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静脉采血,采血的部位通常是 B
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股静脉
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是 D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3.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获得较多血量B.痛感较轻C.检查结果恒定D.与静脉血差异小E.适合婴幼儿
4.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D
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
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
5.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首选的抗凝剂是 A
A.EDTA-K2 B.EDTA-Na2的其他盐类 C.双草酸抗凝剂 D.肝素 E.枸橼酸钠
6.血沉检查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B
A.1∶2 B.1∶4 C.1∶6 D.1∶8 E.1∶9
7.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 A
A.血浆B.血清C.全血D.浓缩血细胞 E.血清因子
8.可用于输血保养液的是 B
A.EDTA-K2 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草酸钾
9.属于酸性染料的是 D
A.美蓝 B.天青 C.硫堇 D.伊红 E.苏木素
10.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是 D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 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
11.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是 D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12.在Hayemy液中,可提高比密、防止细胞黏附的是 A
A.氯化钠 B.结晶硫酸钠 C.氯化高汞 D.氯化钾 E.结晶硫酸钾
13.红细胞计数的单位是 B
A.×g/L B.×1012/L C.×106/L D.×109/L E.×1012/ml
14.用改良牛鲍板计数红细胞的实验中,计数面积为 C
A.25个中方格 B.16个中方格 C.5个中方格 D.0.1m3 E.0.2m3
15.属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是 E
A.肺气肿 B.矽肺 C.库欣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6.应考虑输血的红细胞的医学决定水平是小于 A
A.1.5×1012/L B.1.6×1012/L C.1.4×1012/L D.3.5×1012/L E.2.5×1012/L
17.不与红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关的是 D
A.性别 B.年龄 C.精神因素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感情冲动
18.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B
A.3个月 B.120d C.72h D.48h E.5个月
19.CBC的全称是 D
A.循环血细胞 B.克隆血细胞 C.循环池 D.全血细胞计数 E.柱状上皮细胞
20.不影响血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的因素的是 A
A.稀释不准确 B.反复充液 C.有气泡出现 D.计数池不干净 E.充液后盖片移动
21.关于血细胞计数中固有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固有误差也称计数域误差 B. 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完全相同所造成的
C. 这种误差可以减小 D. 属于偶然误差的一种 E. 与计数域内细胞计数总和成正比
22.关于血细胞计数技术误差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使用器材不符合要求 B.稀释倍数不准 C.充液不当 D.吸管误差 E.混合不均
23.关于血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显微镜计数法设备简单B. 显微镜计数法可校正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C.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简便 D.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精密度高
E. 准确性以血液分析仪计数法为高
24.手工法红细胞计数的稀释液为 C
A. EDTA-K2溶液 B.枸橼酸盐液 C.Hayemy稀释液 D.瑞氏溶液 E.冰乙酸稀释液
25.Hb的四级空间结构有利于结合 A
A.O2和CO2 B.血红素 C.珠蛋白 D.Fe2+ E.原卟啉
26.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普通光镜法要求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所见的网织红细胞数
B.普通光镜法用活体染色显示红细胞内网状结构
C.WHO推荐煌焦油蓝染液
D.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法用荧光染色RNA
E.ICSH推荐方法是流式细胞仪法
27.嗜碱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含有 D
A. DNA B. 核糖体 C. 变性颗粒 D. 变性RNA E. 变性脂蛋白
28.在正常情况下,HB主要的存在形式 C
A. HBred B. HBCO C. HBO2 D. MHB E.SHB
29.有关HiCN法的废物处理,不正确的是 C
A.以水1∶1稀释废液 B.每升稀释废液加35ml次氯酸钠液
C.混匀后封闭置15h D.CN-氧化为N2和CO2 E.CN-水解为CO2-和NH4+
30.为消除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对HiCN法的干扰,试剂中应加入 B
A.Na2SO4 B.NaCl C.H2CO3 D.CaCl2 E.HCl-
31.嗜碱点彩红细胞增高不见于 D
A.铅 B.铋 C.白血病 D.食物中毒 E.溶血性贫血
32.HiCN法最小吸收波长为 C
A.540nm B.520nm C.504nm D.510nm E.550nm
33.有关SDS-HB法,错误的是 C
A.稳定 B.试剂无毒性 C.消光系数已确定 D.SDS质量差异性大
E.不适用于同时进行WBC计数的自动化分析
34.应考虑输血的Hb含量应小于 D
A. 60g/L B. 50g/L C. 30g/L D. 45g/L E. 25g/L
35.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B
A. 潘氏法 B. 魏氏法 C. 温氏法 D. ζ血沉率 E. 自动血沉仪法
36.SLS-H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C
