ࣁᒦખᐆࠆ) ૹᅍ*ᎌሢႊጓܪᓰ! COMPANY STANDARD OF HUDONG-ZHONGHUA SHIPBUILDING(GROUP)CO.,LTD.
H&Z660005-2007
代替H&Z660005-2002
Q/ZH205-84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
2005-06-30实施
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前 言
本标准按H&Z001002-2002《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的规定,对H&Z660005-2002《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及Q/ZH205-84《电缆敷设工艺》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H&Z64005-2001、Q/ZH205-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表1;
——第三章中各条款重新进行了编排;
──增加了电缆走线的要求;
——增加了单芯电缆并联时得敷设的要求;
——增加了光纤电缆和信号电缆的敷设要求;
——增加了电缆穿越水密隔舱壁或甲板以及穿越有防火等级要求的舱壁或甲板时的敷设要求;
——修改了图1;
──按有关规定作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Z660005-2002、Q/ZH205-84、H&Z64005-2001。
本标准编制部门:第二造船事业部;
本标准归口部门:技术中心;
本标准制定日期:2007-05-15。
本标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检: 批准: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电缆紧固。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钢质海船(包括油船)电缆的敷设(含生产设计放样与施工)。不包括军用舰船和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的敷设。
2 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2.1 电缆的走线
2.1.1 电缆的走线应尽可能平直且易于检修。
2.1.2 电缆的走线应避免潮气或水滴凝结的影响。
2.1.3 电缆走线应尽量远离锅炉、热管、加热器等热源,一般应有至少100mm 以上的距离,并有防止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
2.1.4 对要求两路独立供电的重要设备,例如操舵装置的供电及控制用的两路独立电缆,应尽最大可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远离敷设,不应有交叉点。
2.1.5 用于重要设备或应急动力设备、应急照明、以及应急状态下使用的船内通信或信号设备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厨房、洗衣间、机器处所及其舱棚,以及其他较大失火危险处所,但对这些处所中的设备供电的电缆可例外。如果可能,所有这些电缆的敷设方式能防止由于邻近处所失火时可能造成的环境高温而使其失效。
2.1.6 电缆离开燃油、滑油柜以及储有液体燃料和滑油的双层底的距离至少应为50mm 。
2.1.7 矿棉板内不应通过与本区域无关的电缆。
2.1.8 无关的电缆不应穿越无线电室,必须进入的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可靠接地。
2.1.9 干线电缆暗式敷设的路线上的封闭版应便于开启。
2.2 在固定敷设电缆时,最小弯曲内半径一般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固定敷设电缆的最小弯曲内半径 电缆结构
绝缘 外护套
非铠装或
非编织
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
(铜导体为圆形) 金属编织屏蔽或铠装 金属线铠装、金属条
任何
铠装或金属护套
合成聚脂/金属薄片
