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新)

·1558·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临床护理·儿科护理

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亚敏龚梅李爱求

【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李丹黄烨陆群峰

探讨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37%(770/902),两次穿

提升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仍

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02例患儿进行调查,刺成功率合计为95.34%(860/902)。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患儿年龄、血管状态及护士工作年限(OR =1.128、2.308、2.351,P

有一定的空间,管理者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分级管理体系,规范患儿静脉穿刺的管理标准。

【关键词】儿童;静脉穿刺术;留置针;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科研项目(20134Y090);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管理优化项目(SHDC2014616)

Study on success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pediatric patients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ong Mei,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success rate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a sample of

pediatric patient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Results

Yan Yamin, Gong Mei *, Li Aiqiu, Li Dan, Huang Ye, Lu Qunfeng. *General Management Office,

Shanghai Children′sHospital, the Afficiated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902pediatric patients. "Personal information table of pediatric patients who receive infusion" was adopted

punctures was 95.34%(860/902). The success rate was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department, 0.05). Conclusions

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puncture was 85.37%(770/902), the success rate of two

age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of the veins, years of working as a nurse (OR =1.128,2.308, 2.351, P

[Keywords]

Pediatric patients;

Venipuncture;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fluencing factor

Success rate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children still can be

Fund program :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Health Youth Project (20134Y090);Shanghai Shen -kang Hospital Development Center Program (SHDC2014616)

静脉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患者安全问题之一[1-2],而静脉输液是导致血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3]。小儿静脉穿刺是公认较难的护理操作。留置针的使用降低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静脉炎的发生,现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和重症患者[4]。但穿刺本身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发达国家有严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20.010

格的穿刺人员准入制度;而国内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即可进行独立操作。由于患儿的生理特点,穿刺成功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本研究调查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

作者单位: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

院护理部(闫亚敏、李爱求、陆群峰),综合管理办公室(龚梅),消化科(李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烨)

通信作者:龚梅,Email :[email protected]

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及其家长为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3)经解释,家长愿意接受本研究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个月至16岁;(2)接受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1559·

调查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接受调查者;(2)有皮肤疾病的患儿;(3)新生儿;(4)带针入院的患儿。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2015R027-F01)。本研究为临床观察性的研究,采用中期分析来确定研究的最小样本含量,即在抽取样本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或固定的样本量即进行结果分析,直至出现显著的、稳定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每调查100例进行一次结果分析,出现显著的、稳定的结果时即终止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955份,回收率91.0%;未按照要求填写、缺省项目太多(缺失数据>15%者)的调查表及不符合逻辑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不用于统计分析。有效问卷902份,有效率94.5%。

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包括4个方面:患儿基本资料、疾病史、输液信息、注射护士信息。①患儿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能否交流、精神状态等。②疾病史。包括手术史、化疗史、放疗史。③输液信息。包括静脉评估情况、成功穿刺部位、失败穿刺次数及部位、输液速度、每日输液总量、输注药物性质等。④注射护士信息。包括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自评穿刺技术、是否受过相关培训。护士的准入标准:a.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b. 经医院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c. 愿意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a. 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b. 进修护士;c. 实习护士;d. 不愿意接受调查者。(2)调查质量控制。经专家咨询和课题小组讨论统一相关数据的收集方法及评估标准后,对所有教育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由各教育护士对床位护士进行培训,每位课题组成员负责跟踪2个科室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控制。问卷收集与信息录入采用三级管理

表1

项目

患儿年龄(岁)≤1>1~3≥5

[***********]95

17.0730.8217.0735.0345.0144.4610.5384.4813.971.55

例数

模式:床位护士对每例患儿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录入后,交由本科室的教育护士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最后由课题组成员负责问卷质量的把关。从患儿接受留置针穿刺起,到静脉治疗结束时回收问卷。

理与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比较采

3.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

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P

2. 方法。(1)调查工具。本课题组研制的《儿童患者静

男544例,女358例;患儿中位年龄3.00(1.00,5.45)岁,体质量(17.39±10.77)kg 。注射护士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00(24.00,30.00)岁,中位工作年限5.00(2.00,8.00)年。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902例患儿中,

