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直说
本栏编辑闫海成
编者按:每逢三月,祖国各地、社会各界、兵团上下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雷锋这位平凡却伟大的人,旨在深
入践行雷锋精神,唱响主旋律,赋予雷锋精神更多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传承中散发出时代的光芒,传递社会正能量。
雷锋精神的实质
近日,一位10岁的小学女生说,她是从学校里知道雷锋的,但对雷锋的事迹和精神说不上来。一位40多岁的大姐告诉我,雷锋精神就是做好人好事。一位69岁的老大爷说,时代发展了,学雷锋首先要从了解雷锋精神开始。我认为老大爷说得好。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它还包含如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等优良品质。
现在许多人一说起学习雷锋就想到了做好事,似乎雷锋就是做好事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在雷锋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优良传统,它同样也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就像他日记中
所说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热。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如今,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无数像雷锋那样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工作的职工群众。让我们人人懂得雷锋精神,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光发热。
(李乾红)
代代传承雷锋精神
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近50年,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之后,雷锋还能感动中国吗?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50年来已被不断重复。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是兵团不同行业的代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行动,默默践行着兵团精神和雷锋精神。近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则离我们更近,更容易让现在的人感动。
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另一个事实:50年来感动中国、感动兵团的人物,几乎都与雷锋精神有关。朱伯儒人称“80年代新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独臂英雄丁晓兵“如当年的雷锋一样感人”……
50年来,雷锋成为“好人”“无私奉献的人”、的象征。雷锋精神已经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不可磨灭,不可替代。
年年纪念“3月5日”,就是为了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培养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雷锋。
(魏
东)
传递人间“大爱”
雷锋精神是“大爱”的化身。虽然时代不同,但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不变的,它表现为一种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珍爱,对他人的关爱,对人民的大爱。如今人们都在呼喊社会道德和诚信的缺失,但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不缺少雷锋精神,这个时代依然记住了雷锋,而且把雷锋精神付诸实践。
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的12岁小学生何玥,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向社会传递了“爱心正能量”。
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陈斌强,每天
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五年如一日,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向社会传递了“孝心正能量”。
飞机设计专家罗阳,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向社会传递了“敬业正能量”……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这就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所折射出的雷锋精神的人间“大爱”。
(马德存)
贵在养成“雷锋行为”
雷锋精神在社会上有“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的说法,有一些人把学雷锋当作一种“活动”来做,活动开展时轰轰烈烈,活动结束后无影无踪。
“积德行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几千年做人做事的精辟总结。雷锋是把这种美德付诸实践,用“雷锋式的行为”来感恩社会、感恩党,并长期坚持,积小善而成大德。我们学习雷锋精神,贵在养成“雷锋行为”。
当代兵团33(下半月刊)
在兵团生活工作多年,我们目睹了无数的“雷锋行为”。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我们身边的许多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都在表达爱心,送去温暖。这些行为正是学雷锋的生动表现,这些爱心正是雷锋行事做人风格的再现。
雷锋精神本身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之中,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雷锋精神。让我们人人、时时、事事、处处将“雷锋行为”常态化。
(刘小功
刘伟林)
有话直说
本栏编辑闫海成
编者按:每逢三月,祖国各地、社会各界、兵团上下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雷锋这位平凡却伟大的人,旨在深
入践行雷锋精神,唱响主旋律,赋予雷锋精神更多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传承中散发出时代的光芒,传递社会正能量。
雷锋精神的实质
近日,一位10岁的小学女生说,她是从学校里知道雷锋的,但对雷锋的事迹和精神说不上来。一位40多岁的大姐告诉我,雷锋精神就是做好人好事。一位69岁的老大爷说,时代发展了,学雷锋首先要从了解雷锋精神开始。我认为老大爷说得好。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它还包含如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等优良品质。
现在许多人一说起学习雷锋就想到了做好事,似乎雷锋就是做好事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在雷锋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优良传统,它同样也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就像他日记中
所说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热。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如今,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无数像雷锋那样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工作的职工群众。让我们人人懂得雷锋精神,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光发热。
(李乾红)
代代传承雷锋精神
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近50年,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之后,雷锋还能感动中国吗?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50年来已被不断重复。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是兵团不同行业的代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行动,默默践行着兵团精神和雷锋精神。近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则离我们更近,更容易让现在的人感动。
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另一个事实:50年来感动中国、感动兵团的人物,几乎都与雷锋精神有关。朱伯儒人称“80年代新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独臂英雄丁晓兵“如当年的雷锋一样感人”……
50年来,雷锋成为“好人”“无私奉献的人”、的象征。雷锋精神已经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不可磨灭,不可替代。
年年纪念“3月5日”,就是为了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培养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雷锋。
(魏
东)
传递人间“大爱”
雷锋精神是“大爱”的化身。虽然时代不同,但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不变的,它表现为一种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珍爱,对他人的关爱,对人民的大爱。如今人们都在呼喊社会道德和诚信的缺失,但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不缺少雷锋精神,这个时代依然记住了雷锋,而且把雷锋精神付诸实践。
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的12岁小学生何玥,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向社会传递了“爱心正能量”。
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陈斌强,每天
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五年如一日,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向社会传递了“孝心正能量”。
飞机设计专家罗阳,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向社会传递了“敬业正能量”……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这就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所折射出的雷锋精神的人间“大爱”。
(马德存)
贵在养成“雷锋行为”
雷锋精神在社会上有“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的说法,有一些人把学雷锋当作一种“活动”来做,活动开展时轰轰烈烈,活动结束后无影无踪。
“积德行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几千年做人做事的精辟总结。雷锋是把这种美德付诸实践,用“雷锋式的行为”来感恩社会、感恩党,并长期坚持,积小善而成大德。我们学习雷锋精神,贵在养成“雷锋行为”。
当代兵团33(下半月刊)
在兵团生活工作多年,我们目睹了无数的“雷锋行为”。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我们身边的许多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都在表达爱心,送去温暖。这些行为正是学雷锋的生动表现,这些爱心正是雷锋行事做人风格的再现。
雷锋精神本身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之中,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雷锋精神。让我们人人、时时、事事、处处将“雷锋行为”常态化。
(刘小功
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