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2015.12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观猎》) 4. (《黔之驴) 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二)阅读《诉衷情》,完成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关河”的意思是。(2分) 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词的开头是作者的回忆。
B. “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 C .“泪空流”是感慨自己的年纪大,力不从心。 D. “心在天山”表达了作者抗金的理想与愿望。 (三)阅读语段,完成9-11题(8分)
岳阳楼记(节选)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扣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作用是(3分) ① 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负笈从师( ) (2)常以净衣易之(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13、“门徒悦其勤学”是因为( )(2分)
A 、门徒为有这样的老师而很开心。 B 、门徒为能够和老师换衣服而高兴。
C 、门徒感受到老师好学,以致到了乐在其中的境地。 D 、门徒对老师如此勤学而感到心悦诚服。
14、(1)文中与“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相呼应的语句是2分) (2)文中画“ ,也写了 (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文化与国家
1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
③
④
②
①
2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孔子 (创设、创立、创建)○ 的儒家学说,引出了后来中国文化史上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3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建国以来的60年,无论中国还是世界,○
争争斗斗的事情很多。自以为能“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打着文化的名号反文化,最终毁了它所谓的“革命”。而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却是另一种命运。“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倒“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纵然被.围困、逼仄,却能激荡出后来一种更有力量的文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都呈现出一种不可阻遏的文化态势。
4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基于共同信仰、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民族心理,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才得以实现和延续。因此,文化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性的理论解释,而且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与人“和为贵”,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人类推动社会;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中国文化是平和的文化,大气、睿智而沉实。因此,文化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
5如此,○社会发达而气质平和,就构成了一种国家文化的力量。只有有国家,才有世界。一个有强大文化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原文有改动) 15.选词填空(2分)
孔子 (创设、创立、创建)的儒家学说„„
3段加点的 “这”指的是(2分) 16.第○
17. 作者就“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6分)
1 ② ③ ○
4段画线句子属于论据,它的内涵是(3分) 18.第○
19、下面这段文字应加在(3分) 唐代文化充实丰盈、生气勃勃,成就了封建时代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哺育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段繁荣鼎盛。
2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 3段用引证法证明了强势的济世文化的作用。 B .第○
C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都呈现出一种文化态势。 D .一个有强大文化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我欠痛苦一杯羹
1高明是个普通的学生,是我邻居家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是无惊无险。但是,第○
一年高考,他因3分之差,只得在象牙塔外徘徊。
2记得是去年盛夏,我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他去报名复读,就安慰他说: ○“高校真是太不人性化了,仅仅3分之差就把你拒之门外!”
3邻居家儿子听了我的话,淡然一笑,继而答谢说: ○“谢谢叔叔,没办法,谁让我成绩就是这样不起眼呢!这是痛苦嫌我这一路‘苦’吃得不多,所以故意给我设置障碍。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记住,没有痛苦筛子的过滤,幸福将是粗cāo的。”
4我不禁为一个大男孩的乐观而感到由衷欣慰。 ○本来高三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路,而邻居家儿子偏偏重走了这段“回头路”,其中的难熬程度可见一斑。后来,我曾一次次地遇见他,在上学的路上,在楼梯口,在小区的篮球场上,每一次他总是那么笑容可掬。 5今年夏天,邻居家儿子再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最后,成绩一公布,我们整个小区都 ○
沸腾了,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这可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因为,按照我们小区规定,只要是本小区业主子女,凡考入名牌大学者,都可获得2万元的现金奖励。这样一来,他大学四年的部分开销被小区开发商“埋单”了。
6我恰巧在楼道里遇见了领奖金回来的邻居一家人, ○我赶忙向他道贺。他的笑容和去年夏天的几乎没有二致,依然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他说:“去年落榜是我欠痛苦一杯羹,理应....还它。今年考中是因为依米花开了,我一定会格外珍惜的„„”
7“依米花开?”我疑惑不解,打断了他的话。男孩父亲微笑着对我说:○“我告诉他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在许多游人眼里,她就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它要开花。在某个清晨,它会突然绽放出光彩夺目的花朵。依米的花期只有两天。为了等待这一天,它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所以,我对孩子说,任何守望都有一定的时间与距离,抵达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耐心。”
8在为男孩父亲的家教叫好的同时, ○我不禁暗暗地钦佩邻居家儿子,这种失之泰然和坚持目标的心态,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对困难处之坦然的人,怎么可能不被成功青睐呢?此时,依米花开似火把、似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的心房!
9依米花啊,你是非洲戈壁滩上美丽的花,你更是人们心中的坚强之花! (原文有改○动)
21.读拼音,写汉字:粗cāo(2分)
6段中加点的词语“波澜不惊22.第○” 在文中具体指: (4分) ....