成功率为85.37%,对同一患儿两次穿刺总的成功率合计为95.34%,见表2。

项目首次穿刺两次穿刺a

2. 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首次穿刺

表2902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例(%)]

例数成功失败a

注:重新选择静脉后,对同一患儿进行穿刺

析见表3。从表3结果来看,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受患儿年龄、体质量、收治科室、精神状态、血管评估以及注射

3. 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

902例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构成比(%)

患儿性别男女

护士工作年限(年)≤12~45~9护士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士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

护士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是否≥10

[***********]3643032544

60.3139.6927.0521.0635.4816.4156.3240.353.333.55

项目

例数

构成比(%)

>3~

儿内科儿外科精神状态好中差血管评估好较好一般差ICU

76212614

[1**********]

36.5937.0319.297.09

[1**********].8634.5947.78

·1560·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护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方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是否成功(1=是,0=否)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拟合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穿刺成功限(OR =1.128、2.308、2.351,P

讨论

1. 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率的主要相关因素有患儿年龄、血管状态、注射护士工作年

士在首次穿刺失败后需对患儿静脉进行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请高能级穿刺护士进行穿刺。按照我院静脉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两次穿刺失败则本人停止穿刺,进行静脉会诊,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体小、静脉细短,血管被穿透导致穿刺失败,同时患儿认知水平较低,依从性差,哭闹不配合加重了穿刺难度,而家属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增加穿刺护士的心理压力导致穿刺失败。(2)科室。ICU 较儿内科和儿外科的穿刺成功率低,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亦表明,ICU 是静脉穿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虽然ICU 护士由取得ICU 适任证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较高。但ICU 患儿往往病情较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患儿、精神状态、循环状态和血管弹性差;长时间输注药物也容易导致静脉条件恶化,致使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3)血管状态。本研究表明,患儿血管状态由好及差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93.9%>88.3%>76.4%>51.6%)。说明患儿血管状态是影响穿刺成功率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4)注射护士工作年限。国外研究报道,护士穿刺能力是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7-8]。本研究中,护士穿刺成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工作5~9年(88.1%)和工作≤1年(88.1%),其次是工作2~4年(83.2%),最后是工作≥10年的护士

2. 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1)年龄。年幼患儿由于肢

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儿科。由于儿童本身的特点,外加高热、呕吐、脱水导致的静脉塌陷、弹性差,首次穿刺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据统计,在儿科护患冲突中,由于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因素引起的占12.1%[5]。虽然一些管理模式和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提高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6],但由于各种因素,穿刺成功率现状仍然满足不了家属“一针见血”的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37%,对同一名患儿两次穿刺总的成功率为95.34%。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首次穿刺失败后,重新选择血管后,同一名护士对同一患儿进行第2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降为68.18%,仍有逾4%的患儿需要3次及以上的穿刺。因此,我们建议,护

表3

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

一般/不熟练

能护士工作年限[例(%)]例数902例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性别(例)

重症监护室

男差一般女患儿年龄(岁,M )血管评估(例)

较好护士熟练非常熟练固定中专大专好患儿体质量(kg ±s )精神状态(例)差/一般好科室(例)

内科外科否能否交流(例)注射护士年龄(岁,M )护士学历[例(%)]

本科及以上

护士职称[例(%)]护师及以上

护士自评穿刺技术(例)护士工作性质(例)

轮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1561·

(77.7%)。这可能与前者经过临床培训,自身的穿刺水平和静脉评估能力得到提升有关,因而穿刺成功率得到保证。工作≤1年的护士由于对自身穿刺水平的不自信,往往直接放弃对血管条件较差、穿刺难度较大、年幼患儿的静脉穿刺,血管条件好、年长患儿的配合保证了穿刺成功率。同时,管理者对新进护士的培训力度较大,有效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基本技能及静脉条件评估水平。工作2~4年的护士穿刺能力逐渐提升,但对自我穿刺技术及血管条件的评估可能存在偏差,会对一些高难度静脉进行盲目穿刺,使得穿刺成功率低于前2组。而工作≥10年的护士往往担任科室静脉会诊的工作,进行一些血管条件较差、高难度的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

