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分上、下片看,上片是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从通篇看,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赵禥qí)咸淳十年(1274)成进士,而五年以后

1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他还写

了如下一首《贺新郎·兵后寓吴》词: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xiāo,空虚)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词中所写情事,可以与这首《听雨》词互相印证。两首词,可能都写于宋亡以后。不妨想象:作者

2执笔写词时,抚今思昔,百感茫茫,伤时感事,万念潮生,其身世之哀和亡国之恨是纷至沓来、

涌集心头的。这里,有个人一生的离合悲欢,又有整个时局的风云变幻。要把这一切写进词中,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比较而言:《兵后寓吴》词选用的是长调,还有铺叙回旋余地;这首《听雨》词所用的词牌《虞美人》,只有五十六个字,而竟然容纳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和这么大的人事起伏,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其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作者首先选择了一幅歌楼上听雨的画面。画中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却启人想象,耐人寻味,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使读者从一滴水尝知大海的滋味,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一个光与色的组合中产生青春与欢乐的联想,从而想见身在其中的人,并进而推知他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但是,从作者一生看,这个阶段是短暂的,好景是不长的。如果把整首词作为一卷3连属的画,那么,这一幅画面只居衬托地位。它是对后面的画面起反衬作用的。俗语说:“若要甜,加点盐。”有了这样一幅显示青春与欢乐的画面,才使后面的画面更显得凄凉、萧索。 这后面紧接着出现的是一幅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从取景角度看,前一幅摄取的是楼内近景;这一幅摄取的是舟外远景。它是从客舟中望出去的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只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正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他进入壮年后,失去了“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庭温暖,在兵荒马乱、“万叠城头哀怨角”的大环境中,所过的是“东奔西走”、飘泊1

2﹝余生﹞(大灾难后)侥幸保全的生命。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连属(zhǔ)﹞连接;联结。

四方的生活,怀抱的是“望断乡关”、踽踽凉凉的心情。但他没有直接抒写那些痛苦的遭遇和感受,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而他的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不过,就全词而言,这还不是作者要展示的主要画面,也只是起陪衬作用的。

在谋篇行文方面,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顺叙下来的;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应当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继以上两幅一(幅)起反衬作用、一(幅)起陪衬作用的画面后,词人接着又让读者看到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画中没有景物的烘染,只有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幅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

5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

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就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词,下半首也写听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万俟(mòqí)咏也有一首以雨为题的《长相思》词:“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乍看之下,两词所写,都与这首《虞美人》词的结尾两句有相似之处。但温词和万俟词的词意比较浅露,词中人也只是为离情所苦而已;蒋捷的这首词,则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这首词写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已经写到了痛苦的顶点,而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温词和万俟词的“空阶滴到明”句,只作了客观的叙述,而蒋捷在这五个字前加上“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看似冷漠,近乎决绝,但并不是痛苦的解脱,却是痛苦的深化。这两个字,在感情上有千斤分量,而其中蕴含的味外之味是在终篇处留待读者仔细咀嚼的。(陈邦炎)

【2002年高考·上海卷16~18】

17.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18.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答:

【参考答案】

16、欢乐 失意 无奈

17、C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总无情”是“不在乎、不在意”的意思。A项“无感情”太4

54﹝踽踽(jǔ)﹞形容一个人走路孤孤零零的样子。 ﹝万念俱灰﹞一切想法、打算都破灭了。形容失意或受到沉重打击后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绝对;B项说法不准确;D项“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更不恰当。

18、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的鉴赏。试从一个角度,选择的余地很大,这就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即可。从内容上,由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历经人间悲欢;从语言上,撷取不同的词语,表达抒情;从形象上,一个老翁在回忆„„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分上、下片看,上片是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从通篇看,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赵禥qí)咸淳十年(1274)成进士,而五年以后

1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他还写

了如下一首《贺新郎·兵后寓吴》词: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xiāo,空虚)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词中所写情事,可以与这首《听雨》词互相印证。两首词,可能都写于宋亡以后。不妨想象:作者

2执笔写词时,抚今思昔,百感茫茫,伤时感事,万念潮生,其身世之哀和亡国之恨是纷至沓来、

涌集心头的。这里,有个人一生的离合悲欢,又有整个时局的风云变幻。要把这一切写进词中,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比较而言:《兵后寓吴》词选用的是长调,还有铺叙回旋余地;这首《听雨》词所用的词牌《虞美人》,只有五十六个字,而竟然容纳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和这么大的人事起伏,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其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作者首先选择了一幅歌楼上听雨的画面。画中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却启人想象,耐人寻味,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使读者从一滴水尝知大海的滋味,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一个光与色的组合中产生青春与欢乐的联想,从而想见身在其中的人,并进而推知他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但是,从作者一生看,这个阶段是短暂的,好景是不长的。如果把整首词作为一卷3连属的画,那么,这一幅画面只居衬托地位。它是对后面的画面起反衬作用的。俗语说:“若要甜,加点盐。”有了这样一幅显示青春与欢乐的画面,才使后面的画面更显得凄凉、萧索。 这后面紧接着出现的是一幅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从取景角度看,前一幅摄取的是楼内近景;这一幅摄取的是舟外远景。它是从客舟中望出去的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只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正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他进入壮年后,失去了“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庭温暖,在兵荒马乱、“万叠城头哀怨角”的大环境中,所过的是“东奔西走”、飘泊1