8段“此时,依米花开似火把、似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的心房!23.第○”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4分) 2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邻家男孩的主要特点(两点即可)。(8分)
25. 对文中“我欠痛苦一杯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成功的前提一定是痛苦。
B .成长的道路上经常会有痛苦相伴相随。 C .痛苦是挫折,是财富,人生应该经历一些痛苦。 D .“我”考不上大学完全因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考验。 三、综合运用(11分)
假如你的班级在毕业前夕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26.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不写完整,每框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4分) 上联:一支粉笔,口袖清风,启迪口秋智慧; 下联:口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口年树人
27. 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接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出小明所说的话语。(4分)
小明:李老师,您好!我是小明。
李老师:是小明啊,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1)小明:
李老师:哦,好啊,我一定会参加你们的活动的。 (2)小明:
李老师:好的,我会在明天上午十点种赶到学校,到时见。
28. 同学们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3分)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 。
三、 作文(60分)
29.作文 题目:情暖心田 要求: 1.
相关信息。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能抄袭。3、文中不要透露个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39分)
1---5题(答案略)(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 6. 关塞河防, 指山川险要处(2分) 7. C (2分)
8.宋 范仲淹(2分)
9.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分) 10.C(3分)
11、(1)背(2分) (2)交换(2分)
12、人如果喜欢求学,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2分) 13、D (2分)
14、(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分)
(2)任末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或任末的学习条件艰苦) 任末学习时勤动脑,勤动手(或任末的学习习惯良好)(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18分 15 创立 (2分)
16. “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倒“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 (2分) 17 . (6分)
(1)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 (2)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 (3)文化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
18. 道理 (理论) 人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19. (3分)第②段后(1分)。因为这段写的是唐代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唐代社会的发展(1分),和第②段论述的观点“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是一致的。(1分) 20.B (2分) (二)22分
21. 糙(2分)
22. 男孩在高考落榜与高考榜上有名时均处之坦然(4分)
23. 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 感动于男孩面对磨难, 最终考上大学的顽强精神和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4分)
24. ①邻家男孩心态好(坚强):在高考落榜面前, 说“我欠痛苦一杯羹”; ② 乐观:在复读时依然打篮球,依然笑容可掬;③有毅力(执着顽强):学习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考上复旦大学。(8分 大意即可,其中概括特点1分,结合内容3分。答到2点即可。) 25.B (2分)C (4分) 三、综合练习(11分) 26、上联:两(二) 千 下联:三 横批:百
27、(1)我们班级要举行“献给老师的歌”主题班会,特别邀请您来参加。 (2)班会于明天上午十点举行,到时我们在班里恭候您光临 28、示例: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四、作文(60分) 29.评分标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2.
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2015.12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观猎》) 4. (《黔之驴) 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二)阅读《诉衷情》,完成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关河”的意思是。(2分) 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词的开头是作者的回忆。
B. “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 C .“泪空流”是感慨自己的年纪大,力不从心。 D. “心在天山”表达了作者抗金的理想与愿望。 (三)阅读语段,完成9-11题(8分)
岳阳楼记(节选)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扣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作用是(3分) ① 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负笈从师( ) (2)常以净衣易之(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13、“门徒悦其勤学”是因为( )(2分)
A 、门徒为有这样的老师而很开心。 B 、门徒为能够和老师换衣服而高兴。
C 、门徒感受到老师好学,以致到了乐在其中的境地。 D 、门徒对老师如此勤学而感到心悦诚服。
14、(1)文中与“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相呼应的语句是2分) (2)文中画“ ,也写了 (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文化与国家
1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
③
④
②
①
2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孔子 (创设、创立、创建)○ 的儒家学说,引出了后来中国文化史上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3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建国以来的60年,无论中国还是世界,○
争争斗斗的事情很多。自以为能“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打着文化的名号反文化,最终毁了它所谓的“革命”。而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却是另一种命运。“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倒“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纵然被.围困、逼仄,却能激荡出后来一种更有力量的文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都呈现出一种不可阻遏的文化态势。
4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基于共同信仰、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民族心理,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才得以实现和延续。因此,文化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性的理论解释,而且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与人“和为贵”,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人类推动社会;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中国文化是平和的文化,大气、睿智而沉实。因此,文化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
5如此,○社会发达而气质平和,就构成了一种国家文化的力量。只有有国家,才有世界。一个有强大文化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原文有改动) 15.选词填空(2分)
孔子 (创设、创立、创建)的儒家学说„„
3段加点的 “这”指的是(2分) 16.第○
17. 作者就“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6分)
1 ② ③ ○
4段画线句子属于论据,它的内涵是(3分) 18.第○
19、下面这段文字应加在(3分) 唐代文化充实丰盈、生气勃勃,成就了封建时代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哺育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段繁荣鼎盛。
2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 3段用引证法证明了强势的济世文化的作用。 B .第○
C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都呈现出一种文化态势。 D .一个有强大文化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我欠痛苦一杯羹
1高明是个普通的学生,是我邻居家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是无惊无险。但是,第○
一年高考,他因3分之差,只得在象牙塔外徘徊。
2记得是去年盛夏,我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他去报名复读,就安慰他说: ○“高校真是太不人性化了,仅仅3分之差就把你拒之门外!”