任何
带屏蔽或组合带屏蔽
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铜
任何
导体为特定形状)
矿物
高压电缆
光纤电缆 硬金属护套 任何 任何 任何 任何 任何 6D 12D 12D 任何 8D 8D 6D 电缆外径 D(mm) ≤25 >25 任何 4D 6D 6D 最小弯曲内半径F
2.3 电缆的分束、分层、分支
2.3.1 通常动力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束敷设。
2.3.2 每个本质安全电路应具有各自的专用电缆,并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缆分开敷设。
2.3.3 通常电缆成束敷设时每束电缆一般不宜超过两层,或者高度不应大于50mm 。
2.3.4 通常成束敷设电缆用的金属导架不多于两层,上下层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 ~150mm ,束与束间距一般≥25mm 。
2.3.5 电缆束的横断面,应敷成梯形,避免敷成圆形或方形。梯形的长边即电缆束的宽度,最大为200mm ,对特定的电缆束而言,梯形的长边应尽可能大(≤200mm ),高度尽可能小,其长高之比最好不小于3∶1。
2.3.6 电缆敷设时,碰到电缆转弯,分支过多的特殊情况,如集控室夹层下通往总配电板以及集控台的电缆,为避免电缆过多的交叉重叠,可采用三层金属导架。
2.3.7 敷设短距离的三相电缆,应尽可能用一根三芯电缆;如用单芯电缆,应选用非铠装或以非磁性材料为铠装的电缆(如用铜线编织),且三根电缆应靠紧敷设,不应互相分开,成品字形独立成束敷设,不应与其他电缆混为一束。对于有金属进线填料函(不锈钢除外)的交流设备,不应用单芯电缆。
2.3.8 若几根单芯电缆并联时,所有电缆应沿相同的路径敷设,并且尽量使同相的电缆
与其他相的电缆交错排列。
2.3.9 高压电缆尽可能采用单独的电缆通道。如果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支承件上:则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电缆束中;高压电缆束和低压电缆束最少保持50mm 以上的距离。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不应穿越同一电缆贯穿件。船用高压电缆应具有区别于其它电缆的醒目的颜色或合适的标记。
注:船用高压电缆的电压范围为6600V~10000V。
2.3.10 光纤电缆和信号电缆可一束绑扎。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打折、踩踏;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尽可能≥12D ;电缆敷设到设备终端时,应以≥12D 的弯曲半径卷好。
2.4 电缆贯穿甲板、舱壁及机械防护
2.4.1 电缆在金属管子或管道或电缆槽中敷设时,穿管系数(所有电缆外径截面积之和与管子、管道、电缆槽内截面积之比)应不大于0.4。
2.4.2 电缆上方不应有管子法兰接头,如果不能避免时,应用电缆罩加以保护,同时应考虑管子法兰检修的空间。
2.4.3 电缆敷设于舱底花钢板下的部分以及电缆敷设穿越甲板时,在甲板到甲板以上300mm 范围内的部分,为避免可能受到的损伤,均应以钢管、普利卡管、金属罩、金属电缆槽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加以保护,且为了防止油水浸渍,两端要密封,并用支架固定。金属罩壳和金属电缆槽应作防蚀处理后方可使用。
2.4.4 穿过隔热绝缘层时应穿管敷设,电缆不应埋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内敷设。
2.4.5 冷库内电缆应全部明线敷设。如敷设外层为金属护套电缆时,进入冷库内的部分应用热缩套管加以保护。电缆穿过冷库的隔热绝缘层时,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舱壁,管子一端应设置水密填料函。
2.4.6 电缆穿越水密隔舱壁或甲板时,应采用水密舾装件。完工后应保持隔舱壁或甲板水密的完整性。
2.4.7 电缆穿越有防火等级要求的舱壁或甲板时,应保证不削弱舱壁或甲板防火的完整性。