疗委员会,3. 对管理者的启示。并制订了各项静脉输液治疗操作的标准和实施2003年,我国成立了静脉输液治

细则,特别规定专业静脉治疗护士必须拥有输液治疗护理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输液护士要从被动的执行穿刺者成为主动的干预者,并自主运用评判性思维及基于标准化实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促进患者输液安全。但是,目前国内医院各科室患儿的外周静脉穿刺及维护仍然由病区床位护士承担。在国内,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便可以承担外周静脉穿刺、抽血等创伤性操作,儿科护士也是如此,没有相关的资质准入标准和管理方案,也少有专业外周静脉输液的管理队伍。由于患儿本身、护士资质和穿刺技术的影响,多存在反复穿刺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疗资源浪费和病区护士的工作量,延迟了工作进程。

“一针见血”成功率几乎成为患者评价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唯一标准[9]。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往往凭个人经验选择血管,少有对个人穿刺能力与血管条件的相符性评估,这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在反复穿刺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护患冲突,导致恶性暴力事件频发。在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输液环节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据报道,18.6%的患者认为,护患冲突是由于护士技术质量存在问题[10]

。国内学者王一惠等[11]

通过对148例护患纠纷的统计发现,由于护理操作引发的护患纠纷为61例占41.2%。而最近2年,由于护士首次穿刺失败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矛盾的激化,对患儿静脉和护士自身的安全问题均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年幼的、精神状态不佳的和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穿刺要求专业护士来执行,更需要临床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12]。

静脉输液的一体化管理是加快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13]。建立系统、客观的静脉分级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护士穿刺能力评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是否合理是影响患者安全最重要的护理组织因

素[14]。不同级别的静脉由相应级别能力的护士进行穿刺,可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静脉输液并发症,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静脉输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Chiricolo satisfaction G, Balk A, Raio C,et al. Higher success associated peripheral in difficultvenous venous catheter[J].access patients Am J with Emerg a guide rates and

Med, wire –[2]33(12):1742Casanova accidental D, -1744.DOI:10.1016/j.ajem.2015.08.005.

2015, infusion Bardot leakage J, Magalon in the newborn:G. Emergency report of treatment 14cases[J].

of [3]Br 童凤玲J Plast 2011,8(7A):103. 静脉穿刺输液血管保护的研究进展Surg, 2001,54(5):396-399.

-105.DOI:10.3969/j.issn.1672[J].-9676.2011.07.055.

护理实践与研究, [4]

周冠蓉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小儿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2011, 27(8):66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67.DOI:10.3760/cma.j.issn.[J].[5]1672严秀芳-7088.2011.08.076.

志, 2011,27(30):. 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69-70.DOI:10.3760/cma.j.issn.1672[J].中国实用护理杂-7088.2011. [6]30.124.

钟丽霞的研究, [J].林玉梅护理. 应用品管圈提高院前急救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研究, 2014, 28(34):4298-4299.DOI:10.3969/j.[7]issn.10096493.2014.34.029.

Fields difficult JM, Piela access NE, Au in adult AK, et ED al. patients Risk factors [J].Am associated J Emerg Med with [8]2014, O′32(10):venous 1179-1182.DOI:10.1016/j.ajem.2014.07.008.

,

intravenous Neill MB, Dillane M, Hanipah NF. Validating the Care , 2012, 28(12):access 1314clinical -1316.DOI:10.1097/PEC.0b013e3182768prediction rule [J].Pediatr difficult Emerg [9]bc9.

岳立萍研究[J]., 周立护理, 研蒋少华究,2007,21(34):. 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细节管理3179-3180.DOI:10.3969/j.issn.[10]1009肖红著-6493.2007.34.038.

