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研究
网络治理:内涵、结构、机制与价值创造
李维安 周 建
内容提要 本文以网络经济形态为研究背景, 尝试探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网络治理的基本内涵、结构、机制以及应用领域。本文认为, 网络治理的核心属性是有关网络化背景中经济主体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分别是网络组织之间的决策科学化问题、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以及网络组织自身的决策科学化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网络治理相比于市场治理和层级治理这样的组织交易模式, 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为经济主体创造价值的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 网络经济 网络治理 公司治理 企业战略
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 增加了经济组织环境的复杂性, 这不仅加大了经济组织的竞争强度, 而且更加大了提高竞争绩效的决策难度¹。全球公司、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小企业网络、虚拟组织、Web 公司等的出现和迅速发展, 使网络组织成为理论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治理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在文献中, 网络治理经常和网络组织治理的概念连在一起。但正如组织本身具有静态的组织形式和动态的组织机制一样, 网络治理也具有类似的静态和动态属性。
网络治理的本质类似管理的基本原理, 都是通过某些科学的原理的应用,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只不过对于网络治理来说, 其核心体现为提高决策科
学性的过程。简单地说, 就是注重做正确的事情, 而
如何选择并确定是“正确”的事情, 就成为关注这种决策科学性的关键环节。
对网络治理的内涵, 可以通过透视网络和治理两个方面来理解。网络的内涵既可以是关系的集合, 也可以是技术条件的作用结果。因此, 网络治理中“网络”的内涵至少包括经济组织关系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的集合。如果再考虑到关系的制度属性, 即关系如何在制度的范畴中体现, 那么,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网络细化为正式的网络关系, 例如, 基于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契约, 以及非正式的网络关系; 基于价值观、习俗和道德等因素的东方文化关系; 中国社会背
¹Raj. Aggarwai, “Tech 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as Mutual Rein-forcers in Busin ess :Reorienting Strategic T hinkin 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 Manag ement I nternational Review , vol. 39, Spe-cial Is sue, 1999(2).
网络治理研究
¹等, 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非正式制景中的“关系”
度安排º。因此, 网络治理中的网络内涵, 主要包括制度意义和技术意义上的经济组织或者经济主体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网络治理的内涵不
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的问题。传统的公司治理是一套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 旨在制衡决策权
是某种简单的关系的体现, 而可能是众多的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网络治理中的“治理”一词则是对应管理一词的。众所周知, 管理是通过协调他人的劳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常是经由层级的组织交易模式实现的, 即管理问题一般通过层级组织反映出来, 事关力的制度安排体系。但在网络经济背景下, IT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往的公司治理的制衡效率和方式都面临着挑战¾。一般意义上的治理结构, 例如, 董
事会和股东大会作为正式的制度安排, 都将可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从而造成不同的治理效率¿。
网络治理的第三个内涵, 源于治理的内部网络形式。经济组织中的高科技网络企业(例如, 搜索引
擎门户网站等) 、跨国公司和集团公司, 都是比较典对权力的控制性应用»。管理的目标, 是追求管理劳动投入后的劳动效果。在治理的内涵中, 虽然原则上也是有关制度权力的设计, 但对于被治理的对象而言, 并非多数情况下都涉及权力的控制问题¼, 而是对象之间通过合作性的协调方式,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 合作、协调、相互联系是治理的核心属性。治理的目标, 从现象上看是通过设计制衡机制, 杜绝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两权分离为基础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实际上, 设计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本身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体现为如何做正确的决策。治理的核心属性是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½。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 网络治理的内涵实质上是有关网络化的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经济组织的决策科学性的问题。它至少包含事关提高三种网络组织形式的决策有效性问题。
网络治理的第一个内涵, 是有关组织间网络如何影响组织的决策问题。由于网络形式表现为组织间的关系, 所以网络治理等同于网络组织间的治理。这种网络组织, 既包括志愿性的风险共担的基于正式制度安排的战略联盟, 也包括旨在共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产业组织, 例如, 共谋形式的卡特尔。因此, 对于体现为组织间关系的网络治理而言, 内涵就是关于企业间关系如何影响关系企业(例如, 联盟企业、特许企业和长期供应商等网络组织成员企业) 的绩效, 具体地说, 就是建立企业间诸如战略联盟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创造效应的问题。
网络治理的第二个内涵, 是有关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这实际上是技术条件改变时, 作为治理的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决策方式和机制将60
天津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型的治理的内部网络形式。这类企业, 势必出现不同于单个公司制形式的网络治理问题, 从而形成内涵
更加丰富的跨国治理和集团治理。
在理论解释方面, 比较有名的观点主要来自企
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前者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
经济组织以企业形式出现, 是因为这种组织交易的模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而经济组织选择市场模
式时, 则是因为市场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虽然对于经济组织的交易模式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是, 在行为不确定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的背景下, 极端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组织形式都