2.4.8 为了便于电缆密封,当电缆穿过水密舱壁、水密甲板、上甲板以上露天部位,应使离围板出口200mm ~300mm 的电缆为直线段。
2.4.9 为了便于电缆密封,当电缆通过管子填料函或单填料函时,电缆的直线段应大于紧固螺母长度的2~3倍。
2.4.10 当电缆单根从舱室密封闭板引出时,应套入与电缆直径相匹配的尼龙防护套。当电缆成束从舱室封闭板引出时,应在封闭板开孔处四周用软铅或塑料衬垫。某些场合可在封闭板开孔处至设备进线孔间用金属罩壳加以保护。
2.5 其他
2.5.1 电缆敷设不应跨过船体伸缩接头,如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将电缆弯成一个或数个环形伸缩弯头,一般每10m 放0.1m 的余量,即放总长1%余量。
2.5.2 通过天桥的电缆应留有伸缩余量。
2.5.3 电缆外表不应喷涂上油漆和隔热泡沫塑料等各类涂料及油脂,否则应予以清除。
2.5.4 主干电缆及部分局部电缆两端均应有电缆标签。
2.5.5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电缆,应严格按其工艺要求进行电缆敷设的生产设计放样和施工。
3 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熟悉电缆表册、电缆走线图及相关图样、工艺要求和敷设顺序。
3.2 熟悉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进线孔方向。若设备未安装,应做好标记,标明进线口,以及电缆留用余量。
3.3 熟悉电缆走向,并沿途检查电缆支承件、贯穿件是否符合便于电缆敷设的要求,发现遗漏、损坏变形、脱焊等问题应及时修补。
3.4 根据电缆走向图及电缆表册,在贯穿件上相应地标出其编号。
3.5 若发现因管子、风管、船体结构的改动而影响电缆敷设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解决,切莫擅自改动。
3.6 检查贯穿件、穿线管、电缆槽内壁是否光滑,若有毛刺,应去除后涂防锈漆,其端部应套上塑料衬套,或用铅作衬垫,或适当倒圆角。
3.7 检查金属结构件的油漆,打磨处及时补漆。电缆敷设前,支承件近船体面要涂上一层面漆。
3.8 根据电缆表册和实际施工场地,选择最佳敷设入线口,将电缆桶吊到其附近。
3.9 电缆必经之处的舱室和场地要做到:
a) 场地清理,清除障碍物;
b) 搭建临时“脚手架”,并检查其牢固和安全;
c) 拉好临时照明。
3.10 根据敷设线路的长短和场所,合理安排人员。
3.10.1 将有经验的人员安排在重要的电缆转弯处、洞口处和两端设备处把关。
3.10.2 明确各区域的主要负责人。
3.10.3 敷设长距离电缆时,应指定一人指挥,统一部署,切莫各自为政。
3.11 敷设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及职责,带好必要的图样、工具和材料。
4 电缆敷设的方法
4.1 电缆敷设工作一般在钳工准备工作和设备安装工作结束及各舱室的绝缘和油漆工作结束后进行。电缆的敷设应按电缆表册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
4.2 “三边”法:所谓“三边”法,是指边拉、边理、边扎。采用“三边”法时,先拉好一些电缆,然后理好,扎好。这样导架的空间很大,便于下一批电缆的畅通,可有效地避免相互的缠绕。它的要领是为了保证电缆敷设的质量。
4.3 “三先三后”法:所谓“三先三后”法是指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即:
a) 先敷设主干电缆,后敷设局部电缆;
b) 先敷设粗电缆,后敷设细电缆;
c) 先敷设长电缆,后敷设短电缆。
4.4 “三分”法:所谓“三分”法是指成束电缆应当按照分束,分层,分支的原则进行。即:
a) 分束:主要分清电源和信号电缆,同时考虑电缆的排列,电缆束与束的间距,以及每束电缆的层数,宽度和高度;
b) 分层:主要分清哪些电缆上层走,哪些电缆下层走。一般较粗较长,直线走向的电缆及电源电缆放在下层;
c) 分支:主要分清径直走向的电缆和转弯走向的电缆,同时考虑弯头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多的分支。尽量将交叉的电缆放在隐蔽处。