2﹝余生﹞(大灾难后)侥幸保全的生命。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连属(zhǔ)﹞连接;联结。

四方的生活,怀抱的是“望断乡关”、踽踽凉凉的心情。但他没有直接抒写那些痛苦的遭遇和感受,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而他的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不过,就全词而言,这还不是作者要展示的主要画面,也只是起陪衬作用的。

在谋篇行文方面,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顺叙下来的;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应当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继以上两幅一(幅)起反衬作用、一(幅)起陪衬作用的画面后,词人接着又让读者看到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画中没有景物的烘染,只有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幅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

5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

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就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词,下半首也写听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万俟(mòqí)咏也有一首以雨为题的《长相思》词:“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乍看之下,两词所写,都与这首《虞美人》词的结尾两句有相似之处。但温词和万俟词的词意比较浅露,词中人也只是为离情所苦而已;蒋捷的这首词,则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这首词写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已经写到了痛苦的顶点,而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温词和万俟词的“空阶滴到明”句,只作了客观的叙述,而蒋捷在这五个字前加上“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看似冷漠,近乎决绝,但并不是痛苦的解脱,却是痛苦的深化。这两个字,在感情上有千斤分量,而其中蕴含的味外之味是在终篇处留待读者仔细咀嚼的。(陈邦炎)

【2002年高考·上海卷16~18】

17.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18.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答:

【参考答案】

16、欢乐 失意 无奈

17、C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总无情”是“不在乎、不在意”的意思。A项“无感情”太4

54﹝踽踽(jǔ)﹞形容一个人走路孤孤零零的样子。 ﹝万念俱灰﹞一切想法、打算都破灭了。形容失意或受到沉重打击后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绝对;B项说法不准确;D项“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更不恰当。

18、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的鉴赏。试从一个角度,选择的余地很大,这就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即可。从内容上,由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历经人间悲欢;从语言上,撷取不同的词语,表达抒情;从形象上,一个老翁在回忆„„


相关文章

  • [虞美人]词牌的源流考
  • 叁壑篁塑!!!:兰!墨兰圭里型叠_冒岛譬盈瞄冒 <虞美人>词牌的源流考 陈秋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虞美人>词牌的由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美人虞姬,二是虞美人草(舞草 ...查看


  • 美人谋·上
  • 美人谋·上 类别:青春·校园 | 关键字:喋血皇城,浴火重生 一句话介绍:活泼的宫廷少女苏颐在被大火烧伤后,改换容颜,改换性格,成为一个冷美人,为了把江山放在爱人的脚下,用尽智慧与谋略让他称帝,可是,谁能料到结局却不是她可以安排的-- 一段 ...查看


  • [官窯美人︰揭露收藏拍賣內幕]在線閱讀及TXT,JAR下載小說-(都市言情)
  • <官窯美人> 第一部分 [分卷閱讀] <官窯美人> 內容提要 <官窯美人> 第一節(1) <官窯美人> 第一節(2) <官窯美人> 第二節(1) <官窯美人> 第二節( ...查看


  • 古代经典词牌:"虞美人"六部经典词作!
  • 诗词散文世界 虞美人: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 ...查看


  • 可爱的虞美人
  • 可爱的虞美人 作者:胡睿川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0年第08期 虞美人是美化环境.家庭观赏兼有的名花,深受园林工作者和花友的喜爱. 虞美人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又名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等,为罂粟科罂粟属花卉.虞美人之所 ...查看


  • 年会小品剧本创意节目策划;后宫选妃
  • 年会小品剧本:后宫选妃 --更多年会策划请百度欧凯传媒 参演人员:现代三句半3.慈禧 太监 皇上 美人1.2(反串)3(反串).4.5(反串) 旁白 三句半 敲锣打鼓迎年会,大家一起闹连欢,我们献上小节目--乐翻天 今年叉车销量好,多亏有咱 ...查看


  • [虞美人]:一首让李后主命丧黄泉的千古名词
  • <虞美人>,是李煜的词作,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 ...查看


  • 虞美人.一剪梅练习题
  • 李煜<虞美人>阅读训练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训练]: 1."问君能有许多愁 ...查看


  • 荒唐皇帝朱厚照与妓女刘美人的故事刘美人是谁?
  • 荒唐皇帝朱厚照与妓女刘美人的故事 刘美人是谁? 只要打开电脑,输入"荒唐皇帝",肯定可以看到明武宗的大名.他之所以会榜上有名,不外有它,主要是他纵容宦官乱政和贪恋美色. 说到明武宗的纵情声色,那是到了无以复加的" ...查看


  • 地理自然之谜课程论文
  • 地理自然之谜课程论文 神秘的美人鱼之谜 院系:计控学院计本101班 姓名:司伟东 学号:2010021015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生活的地球存在着太多的谜团,生死循环,福兮祸兮,人类本身就是一大谜团,何况人类未曾涉足的天空.海洋.大地.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