3邻居家儿子听了我的话,淡然一笑,继而答谢说: ○“谢谢叔叔,没办法,谁让我成绩就是这样不起眼呢!这是痛苦嫌我这一路‘苦’吃得不多,所以故意给我设置障碍。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记住,没有痛苦筛子的过滤,幸福将是粗cāo的。”
4我不禁为一个大男孩的乐观而感到由衷欣慰。 ○本来高三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路,而邻居家儿子偏偏重走了这段“回头路”,其中的难熬程度可见一斑。后来,我曾一次次地遇见他,在上学的路上,在楼梯口,在小区的篮球场上,每一次他总是那么笑容可掬。 5今年夏天,邻居家儿子再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最后,成绩一公布,我们整个小区都 ○
沸腾了,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这可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因为,按照我们小区规定,只要是本小区业主子女,凡考入名牌大学者,都可获得2万元的现金奖励。这样一来,他大学四年的部分开销被小区开发商“埋单”了。
6我恰巧在楼道里遇见了领奖金回来的邻居一家人, ○我赶忙向他道贺。他的笑容和去年夏天的几乎没有二致,依然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他说:“去年落榜是我欠痛苦一杯羹,理应....还它。今年考中是因为依米花开了,我一定会格外珍惜的„„”
7“依米花开?”我疑惑不解,打断了他的话。男孩父亲微笑着对我说:○“我告诉他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在许多游人眼里,她就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它要开花。在某个清晨,它会突然绽放出光彩夺目的花朵。依米的花期只有两天。为了等待这一天,它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所以,我对孩子说,任何守望都有一定的时间与距离,抵达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耐心。”
8在为男孩父亲的家教叫好的同时, ○我不禁暗暗地钦佩邻居家儿子,这种失之泰然和坚持目标的心态,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对困难处之坦然的人,怎么可能不被成功青睐呢?此时,依米花开似火把、似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的心房!
9依米花啊,你是非洲戈壁滩上美丽的花,你更是人们心中的坚强之花! (原文有改○动)
21.读拼音,写汉字:粗cāo(2分)
6段中加点的词语“波澜不惊22.第○” 在文中具体指: (4分) ....
8段“此时,依米花开似火把、似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的心房!23.第○”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4分) 2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邻家男孩的主要特点(两点即可)。(8分)
25. 对文中“我欠痛苦一杯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成功的前提一定是痛苦。
B .成长的道路上经常会有痛苦相伴相随。 C .痛苦是挫折,是财富,人生应该经历一些痛苦。 D .“我”考不上大学完全因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考验。 三、综合运用(11分)
假如你的班级在毕业前夕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26.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不写完整,每框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4分) 上联:一支粉笔,口袖清风,启迪口秋智慧; 下联:口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口年树人
27. 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接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出小明所说的话语。(4分)
小明:李老师,您好!我是小明。
李老师:是小明啊,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1)小明:
李老师:哦,好啊,我一定会参加你们的活动的。 (2)小明:
李老师:好的,我会在明天上午十点种赶到学校,到时见。
28. 同学们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3分)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 。
三、 作文(60分)
29.作文 题目:情暖心田 要求: 1.
相关信息。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能抄袭。3、文中不要透露个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39分)
1---5题(答案略)(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 6. 关塞河防, 指山川险要处(2分) 7. C (2分)
8.宋 范仲淹(2分)
9.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分) 10.C(3分)
11、(1)背(2分) (2)交换(2分)
12、人如果喜欢求学,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2分) 13、D (2分)
14、(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分)
(2)任末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或任末的学习条件艰苦) 任末学习时勤动脑,勤动手(或任末的学习习惯良好)(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18分 15 创立 (2分)
16. “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倒“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 (2分) 17 . (6分)
(1)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 (2)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 (3)文化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
18. 道理 (理论) 人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19. (3分)第②段后(1分)。因为这段写的是唐代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唐代社会的发展(1分),和第②段论述的观点“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是一致的。(1分) 20.B (2分) (二)22分
21. 糙(2分)
22. 男孩在高考落榜与高考榜上有名时均处之坦然(4分)
23. 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 感动于男孩面对磨难, 最终考上大学的顽强精神和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4分)
24. ①邻家男孩心态好(坚强):在高考落榜面前, 说“我欠痛苦一杯羹”; ② 乐观:在复读时依然打篮球,依然笑容可掬;③有毅力(执着顽强):学习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考上复旦大学。(8分 大意即可,其中概括特点1分,结合内容3分。答到2点即可。) 25.B (2分)C (4分) 三、综合练习(11分) 26、上联:两(二) 千 下联:三 横批:百
27、(1)我们班级要举行“献给老师的歌”主题班会,特别邀请您来参加。 (2)班会于明天上午十点举行,到时我们在班里恭候您光临 28、示例: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四、作文(60分) 29.评分标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