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自杀术

  商学院的教授们也许是最乐于看到柯达早些“人间蒸发”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找到这么合适的商业失败案例了。   “柯达是和苹果、谷歌一样出色、卓越的伟大企业。”   如果你非得这么说,麻烦在这句话前面加上“曾经”二字。将极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的柯达和风头正劲的苹果、谷歌放在一起,会不会显得有点突兀?   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位132岁高龄的“黄色巨头”正在以一种最不体面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次申请保护,很多人都已遗忘这个世界上还有“柯达”这一前著名公司了。   最可笑的是,柯达竟然死于自己之手。在这个数码当道的年代,这位百岁老人的动作迟缓得可怕,他还在守着传统模拟相机胶卷不放,对新兴事物甚至提不起一点兴趣。可是别忘了,柯达进入数字照相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1991年,就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后来风靡全球却早已进了博物馆的‘兄弟”产品傻瓜相机比之晚了五年才从柯达进入寻常百姓家。   自杀的巨子   在传出破产消息之前,柯达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十年之久。   一直以来,柯达都是胶卷的代名词,可那玩意早就沦为发烧友的专享,严重偏离了大众的兴趣爱好。柯达曾经承载了美国人太多的荣耀和梦想,深入人心的形象亦被人们昵称为“黄色巨头”,在鼎盛时期,柯达公司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将全世界优秀的工程师、博士和科学家都招至在纽约的总部。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赞柯达为其所在的罗切斯特市培育了“至少两代富庶的中产阶级”。   看看他曾经的辉煌吧!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二位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评比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黄色巨人”柯达世界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可是这一切注定已成为历史,因为早在几年前柯达就显现出了颓势。   2004年,这家老牌蓝筹股公司被驱逐出道琼斯70指数股行列。从那时至今,柯达仅有2007年一年实现全年盈利,公司市值也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降至如今的一亿美元上下,十余年蒸发90%以上,还曾因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受到纽交所的摘牌警告。现在的局面更不堪,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已将柯达债务的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如无意外,柯达的退市几成定局。   到底是谁杀了“黄色巨人”?很多人都希望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如若无法救柯达于水火,那么至少可以将“凶手”揪出来唾之辱之以泄愤。   遗憾的是,柯达死于自杀,而且是慢性的。   在这个数码当道的年代,这位百岁老人的动作迟缓得可怕,他还在守着传统模拟相机胶卷业务不放,对新兴事物甚至提不起一点兴趣。可是别忘了,柯达进入数字照相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1991年,就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后来风靡全球却早已进了博物馆的“兄弟”产品傻瓜相机比之晚了五年才从柯达进入寻常百姓家。   结局变成:柯达是数码相机的开创者,最后却躺在“数码魔鬼”的刀下。这种自掘坟墓的死法着实难看。   固步自封,看不清形势,不愿意抛弃既得利益接受数码时代的挑战……太多的原因让柯达死路一条,对很多人来说,柯达能够生存如此长时间已经是一个奇迹。他像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宠儿,后路全部断掉,前路看不着也摸不着,只能一个人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独自欣赏,黯然垂泪。   一直以来,柯达都陷入一种自满狂躁症的怪圈之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柯达几乎一统摄影江湖,这种无敌般的感觉让柯达管理层滋生了过分自信,他们坚信自己为柯达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于是,柯达第一个冲在了数码摄影技术的前列,却又“及时”调转方向,重回胶卷行业,他们认为这是对的并一以贯之,更因为他们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所以柯达一直不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但现实的发展却与他们的选择背道而驰。   