¹Fan Ying, “Ques tion ing Guanxi:Definitions , Class ification s and Implications ”, I nternational Bus iness Review , 2002(11).º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一词, 在英文中是没有对应
词汇的。这是因为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一词包含了非常深刻的
内涵, 难以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来测度其基本的交易成本。但在时间的维度中, 关系这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可能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参见Mike W. Peng , “Institutional Ch ange and Str ateg ic Choices ”, T he Academ y o f Manag ement Review , vol. 28, 2003(2).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¼我国在2003年防治SA RS 疫情过程中的组织方式, 堪称是对治
理内涵的恰当解释。我国政府对于SARS 疫情的有效防治,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国际卫生组织(WHO ) 的合作。通过合作, 共同推出防治这种罕见的病毒的制度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½Mich ael Carney , Er ic Gedajlovic , “Corporate Governan ce and Firm Capabilities:A Comparison of Managerial, Alliance, and
Pers on al Capitalisms ”
, Asia Pacif ic J our nal of Management , vol. 18, 2001(3). ¾卡尔·夏皮罗、哈尔·瓦立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Peter J. B rews, Christopher L. Tucci, “Exploring the Stru c-tur al Effects of Internetwork ing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 -nal , 2004(25).
不足以说明经济组织的网络化现象。因此, 威廉姆森提出了“混合治理”的制度安排¹, 希望有助于解决组织间关系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的复杂性问题。制度理论是另一种富有成效的用于解释网络治理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学意义上, 制度是对企业有价值的经济服务的供给º。制度的核心属性除了具有价值的供给之外, 还有“嵌入”的属性。就是说, 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提升, 不仅取决于制度设计本身, 而且还取决于对制度自身具有的“嵌入”环境的认识。因此, 关注企业的决策行为, 自然关注企业的基于嵌入的网络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常表现为这种形式上对等的网络组织模式。由于RBV 没有过多涉及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此, 基于资源形态投入的企业网络组织, 相对而言具有稳定的网络治理结构。以中国作为研究背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中特许经营这种企业的网络组织结构, 也是全球管理权威杂志开始关注网络治理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技术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较为突出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是, 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应如何重新设计能够消除委托代理风险的股东大会、董事织行为。
相比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制度理论, 企业战略的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 在解释网络治理方面, 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简单地说, 该理论是将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条件放松, 把抽象的生产要素还原为管理实践中可观察的资源禀赋, 这种资源禀赋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该理论主张, 投入生产要素的过程, 就是企业可控资源禀赋流动的过程。资源的流动并非没有摩擦、没有成本。资源流动过程中的成本差别是造成掌控资源的企业之间竞争绩效长期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 企业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的中心, 就是如何共享资源, 实现共同进化的问题。二、网络治理结构
对网络治理结构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是有
关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合作竞争性的制度安排, 它是战略联盟管理的核心问题。按照TCE 的解释, 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 取决于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当股权对等、不对称、非股权协议分别作为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时, 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各自对应于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 , JVs ) 、
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盟。有关战略联盟这些组织方式的研究, 实际上就是有关网络治理
结构的研究。而按照RBV 的解释, 以战略联盟为对象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 本质上是一种不同形态的资源互补性组合的问题。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联盟治理结构或者联盟形态, 取决于联盟企业为联盟贡献的资源的形态。这种观点对于解释转型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通过网络组织实施国际化战略,
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的制度设计问题尤其突出。其中的连锁董事问题¼, 网络投票问题,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和建设等, 都是事关网络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的问题, 是比较典型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
在网络治理的内部网络组织方面, 比较有针对性的是企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治理结构的选择问题, 这种情况在东亚地区比较突出½。企业集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建立子公司的组织结构, 和有效控制子公司的管理机制直接联系在一起¾。关于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成为国际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首钢、三九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组织模式和控制机制的设计, 陆续成为
¹Oliver E. William son, T 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 , New York :T he Oxford University Pr ess , 1996.