4.5 “两端”法:所谓“两端”法是指采用电缆中间放置的停止记号。即以停止记号为起点向电缆首尾相反方向敷设。具体的方法是:先把电缆的一端向一个方向敷设,到达停止记号时,就停在固定位置上,将筒内的余下部分在舱室内搭成8字形,取出电缆的另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敷设。此时先穿好的一头电缆,由停止记号起,可以先开始整理捆扎好。 5 电缆敷设时的注意事项
5.1 在敷设每一根电缆时,应看清电缆代号,型号,敷设去向和路径,均要按表册仔细核对后,方可进行敷设。
5.2 拉电缆时,用力应均衡。遇到电缆拉不动的情况时,应先找出原因,排除障碍后再进行,以免损伤电缆。
5.3 不同护套的电缆混合敷设时,尽量使电缆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防止因摩擦而损伤电缆护套。
5.4 敷设电缆是一项集体作业,要注意协调,统一行动,前后人员要互相正确传话,明确电缆的位置,拉线方向和长短距离。切忌只顾自己方便,而不顾整体,以免造成电缆过
长或过短或紊乱。参加电缆敷设的人员,应无条件听从现场指挥的安排,防止因个人的原因造成拉线停顿或中断,影响进度和质量。
5.5 理电缆时,不能为了电缆弯头的美观而用铁器猛击或撬扛电缆,以免电缆受到损伤。
5.6 临时用铅丝捆扎时,不应扎得太紧而伤及电缆。
5.7 电缆敷设完毕,要仔细核对设备处的电缆标签,发现损坏、丢失,应及时补齐。该设备应有的电缆是否齐全,发现遗漏或错位,及时更正。
5.8 将设备处的所有到位电缆卷起来挂好,防止脚踏和油水浸润或机械损伤。电缆切口处用胶布包扎好。
6 电缆紧固
6.1 每一束电缆全部敷设完毕,确认齐全无误后,即可进行电缆的紧固。
6.2 紧固好的电缆不应有任何松动现象,也不应使电缆受到有害的变形和损伤,且保持整齐平直。
6.3 在木质封闭板上直接紧固电缆按图1。
1- 铝合金板条或不锈钢板条; 2-电缆; 3-木螺钉; 4-木质封闭板。
图1
6.4 采用扁钢敷设电缆时,底部电缆应紧贴扁钢,层数不宜超过两层。
6.5 用“”导架紧固电缆时,应按规定分束捆扎,层数不宜超过两层,或者高度不超过50mm 。
6.6 在重要舱室(如主、副机舱,发电机室等)及明线敷设的内通道内一般用涂塑不锈钢绑带。一般舱室可用尼龙绑带。但每隔5根之间应使用一根金属绑带。
6.7 室外露天场所,厨房,冷库等潮湿场所,一律应用不锈钢绑带。
ࣁᒦખᐆࠆ) ૹᅍ*ᎌሢႊጓܪᓰ! COMPANY STANDARD OF HUDONG-ZHONGHUA SHIPBUILDING(GROUP)CO.,LTD.
H&Z660005-2007
代替H&Z660005-2002
Q/ZH205-84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
2005-06-30实施
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前 言
本标准按H&Z001002-2002《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的规定,对H&Z660005-2002《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及Q/ZH205-84《电缆敷设工艺》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H&Z64005-2001、Q/ZH205-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表1;
——第三章中各条款重新进行了编排;
──增加了电缆走线的要求;
——增加了单芯电缆并联时得敷设的要求;
——增加了光纤电缆和信号电缆的敷设要求;
——增加了电缆穿越水密隔舱壁或甲板以及穿越有防火等级要求的舱壁或甲板时的敷设要求;
——修改了图1;
──按有关规定作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Z660005-2002、Q/ZH205-84、H&Z64005-2001。
本标准编制部门:第二造船事业部;
本标准归口部门:技术中心;
本标准制定日期:2007-05-15。
本标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检: 批准: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电缆紧固。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钢质海船(包括油船)电缆的敷设(含生产设计放样与施工)。不包括军用舰船和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的敷设。