现实太残酷了,在柯达面前,曾经的伙伴和敌人,包括美能达、爱克发、甚至莱卡等摄影器材的佼佼者都破产了。相反,积极转型数字摄影的企业,如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卡西欧、富士却活的很好很滋润。   于是柯达不得不睁开眼睛看世界,他甚至尝试着适应时代的改变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但又没能力把这些新产品转变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005年,柯达还是美国数码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不过,即使柯达的数码相机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对柯达的赢利却没什么帮助。   这个时候才开始穷追猛赶,真的有点晚了。   “柯达5/6的生命里一直是领先者,但在后面1/6的时间里,也就是数字影像大发展时期,却不求改变,它并非自杀也非他杀,是被时代抛弃了”,德国专家博西尔曾这样给柯达批命。   只是在每一次的科技浪潮里,时代都不会等着一个企业去苏醒去追随,一言以蔽之: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   最后的机会?   “我能做的都做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在等着我?”1932年,处于事业高峰的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因疾病自杀前留下这样的遗言。80年后,“等待”伊士曼的是柯达即将破产的厄运。接下来呢?等死,自救抑或被救?谁知道!   柯达现任首席执行官彭安东称申请破产保护将使柯达继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资产的价值,如在移动设备和其他设备中使用的数字成像技术以及印刷技术。   这话说得忒含蓄了点。简而言之,柯达已委托投资银行瑞德帮助其给自家1100项数字专利寻找买家。   在2011年7月中旬召开的一次董事会上,柯达批准了出售专利的计划,希望通过出售专利获得现金,来缓解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长期亏损及股价下跌的担陇情绪。   事实上,没落的柯达并非毫无价值。它拥有的巨大专利库引来了IT巨头的觊觎,苹果、谷歌、微软等大公司纷纷表示出了对于柯达专利的兴趣。彭安东称柯达聘请的顾问公司已经“与许多人进行接触,很多人已经签署保密协议”。   当然这一消息到目前为止,仍止于传说阶段。最重要的是,柯达拥有的专利真的名副其实吗?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老迈的巨头能拥有上千项有用的专利,如果专利大多已过时,还会有哪个冤大头愿意花钱搜集这些用不上的古董?   “创新”内行、做生意外行的伪生意人柯达的专利售卖计划还待时间考验,而且兜售专利怎么看都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即使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其未来的发展也将蒙上一层阴影。   好吧,推出自救第二招――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2011年被视为柯达转型路上里程碑之年。柯达的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在过去的一年中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而彭安东也寄希望于这项业务能成为柯达未来的基石之一。与此同时,柯达也想向数码业务转型,但却面临着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激烈竞争的致命威胁。   柯达对自己在这项业务上的后力也确实没谱。即使能达到收支平衡,在惠普当道的打印机行列,柯达充其量就是一年级插班生,不要说追上优等生了,能先把落下的功课补齐就相当不易了。最更要的是,等你好不容易赶上平均水平,优等生可能已经跳级去高年级了,这种动态的不平衡在竞争中自然消失的几率不大,人为要想扭转着实不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乔布斯一样的能力和眼光。   或许,柯达还有第三条出路,做个剑走偏锋的小众企业,毕竟小有小的好处,吃透一小拨人的心思总比取悦一大堆人要容易的多。目前,柯达也有此想法,变身成为一家依赖于单一盈利业务模式的小公司,专注于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两个领域。   柯达一直以来的王牌――胶卷或许在此时能发挥大的作用,成为摄影发烧友们胶卷情结的最后寄托,借此挽回的存活时间,说不定能够让柯达找到新的灵感。   目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柯达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还没有放弃求得生存的希望。找寻可能总比一个人窝在黑暗里等待末日宣判到来强,拥有百年历史的柯达即使死亡也该站着死去。