2010, 25(4):, 吴疆56. -58.DOI:10.3870/hlxzz.2010.04.056.

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 [11]王一惠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张红君, 刘彩云, 2005, , 等. 5(6):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792-794.

[J].中

[12]O'Grady prevention NP, of Alexander intravascular M, catheter Burns LA, -related et al. infections[J].Guidelines for Am the

Infect J

[13]003.

Control, 2011, 39(4Suppl 1):S1-34.DOI:10.1016/j.ajic.2011.01.花蕾理杂志, 李淑迦, 2007, , 徐艳42(6):, 等539. 静脉治疗小组的建立与实践-540.

[J].中华护

[14]田敏重分, 析刘峰[J]., 中陶俊荣华护, 理等杂. 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组织因素及其权

志, 2014,49(6):696-69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6.014.

(收稿日期:2015-12-14)(本文编辑:李冬利)

·1558·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临床护理·儿科护理

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亚敏龚梅李爱求

【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李丹黄烨陆群峰

探讨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37%(770/902),两次穿

提升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仍

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02例患儿进行调查,刺成功率合计为95.34%(860/902)。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患儿年龄、血管状态及护士工作年限(OR =1.128、2.308、2.351,P

有一定的空间,管理者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分级管理体系,规范患儿静脉穿刺的管理标准。

【关键词】儿童;静脉穿刺术;留置针;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科研项目(20134Y090);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管理优化项目(SHDC2014616)

Study on success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pediatric patients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ong Mei,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success rate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a sample of

pediatric patient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Results

Yan Yamin, Gong Mei *, Li Aiqiu, Li Dan, Huang Ye, Lu Qunfeng. *General Management Office,

Shanghai Children′sHospital, the Afficiated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902pediatric patients. "Personal information table of pediatric patients who receive infusion" was adopted

punctures was 95.34%(860/902). The success rate was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department, 0.05). Conclusions

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puncture was 85.37%(770/902), the success rate of two

age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of the veins, years of working as a nurse (OR =1.128,2.308, 2.351, P

[Keywords]

Pediatric patients;

Venipuncture;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fluencing factor

Success rate of peripheral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in children still can be

Fund program :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Health Youth Project (20134Y090);Shanghai Shen -kang Hospital Development Center Program (SHDC2014616)

静脉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患者安全问题之一[1-2],而静脉输液是导致血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3]。小儿静脉穿刺是公认较难的护理操作。留置针的使用降低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静脉炎的发生,现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和重症患者[4]。但穿刺本身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发达国家有严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20.010

格的穿刺人员准入制度;而国内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即可进行独立操作。由于患儿的生理特点,穿刺成功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本研究调查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

作者单位: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

院护理部(闫亚敏、李爱求、陆群峰),综合管理办公室(龚梅),消化科(李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烨)

通信作者:龚梅,Email :[email protected]

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及其家长为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3)经解释,家长愿意接受本研究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个月至16岁;(2)接受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1559·

调查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接受调查者;(2)有皮肤疾病的患儿;(3)新生儿;(4)带针入院的患儿。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2015R027-F01)。本研究为临床观察性的研究,采用中期分析来确定研究的最小样本含量,即在抽取样本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或固定的样本量即进行结果分析,直至出现显著的、稳定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每调查100例进行一次结果分析,出现显著的、稳定的结果时即终止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955份,回收率91.0%;未按照要求填写、缺省项目太多(缺失数据>15%者)的调查表及不符合逻辑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不用于统计分析。有效问卷902份,有效率94.5%。

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包括4个方面:患儿基本资料、疾病史、输液信息、注射护士信息。①患儿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能否交流、精神状态等。②疾病史。包括手术史、化疗史、放疗史。③输液信息。包括静脉评估情况、成功穿刺部位、失败穿刺次数及部位、输液速度、每日输液总量、输注药物性质等。④注射护士信息。包括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自评穿刺技术、是否受过相关培训。护士的准入标准:a.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b. 经医院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c. 愿意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a. 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b. 进修护士;c. 实习护士;d. 不愿意接受调查者。(2)调查质量控制。经专家咨询和课题小组讨论统一相关数据的收集方法及评估标准后,对所有教育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由各教育护士对床位护士进行培训,每位课题组成员负责跟踪2个科室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控制。问卷收集与信息录入采用三级管理

