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布置语文假期作业
语文教研组 旺国艳
内容摘要:作业历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住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自主性来突出作业的有效性,让语文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
关键词:作业 目的 有效性 实践 趣味 层次 乐园
转眼寒假将至,老师们免不了要给学生留一些寒假作业。可是,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老师们又不免为之头疼。
大家都知道: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作业这一重要的训练途径。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不能一劳永逸,尤其是假期, 在假期布置适当的作业,可防止学生“荒于嬉”,也可达到有效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假期作业历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是,纵观现在小学生的语文寒假作业(包括平时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反复抄写且量大,虽能识记课本大量知识,但时效性不高,记忆时间不长,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我认为布置作业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作业的设计要投其所好,突出趣味性。诸多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对简单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有相当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喜好,设计出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
的作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增长知识的成功乐趣。
比如,低年级学生天性爱涂涂画画,图象比文字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那就可以布置一些绘画类作业:画一画“我的新年”,画一画“我的家乡”„„通过这样的作业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其次,作业的设计要联系生活,突出实践性。生活即教育,确实是这样,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会用语文。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的情境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实践同在的乐趣。
比如:让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搜集丰富有趣的民风民俗,举行展览会,这是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送父母一首小诗、一句祝福、写一封充满情意的信,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这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再次体现;鼓励学生自己写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让学生去观察冬阳,感受冬阳给人带来的暖暖融情;观看电视直播,和父母一起出去走走等,这样做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实际上也是为达到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学语文,用语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再次,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突出层次性。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教学。这就促使我们推行分层作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做不同等级或不同类型的作业,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设计出涵盖听、说、读、写的,丰富多样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从而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最后,作业设计还应体现自主性原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体现自主性,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
数量和完成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传统的作业,都是我们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我想老师还不妨尝试一下把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让学生来试着布置作业,布置自己喜欢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暂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再加之他们天真活泼,贪玩好动,所以我们的假期作业更应该符合他们的天性,而且我们还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来完成。这学期,我是这样着手布置假期作业的:
1、每天练几个字。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天进行一定数量的书写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为了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书写的重要性。具体的数量可以结合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层布置。这样既调动了孩子好好学习的积极性,也让那些在书写生字方面还有问题的同学在继续书写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生字音、形、义的记忆,提高了他们识字和写字的能力。(必做)
2、每天读几页书。给家长推荐一两本适合孩子读的童话故事等儿童读物。孩子天生就对童话故事感兴趣,相信这项作业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不仅能愉悦孩子们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丰富孩子的词汇,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这也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段达到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的有效途径。有时间的家长可以每周带孩子到图书馆去看看书,开阔视野;高一年级的孩子还可以让他把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制作成一个“美词美文册”,开学进行展示!(必做)
3、每天给老师写一句话,内容不限。(选做)
4、搜集有关新年的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我家的新年”带回来,学期初搞一个“新年展”!(选做)
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 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不但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 还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让学生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总之,尽力让语文作业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浅谈如何有效布置语文假期作业
语文教研组 旺国艳
内容摘要:作业历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住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自主性来突出作业的有效性,让语文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
关键词:作业 目的 有效性 实践 趣味 层次 乐园
转眼寒假将至,老师们免不了要给学生留一些寒假作业。可是,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老师们又不免为之头疼。
大家都知道: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作业这一重要的训练途径。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不能一劳永逸,尤其是假期, 在假期布置适当的作业,可防止学生“荒于嬉”,也可达到有效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假期作业历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是,纵观现在小学生的语文寒假作业(包括平时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反复抄写且量大,虽能识记课本大量知识,但时效性不高,记忆时间不长,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我认为布置作业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作业的设计要投其所好,突出趣味性。诸多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对简单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有相当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喜好,设计出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
的作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增长知识的成功乐趣。
比如,低年级学生天性爱涂涂画画,图象比文字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那就可以布置一些绘画类作业:画一画“我的新年”,画一画“我的家乡”„„通过这样的作业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其次,作业的设计要联系生活,突出实践性。生活即教育,确实是这样,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会用语文。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的情境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实践同在的乐趣。
比如:让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搜集丰富有趣的民风民俗,举行展览会,这是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送父母一首小诗、一句祝福、写一封充满情意的信,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这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再次体现;鼓励学生自己写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让学生去观察冬阳,感受冬阳给人带来的暖暖融情;观看电视直播,和父母一起出去走走等,这样做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实际上也是为达到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学语文,用语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再次,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突出层次性。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教学。这就促使我们推行分层作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做不同等级或不同类型的作业,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设计出涵盖听、说、读、写的,丰富多样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从而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最后,作业设计还应体现自主性原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体现自主性,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
数量和完成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传统的作业,都是我们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我想老师还不妨尝试一下把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让学生来试着布置作业,布置自己喜欢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暂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再加之他们天真活泼,贪玩好动,所以我们的假期作业更应该符合他们的天性,而且我们还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来完成。这学期,我是这样着手布置假期作业的:
1、每天练几个字。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天进行一定数量的书写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为了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书写的重要性。具体的数量可以结合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层布置。这样既调动了孩子好好学习的积极性,也让那些在书写生字方面还有问题的同学在继续书写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生字音、形、义的记忆,提高了他们识字和写字的能力。(必做)
2、每天读几页书。给家长推荐一两本适合孩子读的童话故事等儿童读物。孩子天生就对童话故事感兴趣,相信这项作业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不仅能愉悦孩子们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丰富孩子的词汇,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这也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段达到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的有效途径。有时间的家长可以每周带孩子到图书馆去看看书,开阔视野;高一年级的孩子还可以让他把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制作成一个“美词美文册”,开学进行展示!(必做)
3、每天给老师写一句话,内容不限。(选做)
4、搜集有关新年的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我家的新年”带回来,学期初搞一个“新年展”!(选做)
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 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不但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 还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让学生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总之,尽力让语文作业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