ºDouglas s C. North, T he Pr ocess of E conomic Chang e , Prince-ton and Oxford:Th e Princeton U nivers ity Press , 2005. »Yin, Xiaolin, Edward J. Zajac, “Th e Strategy/Governance
Structur e Fit Relationsh ip :T heory an d Evidence in Fran chis ing Arran gements ”, Strateg ic Management J ou rnal , 2004(25). ¼任兵、区余辉、彭维刚:《连锁董事、区域企业间连锁董事网与区
域经济发展:对上海和广东两地2001年上市公司的实证考察》,
《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½Hitt et. al. , “T 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Manage-m ent of Mu ltinational E nterpris es :Relational Networked A-m ong Asian and Western Firms ”, As ia P acif ic J our nal of Man -ag ement , 2002(19).
¾曾纪幸:《多国籍企业在台子公司网络组织型态及其母公司管理机制之选择》, 台北: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博士论文, 1996年。
网络治理研究
研究新兴经济体企业网络治理结构的代表性问题¹。价值供给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团队等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 成为网络治
三、网络治理的机制
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 主要是回答如何提高企
业网络组织过程中科学决策水平的问题, 核心思想也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网络治理机制主要是设计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制度决策行为, 而网络治理结构蕴涵的制度设计, 目标是通过组织结构尽可能合理机制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其中尤以董事会治理最具代表性。董事会治理中的合作机制、团队机
制¿以及人性化的文化机制, 都是董事会治理产生突出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于内部网络组织形态的网络治理机制, 结构洞的思想在组织成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方
面具有显著的作用À。而以文化机制、声誉机制、嵌入机制等为特征的制度安排, 被认为是社会网络学
理地配置组织可控的资源。
与网络治理结构的研究范围相类似, 有关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领域, 也大都体现在组织间的关系网络上, 例如战略联盟的治理机制问题。对于组织间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关系企业决策科学性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一般性的关于企业的网络组织如何影响企业决策有效性的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网络治理又通常被理解为网络组织治理。
在T CE 的框架中, 如前所述, 治理的内涵是机制设计问题。对于网络治理机制而言, 则是以此构建逻辑分析的起点。
正如市场治理的机制是“价格机制”, 层级治理的机制是“命令机制”一样, 组织交易模式之一的网
络治理机制, 本质是“协调机制”
º, 这种机制的形成源于网络治理特有的关系属性。当这种关系影响到经济主体决策行为时, 它就是某种制度的体现。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 实际上是设计新的制度并适应以往合理的制度, 前者一般和构建正式的基于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相关, 而后者则与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文化方面的因素相关, 例如习俗、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
网络治理的协调机制根据网络治理内涵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机制。在组织间关系网络方面, 一个重要的治理机制是学习机制»。这种机制也被认为是保护网络组织企业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安排¼。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学习机制还被认为是有效管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企业报酬递增的机制之一½。类似地, 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同样是确保网络组织成员企业通过网络组织获取收益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¾。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如何让体现现代企业制度62
天津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说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网络组织观的有益补充, 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 治理机制的体现Á。
对于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来说, 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治理机制, 显得尤其重要。东亚地区的集团企
业比较擅长利用有效的网络治理机制, 例如, 日本软银集团的综合商社制度, 韩国的企业集团(chaebol)
¹Steven White , “Competition , Capabilities , and the Make , Buy ,
or Ally Decis ions of Ch ines e State-owned Firms ”, T he Academ y o f Manag ement J ournal , Vol . 43, 2000(3) ; Peter Nolan , God-frey Yeung, “Big Busin es 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 tics:Two
Paths of Growth of the Firm in China u nder Reform ”, Cam -brid g e J our nal of Economics , 2001(25). ºG. B. Richar dson, “T he Organ ization of Indus try ”, T he Eco -nomic J ournal , Vol. 82, 1972(367). »Gary Hamel, “Com petition for Com peten ce and Inter -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 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 Strateg 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12, 1991, pp. 83~103. ¼Bharat N . Anan d , T arun Khanna , “Do Firms Learn to Cr eate
Value? The Case of Alliance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 21, 2000(3) , pp . 295~315.
½Erik Den Hartigh , Fred Lan gerak, “Managing Increasing Re-tur n ”, E urop ean Management J ou rnal , Vol. 19, 2001(4). ¾J. Barney, “T rustworthiness as A Sou 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15, 1994, pp.