表1

项目

患儿年龄(岁)≤1>1~3≥5

[***********]95

17.0730.8217.0735.0345.0144.4610.5384.4813.971.55

例数

模式:床位护士对每例患儿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录入后,交由本科室的教育护士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最后由课题组成员负责问卷质量的把关。从患儿接受留置针穿刺起,到静脉治疗结束时回收问卷。

理与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比较采

3.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

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P

2. 方法。(1)调查工具。本课题组研制的《儿童患者静

男544例,女358例;患儿中位年龄3.00(1.00,5.45)岁,体质量(17.39±10.77)kg 。注射护士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00(24.00,30.00)岁,中位工作年限5.00(2.00,8.00)年。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902例患儿中,

成功率为85.37%,对同一患儿两次穿刺总的成功率合计为95.34%,见表2。

项目首次穿刺两次穿刺a

2. 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首次穿刺

表2902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例(%)]

例数成功失败a

注:重新选择静脉后,对同一患儿进行穿刺

析见表3。从表3结果来看,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受患儿年龄、体质量、收治科室、精神状态、血管评估以及注射

3. 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

902例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构成比(%)

患儿性别男女

护士工作年限(年)≤12~45~9护士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士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

护士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是否≥10

[***********]3643032544

60.3139.6927.0521.0635.4816.4156.3240.353.333.55

项目

例数

构成比(%)

>3~

儿内科儿外科精神状态好中差血管评估好较好一般差ICU

76212614

[1**********]

36.5937.0319.297.09

[1**********].8634.5947.78

·1560·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护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方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是否成功(1=是,0=否)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拟合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穿刺成功限(OR =1.128、2.308、2.351,P

讨论

1. 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率的主要相关因素有患儿年龄、血管状态、注射护士工作年

士在首次穿刺失败后需对患儿静脉进行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请高能级穿刺护士进行穿刺。按照我院静脉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两次穿刺失败则本人停止穿刺,进行静脉会诊,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体小、静脉细短,血管被穿透导致穿刺失败,同时患儿认知水平较低,依从性差,哭闹不配合加重了穿刺难度,而家属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增加穿刺护士的心理压力导致穿刺失败。(2)科室。ICU 较儿内科和儿外科的穿刺成功率低,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亦表明,ICU 是静脉穿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虽然ICU 护士由取得ICU 适任证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较高。但ICU 患儿往往病情较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患儿、精神状态、循环状态和血管弹性差;长时间输注药物也容易导致静脉条件恶化,致使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3)血管状态。本研究表明,患儿血管状态由好及差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93.9%>88.3%>76.4%>51.6%)。说明患儿血管状态是影响穿刺成功率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4)注射护士工作年限。国外研究报道,护士穿刺能力是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7-8]。本研究中,护士穿刺成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工作5~9年(88.1%)和工作≤1年(88.1%),其次是工作2~4年(83.2%),最后是工作≥10年的护士

2. 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1)年龄。年幼患儿由于肢

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儿科。由于儿童本身的特点,外加高热、呕吐、脱水导致的静脉塌陷、弹性差,首次穿刺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据统计,在儿科护患冲突中,由于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因素引起的占12.1%[5]。虽然一些管理模式和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提高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6],但由于各种因素,穿刺成功率现状仍然满足不了家属“一针见血”的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37%,对同一名患儿两次穿刺总的成功率为95.34%。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首次穿刺失败后,重新选择血管后,同一名护士对同一患儿进行第2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降为68.18%,仍有逾4%的患儿需要3次及以上的穿刺。因此,我们建议,护

表3

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穿刺是否成功是否χ2P 值

一般/不熟练

能护士工作年限[例(%)]例数902例患儿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性别(例)

重症监护室

男差一般女患儿年龄(岁,M )血管评估(例)

