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语法

一、(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汉语) 语法、(祖国) 大地、[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用“”表示,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 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 补语用“〈〉”表示。例如:

洗得〈干净〉、翻了〈一阵〉、抱〈起来〉、活跃〈在基层〉、热得〈出汗〉、大得〈多〉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例如:红旗‖飘扬、天气‖好

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

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

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 ,向我(走来) ,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 等。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 ,大红的(是牡丹) 。

4. 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1)单句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用符号法分析主谓句。

(伟大) 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 的时代。

句子主干:……人民……创造……时代。

(2)复句

①复句的构成和分析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结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一种方式是借助虚词构成。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大都是连词和副词,统称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组成复句的单句结构叫分句。

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复句中前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二、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三、复句中的每个分句都扩展成复句结构。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因果假设

②复句的主要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一定的事理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加点的是关联词语) :

并列复句;云薄了,雾又上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递进复句;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选择复句;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转折复句;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因果复句;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

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假设复句;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条件复句;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

(3)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二) 语法知识应用

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

(1)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重感”。)

①风带着雨星……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②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袁鹰《井冈翠竹》)

③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准确理解、使用表示时间、空间的名词

在汉语里,表示时间、空间,一般使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及其短语。例如:

①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回忆我的母亲》) ②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3)准确理解、使用数词和量词,特别要准确使用倍数和分数。

从一增加到十,可以说“增加了九倍”。或“增加到十倍”。从十减少到一,可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减少到十分之一”;减少尽量不用“倍”,不说“减少了九倍”。例如: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到距离防风林等于林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向沙漠进军》)

(4)准确理解、使用代词

①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它”代替“死海”)

*②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指“各色光”)

③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那里”指书堂站)

*④王玉明在会上介绍他一家:父亲是篮球爱好者,母亲是冬泳爱好者,哥哥是百米健将,打破过区百米纪录。他拿过象棋冠军,在区里称雄棋坛。(“他”可能指“王玉明”,也可能指“哥哥”)

代词与替代对象不应脱节。

⑤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替代“夺取全国胜利”)

*⑥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它”表面上指“煤”,实际上与“煤”脱节,暗中换上了“煤炭工业”作替代对象。)

*⑦我的弟弟来信说:“他在学校里很好,老师都很关心他。”(“他”应为“我”)

(5)准确理解、使用虚词

③*a.尽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b. 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④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

⑤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⑥对于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⑦从上述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它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欠缺)

*⑧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重复错误,明知故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以致语义不清)

*⑨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短。(连词位置不对,“不是”应放在“价格”前) *⑩学习上的退步,往往是由于自满开始的。(应用介词“由”而误用连词“由于”)

*⑾只有大家团结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 恰当安排语序

*①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②屋里陈列着鲁迅过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3. 合理搭配成分

周总理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蠃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佩。

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使用句子,如不注意成分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学生造句,往往出现一些成分不搭配的语病。如:

*①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主谓不搭配)

*②校长请著名艺术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动宾不搭配)

*③我们以辽阔轻远的天空为背景画了这幅画儿。(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④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⑤他蹲得那么外面,仿佛只要谁大声喊他一下,就会把他吓得掉下去似的。(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要指导学生注意语义搭配,这是汉语组合的实质问题,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必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4. 正确组织句子

组织句子要结构完整,避免重复,句式不杂糅。

*①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增强了她学好外语的信心,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她较好地掌握了外语。 应将介词“在”和后面的“下”删去;或将“增强了”后面的“她”挪到“增强了”前头,让“她”作主语,再将后面的一个“她”删去。

不注意使动句式的运用,也会造成残缺主语的毛病。如:

*②听了王长键的话,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就坐在一边不言语了。

“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的是“王长键的话”,而不是“听了王长键的话”这一行为,宜将“听了”删去。或保留“听了王长键的话”,将“使”删去。

*③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终于使他认识到了吸咽的害处,下决心把烟戒了。

或删去“在”“下”:或删去“使”,把“他”放到“终于”的前面。

残缺宾语中心语。如:

*④他的发言,表达了我们为把北京西客站建成现代化车站的努力奋斗。

“表达”后面要求带“……的心愿”“……的意思”“……的决心”这样的名词性宾语,按这句的意思,应在“努力奋斗”之后加上“的决心”。

成分多余。如:*⑤代表我们走进了开会的会场。

杂糅,常是把两种说法、两种格式搀杂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如:

*⑥学习任务再重,越在坚持体育锻炼。

或者将“再”改为“越”,采用“越……越……”的说法;或者把“越”改为“也”,采用“再……也”的说法法。

5. 理解和使用长句

(1)分析长句的结构。通过理解结构来把握比较复杂的语义。分析长句结构,一个办法是切分较长的句子的成分。可以依靠连词、介词、助词切分,切分出来的短语可长可短;另一个办法是紧缩长句,抽出句子的主干,再添上枝叶。

①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②(赵州桥)(高度的) 技术水平和(不朽的) 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2)长单句词语多、容量大。可以表达严密的语义。为了表达需要有时要有长单句。用长单句,结构要正确,搭配要恰当。比较:

a. 山区沟谷中,山体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而常常崩塌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夹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b. 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的冲蚀夹带而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泄的急流。 b. 用长单句下定义,表义严密。

一、(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汉语) 语法、(祖国) 大地、[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用“”表示,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 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 补语用“〈〉”表示。例如:

洗得〈干净〉、翻了〈一阵〉、抱〈起来〉、活跃〈在基层〉、热得〈出汗〉、大得〈多〉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例如:红旗‖飘扬、天气‖好

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

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

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 ,向我(走来) ,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 等。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 ,大红的(是牡丹) 。

4. 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1)单句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用符号法分析主谓句。

(伟大) 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 的时代。

句子主干:……人民……创造……时代。

(2)复句

①复句的构成和分析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结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一种方式是借助虚词构成。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大都是连词和副词,统称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组成复句的单句结构叫分句。

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复句中前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二、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三、复句中的每个分句都扩展成复句结构。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因果假设

②复句的主要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一定的事理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加点的是关联词语) :

并列复句;云薄了,雾又上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递进复句;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选择复句;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转折复句;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因果复句;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

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假设复句;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条件复句;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

(3)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二) 语法知识应用

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

(1)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重感”。)

①风带着雨星……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②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袁鹰《井冈翠竹》)

③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准确理解、使用表示时间、空间的名词

在汉语里,表示时间、空间,一般使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及其短语。例如:

①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回忆我的母亲》) ②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3)准确理解、使用数词和量词,特别要准确使用倍数和分数。

从一增加到十,可以说“增加了九倍”。或“增加到十倍”。从十减少到一,可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减少到十分之一”;减少尽量不用“倍”,不说“减少了九倍”。例如: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到距离防风林等于林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向沙漠进军》)

(4)准确理解、使用代词

①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它”代替“死海”)

*②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指“各色光”)

③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那里”指书堂站)

*④王玉明在会上介绍他一家:父亲是篮球爱好者,母亲是冬泳爱好者,哥哥是百米健将,打破过区百米纪录。他拿过象棋冠军,在区里称雄棋坛。(“他”可能指“王玉明”,也可能指“哥哥”)

代词与替代对象不应脱节。

⑤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替代“夺取全国胜利”)

*⑥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它”表面上指“煤”,实际上与“煤”脱节,暗中换上了“煤炭工业”作替代对象。)

*⑦我的弟弟来信说:“他在学校里很好,老师都很关心他。”(“他”应为“我”)

(5)准确理解、使用虚词

③*a.尽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b. 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④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

⑤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⑥对于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⑦从上述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它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欠缺)

*⑧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重复错误,明知故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以致语义不清)

*⑨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短。(连词位置不对,“不是”应放在“价格”前) *⑩学习上的退步,往往是由于自满开始的。(应用介词“由”而误用连词“由于”)

*⑾只有大家团结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 恰当安排语序

*①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②屋里陈列着鲁迅过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3. 合理搭配成分

周总理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蠃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佩。

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使用句子,如不注意成分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学生造句,往往出现一些成分不搭配的语病。如:

*①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主谓不搭配)

*②校长请著名艺术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动宾不搭配)

*③我们以辽阔轻远的天空为背景画了这幅画儿。(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④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⑤他蹲得那么外面,仿佛只要谁大声喊他一下,就会把他吓得掉下去似的。(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要指导学生注意语义搭配,这是汉语组合的实质问题,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必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4. 正确组织句子