175~190.
¿J. D. Westphal, “Collaboration in th e Boardroom:Beh avioral
and Perfor man ce Cons equences of CEO /B oard Socialties ”, T he Academ y of M anag ement J our nal , Vol. 42, 1999(1).
ÀRonald S . Burt , “T 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 Ad -ministr 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1997(42).
ÁC . Jones , S . W . Hesterly , P . S . Borgatti , “A General Th eory
of N etwork Governance:Ex 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 m ”, Academ y of Management Review , Vol. 22, 1997(4).
该文献是探索网络治理的经典文献, 研究目标是将有关网络治理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 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网络学说相联系, 构筑新的探索网络治理的规范框架。文中的网络治理明确被指认为网络组织治理。我国很多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始于此。
制度和我国香港企业利用社会资本的纽带拉动对外贸易的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关系网络, 被认为是异乎寻常的一种网络治理机制, 对于中国企业集团和企业跨国经营具有显著的影响¹, 也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系李维安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2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 , 以及周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72025) 的阶段性成果。
四、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权的网络治理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权, 具有类似市场治理和层级治理的价值创造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 有(本文作者:李维安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 建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信 欣
助于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水平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º。
分析网络治理的价值创造问题, 要从企业战略着手。价值创造的战略路径主要是, 通过战略选择, 企业孕育新的组织能力, 通过新的组织能力, 企业在时间序列上产生可能长期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竞争绩效。这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事关决策科学性的战略因素, 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源泉是可能的。
由于基本特征之一是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科学性, 所以, 相比于市场治理机制来说, 网络治理创造价值的机制, 既可以是针对传统的经济组织的绩效目标, 也可以是针对决策行为的治理制度目标。从而, 网络治理价值创造机制丰富了传统的绩效研究内容。
企业网络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组织间关系制度安排, 网络治理的关系契约基础不仅使得网络治理的研究边界相对模糊, 而且包括的内容也多且很复杂。网络治理的内涵取决于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网络组织影响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条件、方式和价值创造机制。网络治理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组织之间的决策科学化问题,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以及网络组织自身的决策科学化问题。
综上所述, 网络治理实际上是战略管理中合作战略、公司治理, 以及跨国(集团) 公司研究的综合化产物, 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澄清和理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网络治理研究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管理学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将有力地推动网络治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Sea Jin Chang, Jaebu m Hong, “How Mu ch Does the B u si-ness Group Matter in Korea ”, Strategic Manag ement J ournal , 2002(23).
2. Nicolai J . Fos s , “Networ ks , Capab ility , and Competitive Ad vantage ”, Scandinavian J our nal of Manag ement , vol. 15, 1999.
3. Michael Hitt, Ho-Uk Lee, Emre Yucel, “T he Imp or ta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Management of Mu ltinational Enterp rises:Relational Networks A mong Asian and Wes tern Firm s ”, Asia P a -cif ic J our nal of Manag ement , 2002(19).
4. Luo Yadong, “B u liding Tr ust in Cros s-Cultur al Collabora-tions :T 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 J ournal of Manag e -ment , Vol . 28, 2002(5).
5. Seun g Ho Park, Luo Yadong, “Gu anxi and Org anizational
Dynamics :Ogranizational Networ king in Chinese Fir ms ”, Strateg ic M anagement J our nal , 2001(22).
6. Mik e W . Peng , L ee Seung -Hyun , J . Ju stin T an , “The Keirets u in As ia:Implications for Multilevel T heories of Com peti-tive advantage ”, J 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 ement , vol. 7, 2001(4).
¹Li Shaomin, Seung Ho Park , L i Shuh e, “T he T ransition from
Relation -based Governance to Rule -based Gover nance ”, Or -g anizational Dy namics , Vol. 33, 2004(1). ºRon . Sanch ez , “Reinventin g Strategic M anagement :New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Comp eten ce-based Competition ”, E uro -p ean Manag ement J ournal , vol. 15, 1997(3). »Esteban Garc a -Canal, Cris tin a L pez Duarte, Jos ep Rialp
Criado, Ana Vald s Llaneza, “Acceler ating Intern ational Ex-p ans ion Thr ou gh Global Alliances :A T ypology of Coop erative
Strategies ”, J our nal of World Busines s , vol. 37, 2002(2).
