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死节
与
孔子的“忠”
课程:《论语》与儒家文化
关键词:
方孝孺 死节 孔子 忠 仁
正文:
我认为孔子不赞同方孝孺的死节!其一,方孝孺作为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他不能辅佐建文帝平定叛乱(当然军事可能不是他所擅长),但是在先前的削藩策略中,他也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激起朱棣叛乱。“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作为相,他没有达到孔子的要求。其二,在朱棣攻进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后,天下大势已定,百姓希望能够安居乐业。而方孝孺作为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不能传递读书人的火种,使民众安居乐业,更是激怒明成祖朱棣处死了他,“绝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我不与也”。孔子显然不赞同蛮干,意气用事的人。其三,方孝孺不愿效力明成祖朱棣,愿以死尽忠,但他却激怒明成祖灭其十族。对父母,他不能尽孝;对家人,他不能关爱;对学生,他不能教导。反而连累父母、家人和学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方孝孺在这一方面也违背了孔子的理论。所以孔子不会赞同方孝孺的死节。
孔子的“忠”。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的忠不仅仅是忠君爱国,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忠”。孔子将“忠”列为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孔子的“忠”并非愚忠,而是能够匡扶大义,弘扬仁德的“忠”。
《论语-宪问》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和方孝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管仲为公子纠的属臣,方孝孺是建文帝的属臣。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了争夺齐国王位,公子小白杀了公子纠成为齐桓公。朱棣和建文帝也是争夺皇位,而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成祖。而最后管仲投靠了齐桓公,帮助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主,而方孝孺却反对明成祖朱棣被灭十族。孔子欣赏管仲,所以也就不赞同方孝孺。孔子认为如果你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才能,就应该爱惜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弘扬仁德,扶持大义!但是方孝孺可否有“一匡天下”的才能?我认为他是有的。
方孝孺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如电,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醇深,乡人目为“小韩子”。年十四五,从父宦游齐鲁间,历览周公、孔子庙宅,考古圣贤遗迹,喟然曰:“无尼父,安所瞻依?如颜闵固未可企,假令与游夏共游孔门,亦当比肩
伯仲。曹公李文忠见之,期以国士。时宋濂以道义文章重海内,克勤于狱中命孝孺往问学焉,一见大加赏异,曰:“吾阅士多,未有如子者。” 燕王发北平,僧道衍送之郊,密启曰:“臣有所请,江南方孝孺者,学行高卓,必抗不降,乞勿杀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明书》。
方孝孺年少时就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燕王的军师道衍更是说他为“天下读书的种子”。虽然他在军事谋略方面有些欠缺,但是对于儒学,弘扬仁德方面,他可谓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的人物。而且他也常常以“明王道,至太平”为己任。可是当建文帝纵火自焚以后,明成祖朱棣亲自召见他时,他却誓死效忠建文帝,拒不投降明成祖朱棣,被灭十族!当时,如果方孝孺投降,以他的才识一定会得到明成祖的重用,而王道仁德可以得到弘扬,他的理想可以实现,可他却用自己的愚忠断送了天下读书的种子,而明成祖也因此受到天下读书人的厌恶,许多人因此拒绝入仕为官。可以说他没有弘扬仁德,明王道,反倒是激起人们对朝廷(明成祖)的憎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可以看出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大义,都可以参加叛乱。孔子的“忠”不是终于一个君主的“忠”,而是忠于国家民族的“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弘扬仁德、大义,可以依靠智慧曲折的实现,不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但是方孝孺的死节并没有实现仁,仅仅是表现了自己对于建文帝的“忠”。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浙宁海人。皇太孙即位,召为翰林博士,进侍讲,寻陛侍讲学士,预经筵,备顾问。孝孺每曰:“治先制作经制在周官。”建文皇帝虚己以听,德望既隆,一时倚重。上每读书有疑,即召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预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为总裁官。会改谨身殿为正心,献铭作《凝命神宝》,又作颂。皆规正君德,比定官制,改文学博士。燕兵起,日召谘议,诏檄皆出其手。——《明书》。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建文帝对方孝孺非常信任,方孝孺相当于建文帝的经史典故的讲解员和各种圣旨的草拟人。可以看出方孝孺狂而傲,善于经文治学,编纂文章而已。对于国家大的战略方针却不是很擅长。削藩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战略方针,成功削藩对于国家长久安定是很好的,但是一旦失败就会动摇国本,甚至会改朝换代。汉代汉景帝削藩引起“七王之乱”,后来依靠杰出的军事将领
周亚夫才平定叛乱。但是纵观当时的明朝,大部分的开国将领都已被朱元璋杀掉,朝廷没有能够平定藩王之乱的“周亚夫”。朝廷的军事力量弱于藩王的军事力量。而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没有认清各自的实力,盲目削藩,在建文帝登基才一个月就开始了削藩,而不是巩固朝廷实力,缓缓图之。而且削藩也不一定要靠军事手段和强硬的政策,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既消弱藩王实力,也让分得土地的人感恩朝廷。可惜方孝孺熟读经史,竟然只记得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却不记得汉武帝的“推恩令”,仅凭一腔忠君热血报国岂能不败!!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方孝孺在支持建文帝削藩前可曾好好谋划?可能他确实谋划过,但却没有认识清楚削藩的危害。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方孝孺善于经史,宣扬大义,巩固民生。他不劝说建文帝先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弘扬仁德,改善百姓生活。反倒是支持建文帝尽快削藩,巩固建文帝的皇权!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谁之过与!!
孔子不赞同方孝孺的死节,但是可能会欣赏他对与建文帝的“信”,欣赏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方孝孺的死节对于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对于仁德的弘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前人对他的期望也被辜负!