组织句子要结构完整,避免重复,句式不杂糅。

*①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增强了她学好外语的信心,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她较好地掌握了外语。 应将介词“在”和后面的“下”删去;或将“增强了”后面的“她”挪到“增强了”前头,让“她”作主语,再将后面的一个“她”删去。

不注意使动句式的运用,也会造成残缺主语的毛病。如:

*②听了王长键的话,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就坐在一边不言语了。

“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的是“王长键的话”,而不是“听了王长键的话”这一行为,宜将“听了”删去。或保留“听了王长键的话”,将“使”删去。

*③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终于使他认识到了吸咽的害处,下决心把烟戒了。

或删去“在”“下”:或删去“使”,把“他”放到“终于”的前面。

残缺宾语中心语。如:

*④他的发言,表达了我们为把北京西客站建成现代化车站的努力奋斗。

“表达”后面要求带“……的心愿”“……的意思”“……的决心”这样的名词性宾语,按这句的意思,应在“努力奋斗”之后加上“的决心”。

成分多余。如:*⑤代表我们走进了开会的会场。

杂糅,常是把两种说法、两种格式搀杂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如:

*⑥学习任务再重,越在坚持体育锻炼。

或者将“再”改为“越”,采用“越……越……”的说法;或者把“越”改为“也”,采用“再……也”的说法法。

5. 理解和使用长句

(1)分析长句的结构。通过理解结构来把握比较复杂的语义。分析长句结构,一个办法是切分较长的句子的成分。可以依靠连词、介词、助词切分,切分出来的短语可长可短;另一个办法是紧缩长句,抽出句子的主干,再添上枝叶。

①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②(赵州桥)(高度的) 技术水平和(不朽的) 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2)长单句词语多、容量大。可以表达严密的语义。为了表达需要有时要有长单句。用长单句,结构要正确,搭配要恰当。比较:

a. 山区沟谷中,山体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而常常崩塌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夹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b. 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的冲蚀夹带而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泄的急流。 b. 用长单句下定义,表义严密。


相关文章

  • 初中三年计划
  • 其实从升入初一开始,关于中.高考的战斗已经开始.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次重要的考试,细节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而大起大落的学生最终考试结果往往是 基础初一 初一的知识点不多,难点也不是很多.但学好初一却是整个初中三年中最重要的.从小学进入初中, ...查看


  • 家长的终极初中计划
  • 其实从升入初一开始,关于中.高考的战斗已经开始.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次重要的考试,细节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而大起大落的学生最终考试结果往往是" 落". 因此,做个完美的规划,注重平时功夫,夯实基础,对刚入初一的学生显得尤 ...查看


  • 关于贫困山区初中生写作难的探究
  • 贫困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由于受到落后的经济文化思想等因素制约,写作难的现象尤为突出.许多学生小学时作文极差,进入初中后更是对作文束手无策.不少语文教师一提到作文教学,就会愁眉苦脸,师生都产生畏难心理. 我认为,作文差的学生,就像身体有疾患的病 ...查看


  • 初一语文学法指导
  • 初一语文学法指导 导语: 从呀呀学语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就已经开始学习"语文"了--先是语言,之后是文字."如果拥有自己的语言,那么一个民族就不会灭亡."我们大多数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文:最后一句 ...查看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查缺补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现作分析如下: 试卷采用120分制,分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一.基础积累(20分): 主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课内知识的考查.这能让认真听课.认真 ...查看


  • 如何学好初一语文
  • 如何学好初一语文(一)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好一门语言,并掌握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内,包含字.词.句.语法.文章.除此之外还包括语言的历史,即古代语言文字. 但是掌握好这些就是学好初一语文了吗?难道学好语文就是成为一个 ...查看


  • 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3篇
  • 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一: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 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我,会有些不习惯,比如:作业量增多了,压力增大了,还有就是来到一个新集体,没有熟人,会有些陌生.不过,我想只要时间一长,我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在这个学期中,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我自己 ...查看


  •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
  • 主持人:大家好!老师们,今天我们初中语文古诗文研修专题组请来了四位语文教学专家,他们将就上单元的课例为我们进行现场的分析并对我们初中古诗文教学作具体指导.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老师们争论的话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那 ...查看


  • 初一期中考试反思作文
  • 篇一:初一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格式范文 初一 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格式范文 初一期中考试反思总结范文 期末考试考的比较 差,数108 语105 外106 地83 政59 历65 生80 ,我认为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平时阅读理解 没注意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