2 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2.1 电缆的走线
2.1.1 电缆的走线应尽可能平直且易于检修。
2.1.2 电缆的走线应避免潮气或水滴凝结的影响。
2.1.3 电缆走线应尽量远离锅炉、热管、加热器等热源,一般应有至少100mm 以上的距离,并有防止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
2.1.4 对要求两路独立供电的重要设备,例如操舵装置的供电及控制用的两路独立电缆,应尽最大可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远离敷设,不应有交叉点。
2.1.5 用于重要设备或应急动力设备、应急照明、以及应急状态下使用的船内通信或信号设备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厨房、洗衣间、机器处所及其舱棚,以及其他较大失火危险处所,但对这些处所中的设备供电的电缆可例外。如果可能,所有这些电缆的敷设方式能防止由于邻近处所失火时可能造成的环境高温而使其失效。
2.1.6 电缆离开燃油、滑油柜以及储有液体燃料和滑油的双层底的距离至少应为50mm 。
2.1.7 矿棉板内不应通过与本区域无关的电缆。
2.1.8 无关的电缆不应穿越无线电室,必须进入的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可靠接地。
2.1.9 干线电缆暗式敷设的路线上的封闭版应便于开启。
2.2 在固定敷设电缆时,最小弯曲内半径一般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固定敷设电缆的最小弯曲内半径 电缆结构
绝缘 外护套
非铠装或
非编织
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
(铜导体为圆形) 金属编织屏蔽或铠装 金属线铠装、金属条
任何
铠装或金属护套
合成聚脂/金属薄片
任何
带屏蔽或组合带屏蔽
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铜
任何
导体为特定形状)
矿物
高压电缆
光纤电缆 硬金属护套 任何 任何 任何 任何 任何 6D 12D 12D 任何 8D 8D 6D 电缆外径 D(mm) ≤25 >25 任何 4D 6D 6D 最小弯曲内半径F
2.3 电缆的分束、分层、分支
2.3.1 通常动力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束敷设。
2.3.2 每个本质安全电路应具有各自的专用电缆,并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缆分开敷设。
2.3.3 通常电缆成束敷设时每束电缆一般不宜超过两层,或者高度不应大于50mm 。
2.3.4 通常成束敷设电缆用的金属导架不多于两层,上下层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 ~150mm ,束与束间距一般≥25mm 。
2.3.5 电缆束的横断面,应敷成梯形,避免敷成圆形或方形。梯形的长边即电缆束的宽度,最大为200mm ,对特定的电缆束而言,梯形的长边应尽可能大(≤200mm ),高度尽可能小,其长高之比最好不小于3∶1。
2.3.6 电缆敷设时,碰到电缆转弯,分支过多的特殊情况,如集控室夹层下通往总配电板以及集控台的电缆,为避免电缆过多的交叉重叠,可采用三层金属导架。
2.3.7 敷设短距离的三相电缆,应尽可能用一根三芯电缆;如用单芯电缆,应选用非铠装或以非磁性材料为铠装的电缆(如用铜线编织),且三根电缆应靠紧敷设,不应互相分开,成品字形独立成束敷设,不应与其他电缆混为一束。对于有金属进线填料函(不锈钢除外)的交流设备,不应用单芯电缆。
2.3.8 若几根单芯电缆并联时,所有电缆应沿相同的路径敷设,并且尽量使同相的电缆
与其他相的电缆交错排列。
2.3.9 高压电缆尽可能采用单独的电缆通道。如果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支承件上:则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电缆束中;高压电缆束和低压电缆束最少保持50mm 以上的距离。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不应穿越同一电缆贯穿件。船用高压电缆应具有区别于其它电缆的醒目的颜色或合适的标记。
