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举杯祝福》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
《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种类很多,其中都它尔、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和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较有代表性。
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情绪显得非常欢快、活泼。歌曲的结构比较工整,相同的地方较多,但情绪不尽相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才能表达歌曲丰富的情感。另外,还要注意乌孜别克族音乐的典型节奏“x x x x x”,表现出音乐的欢快活泼。
二、学情分析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题材、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1.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较有特点,学生凭借日常生活实践即可说出一二,所以我把这一单元的引入方式设计为听音乐自己总结。
2.基于学生对新疆音乐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很感兴趣,愿意参与音乐实践,加上学生中有学过新疆舞的,也有演奏过乐曲《新疆之春》的,因此我设计诸如这样的教学环节:学说一两句新疆问候语;学唱一两首新疆歌;学做一两个新疆舞典型动作;学打一两个新疆音乐典型节奏;学哼唱一两段新疆音乐主题等等。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 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体验合作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和习俗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定为:了解乌兹别克族的民俗风情,学唱《举》。难点为:歌曲长音时值、换气、声音的控制上。为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前的准备有:磁带、录音机、电子琴、小黑板、MP3、乌孜别克族的资料
五、教法与学法:采用听赏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律动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播放《爱我中华》音乐,走进56朵花。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把学生带入56朵花,通过让学生用说、演、谈、唱的方式,表现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和风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
模块二:交流有关乌孜别克族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资料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乌孜别克族的热爱。
模块三:教学歌曲,举杯祝福,分这几步。
1、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播放录音,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2、 谈感受,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从速度、情绪、力度、节奏等方面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 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歌词、歌谱分开教学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降低学生学习乐谱的畏难情绪,通过哼唱旋律------填唱歌词------视唱歌谱,把乐曲分为两部分来教唱,第一部分采用教师帮扶的方法来学习,注重学法的指导。第二部分采用“放”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利用典型节奏,以小组为单位随琴学唱。
4、 多种形式演唱、表现歌曲。通过学生自信的演唱,发展学生的表现潜能,使其受到“美”的情感陶冶。
模块四:齐唱《举》,结束新课。
七、教学特色
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
2、 注重情感体验以及教法、学法的指导。
3、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
八、板书设计
我采用图文式板书,清晰明了,具有艺术性、启发性,让学生一目了然。
九、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目标的设置到学习方法的确定,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实践性。当然,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举杯祝福》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
《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种类很多,其中都它尔、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和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较有代表性。
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情绪显得非常欢快、活泼。歌曲的结构比较工整,相同的地方较多,但情绪不尽相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才能表达歌曲丰富的情感。另外,还要注意乌孜别克族音乐的典型节奏“x x x x x”,表现出音乐的欢快活泼。
二、学情分析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题材、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1.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较有特点,学生凭借日常生活实践即可说出一二,所以我把这一单元的引入方式设计为听音乐自己总结。
2.基于学生对新疆音乐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很感兴趣,愿意参与音乐实践,加上学生中有学过新疆舞的,也有演奏过乐曲《新疆之春》的,因此我设计诸如这样的教学环节:学说一两句新疆问候语;学唱一两首新疆歌;学做一两个新疆舞典型动作;学打一两个新疆音乐典型节奏;学哼唱一两段新疆音乐主题等等。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 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体验合作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和习俗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定为:了解乌兹别克族的民俗风情,学唱《举》。难点为:歌曲长音时值、换气、声音的控制上。为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前的准备有:磁带、录音机、电子琴、小黑板、MP3、乌孜别克族的资料
五、教法与学法:采用听赏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律动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播放《爱我中华》音乐,走进56朵花。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把学生带入56朵花,通过让学生用说、演、谈、唱的方式,表现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和风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
模块二:交流有关乌孜别克族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资料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乌孜别克族的热爱。
模块三:教学歌曲,举杯祝福,分这几步。
1、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播放录音,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2、 谈感受,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从速度、情绪、力度、节奏等方面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 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歌词、歌谱分开教学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降低学生学习乐谱的畏难情绪,通过哼唱旋律------填唱歌词------视唱歌谱,把乐曲分为两部分来教唱,第一部分采用教师帮扶的方法来学习,注重学法的指导。第二部分采用“放”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利用典型节奏,以小组为单位随琴学唱。
4、 多种形式演唱、表现歌曲。通过学生自信的演唱,发展学生的表现潜能,使其受到“美”的情感陶冶。
模块四:齐唱《举》,结束新课。
七、教学特色
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
2、 注重情感体验以及教法、学法的指导。
3、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
八、板书设计
我采用图文式板书,清晰明了,具有艺术性、启发性,让学生一目了然。
九、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目标的设置到学习方法的确定,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实践性。当然,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