网络治理研究
网络治理研究
网络治理:内涵、结构、机制与价值创造
李维安 周 建
内容提要 本文以网络经济形态为研究背景, 尝试探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网络治理的基本内涵、结构、机制以及应用领域。本文认为, 网络治理的核心属性是有关网络化背景中经济主体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分别是网络组织之间的决策科学化问题、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以及网络组织自身的决策科学化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网络治理相比于市场治理和层级治理这样的组织交易模式, 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为经济主体创造价值的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 网络经济 网络治理 公司治理 企业战略
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 增加了经济组织环境的复杂性, 这不仅加大了经济组织的竞争强度, 而且更加大了提高竞争绩效的决策难度¹。全球公司、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小企业网络、虚拟组织、Web 公司等的出现和迅速发展, 使网络组织成为理论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治理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在文献中, 网络治理经常和网络组织治理的概念连在一起。但正如组织本身具有静态的组织形式和动态的组织机制一样, 网络治理也具有类似的静态和动态属性。
网络治理的本质类似管理的基本原理, 都是通过某些科学的原理的应用,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只不过对于网络治理来说, 其核心体现为提高决策科
学性的过程。简单地说, 就是注重做正确的事情, 而
如何选择并确定是“正确”的事情, 就成为关注这种决策科学性的关键环节。
对网络治理的内涵, 可以通过透视网络和治理两个方面来理解。网络的内涵既可以是关系的集合, 也可以是技术条件的作用结果。因此, 网络治理中“网络”的内涵至少包括经济组织关系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的集合。如果再考虑到关系的制度属性, 即关系如何在制度的范畴中体现, 那么,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网络细化为正式的网络关系, 例如, 基于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契约, 以及非正式的网络关系; 基于价值观、习俗和道德等因素的东方文化关系; 中国社会背
¹Raj. Aggarwai, “Tech 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as Mutual Rein-forcers in Busin ess :Reorienting Strategic T hinkin 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 Manag ement I nternational Review , vol. 39, Spe-cial Is sue, 1999(2).
网络治理研究
¹等, 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非正式制景中的“关系”
度安排º。因此, 网络治理中的网络内涵, 主要包括制度意义和技术意义上的经济组织或者经济主体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网络治理的内涵不
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的问题。传统的公司治理是一套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 旨在制衡决策权
是某种简单的关系的体现, 而可能是众多的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网络治理中的“治理”一词则是对应管理一词的。众所周知, 管理是通过协调他人的劳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常是经由层级的组织交易模式实现的, 即管理问题一般通过层级组织反映出来, 事关力的制度安排体系。但在网络经济背景下, IT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往的公司治理的制衡效率和方式都面临着挑战¾。一般意义上的治理结构, 例如, 董
事会和股东大会作为正式的制度安排, 都将可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从而造成不同的治理效率¿。
网络治理的第三个内涵, 源于治理的内部网络形式。经济组织中的高科技网络企业(例如, 搜索引
擎门户网站等) 、跨国公司和集团公司, 都是比较典对权力的控制性应用»。管理的目标, 是追求管理劳动投入后的劳动效果。在治理的内涵中, 虽然原则上也是有关制度权力的设计, 但对于被治理的对象而言, 并非多数情况下都涉及权力的控制问题¼, 而是对象之间通过合作性的协调方式,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 合作、协调、相互联系是治理的核心属性。治理的目标, 从现象上看是通过设计制衡机制, 杜绝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两权分离为基础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实际上, 设计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本身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体现为如何做正确的决策。治理的核心属性是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½。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 网络治理的内涵实质上是有关网络化的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经济组织的决策科学性的问题。它至少包含事关提高三种网络组织形式的决策有效性问题。
网络治理的第一个内涵, 是有关组织间网络如何影响组织的决策问题。由于网络形式表现为组织间的关系, 所以网络治理等同于网络组织间的治理。这种网络组织, 既包括志愿性的风险共担的基于正式制度安排的战略联盟, 也包括旨在共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产业组织, 例如, 共谋形式的卡特尔。因此, 对于体现为组织间关系的网络治理而言, 内涵就是关于企业间关系如何影响关系企业(例如, 联盟企业、特许企业和长期供应商等网络组织成员企业) 的绩效, 具体地说, 就是建立企业间诸如战略联盟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创造效应的问题。
网络治理的第二个内涵, 是有关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这实际上是技术条件改变时, 作为治理的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决策方式和机制将60
天津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型的治理的内部网络形式。这类企业, 势必出现不同于单个公司制形式的网络治理问题, 从而形成内涵
更加丰富的跨国治理和集团治理。
在理论解释方面, 比较有名的观点主要来自企
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前者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
经济组织以企业形式出现, 是因为这种组织交易的模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而经济组织选择市场模
式时, 则是因为市场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虽然对于经济组织的交易模式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是, 在行为不确定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的背景下, 极端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组织形式都