A.490nm B.504nm C.538nm D.544nm E.450nm
37.溶血标本不会影响检查的 B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细胞比容 D.血清钾浓度 E.转氨酶
38.正常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为 C
A.100~120g/L B.110~150g/L C.120~160g/L D.140~160g/L E.160~180g/L
39.正常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为 D
A.100~130g/L B.100~150g/L C.120~160g/L D.110~150g/L E.160~180g/L
40.HiCN测定法中不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的是 D
A.HBO2 B.HBCO C.HBF D.SHB E.Hi
41.SLS-HB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最大优点是 D
A.操作简便 B.试剂价廉 C.呈色稳定 D.没有公害 E.方法准确
42.对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描述不准确的是 E
A.双凹圆盘状,大小相似 B.平均直径7.2μm
C.瑞氏染色后呈淡粉红色,中央约1/3为生理淡染区
D.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E.胞核呈圆形,无核仁
43.对小红细胞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C
A.直径小于6μm B.正常人偶见
C.多为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D.可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44.对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A.血涂片多见球形红细胞 B.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C.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尤为明显 E.与骨髓滥造红细胞有关
45.对巨红细胞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B
A.直径大于15μm B.胞核小而圆
C.由于幼稚红细胞内DNA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不能按时分裂
D.多为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E.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46.有关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红细胞着色深浅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
B.正常色素性红细胞可见于正常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C.多色性红细胞可见于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D.红细胞着色不一多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正常人外周血中不会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
47.关于血沉,不正确的是 C
A.组织损伤可致血沉加快B.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可见血沉加快
C.血浆中磷脂酰胆碱增多可致血沉加快 D.恶性肿瘤病人可见血沉加快
E.血浆中胆固醇增多可致血沉加快
48.不会引起血沉加快的是 C
A.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B.血浆球蛋白增多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严重贫血 E.红细胞直径增大
49.有关红细胞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镰形红细胞主要是因为含有异常血红蛋白C
B. 棘形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蛋白缺乏症
C. 靶形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约仅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
D. 椭圆形红细胞只在成熟后才会出现椭圆形
E. 有核红细胞如见于外周血涂片即为病理现象
50.与红细胞膜异常有关的是 B
A.靶形红细胞 B.椭圆形红细胞 C.镰形红细胞 D.泪滴形细胞 E.缗钱状红细胞
51.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异常有关的是 D
A. 椭圆形红细胞B.口形红细胞 C. 球形红细胞 D. 镰形红细胞 E. 缗钱状红细胞
52.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的是 D
A.剧烈运动 B.肝脏疾病 C.大叶性肺炎 D.溶血性贫血 E.大手术后
53.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多为 C
A.高色素性红细胞 B.正常色素性红细胞 C.低色素性红细胞
D.大红细胞 E.靶形红细胞
54.红细胞计数为4.0×1012 /L,HCT为0.45,MCHC为340g/L,则MCV为
A.98fl B.112.5fl C.88.8fl D.85fl E.132fl
55.红细胞计数为3.50×1012 /L,HCT为0.45,HB为120g/L,则MCH为
A.128.6pg B.37.5 pg C.34.2pg D.85 pg E.132 pg
56.红细胞计数为3.50×1012 /L,HCT为0.36,HB为120g/L,则MCHC为
A.342g/L B.111g/L C.333g/L D.300g/L E.232 g/L
57.某贫血患者的MCV、MCH、MCHC的降低,属于 E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58.某贫血患者MCV 70fl, MCH 25pg, MCHC 330g/L,属于 C
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B.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
D.大红细胞性贫血 E.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59.可出现血沉加快的是 C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绞痛 C.多发性骨髓瘤
D.良性肿瘤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60.全血离心后分5层,依次是 B
A.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B. 血浆、血小板、白细胞、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C. 血浆、血小板、还原红细胞、白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D. 血浆、白细胞、还原红细胞、血小板、携氧红细胞层
