饮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有肾功能障碍的要控制蛋白和脂肪的摄入。
(2)、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便宜):
(3)、α-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糖适平等。昂贵,但使用方便):
(4)、胰岛素:国外资料显示可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目前国内无犬、猫用胰岛素。不知是否可以使用结晶牛胰岛素。
四、疗效观察
1、血糖控制在7.2mmol/L(犬)8.0mol/L(猫)的范围内就说明疗效比较满意。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血糖是最主要的检测指标。
2、定期身体检查可以监测并发症。肾功(Bum、UA、Cr)能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CK、CK-MB、AST、LDH)可以检测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以便及时治疗。血常规检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反应。所以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比较低,要经常的检查血常规。
五、预后判断
糖尿病是终生疾病。一旦确诊要坚持治疗。只要把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和防治并发症即可。
一、症状:急性腹痛、发热、呕吐、腹胀、休克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监护、抑制胰腺分泌、纠正休克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镇痛、防治继发感染,防治合并症。
2、治疗方案:
(1)、抗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积极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如果出现有效循环血量衰竭,可迅速补充蛋白或代血浆提高胶体渗透压,并迅速补充水分以纠正。如出现明显的心脏衰竭可以使用强心剂。
(2)抑制或减少胰酶分泌: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压可有效减低胰酶的分泌。生长抑素时刻治疗的有效药物。可起到抑胰腺分泌等作用。加贝脂可以抑制胰酶的活性,所以对胰腺炎的治疗十分有效。此药物为人医治疗的最常用药,但是价格比较昂贵。
(3)、镇痛:确诊后可酌情使用镇痛剂。
(4)、抗生素的应用:防治继发感染。
(5)、激素应用:抗休克。
(6)、能量的补充:因为要禁食,所以要更加注意能量物质的补充。
(7)、查找原发病:动物的胰腺炎太多是因为寄生虫阻塞胰管造成。要查找寄生虫。必要时可在病情好转后试行驱虫治疗。
四、监测指标
1、K+、Na+、CL-:作为有效补液的依据。
2、心率:监测心衰的出现。
3、外周备管充盈度:监测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出现。
4、腹部血管情况:如果出现腹部静血管区长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五、预后判断
如果没有休克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和Ca+明显降低的出现一般预后比较好。
电解质平衡的成分补液
一、钾和钠的生理功能
K+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Na+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维持体液容量;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钾钠在细胞内外液中含量的不同对维持细胞内外水的流向起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台果浓度降低,可出现肌软弱无力。钾对心肌有特殊作用,实验表明,血K+过高,可使心脏停跳在舒张期;而血K+过低,可使心脏停跳在收缩期。
二、K+的补充
1、Kcl溶液的配置及其注意事项
Kcl的补充液和浓度不得超过0.3%
2、补K+原则
出现明显的K+技失征象后,要立即测量血K+的情况,再进行补充。如果有尿可适当补充后,再在准确的了解血K+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否则会有死亡的危险。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太快的补液速度会在段时间内使血K+可迅速升高,会使心肌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心脏骤停引起死亡。所以在补K+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及肌肉状况,如果出现
3、补K+时应注意的检测指标意义及处理方法
4、猫的补K+公式
0.3%Kcl溶液补充=1.639×体重×(测量值—正常值)ml
5、犬的补报 K+公式的推导
0.3%Kcl溶液补充=2.235×体重×(测量值—正常值)ml
三、Na+的补充
1、高Na+血症
当血Na+升高明显时不要急于补充水分而使血Na+降下来,因为此时细胞内液也呈高渗状态,迅速的补充水会使水向细胞内运动从而造成细胞内液的增多而产生急性脑水肿。出现脑水肿会使脑的低级中枢受到损伤出急性呼吸、循环停止导致死亡。高Na+血症补充水分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呼吸抑制要迅速停止水的输入,改用甘露醇等进行脑脱水处下。
2、低Na+血症
3、Na+无明显改变但脱水征明显
四、常规补液原则
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