¹Fan Ying, “Ques tion ing Guanxi:Definitions , Class ification s and Implications ”, I nternational Bus iness Review , 2002(11).º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一词, 在英文中是没有对应
词汇的。这是因为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一词包含了非常深刻的
内涵, 难以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来测度其基本的交易成本。但在时间的维度中, 关系这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可能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参见Mike W. Peng , “Institutional Ch ange and Str ateg ic Choices ”, T he Academ y o f Manag ement Review , vol. 28, 2003(2).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¼我国在2003年防治SA RS 疫情过程中的组织方式, 堪称是对治
理内涵的恰当解释。我国政府对于SARS 疫情的有效防治,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国际卫生组织(WHO ) 的合作。通过合作, 共同推出防治这种罕见的病毒的制度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½Mich ael Carney , Er ic Gedajlovic , “Corporate Governan ce and Firm Capabilities:A Comparison of Managerial, Alliance, and
Pers on al Capitalisms ”
, Asia Pacif ic J our nal of Management , vol. 18, 2001(3). ¾卡尔·夏皮罗、哈尔·瓦立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Peter J. B rews, Christopher L. Tucci, “Exploring the Stru c-tur al Effects of Internetwork ing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 -nal , 2004(25).
不足以说明经济组织的网络化现象。因此, 威廉姆森提出了“混合治理”的制度安排¹, 希望有助于解决组织间关系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的复杂性问题。制度理论是另一种富有成效的用于解释网络治理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学意义上, 制度是对企业有价值的经济服务的供给º。制度的核心属性除了具有价值的供给之外, 还有“嵌入”的属性。就是说, 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提升, 不仅取决于制度设计本身, 而且还取决于对制度自身具有的“嵌入”环境的认识。因此, 关注企业的决策行为, 自然关注企业的基于嵌入的网络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常表现为这种形式上对等的网络组织模式。由于RBV 没有过多涉及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此, 基于资源形态投入的企业网络组织, 相对而言具有稳定的网络治理结构。以中国作为研究背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中特许经营这种企业的网络组织结构, 也是全球管理权威杂志开始关注网络治理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技术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较为突出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是, 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应如何重新设计能够消除委托代理风险的股东大会、董事织行为。
相比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制度理论, 企业战略的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 在解释网络治理方面, 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简单地说, 该理论是将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条件放松, 把抽象的生产要素还原为管理实践中可观察的资源禀赋, 这种资源禀赋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该理论主张, 投入生产要素的过程, 就是企业可控资源禀赋流动的过程。资源的流动并非没有摩擦、没有成本。资源流动过程中的成本差别是造成掌控资源的企业之间竞争绩效长期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 企业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的中心, 就是如何共享资源, 实现共同进化的问题。二、网络治理结构
对网络治理结构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是有
关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合作竞争性的制度安排, 它是战略联盟管理的核心问题。按照TCE 的解释, 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 取决于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当股权对等、不对称、非股权协议分别作为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时, 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各自对应于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 , JVs ) 、
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盟。有关战略联盟这些组织方式的研究, 实际上就是有关网络治理
结构的研究。而按照RBV 的解释, 以战略联盟为对象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 本质上是一种不同形态的资源互补性组合的问题。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联盟治理结构或者联盟形态, 取决于联盟企业为联盟贡献的资源的形态。这种观点对于解释转型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通过网络组织实施国际化战略,
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的制度设计问题尤其突出。其中的连锁董事问题¼, 网络投票问题,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和建设等, 都是事关网络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的问题, 是比较典型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
在网络治理的内部网络组织方面, 比较有针对性的是企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治理结构的选择问题, 这种情况在东亚地区比较突出½。企业集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建立子公司的组织结构, 和有效控制子公司的管理机制直接联系在一起¾。关于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成为国际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首钢、三九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组织模式和控制机制的设计, 陆续成为
¹Oliver E. William son, T 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 , New York :T he Oxford University Pr ess , 1996.