E. 以上都错
B C C
1.成人静脉采血,采血的部位通常是 B
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股静脉
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是 D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3.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获得较多血量B.痛感较轻C.检查结果恒定D.与静脉血差异小E.适合婴幼儿
4.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D
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
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
5.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首选的抗凝剂是 A
A.EDTA-K2 B.EDTA-Na2的其他盐类 C.双草酸抗凝剂 D.肝素 E.枸橼酸钠
6.血沉检查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B
A.1∶2 B.1∶4 C.1∶6 D.1∶8 E.1∶9
7.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 A
A.血浆B.血清C.全血D.浓缩血细胞 E.血清因子
8.可用于输血保养液的是 B
A.EDTA-K2 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草酸钾
9.属于酸性染料的是 D
A.美蓝 B.天青 C.硫堇 D.伊红 E.苏木素
10.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是 D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 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
11.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是 D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12.在Hayemy液中,可提高比密、防止细胞黏附的是 A
A.氯化钠 B.结晶硫酸钠 C.氯化高汞 D.氯化钾 E.结晶硫酸钾
13.红细胞计数的单位是 B
A.×g/L B.×1012/L C.×106/L D.×109/L E.×1012/ml
14.用改良牛鲍板计数红细胞的实验中,计数面积为 C
A.25个中方格 B.16个中方格 C.5个中方格 D.0.1m3 E.0.2m3
15.属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是 E
A.肺气肿 B.矽肺 C.库欣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6.应考虑输血的红细胞的医学决定水平是小于 A
A.1.5×1012/L B.1.6×1012/L C.1.4×1012/L D.3.5×1012/L E.2.5×1012/L
17.不与红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关的是 D
A.性别 B.年龄 C.精神因素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感情冲动
18.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B
A.3个月 B.120d C.72h D.48h E.5个月
19.CBC的全称是 D
A.循环血细胞 B.克隆血细胞 C.循环池 D.全血细胞计数 E.柱状上皮细胞
20.不影响血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的因素的是 A
A.稀释不准确 B.反复充液 C.有气泡出现 D.计数池不干净 E.充液后盖片移动
21.关于血细胞计数中固有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固有误差也称计数域误差 B. 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完全相同所造成的
C. 这种误差可以减小 D. 属于偶然误差的一种 E. 与计数域内细胞计数总和成正比
22.关于血细胞计数技术误差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使用器材不符合要求 B.稀释倍数不准 C.充液不当 D.吸管误差 E.混合不均
23.关于血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显微镜计数法设备简单B. 显微镜计数法可校正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C.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简便 D.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精密度高
E. 准确性以血液分析仪计数法为高
24.手工法红细胞计数的稀释液为 C
A. EDTA-K2溶液 B.枸橼酸盐液 C.Hayemy稀释液 D.瑞氏溶液 E.冰乙酸稀释液
25.Hb的四级空间结构有利于结合 A
A.O2和CO2 B.血红素 C.珠蛋白 D.Fe2+ E.原卟啉
26.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普通光镜法要求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所见的网织红细胞数
B.普通光镜法用活体染色显示红细胞内网状结构
C.WHO推荐煌焦油蓝染液
D.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法用荧光染色RNA
E.ICSH推荐方法是流式细胞仪法
27.嗜碱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含有 D
A. DNA B. 核糖体 C. 变性颗粒 D. 变性RNA E. 变性脂蛋白
28.在正常情况下,HB主要的存在形式 C
A. HBred B. HBCO C. HBO2 D. MHB E.SHB
29.有关HiCN法的废物处理,不正确的是 C
A.以水1∶1稀释废液 B.每升稀释废液加35ml次氯酸钠液
C.混匀后封闭置15h D.CN-氧化为N2和CO2 E.CN-水解为CO2-和NH4+
30.为消除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对HiCN法的干扰,试剂中应加入 B
A.Na2SO4 B.NaCl C.H2CO3 D.CaCl2 E.HCl-
31.嗜碱点彩红细胞增高不见于 D
A.铅 B.铋 C.白血病 D.食物中毒 E.溶血性贫血
32.HiCN法最小吸收波长为 C
A.540nm B.520nm C.504nm D.510nm E.550nm
33.有关SDS-HB法,错误的是 C
A.稳定 B.试剂无毒性 C.消光系数已确定 D.SDS质量差异性大
E.不适用于同时进行WBC计数的自动化分析
34.应考虑输血的Hb含量应小于 D
A. 60g/L B. 50g/L C. 30g/L D. 45g/L E. 25g/L
35.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B
A. 潘氏法 B. 魏氏法 C. 温氏法 D. ζ血沉率 E. 自动血沉仪法
36.SLS-H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C
A.490nm B.504nm C.538nm D.544nm E.450nm