较好护士熟练非常熟练固定中专大专好患儿体质量(kg ±s )精神状态(例)差/一般好科室(例)

内科外科否能否交流(例)注射护士年龄(岁,M )护士学历[例(%)]

本科及以上

护士职称[例(%)]护师及以上

护士自评穿刺技术(例)护士工作性质(例)

轮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7月11日第32卷第20期Chin J Prac Nurs, July 112016, Vol.32, No. 20

·1561·

(77.7%)。这可能与前者经过临床培训,自身的穿刺水平和静脉评估能力得到提升有关,因而穿刺成功率得到保证。工作≤1年的护士由于对自身穿刺水平的不自信,往往直接放弃对血管条件较差、穿刺难度较大、年幼患儿的静脉穿刺,血管条件好、年长患儿的配合保证了穿刺成功率。同时,管理者对新进护士的培训力度较大,有效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基本技能及静脉条件评估水平。工作2~4年的护士穿刺能力逐渐提升,但对自我穿刺技术及血管条件的评估可能存在偏差,会对一些高难度静脉进行盲目穿刺,使得穿刺成功率低于前2组。而工作≥10年的护士往往担任科室静脉会诊的工作,进行一些血管条件较差、高难度的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

疗委员会,3. 对管理者的启示。并制订了各项静脉输液治疗操作的标准和实施2003年,我国成立了静脉输液治

细则,特别规定专业静脉治疗护士必须拥有输液治疗护理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输液护士要从被动的执行穿刺者成为主动的干预者,并自主运用评判性思维及基于标准化实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促进患者输液安全。但是,目前国内医院各科室患儿的外周静脉穿刺及维护仍然由病区床位护士承担。在国内,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便可以承担外周静脉穿刺、抽血等创伤性操作,儿科护士也是如此,没有相关的资质准入标准和管理方案,也少有专业外周静脉输液的管理队伍。由于患儿本身、护士资质和穿刺技术的影响,多存在反复穿刺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疗资源浪费和病区护士的工作量,延迟了工作进程。

“一针见血”成功率几乎成为患者评价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唯一标准[9]。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往往凭个人经验选择血管,少有对个人穿刺能力与血管条件的相符性评估,这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在反复穿刺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护患冲突,导致恶性暴力事件频发。在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输液环节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据报道,18.6%的患者认为,护患冲突是由于护士技术质量存在问题[10]

。国内学者王一惠等[11]

通过对148例护患纠纷的统计发现,由于护理操作引发的护患纠纷为61例占41.2%。而最近2年,由于护士首次穿刺失败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矛盾的激化,对患儿静脉和护士自身的安全问题均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年幼的、精神状态不佳的和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穿刺要求专业护士来执行,更需要临床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12]。

静脉输液的一体化管理是加快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13]。建立系统、客观的静脉分级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护士穿刺能力评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是否合理是影响患者安全最重要的护理组织因

素[14]。不同级别的静脉由相应级别能力的护士进行穿刺,可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静脉输液并发症,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静脉输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Chiricolo satisfaction G, Balk A, Raio C,et al. Higher success associated peripheral in difficultvenous venous catheter[J].access patients Am J with Emerg a guide rates and

Med, wire –[2]33(12):1742Casanova accidental D, -1744.DOI:10.1016/j.ajem.2015.08.005.

2015, infusion Bardot leakage J, Magalon in the newborn:G. Emergency report of treatment 14cases[J].

of [3]Br 童凤玲J Plast 2011,8(7A):103. 静脉穿刺输液血管保护的研究进展Surg, 2001,54(5):396-399.

-105.DOI:10.3969/j.issn.1672[J].-9676.2011.07.055.

护理实践与研究, [4]

周冠蓉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小儿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2011, 27(8):66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67.DOI:10.3760/cma.j.issn.[J].[5]1672严秀芳-7088.2011.08.076.

志, 2011,27(30):. 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69-70.DOI:10.3760/cma.j.issn.1672[J].中国实用护理杂-7088.2011. [6]30.124.