ºDouglas s C. North, T he Pr ocess of E conomic Chang e , Prince-ton and Oxford:Th e Princeton U nivers ity Press , 2005. »Yin, Xiaolin, Edward J. Zajac, “Th e Strategy/Governance
Structur e Fit Relationsh ip :T heory an d Evidence in Fran chis ing Arran gements ”, Strateg ic Management J ou rnal , 2004(25). ¼任兵、区余辉、彭维刚:《连锁董事、区域企业间连锁董事网与区
域经济发展:对上海和广东两地2001年上市公司的实证考察》,
《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½Hitt et. al. , “T 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Manage-m ent of Mu ltinational E nterpris es :Relational Networked A-m ong Asian and Western Firms ”, As ia P acif ic J our nal of Man -ag ement , 2002(19).
¾曾纪幸:《多国籍企业在台子公司网络组织型态及其母公司管理机制之选择》, 台北: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博士论文, 1996年。
网络治理研究
研究新兴经济体企业网络治理结构的代表性问题¹。价值供给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团队等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 成为网络治
三、网络治理的机制
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 主要是回答如何提高企
业网络组织过程中科学决策水平的问题, 核心思想也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网络治理机制主要是设计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制度决策行为, 而网络治理结构蕴涵的制度设计, 目标是通过组织结构尽可能合理机制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其中尤以董事会治理最具代表性。董事会治理中的合作机制、团队机
制¿以及人性化的文化机制, 都是董事会治理产生突出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于内部网络组织形态的网络治理机制, 结构洞的思想在组织成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方
面具有显著的作用À。而以文化机制、声誉机制、嵌入机制等为特征的制度安排, 被认为是社会网络学
理地配置组织可控的资源。
与网络治理结构的研究范围相类似, 有关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领域, 也大都体现在组织间的关系网络上, 例如战略联盟的治理机制问题。对于组织间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关系企业决策科学性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一般性的关于企业的网络组织如何影响企业决策有效性的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网络治理又通常被理解为网络组织治理。
在T CE 的框架中, 如前所述, 治理的内涵是机制设计问题。对于网络治理机制而言, 则是以此构建逻辑分析的起点。
正如市场治理的机制是“价格机制”, 层级治理的机制是“命令机制”一样, 组织交易模式之一的网
络治理机制, 本质是“协调机制”
º, 这种机制的形成源于网络治理特有的关系属性。当这种关系影响到经济主体决策行为时, 它就是某种制度的体现。网络治理机制的研究, 实际上是设计新的制度并适应以往合理的制度, 前者一般和构建正式的基于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相关, 而后者则与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文化方面的因素相关, 例如习俗、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
网络治理的协调机制根据网络治理内涵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机制。在组织间关系网络方面, 一个重要的治理机制是学习机制»。这种机制也被认为是保护网络组织企业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安排¼。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学习机制还被认为是有效管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企业报酬递增的机制之一½。类似地, 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同样是确保网络组织成员企业通过网络组织获取收益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¾。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如何让体现现代企业制度62
天津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说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网络组织观的有益补充, 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 治理机制的体现Á。
对于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来说, 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治理机制, 显得尤其重要。东亚地区的集团企
业比较擅长利用有效的网络治理机制, 例如, 日本软银集团的综合商社制度, 韩国的企业集团(chaebol)
¹Steven White , “Competition , Capabilities , and the Make , Buy ,
or Ally Decis ions of Ch ines e State-owned Firms ”, T he Academ y o f Manag ement J ournal , Vol . 43, 2000(3) ; Peter Nolan , God-frey Yeung, “Big Busin es 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 tics:Two
Paths of Growth of the Firm in China u nder Reform ”, Cam -brid g e J our nal of Economics , 2001(25). ºG. B. Richar dson, “T he Organ ization of Indus try ”, T he Eco -nomic J ournal , Vol. 82, 1972(367). »Gary Hamel, “Com petition for Com peten ce and Inter -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 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 Strateg 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12, 1991, pp. 83~103. ¼Bharat N . Anan d , T arun Khanna , “Do Firms Learn to Cr eate
Value? The Case of Alliance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 21, 2000(3) , pp . 295~315.
½Erik Den Hartigh , Fred Lan gerak, “Managing Increasing Re-tur n ”, E urop ean Management J ou rnal , Vol. 19, 2001(4). ¾J. Barney, “T rustworthiness as A Sou 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 ournal , vol. 15, 1994, pp.