参考文献:《明书》,《论语》。
方孝孺的死节
与
孔子的“忠”
课程:《论语》与儒家文化
关键词:
方孝孺 死节 孔子 忠 仁
正文:
我认为孔子不赞同方孝孺的死节!其一,方孝孺作为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他不能辅佐建文帝平定叛乱(当然军事可能不是他所擅长),但是在先前的削藩策略中,他也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激起朱棣叛乱。“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作为相,他没有达到孔子的要求。其二,在朱棣攻进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后,天下大势已定,百姓希望能够安居乐业。而方孝孺作为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不能传递读书人的火种,使民众安居乐业,更是激怒明成祖朱棣处死了他,“绝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我不与也”。孔子显然不赞同蛮干,意气用事的人。其三,方孝孺不愿效力明成祖朱棣,愿以死尽忠,但他却激怒明成祖灭其十族。对父母,他不能尽孝;对家人,他不能关爱;对学生,他不能教导。反而连累父母、家人和学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方孝孺在这一方面也违背了孔子的理论。所以孔子不会赞同方孝孺的死节。
孔子的“忠”。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的忠不仅仅是忠君爱国,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忠”。孔子将“忠”列为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孔子的“忠”并非愚忠,而是能够匡扶大义,弘扬仁德的“忠”。
《论语-宪问》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和方孝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管仲为公子纠的属臣,方孝孺是建文帝的属臣。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了争夺齐国王位,公子小白杀了公子纠成为齐桓公。朱棣和建文帝也是争夺皇位,而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成祖。而最后管仲投靠了齐桓公,帮助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主,而方孝孺却反对明成祖朱棣被灭十族。孔子欣赏管仲,所以也就不赞同方孝孺。孔子认为如果你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才能,就应该爱惜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弘扬仁德,扶持大义!但是方孝孺可否有“一匡天下”的才能?我认为他是有的。
方孝孺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如电,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醇深,乡人目为“小韩子”。年十四五,从父宦游齐鲁间,历览周公、孔子庙宅,考古圣贤遗迹,喟然曰:“无尼父,安所瞻依?如颜闵固未可企,假令与游夏共游孔门,亦当比肩
伯仲。曹公李文忠见之,期以国士。时宋濂以道义文章重海内,克勤于狱中命孝孺往问学焉,一见大加赏异,曰:“吾阅士多,未有如子者。” 燕王发北平,僧道衍送之郊,密启曰:“臣有所请,江南方孝孺者,学行高卓,必抗不降,乞勿杀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明书》。
方孝孺年少时就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燕王的军师道衍更是说他为“天下读书的种子”。虽然他在军事谋略方面有些欠缺,但是对于儒学,弘扬仁德方面,他可谓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的人物。而且他也常常以“明王道,至太平”为己任。可是当建文帝纵火自焚以后,明成祖朱棣亲自召见他时,他却誓死效忠建文帝,拒不投降明成祖朱棣,被灭十族!当时,如果方孝孺投降,以他的才识一定会得到明成祖的重用,而王道仁德可以得到弘扬,他的理想可以实现,可他却用自己的愚忠断送了天下读书的种子,而明成祖也因此受到天下读书人的厌恶,许多人因此拒绝入仕为官。可以说他没有弘扬仁德,明王道,反倒是激起人们对朝廷(明成祖)的憎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可以看出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大义,都可以参加叛乱。孔子的“忠”不是终于一个君主的“忠”,而是忠于国家民族的“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弘扬仁德、大义,可以依靠智慧曲折的实现,不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但是方孝孺的死节并没有实现仁,仅仅是表现了自己对于建文帝的“忠”。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浙宁海人。皇太孙即位,召为翰林博士,进侍讲,寻陛侍讲学士,预经筵,备顾问。孝孺每曰:“治先制作经制在周官。”建文皇帝虚己以听,德望既隆,一时倚重。上每读书有疑,即召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预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为总裁官。会改谨身殿为正心,献铭作《凝命神宝》,又作颂。皆规正君德,比定官制,改文学博士。燕兵起,日召谘议,诏檄皆出其手。——《明书》。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建文帝对方孝孺非常信任,方孝孺相当于建文帝的经史典故的讲解员和各种圣旨的草拟人。可以看出方孝孺狂而傲,善于经文治学,编纂文章而已。对于国家大的战略方针却不是很擅长。削藩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战略方针,成功削藩对于国家长久安定是很好的,但是一旦失败就会动摇国本,甚至会改朝换代。汉代汉景帝削藩引起“七王之乱”,后来依靠杰出的军事将领
周亚夫才平定叛乱。但是纵观当时的明朝,大部分的开国将领都已被朱元璋杀掉,朝廷没有能够平定藩王之乱的“周亚夫”。朝廷的军事力量弱于藩王的军事力量。而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没有认清各自的实力,盲目削藩,在建文帝登基才一个月就开始了削藩,而不是巩固朝廷实力,缓缓图之。而且削藩也不一定要靠军事手段和强硬的政策,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既消弱藩王实力,也让分得土地的人感恩朝廷。可惜方孝孺熟读经史,竟然只记得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却不记得汉武帝的“推恩令”,仅凭一腔忠君热血报国岂能不败!!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方孝孺在支持建文帝削藩前可曾好好谋划?可能他确实谋划过,但却没有认识清楚削藩的危害。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方孝孺善于经史,宣扬大义,巩固民生。他不劝说建文帝先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弘扬仁德,改善百姓生活。反倒是支持建文帝尽快削藩,巩固建文帝的皇权!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谁之过与!!
孔子不赞同方孝孺的死节,但是可能会欣赏他对与建文帝的“信”,欣赏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方孝孺的死节对于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对于仁德的弘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前人对他的期望也被辜负!
参考文献:《明书》,《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