37.溶血标本不会影响检查的 B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细胞比容 D.血清钾浓度 E.转氨酶
38.正常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为 C
A.100~120g/L B.110~150g/L C.120~160g/L D.140~160g/L E.160~180g/L
39.正常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为 D
A.100~130g/L B.100~150g/L C.120~160g/L D.110~150g/L E.160~180g/L
40.HiCN测定法中不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的是 D
A.HBO2 B.HBCO C.HBF D.SHB E.Hi
41.SLS-HB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最大优点是 D
A.操作简便 B.试剂价廉 C.呈色稳定 D.没有公害 E.方法准确
42.对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描述不准确的是 E
A.双凹圆盘状,大小相似 B.平均直径7.2μm
C.瑞氏染色后呈淡粉红色,中央约1/3为生理淡染区
D.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E.胞核呈圆形,无核仁
43.对小红细胞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C
A.直径小于6μm B.正常人偶见
C.多为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D.可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44.对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A.血涂片多见球形红细胞 B.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C.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尤为明显 E.与骨髓滥造红细胞有关
45.对巨红细胞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B
A.直径大于15μm B.胞核小而圆
C.由于幼稚红细胞内DNA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不能按时分裂
D.多为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E.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46.有关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红细胞着色深浅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
B.正常色素性红细胞可见于正常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C.多色性红细胞可见于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D.红细胞着色不一多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正常人外周血中不会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
47.关于血沉,不正确的是 C
A.组织损伤可致血沉加快B.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可见血沉加快
C.血浆中磷脂酰胆碱增多可致血沉加快 D.恶性肿瘤病人可见血沉加快
E.血浆中胆固醇增多可致血沉加快
48.不会引起血沉加快的是 C
A.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B.血浆球蛋白增多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严重贫血 E.红细胞直径增大
49.有关红细胞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镰形红细胞主要是因为含有异常血红蛋白C
B. 棘形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蛋白缺乏症
C. 靶形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约仅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
D. 椭圆形红细胞只在成熟后才会出现椭圆形
E. 有核红细胞如见于外周血涂片即为病理现象
50.与红细胞膜异常有关的是 B
A.靶形红细胞 B.椭圆形红细胞 C.镰形红细胞 D.泪滴形细胞 E.缗钱状红细胞
51.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异常有关的是 D
A. 椭圆形红细胞B.口形红细胞 C. 球形红细胞 D. 镰形红细胞 E. 缗钱状红细胞
52.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的是 D
A.剧烈运动 B.肝脏疾病 C.大叶性肺炎 D.溶血性贫血 E.大手术后
53.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多为 C
A.高色素性红细胞 B.正常色素性红细胞 C.低色素性红细胞
D.大红细胞 E.靶形红细胞
54.红细胞计数为4.0×1012 /L,HCT为0.45,MCHC为340g/L,则MCV为
A.98fl B.112.5fl C.88.8fl D.85fl E.132fl
55.红细胞计数为3.50×1012 /L,HCT为0.45,HB为120g/L,则MCH为
A.128.6pg B.37.5 pg C.34.2pg D.85 pg E.132 pg
56.红细胞计数为3.50×1012 /L,HCT为0.36,HB为120g/L,则MCHC为
A.342g/L B.111g/L C.333g/L D.300g/L E.232 g/L
57.某贫血患者的MCV、MCH、MCHC的降低,属于 E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58.某贫血患者MCV 70fl, MCH 25pg, MCHC 330g/L,属于 C
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B.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
D.大红细胞性贫血 E.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59.可出现血沉加快的是 C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绞痛 C.多发性骨髓瘤
D.良性肿瘤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60.全血离心后分5层,依次是 B
A.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B. 血浆、血小板、白细胞、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C. 血浆、血小板、还原红细胞、白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D. 血浆、白细胞、还原红细胞、血小板、携氧红细胞层
E. 以上都错
B C C