175~190.
¿J. D. Westphal, “Collaboration in th e Boardroom:Beh avioral
and Perfor man ce Cons equences of CEO /B oard Socialties ”, T he Academ y of M anag ement J our nal , Vol. 42, 1999(1).
ÀRonald S . Burt , “T 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 Ad -ministr 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1997(42).
ÁC . Jones , S . W . Hesterly , P . S . Borgatti , “A General Th eory
of N etwork Governance:Ex 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 m ”, Academ y of Management Review , Vol. 22, 1997(4).
该文献是探索网络治理的经典文献, 研究目标是将有关网络治理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 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网络学说相联系, 构筑新的探索网络治理的规范框架。文中的网络治理明确被指认为网络组织治理。我国很多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始于此。
制度和我国香港企业利用社会资本的纽带拉动对外贸易的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关系网络, 被认为是异乎寻常的一种网络治理机制, 对于中国企业集团和企业跨国经营具有显著的影响¹, 也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系李维安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2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 , 以及周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72025) 的阶段性成果。
四、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权的网络治理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权, 具有类似市场治理和层级治理的价值创造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 有(本文作者:李维安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 建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信 欣
助于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水平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º。
分析网络治理的价值创造问题, 要从企业战略着手。价值创造的战略路径主要是, 通过战略选择, 企业孕育新的组织能力, 通过新的组织能力, 企业在时间序列上产生可能长期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竞争绩效。这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事关决策科学性的战略因素, 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源泉是可能的。
由于基本特征之一是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科学性, 所以, 相比于市场治理机制来说, 网络治理创造价值的机制, 既可以是针对传统的经济组织的绩效目标, 也可以是针对决策行为的治理制度目标。从而, 网络治理价值创造机制丰富了传统的绩效研究内容。
企业网络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组织间关系制度安排, 网络治理的关系契约基础不仅使得网络治理的研究边界相对模糊, 而且包括的内容也多且很复杂。网络治理的内涵取决于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网络组织影响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条件、方式和价值创造机制。网络治理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组织之间的决策科学化问题,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以及网络组织自身的决策科学化问题。
综上所述, 网络治理实际上是战略管理中合作战略、公司治理, 以及跨国(集团) 公司研究的综合化产物, 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澄清和理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网络治理研究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管理学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将有力地推动网络治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Sea Jin Chang, Jaebu m Hong, “How Mu ch Does the B u si-ness Group Matter in Korea ”, Strategic Manag ement J ournal , 2002(23).
2. Nicolai J . Fos s , “Networ ks , Capab ility , and Competitive Ad vantage ”, Scandinavian J our nal of Manag ement , vol. 15, 1999.
3. Michael Hitt, Ho-Uk Lee, Emre Yucel, “T he Imp or ta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Management of Mu ltinational Enterp rises:Relational Networks A mong Asian and Wes tern Firm s ”, Asia P a -cif ic J our nal of Manag ement , 2002(19).
4. Luo Yadong, “B u liding Tr ust in Cros s-Cultur al Collabora-tions :T 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 J ournal of Manag e -ment , Vol . 28, 2002(5).
5. Seun g Ho Park, Luo Yadong, “Gu anxi and Org anizational
Dynamics :Ogranizational Networ king in Chinese Fir ms ”, Strateg ic M anagement J our nal , 2001(22).
6. Mik e W . Peng , L ee Seung -Hyun , J . Ju stin T an , “The Keirets u in As ia:Implications for Multilevel T heories of Com peti-tive advantage ”, J 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 ement , vol. 7, 2001(4).
¹Li Shaomin, Seung Ho Park , L i Shuh e, “T he T ransition from
Relation -based Governance to Rule -based Gover nance ”, Or -g anizational Dy namics , Vol. 33, 2004(1). ºRon . Sanch ez , “Reinventin g Strategic M anagement :New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Comp eten ce-based Competition ”, E uro -p ean Manag ement J ournal , vol. 15, 1997(3). »Esteban Garc a -Canal, Cris tin a L pez Duarte, Jos ep Rialp
Criado, Ana Vald s Llaneza, “Acceler ating Intern ational Ex-p ans ion Thr ou gh Global Alliances :A T ypology of Coop erative
Strategies ”, J our nal of World Busines s , vol. 37, 2002(2).
网络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