  商学院的教授们也许是最乐于看到柯达早些“人间蒸发”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找到这么合适的商业失败案例了。   “柯达是和苹果、谷歌一样出色、卓越的伟大企业。”   如果你非得这么说,麻烦在这句话前面加上“曾经”二字。将极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的柯达和风头正劲的苹果、谷歌放在一起,会不会显得有点突兀?   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位132岁高龄的“黄色巨头”正在以一种最不体面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次申请保护,很多人都已遗忘这个世界上还有“柯达”这一前著名公司了。   最可笑的是,柯达竟然死于自己之手。在这个数码当道的年代,这位百岁老人的动作迟缓得可怕,他还在守着传统模拟相机胶卷不放,对新兴事物甚至提不起一点兴趣。可是别忘了,柯达进入数字照相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1991年,就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后来风靡全球却早已进了博物馆的‘兄弟”产品傻瓜相机比之晚了五年才从柯达进入寻常百姓家。   自杀的巨子   在传出破产消息之前,柯达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十年之久。   一直以来,柯达都是胶卷的代名词,可那玩意早就沦为发烧友的专享,严重偏离了大众的兴趣爱好。柯达曾经承载了美国人太多的荣耀和梦想,深入人心的形象亦被人们昵称为“黄色巨头”,在鼎盛时期,柯达公司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将全世界优秀的工程师、博士和科学家都招至在纽约的总部。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赞柯达为其所在的罗切斯特市培育了“至少两代富庶的中产阶级”。   看看他曾经的辉煌吧!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二位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评比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黄色巨人”柯达世界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可是这一切注定已成为历史,因为早在几年前柯达就显现出了颓势。   2004年,这家老牌蓝筹股公司被驱逐出道琼斯70指数股行列。从那时至今,柯达仅有2007年一年实现全年盈利,公司市值也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降至如今的一亿美元上下,十余年蒸发90%以上,还曾因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受到纽交所的摘牌警告。现在的局面更不堪,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已将柯达债务的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如无意外,柯达的退市几成定局。   到底是谁杀了“黄色巨人”?很多人都希望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如若无法救柯达于水火,那么至少可以将“凶手”揪出来唾之辱之以泄愤。   遗憾的是,柯达死于自杀,而且是慢性的。   在这个数码当道的年代,这位百岁老人的动作迟缓得可怕,他还在守着传统模拟相机胶卷业务不放,对新兴事物甚至提不起一点兴趣。可是别忘了,柯达进入数字照相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1991年,就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后来风靡全球却早已进了博物馆的“兄弟”产品傻瓜相机比之晚了五年才从柯达进入寻常百姓家。   结局变成:柯达是数码相机的开创者,最后却躺在“数码魔鬼”的刀下。这种自掘坟墓的死法着实难看。   固步自封,看不清形势,不愿意抛弃既得利益接受数码时代的挑战……太多的原因让柯达死路一条,对很多人来说,柯达能够生存如此长时间已经是一个奇迹。他像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宠儿,后路全部断掉,前路看不着也摸不着,只能一个人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独自欣赏,黯然垂泪。   一直以来,柯达都陷入一种自满狂躁症的怪圈之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柯达几乎一统摄影江湖,这种无敌般的感觉让柯达管理层滋生了过分自信,他们坚信自己为柯达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于是,柯达第一个冲在了数码摄影技术的前列,却又“及时”调转方向,重回胶卷行业,他们认为这是对的并一以贯之,更因为他们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所以柯达一直不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但现实的发展却与他们的选择背道而驰。   现实太残酷了,在柯达面前,曾经的伙伴和敌人,包括美能达、爱克发、甚至莱卡等摄影器材的佼佼者都破产了。相反,积极转型数字摄影的企业,如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卡西欧、富士却活的很好很滋润。   于是柯达不得不睁开眼睛看世界,他甚至尝试着适应时代的改变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但又没能力把这些新产品转变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005年,柯达还是美国数码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不过,即使柯达的数码相机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对柯达的赢利却没什么帮助。   这个时候才开始穷追猛赶,真的有点晚了。   “柯达5/6的生命里一直是领先者,但在后面1/6的时间里,也就是数字影像大发展时期,却不求改变,它并非自杀也非他杀,是被时代抛弃了”,德国专家博西尔曾这样给柯达批命。   只是在每一次的科技浪潮里,时代都不会等着一个企业去苏醒去追随,一言以蔽之: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   最后的机会?   “我能做的都做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在等着我?”1932年,处于事业高峰的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因疾病自杀前留下这样的遗言。80年后,“等待”伊士曼的是柯达即将破产的厄运。接下来呢?等死,自救抑或被救?谁知道!   柯达现任首席执行官彭安东称申请破产保护将使柯达继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资产的价值,如在移动设备和其他设备中使用的数字成像技术以及印刷技术。   这话说得忒含蓄了点。简而言之,柯达已委托投资银行瑞德帮助其给自家1100项数字专利寻找买家。   在2011年7月中旬召开的一次董事会上,柯达批准了出售专利的计划,希望通过出售专利获得现金,来缓解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长期亏损及股价下跌的担陇情绪。   事实上,没落的柯达并非毫无价值。它拥有的巨大专利库引来了IT巨头的觊觎,苹果、谷歌、微软等大公司纷纷表示出了对于柯达专利的兴趣。彭安东称柯达聘请的顾问公司已经“与许多人进行接触,很多人已经签署保密协议”。   当然这一消息到目前为止,仍止于传说阶段。最重要的是,柯达拥有的专利真的名副其实吗?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老迈的巨头能拥有上千项有用的专利,如果专利大多已过时,还会有哪个冤大头愿意花钱搜集这些用不上的古董?   “创新”内行、做生意外行的伪生意人柯达的专利售卖计划还待时间考验,而且兜售专利怎么看都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即使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其未来的发展也将蒙上一层阴影。   好吧,推出自救第二招――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2011年被视为柯达转型路上里程碑之年。柯达的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在过去的一年中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而彭安东也寄希望于这项业务能成为柯达未来的基石之一。与此同时,柯达也想向数码业务转型,但却面临着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激烈竞争的致命威胁。   柯达对自己在这项业务上的后力也确实没谱。即使能达到收支平衡,在惠普当道的打印机行列,柯达充其量就是一年级插班生,不要说追上优等生了,能先把落下的功课补齐就相当不易了。最更要的是,等你好不容易赶上平均水平,优等生可能已经跳级去高年级了,这种动态的不平衡在竞争中自然消失的几率不大,人为要想扭转着实不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乔布斯一样的能力和眼光。   或许,柯达还有第三条出路,做个剑走偏锋的小众企业,毕竟小有小的好处,吃透一小拨人的心思总比取悦一大堆人要容易的多。目前,柯达也有此想法,变身成为一家依赖于单一盈利业务模式的小公司,专注于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两个领域。   柯达一直以来的王牌――胶卷或许在此时能发挥大的作用,成为摄影发烧友们胶卷情结的最后寄托,借此挽回的存活时间,说不定能够让柯达找到新的灵感。   目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柯达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还没有放弃求得生存的希望。找寻可能总比一个人窝在黑暗里等待末日宣判到来强,拥有百年历史的柯达即使死亡也该站着死去。