钟丽霞的研究, [J].林玉梅护理. 应用品管圈提高院前急救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研究, 2014, 28(34):4298-4299.DOI:10.3969/j.[7]issn.10096493.2014.34.029.

Fields difficult JM, Piela access NE, Au in adult AK, et ED al. patients Risk factors [J].Am associated J Emerg Med with [8]2014, O′32(10):venous 1179-1182.DOI:10.1016/j.ajem.2014.07.008.

,

intravenous Neill MB, Dillane M, Hanipah NF. Validating the Care , 2012, 28(12):access 1314clinical -1316.DOI:10.1097/PEC.0b013e3182768prediction rule [J].Pediatr difficult Emerg [9]bc9.

岳立萍研究[J]., 周立护理, 研蒋少华究,2007,21(34):. 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细节管理3179-3180.DOI:10.3969/j.issn.[10]1009肖红著-6493.2007.34.038.

2010, 25(4):, 吴疆56. -58.DOI:10.3870/hlxzz.2010.04.056.

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 [11]王一惠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张红君, 刘彩云, 2005, , 等. 5(6):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792-794.

[J].中

[12]O'Grady prevention NP, of Alexander intravascular M, catheter Burns LA, -related et al. infections[J].Guidelines for Am the

Infect J

[13]003.

Control, 2011, 39(4Suppl 1):S1-34.DOI:10.1016/j.ajic.2011.01.花蕾理杂志, 李淑迦, 2007, , 徐艳42(6):, 等539. 静脉治疗小组的建立与实践-540.

[J].中华护

[14]田敏重分, 析刘峰[J]., 中陶俊荣华护, 理等杂. 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组织因素及其权

志, 2014,49(6):696-69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6.014.

(收稿日期:2015-12-14)(本文编辑:李冬利)


相关文章

  • RCA法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1]
  • ·1792·,检验医学与临床2N016年6月第13卷第13期 Lo.13abMedClinJul2016,Vol.13, y·论 著· CA法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R 苏 瑜,李 莉 ()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输液室,海口57 ...查看


  •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监护
  •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监护 [ 作者:刘红 李克华 刘靖媛 李耿 李云娟 来源:未知 点击数:615 繁体版 ] 摘要 目的 介绍新生儿监护病房开展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在42例的应用经验.方法: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将导 ...查看


  • 导管相关感染控制
  • 您的位置:首页 > 我的继续教育 > 全文 静脉输液护理新进展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及其控制 广东省人民医院 钟华荪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血管通路进行医疗处置已经成为当今医疗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同时也成为护理人员最为密 ...查看


  •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某医院儿科输液室近3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结果 近3年共进行 ...查看


  • 孩子输液有并发症?安全输液需掌握这 3 点
  • 2016 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简称 INS 指南)将 360°安全输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指南一再强调,在静脉输液治疗中应提高「安全输注」意识,以实现最佳实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从临床护士比较困惑的几个方面(如穿刺部 ...查看


  • 静脉采血最佳操作指南:解答采血的 7 大疑问
  • 你是否抽血时,也遇到难搞的静脉,嘱病人握拳-放松-握拳-放松-握拳,最后血标本的量还是不够,这可把你急坏了! 怎么办?这时会有护士灵机一动-- 嗯,先看看论坛站友提供的 2 个「取巧」案例: 分享 2 例标本采集案例 错误相似 案例一 :中 ...查看


  • 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_郭金玉
  • 综述 中华护理杂志第49卷第120期月第中华护理杂志15年201410年50卷第10期 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郭金玉 [关键词] 静脉穿刺术: 安全: 综述 杨洁周颖王秋 [ Key words ]Venipuncture :S ...查看


  • 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
  • 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 作者:袁玉珍 赵培芳 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3期 [摘 要]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①,成为静脉输液治疗的一种主要工具,广泛应用于 ...查看


  • 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关因素探讨
  • 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关因素探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1].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并且在抢救危重病人.静脉输注药物.静脉高营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