注:船用高压电缆的电压范围为6600V~10000V。
2.3.10 光纤电缆和信号电缆可一束绑扎。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打折、踩踏;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尽可能≥12D ;电缆敷设到设备终端时,应以≥12D 的弯曲半径卷好。
2.4 电缆贯穿甲板、舱壁及机械防护
2.4.1 电缆在金属管子或管道或电缆槽中敷设时,穿管系数(所有电缆外径截面积之和与管子、管道、电缆槽内截面积之比)应不大于0.4。
2.4.2 电缆上方不应有管子法兰接头,如果不能避免时,应用电缆罩加以保护,同时应考虑管子法兰检修的空间。
2.4.3 电缆敷设于舱底花钢板下的部分以及电缆敷设穿越甲板时,在甲板到甲板以上300mm 范围内的部分,为避免可能受到的损伤,均应以钢管、普利卡管、金属罩、金属电缆槽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加以保护,且为了防止油水浸渍,两端要密封,并用支架固定。金属罩壳和金属电缆槽应作防蚀处理后方可使用。
2.4.4 穿过隔热绝缘层时应穿管敷设,电缆不应埋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内敷设。
2.4.5 冷库内电缆应全部明线敷设。如敷设外层为金属护套电缆时,进入冷库内的部分应用热缩套管加以保护。电缆穿过冷库的隔热绝缘层时,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舱壁,管子一端应设置水密填料函。
2.4.6 电缆穿越水密隔舱壁或甲板时,应采用水密舾装件。完工后应保持隔舱壁或甲板水密的完整性。
2.4.7 电缆穿越有防火等级要求的舱壁或甲板时,应保证不削弱舱壁或甲板防火的完整性。
2.4.8 为了便于电缆密封,当电缆穿过水密舱壁、水密甲板、上甲板以上露天部位,应使离围板出口200mm ~300mm 的电缆为直线段。
2.4.9 为了便于电缆密封,当电缆通过管子填料函或单填料函时,电缆的直线段应大于紧固螺母长度的2~3倍。
2.4.10 当电缆单根从舱室密封闭板引出时,应套入与电缆直径相匹配的尼龙防护套。当电缆成束从舱室封闭板引出时,应在封闭板开孔处四周用软铅或塑料衬垫。某些场合可在封闭板开孔处至设备进线孔间用金属罩壳加以保护。
2.5 其他
2.5.1 电缆敷设不应跨过船体伸缩接头,如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将电缆弯成一个或数个环形伸缩弯头,一般每10m 放0.1m 的余量,即放总长1%余量。
2.5.2 通过天桥的电缆应留有伸缩余量。
2.5.3 电缆外表不应喷涂上油漆和隔热泡沫塑料等各类涂料及油脂,否则应予以清除。
2.5.4 主干电缆及部分局部电缆两端均应有电缆标签。
2.5.5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电缆,应严格按其工艺要求进行电缆敷设的生产设计放样和施工。
3 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熟悉电缆表册、电缆走线图及相关图样、工艺要求和敷设顺序。
3.2 熟悉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进线孔方向。若设备未安装,应做好标记,标明进线口,以及电缆留用余量。
3.3 熟悉电缆走向,并沿途检查电缆支承件、贯穿件是否符合便于电缆敷设的要求,发现遗漏、损坏变形、脱焊等问题应及时修补。
3.4 根据电缆走向图及电缆表册,在贯穿件上相应地标出其编号。
3.5 若发现因管子、风管、船体结构的改动而影响电缆敷设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解决,切莫擅自改动。
3.6 检查贯穿件、穿线管、电缆槽内壁是否光滑,若有毛刺,应去除后涂防锈漆,其端部应套上塑料衬套,或用铅作衬垫,或适当倒圆角。
3.7 检查金属结构件的油漆,打磨处及时补漆。电缆敷设前,支承件近船体面要涂上一层面漆。
3.8 根据电缆表册和实际施工场地,选择最佳敷设入线口,将电缆桶吊到其附近。