相关文章

  • 高考话题三 创新
  • 高考话题三 创新 一.关于创新的经典素材 鬼谷子的创新思维 (创新就不要拘泥于常理)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方法别具一格.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qu ...查看


  • 柯达乐凯:失败的婚姻
  • 垄断加行业保护,敌不过技术与市场的剧变 10月22日,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35,下称乐凯)第29次发布了关于股改进展的风险提示公告:"鉴于柯达与乐凯集团及公司的合作项目仍未完成,乐凯集团和柯达之间的有关股 ...查看


  • 柯达破产分析
  • 柯达破产分析报告 案例概述 北京时间2012年1月19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柯达公司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正式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求度过多年销售下滑所致的资产流动性危机. 柯达称,该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已根 ...查看


  • 柯达破产案例
  • 柯达破产案例 公司简介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查看


  • 柯达的破产资料
  • 过去的辉煌: 1888年,乔治·伊斯曼使照相机走入寻常百姓家,"柯达"也几乎成为摄影的代名词.此后的100年间,柯达公司曾占据过全球2/3的摄影产业市场份额,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然而数码时代的转型失败,使其市值在1 ...查看


  • 营销学原理第5章市场竞争战略案例--柯达与富士之争
  •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汽车学院 营销学原理 Marketing 授课教师:王 昱 TEL:[1**********](666512) E-MAIL:[email protected] TIME:2009年03月 柯达与富士:二分天下 广州汽车学院 ...查看


  • 柯达破产的悲情启示
  • 2012年1月19日,柯达这个拥有131年历史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正式向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虽然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柯达从此丧失重生的希望,但是曾经的摄影业龙头老大走到如今没落的境地,绝非偶然. 率先发明数码相机的柯达,被数码时代遗弃;首度 ...查看


  • 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分析柯达破产的原因
  • 柯达破产原因分析 柯达破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柯达公司的战略失误,具体地说是重大的非技术性战略失误.下面从市场竞争定位.战略态势选择.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四个方面阐述柯达破产的原因. 市场竞争中的自我定位,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市 ...查看


  • 江门新闻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听证会(全文)
  •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听证会(全文) http://www.jmnews.com.cn 2006-8-22 20:29 TOM数码 董京生: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各位新闻记者,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中消协有关柯达LS443型号数码相机投诉情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