3.9 电缆必经之处的舱室和场地要做到:
a) 场地清理,清除障碍物;
b) 搭建临时“脚手架”,并检查其牢固和安全;
c) 拉好临时照明。
3.10 根据敷设线路的长短和场所,合理安排人员。
3.10.1 将有经验的人员安排在重要的电缆转弯处、洞口处和两端设备处把关。
3.10.2 明确各区域的主要负责人。
3.10.3 敷设长距离电缆时,应指定一人指挥,统一部署,切莫各自为政。
3.11 敷设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及职责,带好必要的图样、工具和材料。
4 电缆敷设的方法
4.1 电缆敷设工作一般在钳工准备工作和设备安装工作结束及各舱室的绝缘和油漆工作结束后进行。电缆的敷设应按电缆表册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
4.2 “三边”法:所谓“三边”法,是指边拉、边理、边扎。采用“三边”法时,先拉好一些电缆,然后理好,扎好。这样导架的空间很大,便于下一批电缆的畅通,可有效地避免相互的缠绕。它的要领是为了保证电缆敷设的质量。
4.3 “三先三后”法:所谓“三先三后”法是指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即:
a) 先敷设主干电缆,后敷设局部电缆;
b) 先敷设粗电缆,后敷设细电缆;
c) 先敷设长电缆,后敷设短电缆。
4.4 “三分”法:所谓“三分”法是指成束电缆应当按照分束,分层,分支的原则进行。即:
a) 分束:主要分清电源和信号电缆,同时考虑电缆的排列,电缆束与束的间距,以及每束电缆的层数,宽度和高度;
b) 分层:主要分清哪些电缆上层走,哪些电缆下层走。一般较粗较长,直线走向的电缆及电源电缆放在下层;
c) 分支:主要分清径直走向的电缆和转弯走向的电缆,同时考虑弯头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多的分支。尽量将交叉的电缆放在隐蔽处。
4.5 “两端”法:所谓“两端”法是指采用电缆中间放置的停止记号。即以停止记号为起点向电缆首尾相反方向敷设。具体的方法是:先把电缆的一端向一个方向敷设,到达停止记号时,就停在固定位置上,将筒内的余下部分在舱室内搭成8字形,取出电缆的另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敷设。此时先穿好的一头电缆,由停止记号起,可以先开始整理捆扎好。 5 电缆敷设时的注意事项
5.1 在敷设每一根电缆时,应看清电缆代号,型号,敷设去向和路径,均要按表册仔细核对后,方可进行敷设。
5.2 拉电缆时,用力应均衡。遇到电缆拉不动的情况时,应先找出原因,排除障碍后再进行,以免损伤电缆。
5.3 不同护套的电缆混合敷设时,尽量使电缆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防止因摩擦而损伤电缆护套。
5.4 敷设电缆是一项集体作业,要注意协调,统一行动,前后人员要互相正确传话,明确电缆的位置,拉线方向和长短距离。切忌只顾自己方便,而不顾整体,以免造成电缆过
长或过短或紊乱。参加电缆敷设的人员,应无条件听从现场指挥的安排,防止因个人的原因造成拉线停顿或中断,影响进度和质量。
5.5 理电缆时,不能为了电缆弯头的美观而用铁器猛击或撬扛电缆,以免电缆受到损伤。
5.6 临时用铅丝捆扎时,不应扎得太紧而伤及电缆。
5.7 电缆敷设完毕,要仔细核对设备处的电缆标签,发现损坏、丢失,应及时补齐。该设备应有的电缆是否齐全,发现遗漏或错位,及时更正。
5.8 将设备处的所有到位电缆卷起来挂好,防止脚踏和油水浸润或机械损伤。电缆切口处用胶布包扎好。
6 电缆紧固
6.1 每一束电缆全部敷设完毕,确认齐全无误后,即可进行电缆的紧固。
6.2 紧固好的电缆不应有任何松动现象,也不应使电缆受到有害的变形和损伤,且保持整齐平直。
6.3 在木质封闭板上直接紧固电缆按图1。
1- 铝合金板条或不锈钢板条; 2-电缆; 3-木螺钉; 4-木质封闭板。
图1
6.4 采用扁钢敷设电缆时,底部电缆应紧贴扁钢,层数不宜超过两层。
6.5 用“”导架紧固电缆时,应按规定分束捆扎,层数不宜超过两层,或者高度不超过50mm 。
6.6 在重要舱室(如主、副机舱,发电机室等)及明线敷设的内通道内一般用涂塑不锈钢绑带。一般舱室可用尼龙绑带。但每隔5根之间应使用一根金属绑带。
6.7 室外露天场所,厨房,冷库等潮湿场所,一律应用不锈钢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